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李林甫以陳希烈易製,引為相,政事常隨林甫左右,晚節遂與林甫為敵,林甫懼。會李獻忠叛,林甫乃請解朔方節製,且薦河西節度使安思順自代;庚子,以思順為朔方節度使。
五月,戊申,慶王琮薨,贈靖德太子。
丙辰,京兆尹楊國忠加禦史大夫、京畿、關內采訪等使,凡王鉷所綰使務,悉歸國忠。
初,李林甫以國忠微才,且貴妃之族,故善遇之。國忠與王鉷為中丞,鉷用林甫薦為大夫,故國忠不悅,遂深探刑縡獄,令引林甫交私鉷兄弟及阿布思事狀,陳希烈、哥舒翰從而證之;上由是疏林甫。國忠貴震天下,始與林甫為仇敵矣。
六月,甲子,楊國忠奏吐蕃兵六十萬救南詔,劍南兵擊破之於雲南,克敵隰州等三城,捕虜六千三百,以道遠,簡壯者千餘人及酋長降者獻之。
秋,八月,乙醜,上複幸左藏,賜群臣帛。癸巳,楊國忠奏有鳳皇見左藏庫屋,出納判官魏仲犀言鳳集庫西通訓門。
九月,阿布思入寇,圍永清柵,柵使張元軌拒卻之。
冬,十月,戊寅,上幸華清宮。
己亥,改通訓門曰鳳集門;魏仲犀遷殿中侍禦史,楊國忠屬吏率以鳳皇優得調。
南詔數寇邊,蜀人請楊國忠赴鎮;左仆射兼右相李林甫奏遣之。國忠將行,泣辭上,言必為林甫所害,貴妃亦為之請。上謂國忠曰:“卿暫到蜀區處軍事,朕屈指待卿,還當入相。”林甫時已有疾,憂懣不知所為,巫言一見上可小愈。上欲就視之,左右固諫。上乃命林甫出庭中,上登降聖閣遙望,以紅巾招之。林甫不能拜,使人代拜。國忠比至蜀,上遣中使召還,至昭應,謁林甫,拜於床下。林甫流涕謂曰:“林甫死矣,公必為相,以後事累公!”國忠謝不敢當,汗流覆麵。十一月,丁卯,林甫薨。
上晚年自恃承平,以為天下無複可憂,遂深居禁中,專以聲色自娛,悉委政事於林甫。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寵;杜絕言路,掩蔽聰明,以成其奸;妒賢疾能,排抑勝己,以保其位;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自皇太子以下,畏之側足。凡在相位十九年,養成天下之亂,而上不之寤也。
庚申,以楊國忠為右相,兼文部尚書,其判使並如故。
國忠為人強辯而輕躁,無威儀。既為相,以天下為己任,裁決機務,果敢不疑;居朝廷,攘裾扼腕,公卿以下,頤指氣使,莫不震懾。自侍禦史至為相,凡領四十餘使。台省官有才行時名,不為己用者,皆出之。
或勸陝郡進士張彖謁國忠,曰:“見之,富貴立可圖。”彖曰:“吾輩依楊右相如泰山,吾以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吾輩得無失所恃乎!”遂隱居嵩山。
國忠以司勳員外郎崔圓為劍南留後,征魏郡太守吉溫為禦史中丞,充京畿、關內采訪等使。溫詣範陽辭安祿山,祿山令其子慶緒送至境,為溫控馬出驛數十步。溫至長安,凡朝廷動靜,輒報祿山,信宿而達。
十二月,楊國忠欲收人望,建議:“文部選人,無問賢不肖,選深者留之,依資據闕注官。”滯淹者翕然稱之。國忠凡所施置,皆曲徇時人所欲,故頗得眾譽。
甲申,以平盧兵馬使史思明兼北平太守,充盧龍軍使。
丁亥,上還宮。
丁酉,以安西行軍司馬封常清為安西四鎮節度使。
哥舒翰素與安祿山、安思順不協,上常和解之,使為兄弟。是冬,三人俱入朝,上使高力士宴之於城東。祿山謂翰曰:“我父胡,母突厥,公父突厥,母胡,族類頗同,何得不相親?”翰曰:古人雲:狐向窟嗥不祥,為其忘本故也。兄苟見親,翰敢不盡心!“祿山以為譏其胡也,大怒,罵翰曰:突厥敢爾!翰欲應之,力士目翰,翰乃止,陽醉而散,自是為怨愈深。”
棣王琰有二孺人,爭寵,其一使巫書符置琰履中以求媚。琰與監院宦者有隙,宦者知之,密奏琰祝詛上;上使人掩其履而獲之,大怒。琰頓首謝:“臣實不知有符。”上使鞫之,果孺人所為。上猶疑琰知之,囚於鷹狗坊,絕朝請,憂憤而薨。
故事,兵、吏部尚書知政事者,選事悉委侍郎以下,三注三唱,仍過門下省審,自春及夏,其事乃畢。及楊國忠以宰相領文部尚書,欲自示精敏,乃遣令史先於私第密定名闕。
天寶十二年癸巳,公元七五三年春,正月,壬戌,國忠召左相陳希烈及給事中、諸司長官皆集尚書都堂,唱注選人,一日而畢,曰:“今左相、給事中俱在座,已過門下矣。”其間資格差繆甚眾,無敢言者。於是門下不複過官,侍郎但掌試判而已。侍郎韋見素、張倚趨走門庭,與主事無異。見素,湊之子也。
京兆尹鮮於仲通諷選人請為國忠刻頌,立於省門,製仲通撰其辭;上為改定數字,仲通以金填之。
楊國忠使人說安祿山誣李林甫與阿布思謀反,祿山使阿布思部落降者詣闕,誣告林甫與阿布思約為父子。上信之,下吏按問;林甫婿諫議大夫楊齊宣懼為所累,附國忠意證成之。時林甫尚未葬,二月,癸未,製削林甫官爵;子孫有官者除名,流嶺南及黔中,給隨身衣及糧食,自餘資產並沒官;近親及黨與坐貶者五十餘人。剖林甫棺,抉取含珠,褫金紫,更以小棺如庶人禮葬之。己亥,賜陳希烈爵許國公,楊國忠爵魏國公,賞其成林甫之獄也。
夏,五月,己酉,複以魏、周、隋後為三恪,楊國忠欲攻李林甫之短也。衛包以助邪貶夜郎尉,崔昌貶烏雷尉。
阿布思為迴紇所破,安祿山誘其部落而降之,由是祿山精兵,天下莫及。
壬辰,以左武衛大將軍何複光將嶺南五府兵擊南詔。
安祿山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及楊國忠為相,祿山視之蔑如也,由是有隙。國忠屢言祿山有反狀,上不聽。
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擊吐蕃,拔洪濟、大漠門等城,悉收九曲部落。
初,高麗人王思禮與翰俱為押牙,事王忠嗣。翰為節度使,思禮為兵馬使兼河源軍使。翰擊九曲,思禮後期;翰將斬之,既而複召釋之。思禮徐曰:“斬則遂斬,複召何為!”
楊國忠欲厚結翰與共排安祿山,奏以翰兼河西節度使。秋,八月,戊戌,賜翰爵西平郡王。翰表侍禦史裴冕為河西行軍司馬。
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凡萬二千裏,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翰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駝,日馳五百裏。
九月,甲辰,以突騎施黑姓可汗登裏伊羅蜜施為突騎施可汗。
北庭都護程千裏追阿布思至磧西,以書諭葛邏祿,使相應。阿布思窮迫,歸葛邏祿,葛邏祿葉護執之,並其妻子、麾下數千人送之。甲寅,加葛邏祿葉護頓毗伽開府儀同三司,賜爵金山王。
冬,十月,戊寅,上幸華清宮。
楊國忠與虢國夫人居第相鄰,晝夜往來,無複期度,或並轡走馬入朝,不施障幕,道路為之掩目。三夫人將從車駕幸華清宮,會於國忠第;車馬仆從,充溢數坊,錦繡珠玉,鮮華奪目。國忠謂客曰:“吾本寒家,一旦緣椒房至此,未知稅駕之所,然念終不能致令名,不若且極樂耳。”楊氏五家,隊各為一色衣以相別,五家合隊,粲若雲錦;國忠仍以劍南旌節引於其前。
國忠子暄舉明經,學業荒陋,不及格。禮部侍郎達奚珣畏國忠權勢,遣其子昭應尉撫先白之。撫伺國忠入朝上馬,趨至馬下;國忠意其子必中選,有喜色。撫曰:“大人白相公,郎君所試,不中程式,然亦未敢落也。”國忠怒曰:“我子何患不富貴,乃令鼠輩相賣!”策馬不顧而去。撫惶遽,書白其父曰:“彼恃挾貴勢,令人慘嗟,安可複與論曲直!”遂置暄上第。及暄為戶部侍郎,珣始自禮部遷吏部,暄與所親言,猶歎己之淹迴,珣之迅疾。
國忠既居要地,中外餉遺輻湊,積縑至三千萬匹。
上在華清宮,欲夜出遊,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諫曰:“宮外即曠野,安可不備不虞!陛下必欲夜遊,請歸城闕。”上為之引還。
是歲,安西節度使封常清擊大勃律,至菩薩勞城,前鋒屢捷,常清乘勝逐之。斥候府果毅段秀實諫曰:“虜兵羸而屢北,誘我也;請搜左右山林。”常清從之,果獲伏兵,遂大破之,受降而還。
中書舍人宋昱知選事,前進士廣平劉乃以選法未善,上書於昱,以為:“禹、稷、皋陶同居舜朝,猶曰載采有九德,考績以九載。近代主司,察言於一幅之判,觀行於一揖之間,何古今遲速不侔之甚哉!借使周公、孔子今處銓廷,考其辭華,則不及徐、庾,觀其利口,則不若嗇夫,何暇論聖賢之事業乎!”
五月,戊申,慶王琮薨,贈靖德太子。
丙辰,京兆尹楊國忠加禦史大夫、京畿、關內采訪等使,凡王鉷所綰使務,悉歸國忠。
初,李林甫以國忠微才,且貴妃之族,故善遇之。國忠與王鉷為中丞,鉷用林甫薦為大夫,故國忠不悅,遂深探刑縡獄,令引林甫交私鉷兄弟及阿布思事狀,陳希烈、哥舒翰從而證之;上由是疏林甫。國忠貴震天下,始與林甫為仇敵矣。
六月,甲子,楊國忠奏吐蕃兵六十萬救南詔,劍南兵擊破之於雲南,克敵隰州等三城,捕虜六千三百,以道遠,簡壯者千餘人及酋長降者獻之。
秋,八月,乙醜,上複幸左藏,賜群臣帛。癸巳,楊國忠奏有鳳皇見左藏庫屋,出納判官魏仲犀言鳳集庫西通訓門。
九月,阿布思入寇,圍永清柵,柵使張元軌拒卻之。
冬,十月,戊寅,上幸華清宮。
己亥,改通訓門曰鳳集門;魏仲犀遷殿中侍禦史,楊國忠屬吏率以鳳皇優得調。
南詔數寇邊,蜀人請楊國忠赴鎮;左仆射兼右相李林甫奏遣之。國忠將行,泣辭上,言必為林甫所害,貴妃亦為之請。上謂國忠曰:“卿暫到蜀區處軍事,朕屈指待卿,還當入相。”林甫時已有疾,憂懣不知所為,巫言一見上可小愈。上欲就視之,左右固諫。上乃命林甫出庭中,上登降聖閣遙望,以紅巾招之。林甫不能拜,使人代拜。國忠比至蜀,上遣中使召還,至昭應,謁林甫,拜於床下。林甫流涕謂曰:“林甫死矣,公必為相,以後事累公!”國忠謝不敢當,汗流覆麵。十一月,丁卯,林甫薨。
上晚年自恃承平,以為天下無複可憂,遂深居禁中,專以聲色自娛,悉委政事於林甫。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寵;杜絕言路,掩蔽聰明,以成其奸;妒賢疾能,排抑勝己,以保其位;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自皇太子以下,畏之側足。凡在相位十九年,養成天下之亂,而上不之寤也。
庚申,以楊國忠為右相,兼文部尚書,其判使並如故。
國忠為人強辯而輕躁,無威儀。既為相,以天下為己任,裁決機務,果敢不疑;居朝廷,攘裾扼腕,公卿以下,頤指氣使,莫不震懾。自侍禦史至為相,凡領四十餘使。台省官有才行時名,不為己用者,皆出之。
或勸陝郡進士張彖謁國忠,曰:“見之,富貴立可圖。”彖曰:“吾輩依楊右相如泰山,吾以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吾輩得無失所恃乎!”遂隱居嵩山。
國忠以司勳員外郎崔圓為劍南留後,征魏郡太守吉溫為禦史中丞,充京畿、關內采訪等使。溫詣範陽辭安祿山,祿山令其子慶緒送至境,為溫控馬出驛數十步。溫至長安,凡朝廷動靜,輒報祿山,信宿而達。
十二月,楊國忠欲收人望,建議:“文部選人,無問賢不肖,選深者留之,依資據闕注官。”滯淹者翕然稱之。國忠凡所施置,皆曲徇時人所欲,故頗得眾譽。
甲申,以平盧兵馬使史思明兼北平太守,充盧龍軍使。
丁亥,上還宮。
丁酉,以安西行軍司馬封常清為安西四鎮節度使。
哥舒翰素與安祿山、安思順不協,上常和解之,使為兄弟。是冬,三人俱入朝,上使高力士宴之於城東。祿山謂翰曰:“我父胡,母突厥,公父突厥,母胡,族類頗同,何得不相親?”翰曰:古人雲:狐向窟嗥不祥,為其忘本故也。兄苟見親,翰敢不盡心!“祿山以為譏其胡也,大怒,罵翰曰:突厥敢爾!翰欲應之,力士目翰,翰乃止,陽醉而散,自是為怨愈深。”
棣王琰有二孺人,爭寵,其一使巫書符置琰履中以求媚。琰與監院宦者有隙,宦者知之,密奏琰祝詛上;上使人掩其履而獲之,大怒。琰頓首謝:“臣實不知有符。”上使鞫之,果孺人所為。上猶疑琰知之,囚於鷹狗坊,絕朝請,憂憤而薨。
故事,兵、吏部尚書知政事者,選事悉委侍郎以下,三注三唱,仍過門下省審,自春及夏,其事乃畢。及楊國忠以宰相領文部尚書,欲自示精敏,乃遣令史先於私第密定名闕。
天寶十二年癸巳,公元七五三年春,正月,壬戌,國忠召左相陳希烈及給事中、諸司長官皆集尚書都堂,唱注選人,一日而畢,曰:“今左相、給事中俱在座,已過門下矣。”其間資格差繆甚眾,無敢言者。於是門下不複過官,侍郎但掌試判而已。侍郎韋見素、張倚趨走門庭,與主事無異。見素,湊之子也。
京兆尹鮮於仲通諷選人請為國忠刻頌,立於省門,製仲通撰其辭;上為改定數字,仲通以金填之。
楊國忠使人說安祿山誣李林甫與阿布思謀反,祿山使阿布思部落降者詣闕,誣告林甫與阿布思約為父子。上信之,下吏按問;林甫婿諫議大夫楊齊宣懼為所累,附國忠意證成之。時林甫尚未葬,二月,癸未,製削林甫官爵;子孫有官者除名,流嶺南及黔中,給隨身衣及糧食,自餘資產並沒官;近親及黨與坐貶者五十餘人。剖林甫棺,抉取含珠,褫金紫,更以小棺如庶人禮葬之。己亥,賜陳希烈爵許國公,楊國忠爵魏國公,賞其成林甫之獄也。
夏,五月,己酉,複以魏、周、隋後為三恪,楊國忠欲攻李林甫之短也。衛包以助邪貶夜郎尉,崔昌貶烏雷尉。
阿布思為迴紇所破,安祿山誘其部落而降之,由是祿山精兵,天下莫及。
壬辰,以左武衛大將軍何複光將嶺南五府兵擊南詔。
安祿山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及楊國忠為相,祿山視之蔑如也,由是有隙。國忠屢言祿山有反狀,上不聽。
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擊吐蕃,拔洪濟、大漠門等城,悉收九曲部落。
初,高麗人王思禮與翰俱為押牙,事王忠嗣。翰為節度使,思禮為兵馬使兼河源軍使。翰擊九曲,思禮後期;翰將斬之,既而複召釋之。思禮徐曰:“斬則遂斬,複召何為!”
楊國忠欲厚結翰與共排安祿山,奏以翰兼河西節度使。秋,八月,戊戌,賜翰爵西平郡王。翰表侍禦史裴冕為河西行軍司馬。
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凡萬二千裏,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翰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駝,日馳五百裏。
九月,甲辰,以突騎施黑姓可汗登裏伊羅蜜施為突騎施可汗。
北庭都護程千裏追阿布思至磧西,以書諭葛邏祿,使相應。阿布思窮迫,歸葛邏祿,葛邏祿葉護執之,並其妻子、麾下數千人送之。甲寅,加葛邏祿葉護頓毗伽開府儀同三司,賜爵金山王。
冬,十月,戊寅,上幸華清宮。
楊國忠與虢國夫人居第相鄰,晝夜往來,無複期度,或並轡走馬入朝,不施障幕,道路為之掩目。三夫人將從車駕幸華清宮,會於國忠第;車馬仆從,充溢數坊,錦繡珠玉,鮮華奪目。國忠謂客曰:“吾本寒家,一旦緣椒房至此,未知稅駕之所,然念終不能致令名,不若且極樂耳。”楊氏五家,隊各為一色衣以相別,五家合隊,粲若雲錦;國忠仍以劍南旌節引於其前。
國忠子暄舉明經,學業荒陋,不及格。禮部侍郎達奚珣畏國忠權勢,遣其子昭應尉撫先白之。撫伺國忠入朝上馬,趨至馬下;國忠意其子必中選,有喜色。撫曰:“大人白相公,郎君所試,不中程式,然亦未敢落也。”國忠怒曰:“我子何患不富貴,乃令鼠輩相賣!”策馬不顧而去。撫惶遽,書白其父曰:“彼恃挾貴勢,令人慘嗟,安可複與論曲直!”遂置暄上第。及暄為戶部侍郎,珣始自禮部遷吏部,暄與所親言,猶歎己之淹迴,珣之迅疾。
國忠既居要地,中外餉遺輻湊,積縑至三千萬匹。
上在華清宮,欲夜出遊,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諫曰:“宮外即曠野,安可不備不虞!陛下必欲夜遊,請歸城闕。”上為之引還。
是歲,安西節度使封常清擊大勃律,至菩薩勞城,前鋒屢捷,常清乘勝逐之。斥候府果毅段秀實諫曰:“虜兵羸而屢北,誘我也;請搜左右山林。”常清從之,果獲伏兵,遂大破之,受降而還。
中書舍人宋昱知選事,前進士廣平劉乃以選法未善,上書於昱,以為:“禹、稷、皋陶同居舜朝,猶曰載采有九德,考績以九載。近代主司,察言於一幅之判,觀行於一揖之間,何古今遲速不侔之甚哉!借使周公、孔子今處銓廷,考其辭華,則不及徐、庾,觀其利口,則不若嗇夫,何暇論聖賢之事業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