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四十(起玄黓執徐,盡旃蒙大荒落,凡十四年)
孝和皇帝下
永元四年壬辰,公元九二年春,正月,遣大將軍左校尉耿夔,授於除韐印綬,使中郎將任尚,持節衛護屯伊吾,如南單於故事。
初,廬江周榮辟袁安府,安舉奏竇、景及爭立北單於事,皆榮所具草,竇氏客太尉掾徐齮深惡之,脅榮曰:“子為袁公腹心之謀,排奏竇氏,竇氏悍士、刺客滿城中,謹備之矣!”榮曰:“榮,江淮孤生,得備宰士,縱為竇氏所害,誠所甘心!”因敕妻子:“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冀以區區腐身覺悟朝廷。”
三月,癸醜,司徒袁安薨。
閏月,丁醜,以太常丁鴻為司徒。
夏,四月,丙辰,竇憲還至京師。
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丁鴻上疏曰:“昔諸呂握權,統嗣幾移;哀、平之末,廟不血食。故雖有周公之親而無其德,不得行其勢也。今大將軍雖欲敕身自約,不敢僣差;然而天下遠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辭、求通待報,雖奉符璽,受台敕,不敢便去,久者至數十日,背王室,向私門,此乃上威損,下權盛也。人道悖於下,效驗見於天,雖有隱謀。神照其情,垂象見戒,以告人君。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恩不忍誨,義不忍割,去事之後,未然之明鏡也。夫天不可以不剛,不剛則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強,不強則宰牧從橫。宜因大變,改政匡失,以塞天意。”
丙辰,郡國十三地震。
旱,蝗。
竇氏父子兄弟並為卿、校,充滿朝廷,穰侯鄧疊、疊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憲女婿射聲校尉郭舉、舉父長樂少府璜共相交結;元、舉並出入禁中,舉得幸太後,遂共圖為殺害,帝陰知其謀。是時,憲兄弟專權,帝與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閹宦而已。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憲,獨中常侍鉤盾令鄭眾,謹敏有心幾,不事豪黨,遂與眾定議誅憲,以憲在外,慮其為亂,忍而未發。會憲與鄧疊皆還京師。時清河王慶,恩遇尤渥,常入省宿止;帝將發其謀,欲得《外戚傳》,懼左右,不敢使,令慶私從千乘王求,夜,獨內之;又令慶傳語鄭眾,求索故事。庚申,帝幸北宮,詔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衛南、北宮,閉城門,收捕郭璜、郭舉、鄧疊、鄧磊,皆下獄死。遣謁者仆射收憲大將軍印綬,更封為冠軍侯,與篤、景、瑰皆就國。帝以太後故,不欲名誅憲,為選嚴能相督察之。憲、篤、景到國,皆迫令自殺。
初,河南尹張醫,數以正法繩治竇景,及竇氏敗,醫上疏曰:“方憲等寵貴,群臣阿附唯恐不及,皆言憲受顧命之托,懷伊、呂之忠,至乃複比鄧夫人於文母。今嚴威既行,皆言當死,不顧其前後,考折厥衷。臣伏見夏陽侯瑰每存忠善,前與臣言,常有盡節之心,檢敕賓客,未嚐犯法。臣聞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義,過厚不過薄。今議者欲為瑰選嚴能相,恐其迫切,必不完免,宜裁加貸宥,以崇厚德。”帝感共言,由是瑰獨得全。竇氏宗族賓客以憲為官者,皆免歸故郡。
初,班固奴嚐醉罵洛陽令種兢,兢因逮考竇氏賓客,收捕固,死獄中。固嚐著《漢書》,尚未就,詔固女弟曹壽妻昭踵而成之。
華嶠論曰: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厭,信哉其能成名也!固譏司馬遷是非頗謬於聖人,然其論議,常排死節,否正直,而不敘殺身成仁之為美,則輕仁義,賤守節甚矣!
初,竇憲納妻,天下郡國皆有禮慶。漢中郡亦當遣吏,戶曹李郺諫曰:“竇將軍椒房之親,不修德禮而專權驕恣,危亡之禍,可翹足而待;願明府一心王室,勿與交通。”太守固遣之,郺不能止,請求自行,許之。郺遂所在遲留以觀其變,行至扶風而憲就國。凡交通者皆坐免官,漢中太守獨不與焉。帝賜清河王慶奴婢、輿馬、錢帛、珍寶,充牣其第。慶或時不安,帝朝夕問訊,進膳藥,所以垂意甚備。慶亦小心恭孝,自以廢黜,尤畏事慎法,故能保其寵祿焉。
帝除袁安子賞為郎,任隗子屯為步兵校尉,鄭眾遷大長秋。帝策勳班賞,眾每辭多受少,帝由是賢之,常與之議論政事,宦官用權自此始矣。
秋,七月,己醜,太尉宋由以竇氏黨策免,自殺。
八月,辛亥,司空任隗薨。
癸醜,以大司農尹睦為太尉。太傅鄧彪以老病上還樞機職,詔許焉,以睦代彪錄尚書事。
冬,十月,己亥,以宗正劉方為司空。
武陵、零陵、澧中蠻叛。
護羌校尉鄧訓卒,吏、民、羌、胡旦夕臨者日數千人。羌、胡或以刀自割,又刺殺其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烏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吏執,不聽,以狀白校尉徐僢,僢歎息曰:“此為義也!”乃釋之。遂家家為訓立祠,每有疾病,輒請禱求福。蜀郡太守聶尚代訓為護羌校尉,欲以恩懷諸羌,乃遣譯使招唿迷唐,使還居大、小榆穀。迷唐既還,遣祖母卑缺詣尚,尚自送至塞下,為設祖道,令譯田汜等五人護送至廬落。迷唐遂反,與諸種共生屠裂汜等,以血盟詛,複寇金城塞。尚坐免。
永元五年癸巳,公元九三年春,正月,乙亥,宗祀明堂,登靈台,赦天下。
戊子,千乘貞王伉薨。
辛卯,封皇弟萬歲為廣宗王。
甲寅,太傅鄧彪薨。
戊午,隴西地震。
夏,四月,壬子,紹封阜陵殤王兄魴為阜陵王。
九月,辛酉,廣宗殤王萬歲薨,無子,國除。
初,竇憲既立於除韐為此單於,欲輔歸北庭,會憲誅而止。於除韐自畔還北,詔遣將兵長史王輔以千餘騎與任尚共追討,斬之,破滅其眾。耿夔之破北匈奴也,鮮卑因此轉徙據其地。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就此漸盛。
冬,十月,辛未,太尉尹睦薨。十一月,乙醜,太仆張醫為太尉。醫與尚書張敏等奏“射聲校尉曹褒,擅製漢禮,破亂聖術,宜加刑誅。”書凡五奏。帝知醫守學不通,雖寢其奏,而漢禮遂不行。
是歲,武陵郡兵破叛蠻,降之。
梁王暢與從官卞忌祠祭求福,忌等諂媚雲:“神言王當為天子。”暢與相應答,為有司所奏,請征詣詔獄。帝不許,但削成武、單父二縣。暢慚懼,上疏深自刻責曰:“臣天性狂愚,不知防禁,自陷死罪,分伏顯誅。陛下聖德,枉法曲平,橫貸赦臣,為臣受汙。臣知大貸不可再得,自誓束身約妻子,不敢複出入失繩墨,不敢複有所橫費,租入有餘,乞裁食睢陽、穣熟、虞、蒙、寧陵五縣,還餘所食四縣。臣暢小妻三十七人,其無子者,願還本家,自選擇謹敕奴婢二百人,其餘所受虎賁、官騎及諸工技、鼓吹、倉頭、奴婢、兵弩、廄馬,皆上還本署。臣暢以骨肉近親,亂聖化,汙清流,既得生活,誠無心麵目以兇惡複居大宮,食大國,張官屬,藏什物,願陛下加恩開許。”上優詔不聽。
護羌校尉貫友遣譯使構離諸羌,誘以財貨,由是解散。乃遣兵出塞,攻迷唐於大、小榆穀,獲首虜八百餘人,收麥數萬斛。遂夾逢留大河築城塢,作大航,造河橋,欲度兵擊迷唐。迷唐率部落遠徙,依賜支河曲。
單於頓屠何死,單於宣弟安國立。安國初為左賢王,無稱譽;及為單於,單於適之子左穀蠡王師子以次轉為左賢王。師子素勇黠多知,前單於宣及屯屠何皆愛其氣決,數遣將兵出塞,掩擊北庭,還,受賞賜,天子亦加殊異。由是國中盡敬師子而不附安國,安國欲殺之。諸新降胡,初在塞外數為師子所驅掠,多怨之。安國因是委計降者,與同謀議。師子覺其謀,乃別居五原界,每龍庭會議,師子輒稱病不往。度遼將軍皇甫棱知之,亦擁護不遣,單於懷憤益甚。
永元六年甲午,公元九四年春,正月,皇甫棱免,以執金吾朱徽行度遼將軍。時單於與中郎將杜崇不相平,乃上書告崇;崇諷西河太守令斷單於章,單於無由自聞。崇因與朱徽上言:“南單於安國,疏遠故胡,親近新降,欲殺左賢王師子及左台且渠劉利等;又,右部降者,謀共迫脅安國起兵背畔,請西河、上郡、安定為之儆備。”帝下公卿議,皆以為:“蠻夷反覆,雖難測知,然大兵聚會,必未敢動搖。今宜遣有方略使者之單於庭,與杜崇、朱徽及西河太守並力,觀其動靜。如無它變,可令崇等就安國會其左右大臣,責其部眾橫暴為邊害者,共平罪誅。若不從命,令為權時方略,事畢之後。裁行賞賜,亦足以威示百蠻。”帝從之,於是徽、崇遂發兵造其庭。安國夜聞漢軍至,大驚,棄帳而去。因舉兵欲誅師子。師子先知,乃悉將廬落入曼柏城,安國追到城下,門閉,不得入。朱徽遣吏曉譬和之,安國不聽。城既不下,乃引兵屯五原。崇、徽因發諸郡騎追赴之急,眾皆大恐,安國舅骨都侯喜為等慮並被誅,乃格殺安國,立師子為亭獨屍逐侯韑單於。
己卯,司徒丁鴻薨。
二月,丁未,以司空劉方為司徒,太常張奮為司空。
夏,五月,城陽懷王淑薨,無子,國除。
秋,七月,京師旱。
西域都護班超發龜茲、鄯善等八國兵合七萬餘人討焉耆,到其城下,誘焉耆王廣、尉犁王泛等於陳睦故城,斬之,傳首京師;因縱兵鈔掠,斬首五千餘級,獲生口萬五千人,更立焉耆左侯元孟為焉耆王。超留焉耆半歲,慰撫之。於是西域五十餘國悉納質內屬,至於海濱,四萬裏外,皆重譯貢獻。
南單於師子立,降胡五六百人夜襲師子,安集掾王恬將衛護士與戰,破之。於是降胡遂相驚動,十五部二十餘萬人皆反,脅立前單於屯屠何子薁韑日逐王逢侯為單於,遂殺略吏民,燔燒郵亭、廬帳,將車重向朔方,欲度幕北。九月,癸醜,以光祿勳鄧鴻行車騎將軍事,與越騎校尉馮柱、行度遼將軍朱徽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士及郡國跡射、緣邊兵,烏桓校尉任尚將烏桓、鮮卑,合四萬人討之。時南單於及中郎將杜崇屯牧師城,逢侯將萬餘騎攻圍之。冬,十一月,鄧鴻等至美稷,逢侯乃解圍去,向滿夷穀。南單於遣子將萬騎及杜崇所領四千騎,與鄧鴻等追擊逢侯於大城塞,斬首四千餘級。任尚率鮮卑、烏桓要擊逢侯於滿夷穀,複大破之,前後凡斬萬七千餘級。逢侯遂率眾出塞,漢兵不能追而還。
以大司農陳寵為廷尉。寵性仁矜,數議疑獄,每附經典,務從寬恕,刻敝之風,於此少衰。
帝以尚書令江夏黃香為東郡太守,香辭以:“典郡從政,才非所宜,乞留備冗官,賜以督責小職,任之宮台煩事。”帝乃複留香為尚書令,增秩二千石,甚見親重。香亦祗勤物務,憂公如家。
永元七年乙未,公元九五年春,正月,鄧鴻等軍還,馮柱將虎牙營留屯五原。鴻坐逗留失利,下獄死。後帝知朱徽、杜崇失胡和,又禁其上書,以致胡反,皆征下獄死。夏,四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秋,七月,乙巳,易陽地裂。
九月,癸卯,京師地震。
樂成王黨坐賊殺人,削東光、鄡二縣。
永元八年丙申,公元九六年春,二月,立貴人陰氏為皇後。後,識之曾孫也。
夏,四月,癸亥,樂成靖王黨薨。子哀王崇立,尋薨,無子,國除。
五月,河內、陳留蝗。
南匈奴右溫禺犢王烏居戰畔出塞。秋,七月,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追擊破之,徙其餘眾及諸降胡二萬餘人於安定、北地。
東師後部王涿韑反,擊前王尉畢大,獲其妻子。
九月,京師蝗。
冬,十月,乙醜,北海王威以非敬王子,又坐誹謗,自殺。
十二月,辛亥,陳敬王羨薨。
丁巳,南宮宣室殿火。
護羌校尉貫友卒,以漢陽太守史充代之。充至,遂發湟中羌、胡出塞擊迷唐。迷唐迎敗充兵,殺數百人。充坐征,以代郡太守吳祉代之。
永元九年丁酉,公元九七年春,三月,庚辰,隴西地震。
癸巳,濟南安王康薨。
西域長史王林擊車師後王,斬之。
夏,四月,丁卯,封樂成王黨子巡為樂成王。
五月,封皇後父屯騎校尉陰綱為吳防侯,以特進就第。
六月,旱,蝗。
秋,八月,鮮卑寇肥如,遼東太守祭參坐沮敗,下獄死。
閏月,辛巳,皇太後竇氏崩。初,梁貴人既死,宮省事秘,莫有知帝為梁氏出者。舞陰公主子梁扈遣從兄礻亶奏記三府,以為“漢家舊典,崇貴母氏,而梁貴人親育聖躬,不蒙尊號,求得申議。”太尉張醫言狀,帝感慟良久,曰:“於君意若何?”醫請追上尊號,存錄諸舅。帝從之,會貴人姊南陽樊調妻嫕上書自訟曰:“妾父竦冤死牢獄,骸骨不掩;母氏年逾七十,及弟棠等遠在絕域,不知死生。願乞收竦朽骨,使母、弟得歸本郡。”帝引見嫕,乃知貴人枉歿之狀。三公上奏,“請依光武黜呂太後故事,貶竇太後尊號,不宜合葬先帝,”百官亦多上言者。帝手詔曰:“竇氏雖不遵法度,而太後常自減損。朕奉事十年,深惟大義,禮,臣子無貶尊上之文,恩不忍離,義不忍虧。案前世,上官太後亦無降黜,其勿複議。”丙申,葬章德皇後。
孝和皇帝下
永元四年壬辰,公元九二年春,正月,遣大將軍左校尉耿夔,授於除韐印綬,使中郎將任尚,持節衛護屯伊吾,如南單於故事。
初,廬江周榮辟袁安府,安舉奏竇、景及爭立北單於事,皆榮所具草,竇氏客太尉掾徐齮深惡之,脅榮曰:“子為袁公腹心之謀,排奏竇氏,竇氏悍士、刺客滿城中,謹備之矣!”榮曰:“榮,江淮孤生,得備宰士,縱為竇氏所害,誠所甘心!”因敕妻子:“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冀以區區腐身覺悟朝廷。”
三月,癸醜,司徒袁安薨。
閏月,丁醜,以太常丁鴻為司徒。
夏,四月,丙辰,竇憲還至京師。
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丁鴻上疏曰:“昔諸呂握權,統嗣幾移;哀、平之末,廟不血食。故雖有周公之親而無其德,不得行其勢也。今大將軍雖欲敕身自約,不敢僣差;然而天下遠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辭、求通待報,雖奉符璽,受台敕,不敢便去,久者至數十日,背王室,向私門,此乃上威損,下權盛也。人道悖於下,效驗見於天,雖有隱謀。神照其情,垂象見戒,以告人君。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恩不忍誨,義不忍割,去事之後,未然之明鏡也。夫天不可以不剛,不剛則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強,不強則宰牧從橫。宜因大變,改政匡失,以塞天意。”
丙辰,郡國十三地震。
旱,蝗。
竇氏父子兄弟並為卿、校,充滿朝廷,穰侯鄧疊、疊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憲女婿射聲校尉郭舉、舉父長樂少府璜共相交結;元、舉並出入禁中,舉得幸太後,遂共圖為殺害,帝陰知其謀。是時,憲兄弟專權,帝與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閹宦而已。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憲,獨中常侍鉤盾令鄭眾,謹敏有心幾,不事豪黨,遂與眾定議誅憲,以憲在外,慮其為亂,忍而未發。會憲與鄧疊皆還京師。時清河王慶,恩遇尤渥,常入省宿止;帝將發其謀,欲得《外戚傳》,懼左右,不敢使,令慶私從千乘王求,夜,獨內之;又令慶傳語鄭眾,求索故事。庚申,帝幸北宮,詔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衛南、北宮,閉城門,收捕郭璜、郭舉、鄧疊、鄧磊,皆下獄死。遣謁者仆射收憲大將軍印綬,更封為冠軍侯,與篤、景、瑰皆就國。帝以太後故,不欲名誅憲,為選嚴能相督察之。憲、篤、景到國,皆迫令自殺。
初,河南尹張醫,數以正法繩治竇景,及竇氏敗,醫上疏曰:“方憲等寵貴,群臣阿附唯恐不及,皆言憲受顧命之托,懷伊、呂之忠,至乃複比鄧夫人於文母。今嚴威既行,皆言當死,不顧其前後,考折厥衷。臣伏見夏陽侯瑰每存忠善,前與臣言,常有盡節之心,檢敕賓客,未嚐犯法。臣聞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義,過厚不過薄。今議者欲為瑰選嚴能相,恐其迫切,必不完免,宜裁加貸宥,以崇厚德。”帝感共言,由是瑰獨得全。竇氏宗族賓客以憲為官者,皆免歸故郡。
初,班固奴嚐醉罵洛陽令種兢,兢因逮考竇氏賓客,收捕固,死獄中。固嚐著《漢書》,尚未就,詔固女弟曹壽妻昭踵而成之。
華嶠論曰: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厭,信哉其能成名也!固譏司馬遷是非頗謬於聖人,然其論議,常排死節,否正直,而不敘殺身成仁之為美,則輕仁義,賤守節甚矣!
初,竇憲納妻,天下郡國皆有禮慶。漢中郡亦當遣吏,戶曹李郺諫曰:“竇將軍椒房之親,不修德禮而專權驕恣,危亡之禍,可翹足而待;願明府一心王室,勿與交通。”太守固遣之,郺不能止,請求自行,許之。郺遂所在遲留以觀其變,行至扶風而憲就國。凡交通者皆坐免官,漢中太守獨不與焉。帝賜清河王慶奴婢、輿馬、錢帛、珍寶,充牣其第。慶或時不安,帝朝夕問訊,進膳藥,所以垂意甚備。慶亦小心恭孝,自以廢黜,尤畏事慎法,故能保其寵祿焉。
帝除袁安子賞為郎,任隗子屯為步兵校尉,鄭眾遷大長秋。帝策勳班賞,眾每辭多受少,帝由是賢之,常與之議論政事,宦官用權自此始矣。
秋,七月,己醜,太尉宋由以竇氏黨策免,自殺。
八月,辛亥,司空任隗薨。
癸醜,以大司農尹睦為太尉。太傅鄧彪以老病上還樞機職,詔許焉,以睦代彪錄尚書事。
冬,十月,己亥,以宗正劉方為司空。
武陵、零陵、澧中蠻叛。
護羌校尉鄧訓卒,吏、民、羌、胡旦夕臨者日數千人。羌、胡或以刀自割,又刺殺其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烏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吏執,不聽,以狀白校尉徐僢,僢歎息曰:“此為義也!”乃釋之。遂家家為訓立祠,每有疾病,輒請禱求福。蜀郡太守聶尚代訓為護羌校尉,欲以恩懷諸羌,乃遣譯使招唿迷唐,使還居大、小榆穀。迷唐既還,遣祖母卑缺詣尚,尚自送至塞下,為設祖道,令譯田汜等五人護送至廬落。迷唐遂反,與諸種共生屠裂汜等,以血盟詛,複寇金城塞。尚坐免。
永元五年癸巳,公元九三年春,正月,乙亥,宗祀明堂,登靈台,赦天下。
戊子,千乘貞王伉薨。
辛卯,封皇弟萬歲為廣宗王。
甲寅,太傅鄧彪薨。
戊午,隴西地震。
夏,四月,壬子,紹封阜陵殤王兄魴為阜陵王。
九月,辛酉,廣宗殤王萬歲薨,無子,國除。
初,竇憲既立於除韐為此單於,欲輔歸北庭,會憲誅而止。於除韐自畔還北,詔遣將兵長史王輔以千餘騎與任尚共追討,斬之,破滅其眾。耿夔之破北匈奴也,鮮卑因此轉徙據其地。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就此漸盛。
冬,十月,辛未,太尉尹睦薨。十一月,乙醜,太仆張醫為太尉。醫與尚書張敏等奏“射聲校尉曹褒,擅製漢禮,破亂聖術,宜加刑誅。”書凡五奏。帝知醫守學不通,雖寢其奏,而漢禮遂不行。
是歲,武陵郡兵破叛蠻,降之。
梁王暢與從官卞忌祠祭求福,忌等諂媚雲:“神言王當為天子。”暢與相應答,為有司所奏,請征詣詔獄。帝不許,但削成武、單父二縣。暢慚懼,上疏深自刻責曰:“臣天性狂愚,不知防禁,自陷死罪,分伏顯誅。陛下聖德,枉法曲平,橫貸赦臣,為臣受汙。臣知大貸不可再得,自誓束身約妻子,不敢複出入失繩墨,不敢複有所橫費,租入有餘,乞裁食睢陽、穣熟、虞、蒙、寧陵五縣,還餘所食四縣。臣暢小妻三十七人,其無子者,願還本家,自選擇謹敕奴婢二百人,其餘所受虎賁、官騎及諸工技、鼓吹、倉頭、奴婢、兵弩、廄馬,皆上還本署。臣暢以骨肉近親,亂聖化,汙清流,既得生活,誠無心麵目以兇惡複居大宮,食大國,張官屬,藏什物,願陛下加恩開許。”上優詔不聽。
護羌校尉貫友遣譯使構離諸羌,誘以財貨,由是解散。乃遣兵出塞,攻迷唐於大、小榆穀,獲首虜八百餘人,收麥數萬斛。遂夾逢留大河築城塢,作大航,造河橋,欲度兵擊迷唐。迷唐率部落遠徙,依賜支河曲。
單於頓屠何死,單於宣弟安國立。安國初為左賢王,無稱譽;及為單於,單於適之子左穀蠡王師子以次轉為左賢王。師子素勇黠多知,前單於宣及屯屠何皆愛其氣決,數遣將兵出塞,掩擊北庭,還,受賞賜,天子亦加殊異。由是國中盡敬師子而不附安國,安國欲殺之。諸新降胡,初在塞外數為師子所驅掠,多怨之。安國因是委計降者,與同謀議。師子覺其謀,乃別居五原界,每龍庭會議,師子輒稱病不往。度遼將軍皇甫棱知之,亦擁護不遣,單於懷憤益甚。
永元六年甲午,公元九四年春,正月,皇甫棱免,以執金吾朱徽行度遼將軍。時單於與中郎將杜崇不相平,乃上書告崇;崇諷西河太守令斷單於章,單於無由自聞。崇因與朱徽上言:“南單於安國,疏遠故胡,親近新降,欲殺左賢王師子及左台且渠劉利等;又,右部降者,謀共迫脅安國起兵背畔,請西河、上郡、安定為之儆備。”帝下公卿議,皆以為:“蠻夷反覆,雖難測知,然大兵聚會,必未敢動搖。今宜遣有方略使者之單於庭,與杜崇、朱徽及西河太守並力,觀其動靜。如無它變,可令崇等就安國會其左右大臣,責其部眾橫暴為邊害者,共平罪誅。若不從命,令為權時方略,事畢之後。裁行賞賜,亦足以威示百蠻。”帝從之,於是徽、崇遂發兵造其庭。安國夜聞漢軍至,大驚,棄帳而去。因舉兵欲誅師子。師子先知,乃悉將廬落入曼柏城,安國追到城下,門閉,不得入。朱徽遣吏曉譬和之,安國不聽。城既不下,乃引兵屯五原。崇、徽因發諸郡騎追赴之急,眾皆大恐,安國舅骨都侯喜為等慮並被誅,乃格殺安國,立師子為亭獨屍逐侯韑單於。
己卯,司徒丁鴻薨。
二月,丁未,以司空劉方為司徒,太常張奮為司空。
夏,五月,城陽懷王淑薨,無子,國除。
秋,七月,京師旱。
西域都護班超發龜茲、鄯善等八國兵合七萬餘人討焉耆,到其城下,誘焉耆王廣、尉犁王泛等於陳睦故城,斬之,傳首京師;因縱兵鈔掠,斬首五千餘級,獲生口萬五千人,更立焉耆左侯元孟為焉耆王。超留焉耆半歲,慰撫之。於是西域五十餘國悉納質內屬,至於海濱,四萬裏外,皆重譯貢獻。
南單於師子立,降胡五六百人夜襲師子,安集掾王恬將衛護士與戰,破之。於是降胡遂相驚動,十五部二十餘萬人皆反,脅立前單於屯屠何子薁韑日逐王逢侯為單於,遂殺略吏民,燔燒郵亭、廬帳,將車重向朔方,欲度幕北。九月,癸醜,以光祿勳鄧鴻行車騎將軍事,與越騎校尉馮柱、行度遼將軍朱徽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士及郡國跡射、緣邊兵,烏桓校尉任尚將烏桓、鮮卑,合四萬人討之。時南單於及中郎將杜崇屯牧師城,逢侯將萬餘騎攻圍之。冬,十一月,鄧鴻等至美稷,逢侯乃解圍去,向滿夷穀。南單於遣子將萬騎及杜崇所領四千騎,與鄧鴻等追擊逢侯於大城塞,斬首四千餘級。任尚率鮮卑、烏桓要擊逢侯於滿夷穀,複大破之,前後凡斬萬七千餘級。逢侯遂率眾出塞,漢兵不能追而還。
以大司農陳寵為廷尉。寵性仁矜,數議疑獄,每附經典,務從寬恕,刻敝之風,於此少衰。
帝以尚書令江夏黃香為東郡太守,香辭以:“典郡從政,才非所宜,乞留備冗官,賜以督責小職,任之宮台煩事。”帝乃複留香為尚書令,增秩二千石,甚見親重。香亦祗勤物務,憂公如家。
永元七年乙未,公元九五年春,正月,鄧鴻等軍還,馮柱將虎牙營留屯五原。鴻坐逗留失利,下獄死。後帝知朱徽、杜崇失胡和,又禁其上書,以致胡反,皆征下獄死。夏,四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秋,七月,乙巳,易陽地裂。
九月,癸卯,京師地震。
樂成王黨坐賊殺人,削東光、鄡二縣。
永元八年丙申,公元九六年春,二月,立貴人陰氏為皇後。後,識之曾孫也。
夏,四月,癸亥,樂成靖王黨薨。子哀王崇立,尋薨,無子,國除。
五月,河內、陳留蝗。
南匈奴右溫禺犢王烏居戰畔出塞。秋,七月,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追擊破之,徙其餘眾及諸降胡二萬餘人於安定、北地。
東師後部王涿韑反,擊前王尉畢大,獲其妻子。
九月,京師蝗。
冬,十月,乙醜,北海王威以非敬王子,又坐誹謗,自殺。
十二月,辛亥,陳敬王羨薨。
丁巳,南宮宣室殿火。
護羌校尉貫友卒,以漢陽太守史充代之。充至,遂發湟中羌、胡出塞擊迷唐。迷唐迎敗充兵,殺數百人。充坐征,以代郡太守吳祉代之。
永元九年丁酉,公元九七年春,三月,庚辰,隴西地震。
癸巳,濟南安王康薨。
西域長史王林擊車師後王,斬之。
夏,四月,丁卯,封樂成王黨子巡為樂成王。
五月,封皇後父屯騎校尉陰綱為吳防侯,以特進就第。
六月,旱,蝗。
秋,八月,鮮卑寇肥如,遼東太守祭參坐沮敗,下獄死。
閏月,辛巳,皇太後竇氏崩。初,梁貴人既死,宮省事秘,莫有知帝為梁氏出者。舞陰公主子梁扈遣從兄礻亶奏記三府,以為“漢家舊典,崇貴母氏,而梁貴人親育聖躬,不蒙尊號,求得申議。”太尉張醫言狀,帝感慟良久,曰:“於君意若何?”醫請追上尊號,存錄諸舅。帝從之,會貴人姊南陽樊調妻嫕上書自訟曰:“妾父竦冤死牢獄,骸骨不掩;母氏年逾七十,及弟棠等遠在絕域,不知死生。願乞收竦朽骨,使母、弟得歸本郡。”帝引見嫕,乃知貴人枉歿之狀。三公上奏,“請依光武黜呂太後故事,貶竇太後尊號,不宜合葬先帝,”百官亦多上言者。帝手詔曰:“竇氏雖不遵法度,而太後常自減損。朕奉事十年,深惟大義,禮,臣子無貶尊上之文,恩不忍離,義不忍虧。案前世,上官太後亦無降黜,其勿複議。”丙申,葬章德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