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河東內亂爆發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契丹人在草原上已經沒有對手,他們一直都夢想南下入侵,占據富饒的中原大地,更別說他在蘇銘身上下了這麽多本錢。
原本的目的是想看朝廷和藩鎮們混戰,坐山觀虎鬥,漁翁得利。
結果藩鎮們還沒開始打,直接就投靠了朝廷,如此一來,北方即將一統,大唐似乎有一統之勢,想想兩百多年前,契丹人被安祿山打的多慘。
一旦中原大一統,他們這些北方的異族就會遭殃,上千年來,已經成了慣例。
如果岐國、晉國,蜀國投靠朝廷的消息傳到漠北王庭,耶律阿保機必然震怒,作為一統草原的雄主,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別人的欺騙。
不如趁著朝廷立足未穩,最虛弱的時候給他來一下,一個隻有一半天下的中原王朝總比一個大一統的王朝要更容易對付。
至於契丹那邊,蘇銘也早就埋下了暗子,迎娶了耶律質舞之後,他就跟其黨的高層建立了一定聯係。
與他們的互市就是第一步,金融帶來的貿易逆差,可比搶錢要快多了,雙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沒什麽好說的。
這兩年,中原無大戰,生民得以喘息,休養生息,所以糧食還算不上短缺,拿到龍泉寶藏後,蘇銘就派不良人到南方購買糧食,奴隸和工匠等等。
北方打的稀碎,百姓那點糧食夠吃就不錯了,他也不想再搜刮,而隨著經濟中心南移,南方的糧食供應早已超過了北方,更別提還有巴蜀天府之國。
戰爭打的就是資源,而現在他正缺少把資源轉化為實力的時間。
女帝突然笑道,“如果耶律阿保機知道中原沒有內鬥,想必他一定氣壞了。”
蘇銘麵上露出暢快的笑容,“是啊,這下子,他可是賠了女兒又折兵,那些支援我的騎兵戰馬和金銀都打了水漂,甚至反過來被用來對付他自己。”
這本是一步好棋,奈何遇到了他。
“行了,這幾日的奏折就麻煩你了,朕要安排出兵事宜,就把這當做與契丹戰爭前的演練,可不能馬虎。”
“嗯。”
……
“晉國和岐國是陛下的囊中之物,蜀國也即將臣服,這天下,朝廷已經得了大半,如果能多給陛下幾年時間就好了。”
房間內,袁天罡望著大唐堪輿圖,眼中露出些許遺憾。
“可惜,草原上長生天勢力太大,多闊霍實力不下於我,不然我親自到漠北王庭走一趟,擒王斬首,必能使契丹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麵。”
早在數百年前,他就與這個多闊霍隔空交手,張五郎的背後就有他的影子,無論是九幽玄天神功還是吸功之法都隱隱有多闊霍的手筆。
即便是他讓屍祖將臣潛伏多年,也沒能徹底摸清楚此人的底細。
這時,有不良人前來稟告,“啟稟大帥,這是陛下兩個月前發的密令,如今各地不良人已經完成任務,正在把糧食運往洛陽含嘉倉。”
“運糧?洛陽不缺糧啊,為何陛下要下令買糧?”袁天罡先是疑惑,隨即腦海中閃過一道靈光。
“陛下要禦駕親征?”
結合蘇銘帶兵出洛陽,向他要兵書和買糧的舉動,他幾乎是在刹那間就得出了這個結論。
在任何時候,糧食都是戰略物資,但如果要買糧,朝廷直接下公文即可,何必要動用不良人的力量。
“他是為了對付契丹人?”
袁天罡的眼睛落在堪輿圖上,眸子越發明亮,隨即露出一絲笑意,“看來,過些時日後,不良人有的忙了。”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他原則上是不希望皇帝禦駕親征去冒險,可現在不同,天子的實力比他還強,放在戰場上無人可敵。
這一戰有很大幾率會贏,一旦贏了這場大戰,一統天下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如果贏了,或許南方諸侯會不戰而降。
兵法的最高境界便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當初李存勖也是借著滅掉梁國,擊敗契丹的餘威橫掃中原,無人可敵。
“來人,傳本帥之令,啟用不良人暗子,秘密監視契丹部落的一切活動。”
……
與此同時,河東之地。
李嗣源他們在得知李從珂要起兵的事之後,表麵上派通文館的搜尋,不把這事放在心上,實際上卻在秘密調動周邊的軍隊,命其奔赴太原。
軍營內。
李從珂穿著明光鎧,端坐上位,下麵是那日與他歃血為盟的眾多將領。
“諸位,時機已到,咱們該起兵了!”
“什麽?不是明天嗎?”
“這和我們約定的時間不一樣啊。”
……
許多人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臉茫然的望著坐在上麵的李從珂,不明白他到底是什麽意思。
李從珂麵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諸位切勿驚慌,本將之所以今日起兵,為的就是打李嗣源一個措手不及,自古以來,兵不厭詐,通文館的探子神出鬼沒,我們不得不防。”
“早一日起兵,咱們就能早一日拿迴河東,何樂而不為?你們如果有其他建議,可以直說。”
好家夥,搞偷襲是吧。
眾將被他這操作驚呆了,你來這一手,是在防我們自己人?
李嗣源有沒有措手不及他們不知道,反他們自己一定是措手不及了。
“將軍,一天時間,調兵太急了,能否緩兩個時辰。”
“是啊,我的兵馬都在城外,萬一昨日才下了集結的命令,一時間進不來。”
……
聽到眾人的請求,李從珂按下雙手,平息他們的聲音,接著道,“昨天,本將下達命令後,便讓城外的軍隊化整為零,進入大營。以現在的兵力,拿下太原府城絕對夠。”
作為要造反的人,李從珂怎麽會把身家性命全部寄托在這些人身上,他早就暗地裏做好了準備。
“廢話不多說,一炷香之後,兵出大營,率先攻打晉王府,節度使府和糧草大營,你們還有沒有意見?”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再說別的已是多餘,眾人沉默了片刻,隻得低頭,“屬下遵命!”
至此,河東內亂就此爆發!
原本的目的是想看朝廷和藩鎮們混戰,坐山觀虎鬥,漁翁得利。
結果藩鎮們還沒開始打,直接就投靠了朝廷,如此一來,北方即將一統,大唐似乎有一統之勢,想想兩百多年前,契丹人被安祿山打的多慘。
一旦中原大一統,他們這些北方的異族就會遭殃,上千年來,已經成了慣例。
如果岐國、晉國,蜀國投靠朝廷的消息傳到漠北王庭,耶律阿保機必然震怒,作為一統草原的雄主,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別人的欺騙。
不如趁著朝廷立足未穩,最虛弱的時候給他來一下,一個隻有一半天下的中原王朝總比一個大一統的王朝要更容易對付。
至於契丹那邊,蘇銘也早就埋下了暗子,迎娶了耶律質舞之後,他就跟其黨的高層建立了一定聯係。
與他們的互市就是第一步,金融帶來的貿易逆差,可比搶錢要快多了,雙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沒什麽好說的。
這兩年,中原無大戰,生民得以喘息,休養生息,所以糧食還算不上短缺,拿到龍泉寶藏後,蘇銘就派不良人到南方購買糧食,奴隸和工匠等等。
北方打的稀碎,百姓那點糧食夠吃就不錯了,他也不想再搜刮,而隨著經濟中心南移,南方的糧食供應早已超過了北方,更別提還有巴蜀天府之國。
戰爭打的就是資源,而現在他正缺少把資源轉化為實力的時間。
女帝突然笑道,“如果耶律阿保機知道中原沒有內鬥,想必他一定氣壞了。”
蘇銘麵上露出暢快的笑容,“是啊,這下子,他可是賠了女兒又折兵,那些支援我的騎兵戰馬和金銀都打了水漂,甚至反過來被用來對付他自己。”
這本是一步好棋,奈何遇到了他。
“行了,這幾日的奏折就麻煩你了,朕要安排出兵事宜,就把這當做與契丹戰爭前的演練,可不能馬虎。”
“嗯。”
……
“晉國和岐國是陛下的囊中之物,蜀國也即將臣服,這天下,朝廷已經得了大半,如果能多給陛下幾年時間就好了。”
房間內,袁天罡望著大唐堪輿圖,眼中露出些許遺憾。
“可惜,草原上長生天勢力太大,多闊霍實力不下於我,不然我親自到漠北王庭走一趟,擒王斬首,必能使契丹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麵。”
早在數百年前,他就與這個多闊霍隔空交手,張五郎的背後就有他的影子,無論是九幽玄天神功還是吸功之法都隱隱有多闊霍的手筆。
即便是他讓屍祖將臣潛伏多年,也沒能徹底摸清楚此人的底細。
這時,有不良人前來稟告,“啟稟大帥,這是陛下兩個月前發的密令,如今各地不良人已經完成任務,正在把糧食運往洛陽含嘉倉。”
“運糧?洛陽不缺糧啊,為何陛下要下令買糧?”袁天罡先是疑惑,隨即腦海中閃過一道靈光。
“陛下要禦駕親征?”
結合蘇銘帶兵出洛陽,向他要兵書和買糧的舉動,他幾乎是在刹那間就得出了這個結論。
在任何時候,糧食都是戰略物資,但如果要買糧,朝廷直接下公文即可,何必要動用不良人的力量。
“他是為了對付契丹人?”
袁天罡的眼睛落在堪輿圖上,眸子越發明亮,隨即露出一絲笑意,“看來,過些時日後,不良人有的忙了。”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他原則上是不希望皇帝禦駕親征去冒險,可現在不同,天子的實力比他還強,放在戰場上無人可敵。
這一戰有很大幾率會贏,一旦贏了這場大戰,一統天下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如果贏了,或許南方諸侯會不戰而降。
兵法的最高境界便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當初李存勖也是借著滅掉梁國,擊敗契丹的餘威橫掃中原,無人可敵。
“來人,傳本帥之令,啟用不良人暗子,秘密監視契丹部落的一切活動。”
……
與此同時,河東之地。
李嗣源他們在得知李從珂要起兵的事之後,表麵上派通文館的搜尋,不把這事放在心上,實際上卻在秘密調動周邊的軍隊,命其奔赴太原。
軍營內。
李從珂穿著明光鎧,端坐上位,下麵是那日與他歃血為盟的眾多將領。
“諸位,時機已到,咱們該起兵了!”
“什麽?不是明天嗎?”
“這和我們約定的時間不一樣啊。”
……
許多人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臉茫然的望著坐在上麵的李從珂,不明白他到底是什麽意思。
李從珂麵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諸位切勿驚慌,本將之所以今日起兵,為的就是打李嗣源一個措手不及,自古以來,兵不厭詐,通文館的探子神出鬼沒,我們不得不防。”
“早一日起兵,咱們就能早一日拿迴河東,何樂而不為?你們如果有其他建議,可以直說。”
好家夥,搞偷襲是吧。
眾將被他這操作驚呆了,你來這一手,是在防我們自己人?
李嗣源有沒有措手不及他們不知道,反他們自己一定是措手不及了。
“將軍,一天時間,調兵太急了,能否緩兩個時辰。”
“是啊,我的兵馬都在城外,萬一昨日才下了集結的命令,一時間進不來。”
……
聽到眾人的請求,李從珂按下雙手,平息他們的聲音,接著道,“昨天,本將下達命令後,便讓城外的軍隊化整為零,進入大營。以現在的兵力,拿下太原府城絕對夠。”
作為要造反的人,李從珂怎麽會把身家性命全部寄托在這些人身上,他早就暗地裏做好了準備。
“廢話不多說,一炷香之後,兵出大營,率先攻打晉王府,節度使府和糧草大營,你們還有沒有意見?”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再說別的已是多餘,眾人沉默了片刻,隻得低頭,“屬下遵命!”
至此,河東內亂就此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