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依舊是那副恭敬的態度,絲毫沒有逾越,“此事老身不敢置喙,惟願陛下聖裁!”


    蘇銘轉過身,打量著她,緩聲道,“你不必在我麵前如此拘禮,別人不知道我的身份,難道你還不知道嗎?我這個皇帝徒有虛名,連這身皮都是假的,你不必如此,放輕鬆一些。”


    孟婆抬起頭,看了蘇銘一眼,再度躬身行禮,蒼老的聲音響起,“陛下切勿妄自菲薄,隻要坐在這個位置上,您就是天子,老身雖是被大帥派來,卻也真心希望大唐能猶如漢朝一般,重新收拾山河,一統天下。”


    “隻要能再興大唐,是真是假並不重要,這是不良人三百年以來的夙願,隻希望陛下不要辜負我等的期望,倘若陛下真的能做到這一步,大帥一定會改變他的想法。”言語中滿是誠懇之意。


    果然,不良人的心態發生變化了。不是每一個不良人都願意聽從袁天罡的命令,陽叔子如此,其他人亦如此,複興大唐是袁天罡的執念,也是不良人的執念。


    這段時間裏,蘇銘雖身處皇宮之中,但對外麵發生事情卻知道的很清楚,甚至比李嗣源知道的都要快。這一點,單靠錦衣衛是絕對無法做到的,唯一能做到這一點的隻有不良人。


    隻有不良人才能如此迅速,快捷的獲得情報,所以錦衣衛的情報係統才能建立的這麽順利。同時,蘇銘也在觀察不良人,洞察他們的心理。


    不良人這個組織能傳承三百多年,靠的不僅僅是袁天罡,更靠的是複興大唐的信念,他們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能複興大唐,相信不良帥能帶領他們複興大唐。


    蘇銘不知道袁天罡是不是故意消失,把舞台讓給他,使得偌大的不良人失去了領導,以往,他們隻能暗自蟄伏,但現在蘇銘登基,他們有了選擇,就會不自覺的向他靠攏,為他提供便利。


    雖然他們沒有向自己臣服,但僅憑目前的便利也讓他省了不少心思,可惜,在他與李嗣源爭鬥的局勢沒有明朗之前,這些人還不能為自己所用,他們仍舊在觀望。


    從某種角度上,也反映了人心所向,天子之位,執掌神器,受命於天,身負大義,會天然的聚攏人心大勢,但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把這種人心大勢轉化為自身的實力。


    曆史上,能反殺權臣的皇帝可不多。


    一瞬間,蘇銘腦海中千思百轉,上前將孟婆扶起,鄭重的說道,“孟婆,你放心,複興大唐不僅是你們的期望,也是朕的期望,泱泱大唐,萬邦來朝,威揚海內,這是何等的強大,既然走到這一步,朕絕不會輕易放棄。”


    此刻,孟婆心中亦是感慨良多,大帥早該走這一步的,要是當初汴梁誅殺朱溫父子之時出現的是他,而不是李星雲,大唐說不定早就恢複了昔日榮光,白白浪費了這麽多年的時間。


    這也不是她第一次產生這樣的想法了,甚至不良人之中與她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如果是尋常人,說不定還沉浸在虛無縹緲的龍泉寶藏之中,而眼前之人卻是在不動聲色的布局。


    朝堂之上,不進行任何動作,麻痹李嗣源,暗地裏卻讓錦衣衛刺探收集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如此隱忍,如此城府,令人心驚。


    察覺她心思變化,蘇銘沒有繼續在這個話題上說下去,“既然玄冥教的事你不想說,那便不說了,現在岐國女帝有何反應?”


    孟婆目光一凝,認真迴道,“女帝受到李嗣源諸多掣肘,岐國聲勢大不如以往,雖然她肅清吏治,削減賦稅,保境安民,但也隻不過能勉力支撐。”


    “陛下的信函一到,女帝就同意了您的請求,答應結盟,並且已經付諸了行動。”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自古以來,這種招數都是屢試不爽。


    他明麵上是要跟契丹結盟,借助他們的力量對付李嗣源,實際上,女帝才是他真正的目標。


    契丹在草原,居於漠北之地,鞭長莫及,就算是結盟,也頂多給他一些倚仗,並不能引為援手,而且,這種操作,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賣國賊”,名聲盡毀。


    作為天子,他必須愛惜羽毛,可不能背上“勾結蠻夷,出賣國家”的罵名。


    所以,這次和談,他果斷的收手,將善後之事交給了禮部,一方麵是為了挖坑埋人,一方麵也是為了盡早脫身,免得沾上麻煩。


    相反,女帝所在的岐國,距離洛陽並不遠,在晉國之側,就算如今勢弱,再不濟也是天下藩鎮之中名列前茅的諸侯國。


    相比之下,南方以及蜀國就不夠看了,雖然人多勢眾,但打起來,還真不是北方的對手。


    不得不說,大舅哥留下的家底太豐厚,十六年過去了,依舊還能保存相當的勢力。


    現在岐國被李嗣源針對,進退兩難,朝廷又有他這位皇帝坐鎮,就代表如今的大唐大義在手,收拾藩鎮名正言順,隻不過現在李嗣源不敢做的太過火。


    但現在不過火,不代表以後不動手,所以蘇銘必須抓住這個機會,與女帝聯手抗衡李嗣源。


    至於會不會引狼入室,他完全不擔心。


    女帝不是董卓,他沒有那個勢力,其次,她是個女人,且對李星雲有意思,況且,在天下諸侯之中,能在功勞名聲上與李嗣源相較的,也隻有李茂貞。


    用女帝來掣肘李嗣源才是最關鍵的一步,兩人都是藩王,雖說實力有差距,但女帝有他的支持,未必不能與李嗣源抗衡。


    天子作為裁判員親自下場拉偏架,想必李嗣源也會很頭痛,之前蘇銘不發聲,是因為他在朝中無人可用,且沒有一個人有分量,能與李嗣源分庭抗禮。


    最重要的是,女帝手上有兵,這才是他最終的目的。


    無論是錦衣衛,還是玄冥教,雖然很重要,但戰場之上還是要用真刀真槍說話,劍走偏鋒並不持久,一個皇帝,隻有擁有忠於他的兵馬,這個皇帝的腰杆才會硬,他的位子才會坐得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夢逸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夢逸塵並收藏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