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上宴裴行儉,謂之曰:“卿有文武兼資,今授卿二職。”乃除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甲辰,以行儉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將兵十八萬,並西軍檢校豐州都督程務挺、東軍幽州都督李文暕總三十餘萬以討突厥,並受行檢節度。務挺,名振之子也。
永隆元年庚辰,公元六八零年春,二月,癸醜,上幸汝州之溫湯;戊午,幸嵩山處士三原田遊岩所居;己未,幸道士宗城潘師正所居,上及天後、太子皆拜之。乙醜,還東都。
三月,裴行儉大破突厥於黑山,擒其酋長奉職,可汗泥熟匐為其下所殺,以其首來降。
初,行儉行至朔川,謂其下曰:用兵之道,撫士貴誠,製敵尚詐。前日蕭嗣業糧運為突厥所掠,士卒凍餒,故敗。今突厥必複為此謀,宜有以詐之。乃詐為糧車三百乘,每車伏壯士五人,各持陌刀、勁弩,以羸兵數百為之援,且伏精兵於險要以待之;虜果至,羸兵棄車散走。虜驅車就水草,解鞍牧馬,欲取糧,壯士自車中躍出,擊之,虜驚走,複為伏兵所邀,殺獲殆盡,自是糧草運行者,虜莫敢近。
軍至單於府北,抵暮,下營,掘塹已周,行儉遽命移就高岡;諸將皆言士卒已安堵,不可複動,行儉不從,趣使移。是夜,風雨暴至,前所營地,水深丈餘。諸將驚服,問其故,行儉笑曰:“自今但從我命,不必問其所由知也。”
奉職既就擒,餘黨走保狼山。詔戶部尚書崔知悌馳傳詣定襄宣慰將士,且區處餘寇,行儉引軍還。
夏,四月,乙醜,上幸紫桂宮。
戊辰,黃門侍郎聞喜、裴炎、崔知溫、中書侍郎京兆王德真並同中書門下三品。知溫,知悌之弟也。
秋,七月,吐蕃寇河源,左武衛將軍黑齒常之擊卻之。擢常之為河源軍經略大使。常之以河源衝要,欲加兵戍之,而轉輸險遠,乃廣置烽戍七十餘所,開屯田五千餘頃,歲收五百餘萬石,由是戰守有備焉。
先是,劍南募兵於茂州西南築安戎城,以斷吐蕃通蠻之路。吐蕃以生羌為鄉導,攻陷其城,以兵據之,由是西洱諸蠻皆降於吐蕃。吐蕃盡據羊同、黨項及諸羌之地,東接涼、鬆、茂、巂等州;南鄰天竺,西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餘裏,諸胡之盛,莫與為比。
丙申,鄭州刺史江王元祥薨。
突厥餘眾圍雲州,代州都督竇懷悊、右領軍中郎將程務挺將兵擊破之。
八月,丁未,上還東都。
中書令、檢校鄯州都督李敬玄,軍既敗,屢稱疾請還;上許之。既至,無疾,詣中書視事;上怒,丁巳,貶衡州刺史。
太子賢聞宮中竊議,以賢為天後姊韓國夫人所生,內自疑懼。明崇儼以厭勝之術為天後所信,嚐密稱“太子不堪承繼,英王貌類太宗”。又言“相王相最貴”。天後嚐命北門學士撰《少陽正範》及《孝子傳》以賜太子,又數作書誚讓之,太子愈不自安。
及崇儼死,賊不得,天後疑太子所為。太子頗好聲色,與戶奴趙道生等狎昵,多賜之金帛。司議郎韋承慶上書諫,不聽。天後使人告其事。詔薛元超、裴炎與禦史大夫高智周等雜鞫之,於東宮馬坊搜得皂甲數百領,以為反具;道生又款稱太子使道生殺崇儼。上素愛太子,遲迴欲宥之,天後曰:“為人子懷逆謀,天地所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甲子,廢太子賢為庶人,遣右監門中郎將令狐智通等送賢詣京師,幽於別所,黨與皆伏誅,乃焚其甲於天津橋南以示士民。承慶,思謙之子也。
乙醜,立左衛大將軍、雍州牧英王哲為皇太子,改元,赦天下。
太子洗馬劉訥言嚐撰《俳諧集》以獻賢,賢敗,搜得之,上怒曰:“以《六經》教人,猶恐不化,乃進俳諧鄙說,豈輔導之義邪!”流訥言於振州。左衛將軍高真行之子政為太子典膳丞,事與賢連,上以付其父,使自訓責。政入門,真行以佩刀刺其喉,真行兄戶部侍郎審行又刺其腹,真行兄子璿斷其首,棄之道中。上聞之,不悅,貶真行為睦州刺史,審行為渝州刺史。真行,士廉之子也。
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張大安坐阿附太子,左遷普州刺史,其餘宮僚,上皆釋其罪,使複位,左庶子薛元超等皆舞蹈拜恩;右庶子李義琰獨引咎涕泣,時論美之。
九月,甲申,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王德真為相王府長史,罷政事。
冬,十月,壬寅,蘇州刺史曹王明、沂州刺史嗣蔣王煒,皆坐故太子賢之黨,明降封零陵郡王,黔州安置;煒除名,道州安置。
丙午,文成公主薨於吐蕃。
己酉,車駕西還。
十一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開耀元年辛巳,公元六八一年春,正月,突厥寇原、慶等州。乙亥,遣右衛將軍李知十等將兵屯涇、慶二州以備突厥。
庚辰,以初立太子,敕宴百官及命婦於宣政殿,引九部伎及散樂自宣政門入。太常博士袁利貞上疏,以為:“正寢非命婦宴會之地,路門非倡優進禦之所,請命婦會於別殿,九部伎自東西門入,其散樂伏望停省。”上乃更命置宴於麟德殿;宴日,賜利貞帛百段。利貞,昂之曾孫也。
利貞族孫誼為蘇州刺史,自以其先自宋太尉淑以來,盡忠帝室,謂琅邪王氏雖奕世台鼎,而為曆代佐命,恥與為比,嚐曰:“所貴於名家者,為其世篤忠貞,才行相繼故也。彼鬻婚姻求祿利者,又烏足貴乎!”時人是其言。
裴行儉軍既還,突厥阿史那伏念複自立為可汗,與阿史德溫傅連兵為寇。癸巳,以行儉為定襄道大總管,以右武衛將軍曹懷舜、幽州都督李文暕為副,將兵討之。
二月,天後表請赦杞王上金、鄱陽王素節之罪;以上金為沔州刺史,素節為嶽州刺史,仍不聽朝集。
三月,辛卯,以劉仁軌兼太子少傅,餘如故。以侍中郝處俊為太子少保,罷政事。
少府監裴匪舒,善營利,奏賣苑中馬糞,歲得錢二十萬緡。上以問劉仁軌,對曰:“利則厚矣,恐後代稱唐家賣馬糞,非嘉名也。”乃止。匪舒又為上造鏡殿,成,上與仁軌觀之,仁軌驚趨下殿。上問其故,對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適視四壁有數天子,不祥孰甚焉!”上遽令剔去。曹懷舜與裨將竇義昭將前軍擊突厥。或告“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溫傅在黑沙北,左右才二十騎以下,可徑往取也。”懷舜等信之,留老弱於瓠蘆泊,帥輕銳倍道進,至黑沙,無所見,人馬疲頓,乃引兵還。
會薛延陀部落欲西詣伏念,遇懷舜軍,因請降。懷舜等引兵徐還,至長城北,遇溫傅,小戰,各引去。至橫水,遇伏念,懷舜、義昭與李文暕及裨將劉敬同四軍合為方陳,且戰且行;經一日,伏念乘便風擊之,軍中擾亂,懷舜等棄軍走,軍遂大敗,死者不可勝數。懷舜等收散卒,斂金帛以賂伏念,與之約和,殺牛為盟。伏念北去,懷舜等乃得還。夏。五月,丙戌,懷舜免死,流嶺南。
己醜,河源道經略大使黑齒常之將兵擊吐蕃論讚婆於良非川,破之,收其糧畜而還。常之在軍七年,吐蕃深畏之,不敢犯邊。
初,太原王妃之薨也,天後請以太平公主為女官以追福。及吐蕃求和親,請尚太平公主,上乃為之立太平觀,以公主為觀主以拒之。至是,始選光祿卿汾陰薛曜之子紹尚焉。紹母,太宗女城陽公主也。
秋,七月,公主適薛氏,自興安門南至宣陽坊西。燎炬相屬,夾路槐木多死。紹史顗以公主寵盛,深憂之,以問族祖戶部郎中克構,克構曰:帝甥尚主,國家故事,苟以恭慎行之,亦何傷!然諺曰:‘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不得不為之懼也。
天後以顗妻蕭氏及顗弟緒妻成氏非貴族,欲出之,曰:“我女豈可使與田舍女為妯娌邪!或曰:蕭氏,瑀之侄孫,國家舊姻。乃止。”
夏州群牧使安元壽奏:“自調露元年九月以來,喪馬一十八萬餘匹,監牧吏卒為虜所殺掠者八百餘人。”
薛延陀達渾等五州四萬餘帳來降。
甲午,左仆射兼太子少傅、同中書門下三品劉仁軌固請解仆射;許之。
閏七月,丁未,裴炎為侍中,崔知溫、薛元超並守中書令。
上征田遊岩為太子洗馬,在東宮無所規益。右衛副率蔣儼以書責之曰:“足下負巢、由之俊節,傲唐、虞之聖主,聲出區宇,名流海內。主上屈萬乘之重,申三顧之榮,遇子以商山之客,待子以不臣之禮,將以輔導儲貳,漸染芝蘭耳。皇太子春秋鼎盛,聖道未周,仆以不才,猶參庭諍,足下受調護之寄,是可言之秋,唯唯而無一談,悠悠以卒年歲。向使不餐周粟,仆何敢言!祿及親矣,以何酬塞?想為不達,謹書起予。”遊岩竟不能答。
庚申,上以服餌,令太子監國。裴行儉軍於代州之陘口,多縱反間,由是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溫傅浸相猜貳。伏念留妻子輜重於金牙山,以輕騎襲曹懷舜。行儉遣裨將何迦密自通漠道,程務挺自石地道掩取之。伏念與曹懷舜等約和而還,比至金牙山,失其妻子輜重,士卒多疾疫,乃引兵北走保細沙,行儉又使副總管劉敬同、程務挺等將單於府兵追躡之。伏念請執溫傅以自效,然尚猶豫,又自恃道遠,唐兵必不能至,不複設備。敬同等軍到,伏念狼狽,不能整其眾,遂執溫傅,從間道詣行儉降。候騎告以塵埃漲天而至,將士皆震恐。行儉曰:“此乃伏念執溫傅來降,非他盜也。然受降如受敵,不可無備。”乃命嚴備,遣單使迎前勞之。少選,伏念果帥酋長縛溫傅詣軍門請罪。行儉盡平突厥餘黨,以伏念、溫傅歸京師。
冬,十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壬戌,裴行儉等獻定襄之俘。乙醜,改元。丙寅,斬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溫傅等五十四人於都市。
初,行儉許伏念以不死,故降。裴炎疾行儉之功,奏言:“伏念為副將張虔勖、程務挺所逼,又迴紇等自磧北南向逼之,窮窘而降耳。”遂誅之。行儉歎曰:“渾、浚爭功,古今所恥。但恐殺降,無複來者。”因稱疾不出。
丁亥,新羅王法敏卒,遣使立其子政明。
十一月,癸卯,徙故太子賢於巴州。
永隆元年庚辰,公元六八零年春,二月,癸醜,上幸汝州之溫湯;戊午,幸嵩山處士三原田遊岩所居;己未,幸道士宗城潘師正所居,上及天後、太子皆拜之。乙醜,還東都。
三月,裴行儉大破突厥於黑山,擒其酋長奉職,可汗泥熟匐為其下所殺,以其首來降。
初,行儉行至朔川,謂其下曰:用兵之道,撫士貴誠,製敵尚詐。前日蕭嗣業糧運為突厥所掠,士卒凍餒,故敗。今突厥必複為此謀,宜有以詐之。乃詐為糧車三百乘,每車伏壯士五人,各持陌刀、勁弩,以羸兵數百為之援,且伏精兵於險要以待之;虜果至,羸兵棄車散走。虜驅車就水草,解鞍牧馬,欲取糧,壯士自車中躍出,擊之,虜驚走,複為伏兵所邀,殺獲殆盡,自是糧草運行者,虜莫敢近。
軍至單於府北,抵暮,下營,掘塹已周,行儉遽命移就高岡;諸將皆言士卒已安堵,不可複動,行儉不從,趣使移。是夜,風雨暴至,前所營地,水深丈餘。諸將驚服,問其故,行儉笑曰:“自今但從我命,不必問其所由知也。”
奉職既就擒,餘黨走保狼山。詔戶部尚書崔知悌馳傳詣定襄宣慰將士,且區處餘寇,行儉引軍還。
夏,四月,乙醜,上幸紫桂宮。
戊辰,黃門侍郎聞喜、裴炎、崔知溫、中書侍郎京兆王德真並同中書門下三品。知溫,知悌之弟也。
秋,七月,吐蕃寇河源,左武衛將軍黑齒常之擊卻之。擢常之為河源軍經略大使。常之以河源衝要,欲加兵戍之,而轉輸險遠,乃廣置烽戍七十餘所,開屯田五千餘頃,歲收五百餘萬石,由是戰守有備焉。
先是,劍南募兵於茂州西南築安戎城,以斷吐蕃通蠻之路。吐蕃以生羌為鄉導,攻陷其城,以兵據之,由是西洱諸蠻皆降於吐蕃。吐蕃盡據羊同、黨項及諸羌之地,東接涼、鬆、茂、巂等州;南鄰天竺,西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餘裏,諸胡之盛,莫與為比。
丙申,鄭州刺史江王元祥薨。
突厥餘眾圍雲州,代州都督竇懷悊、右領軍中郎將程務挺將兵擊破之。
八月,丁未,上還東都。
中書令、檢校鄯州都督李敬玄,軍既敗,屢稱疾請還;上許之。既至,無疾,詣中書視事;上怒,丁巳,貶衡州刺史。
太子賢聞宮中竊議,以賢為天後姊韓國夫人所生,內自疑懼。明崇儼以厭勝之術為天後所信,嚐密稱“太子不堪承繼,英王貌類太宗”。又言“相王相最貴”。天後嚐命北門學士撰《少陽正範》及《孝子傳》以賜太子,又數作書誚讓之,太子愈不自安。
及崇儼死,賊不得,天後疑太子所為。太子頗好聲色,與戶奴趙道生等狎昵,多賜之金帛。司議郎韋承慶上書諫,不聽。天後使人告其事。詔薛元超、裴炎與禦史大夫高智周等雜鞫之,於東宮馬坊搜得皂甲數百領,以為反具;道生又款稱太子使道生殺崇儼。上素愛太子,遲迴欲宥之,天後曰:“為人子懷逆謀,天地所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甲子,廢太子賢為庶人,遣右監門中郎將令狐智通等送賢詣京師,幽於別所,黨與皆伏誅,乃焚其甲於天津橋南以示士民。承慶,思謙之子也。
乙醜,立左衛大將軍、雍州牧英王哲為皇太子,改元,赦天下。
太子洗馬劉訥言嚐撰《俳諧集》以獻賢,賢敗,搜得之,上怒曰:“以《六經》教人,猶恐不化,乃進俳諧鄙說,豈輔導之義邪!”流訥言於振州。左衛將軍高真行之子政為太子典膳丞,事與賢連,上以付其父,使自訓責。政入門,真行以佩刀刺其喉,真行兄戶部侍郎審行又刺其腹,真行兄子璿斷其首,棄之道中。上聞之,不悅,貶真行為睦州刺史,審行為渝州刺史。真行,士廉之子也。
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張大安坐阿附太子,左遷普州刺史,其餘宮僚,上皆釋其罪,使複位,左庶子薛元超等皆舞蹈拜恩;右庶子李義琰獨引咎涕泣,時論美之。
九月,甲申,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王德真為相王府長史,罷政事。
冬,十月,壬寅,蘇州刺史曹王明、沂州刺史嗣蔣王煒,皆坐故太子賢之黨,明降封零陵郡王,黔州安置;煒除名,道州安置。
丙午,文成公主薨於吐蕃。
己酉,車駕西還。
十一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開耀元年辛巳,公元六八一年春,正月,突厥寇原、慶等州。乙亥,遣右衛將軍李知十等將兵屯涇、慶二州以備突厥。
庚辰,以初立太子,敕宴百官及命婦於宣政殿,引九部伎及散樂自宣政門入。太常博士袁利貞上疏,以為:“正寢非命婦宴會之地,路門非倡優進禦之所,請命婦會於別殿,九部伎自東西門入,其散樂伏望停省。”上乃更命置宴於麟德殿;宴日,賜利貞帛百段。利貞,昂之曾孫也。
利貞族孫誼為蘇州刺史,自以其先自宋太尉淑以來,盡忠帝室,謂琅邪王氏雖奕世台鼎,而為曆代佐命,恥與為比,嚐曰:“所貴於名家者,為其世篤忠貞,才行相繼故也。彼鬻婚姻求祿利者,又烏足貴乎!”時人是其言。
裴行儉軍既還,突厥阿史那伏念複自立為可汗,與阿史德溫傅連兵為寇。癸巳,以行儉為定襄道大總管,以右武衛將軍曹懷舜、幽州都督李文暕為副,將兵討之。
二月,天後表請赦杞王上金、鄱陽王素節之罪;以上金為沔州刺史,素節為嶽州刺史,仍不聽朝集。
三月,辛卯,以劉仁軌兼太子少傅,餘如故。以侍中郝處俊為太子少保,罷政事。
少府監裴匪舒,善營利,奏賣苑中馬糞,歲得錢二十萬緡。上以問劉仁軌,對曰:“利則厚矣,恐後代稱唐家賣馬糞,非嘉名也。”乃止。匪舒又為上造鏡殿,成,上與仁軌觀之,仁軌驚趨下殿。上問其故,對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適視四壁有數天子,不祥孰甚焉!”上遽令剔去。曹懷舜與裨將竇義昭將前軍擊突厥。或告“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溫傅在黑沙北,左右才二十騎以下,可徑往取也。”懷舜等信之,留老弱於瓠蘆泊,帥輕銳倍道進,至黑沙,無所見,人馬疲頓,乃引兵還。
會薛延陀部落欲西詣伏念,遇懷舜軍,因請降。懷舜等引兵徐還,至長城北,遇溫傅,小戰,各引去。至橫水,遇伏念,懷舜、義昭與李文暕及裨將劉敬同四軍合為方陳,且戰且行;經一日,伏念乘便風擊之,軍中擾亂,懷舜等棄軍走,軍遂大敗,死者不可勝數。懷舜等收散卒,斂金帛以賂伏念,與之約和,殺牛為盟。伏念北去,懷舜等乃得還。夏。五月,丙戌,懷舜免死,流嶺南。
己醜,河源道經略大使黑齒常之將兵擊吐蕃論讚婆於良非川,破之,收其糧畜而還。常之在軍七年,吐蕃深畏之,不敢犯邊。
初,太原王妃之薨也,天後請以太平公主為女官以追福。及吐蕃求和親,請尚太平公主,上乃為之立太平觀,以公主為觀主以拒之。至是,始選光祿卿汾陰薛曜之子紹尚焉。紹母,太宗女城陽公主也。
秋,七月,公主適薛氏,自興安門南至宣陽坊西。燎炬相屬,夾路槐木多死。紹史顗以公主寵盛,深憂之,以問族祖戶部郎中克構,克構曰:帝甥尚主,國家故事,苟以恭慎行之,亦何傷!然諺曰:‘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不得不為之懼也。
天後以顗妻蕭氏及顗弟緒妻成氏非貴族,欲出之,曰:“我女豈可使與田舍女為妯娌邪!或曰:蕭氏,瑀之侄孫,國家舊姻。乃止。”
夏州群牧使安元壽奏:“自調露元年九月以來,喪馬一十八萬餘匹,監牧吏卒為虜所殺掠者八百餘人。”
薛延陀達渾等五州四萬餘帳來降。
甲午,左仆射兼太子少傅、同中書門下三品劉仁軌固請解仆射;許之。
閏七月,丁未,裴炎為侍中,崔知溫、薛元超並守中書令。
上征田遊岩為太子洗馬,在東宮無所規益。右衛副率蔣儼以書責之曰:“足下負巢、由之俊節,傲唐、虞之聖主,聲出區宇,名流海內。主上屈萬乘之重,申三顧之榮,遇子以商山之客,待子以不臣之禮,將以輔導儲貳,漸染芝蘭耳。皇太子春秋鼎盛,聖道未周,仆以不才,猶參庭諍,足下受調護之寄,是可言之秋,唯唯而無一談,悠悠以卒年歲。向使不餐周粟,仆何敢言!祿及親矣,以何酬塞?想為不達,謹書起予。”遊岩竟不能答。
庚申,上以服餌,令太子監國。裴行儉軍於代州之陘口,多縱反間,由是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溫傅浸相猜貳。伏念留妻子輜重於金牙山,以輕騎襲曹懷舜。行儉遣裨將何迦密自通漠道,程務挺自石地道掩取之。伏念與曹懷舜等約和而還,比至金牙山,失其妻子輜重,士卒多疾疫,乃引兵北走保細沙,行儉又使副總管劉敬同、程務挺等將單於府兵追躡之。伏念請執溫傅以自效,然尚猶豫,又自恃道遠,唐兵必不能至,不複設備。敬同等軍到,伏念狼狽,不能整其眾,遂執溫傅,從間道詣行儉降。候騎告以塵埃漲天而至,將士皆震恐。行儉曰:“此乃伏念執溫傅來降,非他盜也。然受降如受敵,不可無備。”乃命嚴備,遣單使迎前勞之。少選,伏念果帥酋長縛溫傅詣軍門請罪。行儉盡平突厥餘黨,以伏念、溫傅歸京師。
冬,十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壬戌,裴行儉等獻定襄之俘。乙醜,改元。丙寅,斬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溫傅等五十四人於都市。
初,行儉許伏念以不死,故降。裴炎疾行儉之功,奏言:“伏念為副將張虔勖、程務挺所逼,又迴紇等自磧北南向逼之,窮窘而降耳。”遂誅之。行儉歎曰:“渾、浚爭功,古今所恥。但恐殺降,無複來者。”因稱疾不出。
丁亥,新羅王法敏卒,遣使立其子政明。
十一月,癸卯,徙故太子賢於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