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兄弟四目相對,在這一刻達成了一致的目標,李從珂,必須得死,他不死,李嗣源拿什麽去堵眾人的口,取悅天子?


    他在皇帝陛下那裏,可是掛了名!


    “來,幹了!”李嗣源端起酒杯,醉醺醺的說道。


    就在此時,一個穿著白衣的通文館探子走進來,剛要在李存信旁邊小聲匯報,卻被他嗬斥,“說話聲音這麽小,沒看見我大哥在這!聲音大點!”


    探子嚇了一跳,聲音頓時拔高了幾度,“啟稟聖主,門主大人,李從珂一個時辰前已經離開了節度使府,目前不知去向。”


    李嗣源眯著雙眼,神色沒有絲毫變化。


    聽到這話的李存信則是麵色一變,緩緩點了點頭,“你先下去吧。”


    探子走後,李存信將杯中殘餘的酒一飲而盡,看向李嗣源,“大哥,那小子要開始動了。”


    李嗣源不緊不慢的給自己斟滿酒,眼中閃過玩味的笑,“這豈非是正合我意?我迴來那天之所以不給他留半分情麵,為的不就是這一步。”


    “短視之人,隻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卻忽視了其中蘊含的危險,這水太深了,珂兒太年輕把握不住,就讓我們這些長輩給他上最後一課!”


    “大哥說的是,隻有他動手了,咱們才能師出有名啊。”


    ……


    洪武元年,冬十一月。


    洛陽舉行了開國以來的首次恩科,也是這一年中的第二場科舉。


    自從宣布恩科消息以來,各地讀書人聞風而動,齊聚洛陽,雖然寒冬臘月,但科舉功名動人心。


    比起文舉,武舉就顯得不夠看了,這次,蘇銘特地指派禁軍將領當武舉考官,其中李文通擔任主考,石敬瑭擔任副考官。


    別看石敬瑭名聲很臭,但是在當兒皇帝之前,他可是李嗣源的左膀右臂,無論是李存勖建立的大唐,還是李嗣源登基之後的大唐,他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更是當世少有的猛將。


    參加武舉考試的人不少,但許多都是身懷武功,曆經不少戰場廝殺的漢子,少有通讀兵略,懂得帶兵打仗的領軍之才。


    蘇銘和李文通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隻要四肢健全,年輕力壯,有把子力氣的青年全都招進了禁軍,免得這些人攪和在武舉裏麵,鬧出笑話。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衝著當兵吃糧而來,並不理解武舉的意義,不過,朝廷現在正是缺人,倒是正好。


    參加武舉之人,二次篩選,免得誤了科舉大事。


    最終,禁軍又招了五千人,二次篩選後剩下能參加武舉的也不過一千人,比起文舉,差了不止一籌。


    校場上。


    蘇銘與一眾將領坐在高台上,觀看下麵的考生參加考試。


    旌旗獵獵,迎風招展。


    考生們先是分批次舉重,騎射,等到實戰演練,考生的武器五花八門,考官們將其分門別類,互相比試,打分列舉名次。


    這些考生大多都是身高九尺,渾身腱子肉的壯漢,也有形貌醜陋者,不過蘇銘也不看重這些,沙場廝殺,敵人可不管你好不好看,長那麽漂亮有什麽用。


    考試一連進行了三天,至於文舉那邊,蘇銘將此事交給李存禮,讓女帝幫自己盯著就夠了。


    現在不比之前,手上有人可用,沒必要事必躬親,像是秦始皇,老朱那樣的皇帝勞模就算了,一般人學不來。


    來到這個世界後,他擔驚受怕了一年多,現在好不容易沒了生死壓力,就不能享受享受?


    高台上,蘇銘坐在椅子上,三聖姬一人給他捶肩,一人捶腿,還有一人捧著暖爐,雖然他已經不畏寒暑,但該有的還是要有。


    “倒是有不少天賦異稟的好苗子適合練橫練武功,就跟當初的李存孝一樣。”蘇銘目力極好,一眼就看到了校場上有幾個身高體格異於常人的壯漢。


    李文通笑著道,“陛下說的不錯,這些人都是可造之材,若交給微臣調教,不出三年,定然又是一批猛將。”


    蘇銘掃視一圈,歎了口氣道,“千軍易得,良將難求,還是再看看他們文韜武略,帶兵演練的本事吧,戰場上再勇猛,也不過千人敵,萬人敵,頂天了是個項羽。”


    “朕需要的是將帥,是韓信,李衛公那樣的人才,隻可惜,這樣的人,百年難得一遇,普通人,能領五千兵不出差錯,已經是少有的人才。”


    “陛下說笑了,兵仙,軍神之才豈止是百年難得一遇,他們帶兵的本事,臣等就是拍馬也趕不上,隻希望未來武舉一道能為陛下選出這樣的人才。”石敬瑭連忙補充道。


    “好了,接下來的帶兵演練你們考核吧,朕就不看了。”在這裏待了三天,蘇銘也有些膩味了,擺擺手和一眾侍衛離開了。


    ……


    這個冬天,北方大地熱火朝天,如火如荼,南方就顯得黯然了。


    在北方有一個名義上的朝廷,雖然各地節度使沒有上表稱臣,被朝廷納入統治,但是目前敢冒出來跟朝廷叫板的也是一個都沒有。


    相比之下,南方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勢力,誰都不服誰,沒有一個有話語權的藩鎮。


    而當那日龍泉寶藏的消息被各國諸侯知道後,他們頓時沒了心氣,即便是有野心,也被幹的稀碎。


    一個活了三百多年的袁天罡已經夠厲害了,現在又來一個更厲害的皇帝,這讓他們怎麽活?


    別的不說,一旦北方朝廷掀起大一統之戰,直接讓袁天罡突擊各國首腦,就足以讓他們群龍無首。


    蜀地成都府。


    王衍坐在龍椅上,醉眼朦朧,肥胖的臉上滿是蒼白,眼圈烏青,顯然是被酒色掏空了身體。


    他醉眼惺忪的看著發須皆白的張格,問道,“張學士,國事艱難,孤該如何是好?”


    張格沉默半晌,“大王,大唐再興之勢已然不可阻擋,當今天子英明神武,可類比太宗皇帝,蜀地一隅頂多偏安數年,連蜀境都無法一統,更何談北伐中原。”


    “大王,老臣言盡於此,還請慎重。”


    張格是王建留下來的老臣,更是見識過中原晉梁爭霸,因此才逃到蜀地,見多識廣,更明白天下大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夢逸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夢逸塵並收藏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