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府庫內。
禁製散發著各色寶光,漂浮於虛空中,雜亂無章的靈錢堆積在地麵上,珠光寶氣映照中,一道人坐在雲團上;
不斷從四方壁櫃中拿捏道書觀看。
時而皺眉,時而逾越,時而思索,萬般神情盡在臉上浮現。
宋行左眼上戴著一片通靈寶鏡,以此來辨別道書上的南北朝神文,手中這本道書,已經是他今日進入府庫以來;
看的第六本南北雜聞,基本上屬於落魄修士所撰寫關於各自修行環境的。
說來有趣,自聖唐後,神朝一分為三,主要南北對峙,而在此情形下,連年的戰亂,導致部分修士不得不離開故土;
遠走他鄉謀求修行,其中部分來至南疆。
六詔先驅見此情形,以天材地寶為懸賞,讓外來修士撰寫各自見聞,故土修行環境等等,以此來加強對外麵修真界的理解;
故而形成了如今龐大的南北神朝書庫。
從煉丹、製藥、淬體、武道道法等為基準,延伸擴展開,頗有包羅萬象之意,其中藏書總計七萬八千卷;
另有二千七百幅保存較為完好的畫。
皆是記錄數百年前的南北神朝對立階段。
宋行猶如一塊渴望知識的海綿,不斷將南北神朝書庫中的知識吸進來消化,足足兩個月,他從未踏出府庫一步;
看書疲憊之餘,便在府庫內篩選看中眼的天材地寶。
除了大量的靈錢積累以外,南詔府庫中的高品質天材地寶少的可憐,一看便知是被提前轉移走了。
不過餘下的,對他而言也有大用。
“自聖唐末代仙帝亡國,天地步入各修行宗門割據中,百年紛亂之後,北方異族崛起,建立神朝;
吸納北派修行體係優勢,創立體修一道;
以凝煞淬體為基準,引導天地煞氣淬煉肉身,以求大道,黃遼太祖仙帝飛升而去,國勢大盛,後有兒仙帝獻上燕雲十八宗;
自此中原神朝失去對外征戰的地利,而改良後的體修之法;
以較為穩定的修真界格局,絕滅部分傳承宗門後,小宗門以此體修體係迅速崛起,成為北方大地新的主流修行勢力;
因以煞為本,不似古法迎清避濁,南遷正塑後的各宗派聯合抵製,斷絕修真體係供給,至此維係千年的宮館體係崩塌;
各宗門絕力扶持神朝而出,於後天周擇炎宋太祖,征戰四方,逐漸形成一統之勢,而邊陲崛起偽夏;
天地又歸三國鼎立之態,正統各宗門以此為基準,認為肅清異端時,斧聲燭影的爆發,炎宋太祖隕落;
太宗繼位,自此,各宗再無統一之心,轉而休養生息……”
宋行整理歸納其中訊息,這本南北神朝·宗門誌中主要講述北朝修行體係的變遷以及追溯,從百餘年後崛起的全真七聖考察中;
體修之法起源上古末期,於列國紛爭時占據一席之地,仙秦劃分三千大道中在其列,後因神漢初以黃老一脈勢大;
後五鬥米道的崛起,神漢武仙帝獨尊儒術中,其餘修行體係逐漸勢弱;
至中原百脈無鼎盛之日,隻得遠遁化外之地傳道以護傳承。
其中闡述體修體係,以求肉身之真,以身為烘爐,演化洞天,最終力破天劫,飛升而去。
與陰神體係為根本對立,二者所需的靈氣不同,修行方式迥異,其中前人分析,此也是南北神朝根本對立的原因。
陰神體係各宗派激戰日久,需休養生息,耗盡底蘊,百年內再無法掀起統一之戰,給予體修體係發展的良機;
且炎宋自太祖之後,炎宋皇族極力將修行隱藏,全然不顧昔日太祖與扶搖子華山盟約,背信棄義;
兵家道法遺失鄉野,再無傳人出世,無力北伐,以大河而治之。
而北方修行體係日漸完善,百年後甚有十餘人前後十年內飛升,南派修行中以扶搖子、重陽子等高修飛升而去;
南北神朝皆認為此平衡會維係五百年有餘。
而崛起的異族,賺取氣運,創立神朝,與炎宋海上盟約,共擊黃遼,連破五都,黃遼皇族遁入西域;
真金崛起勢不可擋,北方修行體係集體歸附,真金破滅黃遼,背起盟約,南下攻炎宋,連破二京,掠欽、徽二仙帝及宗室數十萬餘眾北歸。
財寶連綿百裏不絕,稀世珍寶數不勝數,真金之強悍,遠勝於北遼,其神朝法寶,乃為先天之數;
南派各宗見此,力挽狂瀾,於三戰破真金一統之勢,護住炎宋龍運。
此舉此辱,千古難尋,縱觀天下神朝,唯炎宋最為屈辱,二位仙帝被俘,帝後淪為玩物,皇子、公主任意欺淩、殉葬;
不如人樣,其真金稱唿為奴隸,道心不穩,福壽無德……
“……千古奇恥,千古奇恥,貧道以微末之力,予以覆滅北派,肅清真金,方解此恨!”
宋行看到最後莫名其妙,後綴行文,毫無章法,更似是隨心所欲,以他的理解,撰寫南北神朝·宗派誌的道士;
應當是全真一道的道士,且身份尊崇,至今天下仍有其傳說。
全真七子後人,全真道六代掌門,尹誌平。
宋行思索許久,捉摸不透這本南北神朝·宗派誌,“其中內容記載全麵且詳細,但為何,沒有下本?”
縱觀整個府庫,令他頗為無奈的事情。
這本宗派誌,沒有下卷,這就很扯,真金也好,黃遼也罷,甚至炎宋都可,至此都已化作歲月塵埃;
如今天下歸大元神朝所有。
些許種種,又有何不解與不同之處?
“等等,以本座的理解,全真道似從最初便對北派修行體係厭惡,以炎宋修真界領袖扶搖子與重陽子行蹤軌跡來判斷;
其一生都致力於北伐,奈何天不遂人願,扶不起的阿鬥,終究是歲月中的過客。”
宋行整理歸納了一番聖唐滅國至炎宋建立的時間內,大地上出現的割據神朝,大小二三十個,造成的亂象;
底蘊的缺失,至後天周東征西討,十年休養生息,方才恢複些許。
各宗派再以底蘊出馬,扶持炎宋,南征北戰統一南方,已經是強弩之末,而炎宋也並未如宗派所願;
背棄華山盟約,得不到神朝資源傾斜,各宗派隻得獨自休養生息。
不然也不會發生千古奇恥,欽徽二仙帝被真金俘之北方,堂堂二位帝後也不必淪為奴隸玩物;
縱有兵家傳人出世;
北伐而去,卻也不得站穩局麵的炎宋的支持。
“嗬嗬,與其說是宗派不自量力,不如是聖唐的教訓太過深刻,令炎宋天家,產生忌憚心裏。”
宋行苦笑著,隻覺得命運弄人。
曾幾何時,輝煌於世,光耀四海的聖唐,不過是毀在了逐漸強悍的宗派手中,無盡的內耗中,輝煌坍塌;
聖唐再無武天周篡位時期的堅韌,一蹶不振,宗派為了爭奪修行資源,於外敵而不顧。
若非如此,安有外族崛起,創立神朝的機會,若聖唐再持續百年,恐怕這四海之地,南荒南疆;
都將化為聖唐的養料,再度續輝煌。
“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救。”宋行呢喃著,翻開道書,以刻刀寫下心中感悟,“人發殺機,天地不寧;
德行昏喪,底蘊盡失,千古奇恥,南北對立,相抗而起,緣起宗派,緣滅宗派,聖唐一時,二百年曇花;
猶如神漢、壁如靈隋……”
洋洋灑灑上千文,宋行深深吐出一口濁氣,這裏沒有他所需要的答案,解開了南北修行體係的差異;
道徒時遇到的那些駁斥道書得以理解。
完全相左相互對立的修行功法,又令他如何能知曉其中玄奧?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以黃老之學,無為而治,無為而修,無為而德,無為而名,無為而道……遺失精粹,大道不存……”
以自身感悟為最後落筆,南詔府庫藏書,閱覽而盡,藏書的確豐富,但主要為南北神朝為主,按照壁櫥的設置;
其上應當是聖唐年間的道書記錄才對,然而其中空空如也。
再往上,元晉的道書記載百餘本,神漢道書不過二十本,仙秦道書更少,僅有寥寥數本,似乎,這些本是滿的壁櫥;
都在被人有意的摘取部分道書。
“是為了隱藏某些秘密?還是歲月的真相?”
宋行呢喃著,其中聖唐記錄,竟隻有年限史書,如聖唐皇位傳承、叛亂等情況記載,於當時的風貌描寫;
修真界雜文,其中記錄是一本都無。
甚至連記載天下修真宗門的宗派誌都無人撰寫,儼然不符合常理,聖唐一朝,宮館體係發展至巔峰;
藏書之多,以他從羅刹門奪來的道書中得知。
聖唐是文成武就的時代,也僅有如此,才配稱得上是修真大時代,而其中更有一個疑點,那便是南北神朝的藏書;
記載更多的是南北神朝各自的風貌,卻無單獨分類出的神朝文書。
如記載黃遼的文書隻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炎宋,三分之一偽西夏?
這就很扯,再往上數,三國鼎立的時代,卻也有各自的道書流傳下來,縱然是靈隋之前的時代,也有單獨的道書記錄。
距離他這個時代更為接近的南被神朝,卻無單獨道書傳承?
僅有三分之一的雜記總綱。
無形中缺少了許多至關重要的信息,縱然他能梳理出勉強的體係,沒有記載去證實,也還存在未知的變數。
“博覽南北神朝道書,我的疑惑是解開了,但出現在麵前的,是更為巨大的疑惑!”
宋行遺憾的歎口氣,其中緣由,隻能稍後再去問詢桃宮上人,而炎宋天家,則成為他下一步主要去的地方。
理解完畢整個歲月的演變,對他而言,尤其重要,以道而知之,他所求的,便為曆代神朝中,傳書最廣的;
道德真經或黃帝外經,這二本傳世神書,皆不見蹤跡,僅有隻言片語的記載。
甚至連百家絕唱,都無記載。
作為道之源頭之一的道德真經、論語、鬼穀說、墨聞、法問、黃石天書等奇文不見絲毫蛛絲馬跡。
“前人真會給後人留巨大的麻煩。”
宋行吐槽著,一個有些當蝴蝶的念頭在心中種下,要不,去一趟記憶深處當中所記載的殷墟、驪山、睡虎地?
或許能有所得,但如此巨大的變數,會引發什麽樣的後果?
“罷了罷了,且不說那等地方能否找到,數千年來無人找尋到,其所在恐怕不在天地中,更多是在洞天之內;
老師為何所言,仙不仙,魔不魔……”
宋行揉著腦瓜,越想越發覺,時間真的不夠用,想解開的東西,想知道的答案太廣,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
安靜許久之後,宋行吐出一口濁氣,躺在成堆的靈錢上,望著穹頂的精美壁畫,苦笑道,“本以為,築基能知道更多的東西;
但我對道的理解,還是存在偏差。”
“難呀難,所以後續又發生了什麽?”
宋行迴想起記憶深處的記憶,不覺得歎息一聲,總覺得,貌似前文後續對接不上,三十六聖封印的……!
“不行,繼續想下去,恐怕整個人會陷入死循環當中。”
宋行及時觀想趕屍圖卷,將心中愈發強盛的雜念徹底平息,繼續下去的話,恐怕會迷失在其中。
他決定閉上眼睛,美滋滋的睡一覺,緩解二月閱讀,一月總結以來的高強度神經,給陰神放個假。
而這一睡,便是三天。
“唿,還是這樣的感覺好,沒那麽多雜念左右思緒。”
宋行深深吐出一口濁氣,沒有那麽多雜念在腦海中迴響,沒有彼此對彼此的否定,狀態恢複到最佳狀態;
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管他東南西北風,還是什麽狗屁算計,沒有實力,一切都是虛妄,再強的神朝,也已經是歲月的塵埃;
理解真種,精進道行,早日結丹,才是重中之重。”
宋行鼓勵自己一聲,腦後法環浮現,他不準備走,而是要直接在南詔府庫中,感悟真種與道種的區別。
左手浮現藍黑色的陰冥真火真種,右邊浮現出道兵訣道種,周身漂浮出五塊寶骨。
五靈寶骨繞著他旋轉,五靈之韻入體,不斷的強化他的思緒與念頭,天衍劍法擴展開,確保遇到任何突發情況都能及時察覺;
凝視著兩枚真種與道種,眸中似是浮現萬千法文……
禁製散發著各色寶光,漂浮於虛空中,雜亂無章的靈錢堆積在地麵上,珠光寶氣映照中,一道人坐在雲團上;
不斷從四方壁櫃中拿捏道書觀看。
時而皺眉,時而逾越,時而思索,萬般神情盡在臉上浮現。
宋行左眼上戴著一片通靈寶鏡,以此來辨別道書上的南北朝神文,手中這本道書,已經是他今日進入府庫以來;
看的第六本南北雜聞,基本上屬於落魄修士所撰寫關於各自修行環境的。
說來有趣,自聖唐後,神朝一分為三,主要南北對峙,而在此情形下,連年的戰亂,導致部分修士不得不離開故土;
遠走他鄉謀求修行,其中部分來至南疆。
六詔先驅見此情形,以天材地寶為懸賞,讓外來修士撰寫各自見聞,故土修行環境等等,以此來加強對外麵修真界的理解;
故而形成了如今龐大的南北神朝書庫。
從煉丹、製藥、淬體、武道道法等為基準,延伸擴展開,頗有包羅萬象之意,其中藏書總計七萬八千卷;
另有二千七百幅保存較為完好的畫。
皆是記錄數百年前的南北神朝對立階段。
宋行猶如一塊渴望知識的海綿,不斷將南北神朝書庫中的知識吸進來消化,足足兩個月,他從未踏出府庫一步;
看書疲憊之餘,便在府庫內篩選看中眼的天材地寶。
除了大量的靈錢積累以外,南詔府庫中的高品質天材地寶少的可憐,一看便知是被提前轉移走了。
不過餘下的,對他而言也有大用。
“自聖唐末代仙帝亡國,天地步入各修行宗門割據中,百年紛亂之後,北方異族崛起,建立神朝;
吸納北派修行體係優勢,創立體修一道;
以凝煞淬體為基準,引導天地煞氣淬煉肉身,以求大道,黃遼太祖仙帝飛升而去,國勢大盛,後有兒仙帝獻上燕雲十八宗;
自此中原神朝失去對外征戰的地利,而改良後的體修之法;
以較為穩定的修真界格局,絕滅部分傳承宗門後,小宗門以此體修體係迅速崛起,成為北方大地新的主流修行勢力;
因以煞為本,不似古法迎清避濁,南遷正塑後的各宗派聯合抵製,斷絕修真體係供給,至此維係千年的宮館體係崩塌;
各宗門絕力扶持神朝而出,於後天周擇炎宋太祖,征戰四方,逐漸形成一統之勢,而邊陲崛起偽夏;
天地又歸三國鼎立之態,正統各宗門以此為基準,認為肅清異端時,斧聲燭影的爆發,炎宋太祖隕落;
太宗繼位,自此,各宗再無統一之心,轉而休養生息……”
宋行整理歸納其中訊息,這本南北神朝·宗門誌中主要講述北朝修行體係的變遷以及追溯,從百餘年後崛起的全真七聖考察中;
體修之法起源上古末期,於列國紛爭時占據一席之地,仙秦劃分三千大道中在其列,後因神漢初以黃老一脈勢大;
後五鬥米道的崛起,神漢武仙帝獨尊儒術中,其餘修行體係逐漸勢弱;
至中原百脈無鼎盛之日,隻得遠遁化外之地傳道以護傳承。
其中闡述體修體係,以求肉身之真,以身為烘爐,演化洞天,最終力破天劫,飛升而去。
與陰神體係為根本對立,二者所需的靈氣不同,修行方式迥異,其中前人分析,此也是南北神朝根本對立的原因。
陰神體係各宗派激戰日久,需休養生息,耗盡底蘊,百年內再無法掀起統一之戰,給予體修體係發展的良機;
且炎宋自太祖之後,炎宋皇族極力將修行隱藏,全然不顧昔日太祖與扶搖子華山盟約,背信棄義;
兵家道法遺失鄉野,再無傳人出世,無力北伐,以大河而治之。
而北方修行體係日漸完善,百年後甚有十餘人前後十年內飛升,南派修行中以扶搖子、重陽子等高修飛升而去;
南北神朝皆認為此平衡會維係五百年有餘。
而崛起的異族,賺取氣運,創立神朝,與炎宋海上盟約,共擊黃遼,連破五都,黃遼皇族遁入西域;
真金崛起勢不可擋,北方修行體係集體歸附,真金破滅黃遼,背起盟約,南下攻炎宋,連破二京,掠欽、徽二仙帝及宗室數十萬餘眾北歸。
財寶連綿百裏不絕,稀世珍寶數不勝數,真金之強悍,遠勝於北遼,其神朝法寶,乃為先天之數;
南派各宗見此,力挽狂瀾,於三戰破真金一統之勢,護住炎宋龍運。
此舉此辱,千古難尋,縱觀天下神朝,唯炎宋最為屈辱,二位仙帝被俘,帝後淪為玩物,皇子、公主任意欺淩、殉葬;
不如人樣,其真金稱唿為奴隸,道心不穩,福壽無德……
“……千古奇恥,千古奇恥,貧道以微末之力,予以覆滅北派,肅清真金,方解此恨!”
宋行看到最後莫名其妙,後綴行文,毫無章法,更似是隨心所欲,以他的理解,撰寫南北神朝·宗派誌的道士;
應當是全真一道的道士,且身份尊崇,至今天下仍有其傳說。
全真七子後人,全真道六代掌門,尹誌平。
宋行思索許久,捉摸不透這本南北神朝·宗派誌,“其中內容記載全麵且詳細,但為何,沒有下本?”
縱觀整個府庫,令他頗為無奈的事情。
這本宗派誌,沒有下卷,這就很扯,真金也好,黃遼也罷,甚至炎宋都可,至此都已化作歲月塵埃;
如今天下歸大元神朝所有。
些許種種,又有何不解與不同之處?
“等等,以本座的理解,全真道似從最初便對北派修行體係厭惡,以炎宋修真界領袖扶搖子與重陽子行蹤軌跡來判斷;
其一生都致力於北伐,奈何天不遂人願,扶不起的阿鬥,終究是歲月中的過客。”
宋行整理歸納了一番聖唐滅國至炎宋建立的時間內,大地上出現的割據神朝,大小二三十個,造成的亂象;
底蘊的缺失,至後天周東征西討,十年休養生息,方才恢複些許。
各宗派再以底蘊出馬,扶持炎宋,南征北戰統一南方,已經是強弩之末,而炎宋也並未如宗派所願;
背棄華山盟約,得不到神朝資源傾斜,各宗派隻得獨自休養生息。
不然也不會發生千古奇恥,欽徽二仙帝被真金俘之北方,堂堂二位帝後也不必淪為奴隸玩物;
縱有兵家傳人出世;
北伐而去,卻也不得站穩局麵的炎宋的支持。
“嗬嗬,與其說是宗派不自量力,不如是聖唐的教訓太過深刻,令炎宋天家,產生忌憚心裏。”
宋行苦笑著,隻覺得命運弄人。
曾幾何時,輝煌於世,光耀四海的聖唐,不過是毀在了逐漸強悍的宗派手中,無盡的內耗中,輝煌坍塌;
聖唐再無武天周篡位時期的堅韌,一蹶不振,宗派為了爭奪修行資源,於外敵而不顧。
若非如此,安有外族崛起,創立神朝的機會,若聖唐再持續百年,恐怕這四海之地,南荒南疆;
都將化為聖唐的養料,再度續輝煌。
“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救。”宋行呢喃著,翻開道書,以刻刀寫下心中感悟,“人發殺機,天地不寧;
德行昏喪,底蘊盡失,千古奇恥,南北對立,相抗而起,緣起宗派,緣滅宗派,聖唐一時,二百年曇花;
猶如神漢、壁如靈隋……”
洋洋灑灑上千文,宋行深深吐出一口濁氣,這裏沒有他所需要的答案,解開了南北修行體係的差異;
道徒時遇到的那些駁斥道書得以理解。
完全相左相互對立的修行功法,又令他如何能知曉其中玄奧?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以黃老之學,無為而治,無為而修,無為而德,無為而名,無為而道……遺失精粹,大道不存……”
以自身感悟為最後落筆,南詔府庫藏書,閱覽而盡,藏書的確豐富,但主要為南北神朝為主,按照壁櫥的設置;
其上應當是聖唐年間的道書記錄才對,然而其中空空如也。
再往上,元晉的道書記載百餘本,神漢道書不過二十本,仙秦道書更少,僅有寥寥數本,似乎,這些本是滿的壁櫥;
都在被人有意的摘取部分道書。
“是為了隱藏某些秘密?還是歲月的真相?”
宋行呢喃著,其中聖唐記錄,竟隻有年限史書,如聖唐皇位傳承、叛亂等情況記載,於當時的風貌描寫;
修真界雜文,其中記錄是一本都無。
甚至連記載天下修真宗門的宗派誌都無人撰寫,儼然不符合常理,聖唐一朝,宮館體係發展至巔峰;
藏書之多,以他從羅刹門奪來的道書中得知。
聖唐是文成武就的時代,也僅有如此,才配稱得上是修真大時代,而其中更有一個疑點,那便是南北神朝的藏書;
記載更多的是南北神朝各自的風貌,卻無單獨分類出的神朝文書。
如記載黃遼的文書隻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炎宋,三分之一偽西夏?
這就很扯,再往上數,三國鼎立的時代,卻也有各自的道書流傳下來,縱然是靈隋之前的時代,也有單獨的道書記錄。
距離他這個時代更為接近的南被神朝,卻無單獨道書傳承?
僅有三分之一的雜記總綱。
無形中缺少了許多至關重要的信息,縱然他能梳理出勉強的體係,沒有記載去證實,也還存在未知的變數。
“博覽南北神朝道書,我的疑惑是解開了,但出現在麵前的,是更為巨大的疑惑!”
宋行遺憾的歎口氣,其中緣由,隻能稍後再去問詢桃宮上人,而炎宋天家,則成為他下一步主要去的地方。
理解完畢整個歲月的演變,對他而言,尤其重要,以道而知之,他所求的,便為曆代神朝中,傳書最廣的;
道德真經或黃帝外經,這二本傳世神書,皆不見蹤跡,僅有隻言片語的記載。
甚至連百家絕唱,都無記載。
作為道之源頭之一的道德真經、論語、鬼穀說、墨聞、法問、黃石天書等奇文不見絲毫蛛絲馬跡。
“前人真會給後人留巨大的麻煩。”
宋行吐槽著,一個有些當蝴蝶的念頭在心中種下,要不,去一趟記憶深處當中所記載的殷墟、驪山、睡虎地?
或許能有所得,但如此巨大的變數,會引發什麽樣的後果?
“罷了罷了,且不說那等地方能否找到,數千年來無人找尋到,其所在恐怕不在天地中,更多是在洞天之內;
老師為何所言,仙不仙,魔不魔……”
宋行揉著腦瓜,越想越發覺,時間真的不夠用,想解開的東西,想知道的答案太廣,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
安靜許久之後,宋行吐出一口濁氣,躺在成堆的靈錢上,望著穹頂的精美壁畫,苦笑道,“本以為,築基能知道更多的東西;
但我對道的理解,還是存在偏差。”
“難呀難,所以後續又發生了什麽?”
宋行迴想起記憶深處的記憶,不覺得歎息一聲,總覺得,貌似前文後續對接不上,三十六聖封印的……!
“不行,繼續想下去,恐怕整個人會陷入死循環當中。”
宋行及時觀想趕屍圖卷,將心中愈發強盛的雜念徹底平息,繼續下去的話,恐怕會迷失在其中。
他決定閉上眼睛,美滋滋的睡一覺,緩解二月閱讀,一月總結以來的高強度神經,給陰神放個假。
而這一睡,便是三天。
“唿,還是這樣的感覺好,沒那麽多雜念左右思緒。”
宋行深深吐出一口濁氣,沒有那麽多雜念在腦海中迴響,沒有彼此對彼此的否定,狀態恢複到最佳狀態;
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管他東南西北風,還是什麽狗屁算計,沒有實力,一切都是虛妄,再強的神朝,也已經是歲月的塵埃;
理解真種,精進道行,早日結丹,才是重中之重。”
宋行鼓勵自己一聲,腦後法環浮現,他不準備走,而是要直接在南詔府庫中,感悟真種與道種的區別。
左手浮現藍黑色的陰冥真火真種,右邊浮現出道兵訣道種,周身漂浮出五塊寶骨。
五靈寶骨繞著他旋轉,五靈之韻入體,不斷的強化他的思緒與念頭,天衍劍法擴展開,確保遇到任何突發情況都能及時察覺;
凝視著兩枚真種與道種,眸中似是浮現萬千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