第274章 果斷賣隊友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將走出大營,看了看天色,心裏很不是滋味。
造反可不是兒戲,稍有不慎就是腦袋搬家,牽連闔府上下,結果李從珂還跟他們玩這招,不經過他們的同意就調動麾下兵馬,換作是誰都不會樂意。
事已至此,上了賊船便由不得他們,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與此同時,晉王府最高處的閣樓樓頂,李嗣源與李存信,李存智三人站在欄杆前,遙望軍中大營的方向,麵上帶著輕鬆的笑容。
李存智看到通文館的信號,轉頭對李嗣源恭維道,“大哥神機妙算,小弟佩服,那李從珂果然提前一天起兵了。”
李存信哈哈一笑,“老七,你別忘了李從珂這小子是誰教出來的,再厲害還能比他老子更強?”
李嗣源嘴角噙著得意的笑容,“行了,你們倆就別吹了,珂兒用兵老辣,深得虛實之道,但他忘了一點,太原可是我李嗣源的根基,如果這麽容易就被他掀翻,那算是白活了幾十年。”
緊接著,他又補充道,“時間緊迫,他的選擇並不多,兵貴神速,尤其是在造反的時候,適當的時機,往往能出奇製勝。”
當初他背刺李存勖,李克用就是抓住了時機,一擊致命,論背主造反,他李嗣源才是行家。
“可惜了李從珂這小子,在您抵達太原的那一刻,他的命運早已注定,隻能按照您的戲本演下去。”
聽到這話,李嗣源假惺惺的說道,“珂兒是個好孩子,但陛下點了他的名字,為父縱使再不情願,也隻能痛下殺手。在天下這座棋盤上,陛下才是執棋之人,我們都隻是棋子罷了。”
說得好像很不情願,一副被逼無奈的模樣。
他到底對李從珂起沒起殺心,也許隻有他自己知道。
這個話題,李存信和李存智都很明智的沒有接話茬,權當沒聽見。
幾人站在閣樓上,望著李從珂的兵馬朝晉王府趕來,“好了,戲也看夠了,珂兒既然已經登台,我們可不能讓他冷場了。”
片刻後,一隊輕騎從晉王府後門離開,沿著街道,向城門外奔去。
很快,李從珂率領數千將士包圍了晉王府。
他在眾將的簇擁下來到門前,望著奢華的大氣的紅漆銅釘大門,李從珂打馬上前,“義父,投降吧,你們已經被包圍了。”
“隻要你們投降,孩兒對天發誓,絕不會動你們一根毫毛。”說完,李從珂就在眾目睽睽下發了毒誓。
李嗣源坐在院子裏,桌上擺著茶水,聽到這話,他嘴角勾起一絲嘲諷的笑容,“珂兒,跟義父就別玩這套,有什麽招數都使出來,為父到想看看,這些年你究竟長進了多少。”
李從珂一愣,沒想到李嗣源竟然真的待在晉王府沒走。
他本以為李嗣源已經逃了,打算推個替身出來砍死,用來魚目混珠,穩定人心,結果,李嗣源的一句話,讓他的準備全做了無用功。
他歎了口氣,高聲喊道,“義父,你真的要跟孩兒自相殘殺,親者痛,仇者快嗎?打開門,放我們進去,孩兒會親自禮送你離開河東。”
“多說無益,有本事你就進來砍下為父的人頭!”
說完這句話,李嗣源便坐在桌旁靜靜地品茶,任憑李從珂說什麽他都不應。
喊了幾句之後,李從珂也感到口幹舌燥,心裏一沉便下令讓士兵進攻。
然而,士兵剛喊著命令進攻,晉王府的高牆之後射出數千支箭矢,近在咫尺,連躲避的餘地都沒有。
慘叫聲此起彼伏,人仰馬翻,狹小的街道頓成一片死地。
看到這一幕,李從珂瞪大眼睛,心頭頓時蒙上了一層陰影,原來,他早有準備。
正常人,誰會在自家府上準備這麽多弓箭手?
但事已至此,開弓沒有迴頭箭,他隻能硬著頭皮繼續。
付出了一定的傷亡,他們終於攻到了晉王府大門前。
花了一炷香的時間攻城錘轟開大門,還未來得及高興,就看到一眾穿著重鎧的步兵手持長槍站在大門後麵,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
此刻,李從珂的心已經沉到了穀底,但他還是下令攻擊。
然而,一個時辰過去了,晉王府就像是銅牆鐵壁一樣,任他們用盡辦法也不能踏進一步。
這時候,遠處有騎兵跑來,看著他傷痕累累,沾滿血漬的外表,李從珂就湧現出一絲不祥的預感。
“將軍,我們失手了,節度使府,糧倉皆有重兵把守,我們的人攻不進去!”
“怎麽會這樣?李嗣源哪來這麽多人?”李從珂身子晃了幾下,險些站不住了。
據他所知,李嗣源迴河東的時候,隻帶了幾千兵馬,防守晉王府,糧倉,節度使衙門等重地,兵馬應該不夠用才是,怎麽可能還有這麽多人?
河東的精兵都被調走,那些都是李嗣源的嫡係軍隊,剩下的也早就被河東諸將收買,瓜分,吃了空餉。
忽然,李從珂眼睛瞪得溜圓,反應過來,“不對,這些不是城裏的兵馬!”
太原城裏的兵馬有限,但從其他城池調兵到太原隻需要一天時間,假如李嗣源在進城之前就已經調兵過來,時間剛剛對得上。
“不好,我們撤!”
想明白這一點,李從珂瞬間就反應過來。
這是一個圈套,是一個逼他入局的圈套!
不愧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沙場宿將,李從珂果斷選擇了賣隊友,帶著身邊幾百親兵跑路了。
街道上,李從珂縱馬狂奔,馬鞭狠狠地抽在身下戰馬上,同時也在鞭策著他的心神,“李嗣源,你好狠的心!”
從始至終,李嗣源就沒打算要放過他,削兵權,懲罰諸將,都是為了逼迫他們,讓他們生出逆反之心。
他以為李嗣源離開河東兩年,對太原的掌控力度必定不如他,現在看來,他不僅是高估了自己,更是低估了他這位好義父。
此刻,他心裏隻有一個念頭,跑,跑的越遠越好!
隻要離開了太原,他有很大的逃生機會。
李從珂前腳跑,後者圍攻晉王府的軍隊就散開了,眾將紛紛逃竄,“該死,李從珂丟下我們跑了!”
造反可不是兒戲,稍有不慎就是腦袋搬家,牽連闔府上下,結果李從珂還跟他們玩這招,不經過他們的同意就調動麾下兵馬,換作是誰都不會樂意。
事已至此,上了賊船便由不得他們,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與此同時,晉王府最高處的閣樓樓頂,李嗣源與李存信,李存智三人站在欄杆前,遙望軍中大營的方向,麵上帶著輕鬆的笑容。
李存智看到通文館的信號,轉頭對李嗣源恭維道,“大哥神機妙算,小弟佩服,那李從珂果然提前一天起兵了。”
李存信哈哈一笑,“老七,你別忘了李從珂這小子是誰教出來的,再厲害還能比他老子更強?”
李嗣源嘴角噙著得意的笑容,“行了,你們倆就別吹了,珂兒用兵老辣,深得虛實之道,但他忘了一點,太原可是我李嗣源的根基,如果這麽容易就被他掀翻,那算是白活了幾十年。”
緊接著,他又補充道,“時間緊迫,他的選擇並不多,兵貴神速,尤其是在造反的時候,適當的時機,往往能出奇製勝。”
當初他背刺李存勖,李克用就是抓住了時機,一擊致命,論背主造反,他李嗣源才是行家。
“可惜了李從珂這小子,在您抵達太原的那一刻,他的命運早已注定,隻能按照您的戲本演下去。”
聽到這話,李嗣源假惺惺的說道,“珂兒是個好孩子,但陛下點了他的名字,為父縱使再不情願,也隻能痛下殺手。在天下這座棋盤上,陛下才是執棋之人,我們都隻是棋子罷了。”
說得好像很不情願,一副被逼無奈的模樣。
他到底對李從珂起沒起殺心,也許隻有他自己知道。
這個話題,李存信和李存智都很明智的沒有接話茬,權當沒聽見。
幾人站在閣樓上,望著李從珂的兵馬朝晉王府趕來,“好了,戲也看夠了,珂兒既然已經登台,我們可不能讓他冷場了。”
片刻後,一隊輕騎從晉王府後門離開,沿著街道,向城門外奔去。
很快,李從珂率領數千將士包圍了晉王府。
他在眾將的簇擁下來到門前,望著奢華的大氣的紅漆銅釘大門,李從珂打馬上前,“義父,投降吧,你們已經被包圍了。”
“隻要你們投降,孩兒對天發誓,絕不會動你們一根毫毛。”說完,李從珂就在眾目睽睽下發了毒誓。
李嗣源坐在院子裏,桌上擺著茶水,聽到這話,他嘴角勾起一絲嘲諷的笑容,“珂兒,跟義父就別玩這套,有什麽招數都使出來,為父到想看看,這些年你究竟長進了多少。”
李從珂一愣,沒想到李嗣源竟然真的待在晉王府沒走。
他本以為李嗣源已經逃了,打算推個替身出來砍死,用來魚目混珠,穩定人心,結果,李嗣源的一句話,讓他的準備全做了無用功。
他歎了口氣,高聲喊道,“義父,你真的要跟孩兒自相殘殺,親者痛,仇者快嗎?打開門,放我們進去,孩兒會親自禮送你離開河東。”
“多說無益,有本事你就進來砍下為父的人頭!”
說完這句話,李嗣源便坐在桌旁靜靜地品茶,任憑李從珂說什麽他都不應。
喊了幾句之後,李從珂也感到口幹舌燥,心裏一沉便下令讓士兵進攻。
然而,士兵剛喊著命令進攻,晉王府的高牆之後射出數千支箭矢,近在咫尺,連躲避的餘地都沒有。
慘叫聲此起彼伏,人仰馬翻,狹小的街道頓成一片死地。
看到這一幕,李從珂瞪大眼睛,心頭頓時蒙上了一層陰影,原來,他早有準備。
正常人,誰會在自家府上準備這麽多弓箭手?
但事已至此,開弓沒有迴頭箭,他隻能硬著頭皮繼續。
付出了一定的傷亡,他們終於攻到了晉王府大門前。
花了一炷香的時間攻城錘轟開大門,還未來得及高興,就看到一眾穿著重鎧的步兵手持長槍站在大門後麵,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
此刻,李從珂的心已經沉到了穀底,但他還是下令攻擊。
然而,一個時辰過去了,晉王府就像是銅牆鐵壁一樣,任他們用盡辦法也不能踏進一步。
這時候,遠處有騎兵跑來,看著他傷痕累累,沾滿血漬的外表,李從珂就湧現出一絲不祥的預感。
“將軍,我們失手了,節度使府,糧倉皆有重兵把守,我們的人攻不進去!”
“怎麽會這樣?李嗣源哪來這麽多人?”李從珂身子晃了幾下,險些站不住了。
據他所知,李嗣源迴河東的時候,隻帶了幾千兵馬,防守晉王府,糧倉,節度使衙門等重地,兵馬應該不夠用才是,怎麽可能還有這麽多人?
河東的精兵都被調走,那些都是李嗣源的嫡係軍隊,剩下的也早就被河東諸將收買,瓜分,吃了空餉。
忽然,李從珂眼睛瞪得溜圓,反應過來,“不對,這些不是城裏的兵馬!”
太原城裏的兵馬有限,但從其他城池調兵到太原隻需要一天時間,假如李嗣源在進城之前就已經調兵過來,時間剛剛對得上。
“不好,我們撤!”
想明白這一點,李從珂瞬間就反應過來。
這是一個圈套,是一個逼他入局的圈套!
不愧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沙場宿將,李從珂果斷選擇了賣隊友,帶著身邊幾百親兵跑路了。
街道上,李從珂縱馬狂奔,馬鞭狠狠地抽在身下戰馬上,同時也在鞭策著他的心神,“李嗣源,你好狠的心!”
從始至終,李嗣源就沒打算要放過他,削兵權,懲罰諸將,都是為了逼迫他們,讓他們生出逆反之心。
他以為李嗣源離開河東兩年,對太原的掌控力度必定不如他,現在看來,他不僅是高估了自己,更是低估了他這位好義父。
此刻,他心裏隻有一個念頭,跑,跑的越遠越好!
隻要離開了太原,他有很大的逃生機會。
李從珂前腳跑,後者圍攻晉王府的軍隊就散開了,眾將紛紛逃竄,“該死,李從珂丟下我們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