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鬆怔住了。


    這個從小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爺爺的少年,隻當是自己出身寒門,家中長輩也病逝得早。


    他哪裏知道,自己乃是荊州曹家,那位曾經身俯三朝的帝國元老,曹有望的唯一後人。


    看著麵前那個麵容滄桑的爹,曹鬆的目光突然間竟變得有些惶恐了。


    他意識到了父親話中的另一層意思……


    然而,還沒等那個怔怔出神的少年迴神,那位收起了信紙的中年男人便已經轉身,他朝著門外走去,腳步是那般堅韌。


    “爹,您去哪?”曹鬆內心狂跳,現如今已經知道事情冰山一角的少年,哪裏還有功夫去管那外姓母女的死活和曹劉兩家的恩怨啊,聽曹正先前的意思,難不成是要魚死網破?


    “哈哈哈,哈哈……”


    門外傳來一陣狂笑聲,是那個平日裏威嚴無比的爹。


    片刻過後,曹正緩和了情緒,再次拿出了先前的那副威嚴姿態。


    他暢然說道:“去哪?自然是去解決我曹家的身後,足足三十年的恥辱!”


    曹鬆愕然。


    他哪裏知道,想當年曹家族人血灑邊關,景孝皇帝晚年麵對天下大旱,曾下罪己詔,對曹家抄家一案,有過懺悔。


    本來可以借機為閣老曹有望證名,並將那個曹家頭頂,多少有些“莫須有”的結黨營私罪名拿除,再給荊州曹家一個本就應得的曆史名分。


    可是,因為時任工部員外郎的劉成清……


    這一切終成泡影!


    那時,劉成清本在負責荊州之地的水利建設,景孝十七年天下大旱,朝中討論認為,必須施行調水之法,將水源充足的地區的富餘水量,輸送往水源短缺的地方,如此方才可解燃眉之急。


    劉成清很榮幸擔當此任。


    這位寒門貴子,總是希望能夠抓住機會得到重用,便很重視此次的外查工作。


    可是,等他到了荊州之後才發現,那裏雖然湖沼繁多,卻大都是有主之地。


    想當年,身為荊州大員的股肱之臣曹有望,為了提升荊州一地的經濟發展,從而壯大自身門庭,竟然破天荒搞了一個湖泊買賣的玩意兒,名義上售賣的是龍王廟,實則呢……


    結果,當劉成清帶著諸多工匠官差,開始走訪湖泊,繪製圖紙,想要用湖泊相連的方式,將長江的水源向外州散播之時。


    意外卻如期而至……


    買賣得來了湖泊使用權的村民,自然是率先不幹了。


    不說別的,就如果是按照朝廷的計劃將湖泊相連,那這些湖泊的歸屬,又該當如何?


    看著一家一戶拿出跟朝廷簽訂的厚重契約,身為強力幹將的劉成清,也免不了一陣頭疼,最後也就不得已的寫了個折子遞上去,添油加醋的敘述了一番。


    再然後……


    景孝皇帝拿到了劉成清的奏折,批閱之後,心中怒火難以言說,也便順理成章的打消了為整個曹家證名想法,甚至還在曹有望的諡號“轉醜”上麵,又加了一個破天荒的“刺”字。


    “轉、醜、刺”


    好嘛!


    這仨字兒放在一塊兒,那可真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如此一來,也就基本相當於徹底坐死了整個曹家的曆史命運。


    從今往後,不論是哪個朝代,哪個帝王,亦或是哪個讀書人。


    隻要是看到了這一段史書,估摸兒就都會忍不住歎上一聲,“曹有望,什麽玩意兒啊……呸!”


    哪怕曹家閣老的初衷,並非是什麽壞事,可是當前形勢如此,斯人已逝,罵名還是得由他來背。


    到頭來,即使曹家並無結黨營私之實,恐怕也隻能背著這個罵名,直到永遠……


    沒辦法,朝堂之上就是如此,這裏並非是你死我活的戰場,而是時局不斷變化,人與人之間沒有明爭,隻有暗鬥的名利場。


    在這裏,大家都善用溫水煮青蛙,至於圖窮現匕,到頭來也隻能是下下策。


    在這裏做官嗎,下麵是平頭百姓,上麵是九五之尊。


    夾在中間的人,不是左右逢源,就是拉幫結派。


    自古以來,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大都明白這個道理,也基本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這些行為,基本持一種默許的態度。


    有些事情,隻要不是過分的搬上台麵,而是自然發生。


    到最後也就那樣了。


    畢竟,下麵多些爭鬥,上麵自然也就會少些麻煩。


    皇帝的原則往往是這樣。


    下麵人自己的事情,讓下麵人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向來都是很好的選擇!


    至於他們最終會怎麽做?


    管得著,但不用管。


    總之,在劉成清一番合情合理的“添油加醋”之下,那頂本不應該戴在曹家人腦袋上的帽子,終究還是被做實了。


    結黨營私?


    別開玩笑了。


    整整一個曹家,足足兩百餘口子人,居然才隻抄出了價值二十餘萬兩白銀的東西,這算哪門子的結黨營私?


    曹德望的被褥上還打著補丁呢。


    因為要養的人太多,這位王朝的監察禦史,整個曹家繼曹有望之後的頂梁柱都不曾奢靡。


    說曹有望結黨營私?


    何其牽強!


    莫說是曹有望那個層次的勳舊老臣了,當年的民間也曾廣為流傳過一段言語,即“一州知府,黃金萬兩亦難求”。


    由此可見,這曹家是何等的冤枉了。


    不說別的,單是那座曹家老宅,便占去了這二十餘萬兩白銀的大半。


    曹有望之清廉,可見一斑!


    然而,最為戲劇性的事情是……


    最渴望青史留名的遺臭萬年,而那些個對黎民百姓滿不在乎,口中喊著“不爭不爭”,隻想裝腔作勢,學一個逍遙自在落得神仙名的所謂“出世人”,卻反過頭來流芳百世了。


    沒辦法,誰叫自古“高堂明鏡悲白發”嘛!


    若是每一個實幹者都可以在身居高位後,全身而退。


    那這天下的黎民百姓,能少吃多少苦頭啊……


    奈若何?!


    相似之人總相殺,相同之人又相鄙。


    曹有望其實從始至終都不是一個惡人,雖說他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逼宮黨爭,卻也隻是想借著新帝根基不穩的機會,按照自己的清晰思路和鐵血手腕,去整治整治這座惡相橫生的天下罷了。


    如若不然,以他那時的威望……


    隻需略施小計!


    景孝皇帝能不能繼位,還兩說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葬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心常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心常在並收藏葬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