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會群臣,問:“誰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執金吾原鹿侯陰識可。博士張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為陰氏乎,為天下乎?即為陰氏,則陰侯可;為天下,則固宜用天下之賢才!”帝稱善,曰:“欲置傅者,以輔太子也;今博士不難正朕,況太子乎!”即拜佚為太子太傅,以博士桓榮為少傅,賜以輜車、乘馬。榮大會諸生,陳其車馬、印綬,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北匈奴遣使貢馬及裘,更乞和親,並請音樂,又求率西域諸國胡客俱獻見。帝下三府議酬答之宜,司徒掾班彪曰:“臣聞孝宣皇帝敕邊守尉曰:‘匈奴大國,多變詐,交接得其情,則卻敵折衝;應對入其數,則反為輕欺。’今北匈奴見南單於來附,懼謀其國,故數乞和親,又遠驅牛馬與漢合市,重遣名王,多所貢獻,斯皆外示富強以相欺誕也。臣見其獻益重,知其國益虛;歸親愈數,為懼愈多。然今既未獲助南,則亦不宜絕北,羈縻之義,禮無不答。謂可頗加賞賜,略與所獻相當,報答之辭,令必有適。今立稿草並上,曰:單於不忘漢恩,追念先祖舊約,欲修和親以輔身安國,計議甚高,為單於嘉之!往者匈奴數有乖亂,唿韓邪、郅支自相仇戾,自絕皇澤,而唿韓附親,忠孝彌著。及漢滅郅支,遂保國傳嗣,子孫相繼。今南單於攜眾向南,款塞歸命,自以唿韓嫡長,次第當立,而侵奪失職,猜疑相背,數請兵將,歸掃北庭,策謀紛紜,無所不至。惟念斯言不可獨聽,又以北單於比年貢獻,欲修和親,故拒而未許,將以成單於忠孝之義。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殊俗百蠻,義無親疏,服順者褒賞,畔逆者誅罰,善惡之效,唿韓、郅支是也。今單於欲修和親,款誠已達,何嫌而欲率西域諸國俱來獻見!西域國屬匈奴與屬漢何異!單於數連兵亂,國內虛耗,貢物裁以通禮,何必獻馬裘!今齎雜繒五百匹,弓韐韣丸一,矢四發,遺單於;又賜獻馬左骨都侯、右穀蠡王雜繒各四百匹,斬馬劍各一。單於前言”先帝時所賜唿韓邪竽、瑟、空侯皆敗,願複裁賜。“念單於國尚未安,方厲武節,以戰攻為務,竽瑟之用,不如良弓利劍,故未以齎。朕不愛小物,於單於便宜所欲,遣驛以聞。”聞悉納從之。


    建武二十九年癸醜,公元五三年春,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建武三十年甲寅,公元五四年春,二月,車駕東巡。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禪泰山。”詔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吾誰欺,欺天乎!’‘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汙七十二代之編錄!若郡縣遠遣吏上壽,盛稱虛美,必髡,令屯田。”於是群臣不敢複言。


    甲子,上幸魯濟南;閏月,癸醜,還宮。


    有星孛於紫宮。


    夏,四月,戊子,徙左翊王焉為中山王。


    五月,大水。


    秋,七月,丁酉,上行幸魯;冬,十一月,丁酉,還宮。


    膠東剛侯賈複薨。複從征伐,未嚐喪敗,數與諸將潰圍解急,身被十二創。帝以複敢深入,希令遠征,而壯其勇節,常自從之,故複光方麵之勳。諸將每論功伐,複未嚐有言,帝輒曰:“賈君之功,我自知之。”


    建武三十一年乙卯,公元五五年夏,五月,大水。


    癸酉晦,日有食之。


    蝗。京兆掾第五倫領長安市,公平廉介,市無奸枉。每讀詔書,常歎息曰:“此聖主也,一見決矣。”等輩笑之曰:“爾說將尚不能下,安能動萬乘乎!”倫曰:“未遇知己,道不同故耳。”後舉孝廉,補淮陽王醫工長。


    中元元年丙辰,公元五六年春,正月,淮陽王入朝,倫隨官屬得會見。帝問以政事,倫因此酬對,帝大悅;明日,複特召入,與語至夕。帝謂倫曰:“聞卿為吏,簎婦公,不過從兄飯,寧有之邪?”對曰:“臣三娶妻,皆無父。少遭饑亂,實不敢妄過人食。眾人以臣愚蔽,故生是語耳。”帝大笑。以倫為扶夷長,未到官,追拜會稽太守;為政清而有惠,百姓愛之。


    上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上感此文,乃詔虎賁中郎將梁鬆等按索《河》、《雒》讖文,言九世當封禪者凡三十六事。於是張純等複奏請封禪,上乃許焉。詔有司求元封故事,當用方石再累,玉檢、金泥。上以石功難就,欲因孝武故封石,置玉牒其中。梁鬆爭以為不可,乃命石工取完青石,無必五色。丁卯,車駕東巡。二月,己卯,幸魯,進幸泰山。辛卯,晨,燎,祭天於泰山下南方,群神皆從,用樂如南郊。事畢,至食時,天子禦輦登山,日中後,到山上,更衣。晡時,升壇北麵,尚書令奉玉牒檢,天子以寸二分璽親封之,訖,太常命騶騎二千餘人發壇上方石,尚書令藏玉牒已,複石覆訖,尚書令以五寸印封石檢。事畢,天子再拜。群臣稱萬歲,乃複道下。夜半後,上乃到山下,百官明旦乃訖。甲午,禪祭地於梁陰,以高後配,山川群神從,如元始中北郊故事。


    三月,戊辰,司空張純薨。


    夏,四月,癸酉,車駕還宮;己卯,赦天下,改元。


    上行幸長安;五月,乙醜,還宮。


    六月,辛卯,以太仆馮魴為司空。


    乙未,司徒馮勤薨。


    京師醴泉湧出,又有赤草生於水崖,郡國頻上甘露。群臣奏言:“靈物仍降,宜令太史撰集,以傳來世。”帝不納。常自謙無德,每郡國所上,輒抑而不當,故史官罕得記焉。


    秋,郡國三蝗。


    冬,十月,辛未,以司隸校尉東萊李詃為司徒。


    甲申,使司空告祠高廟,上薄太後尊號曰高皇後,配食地祇。遷呂太後廟主於園,四時上祭。十一月,甲子晦,日有食之。


    是歲,起明堂、靈台、辟雍,宣布圖讖於天下。初,上以《赤伏符》即帝位,由是信用讖文,多以決定嫌疑。給事中桓譚上疏諫曰:“凡人情忽於見事而貴於異聞。觀先王之所記述,鹹以仁義正道為本,非有奇怪虛誕之事。蓋天道性命,聖人所難言也,自子貢以下,不得而聞,況後世淺儒,能通之乎!今諸巧慧小才、伎數之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以欺惑貪邪,詿誤人主,焉可不抑遠之哉!臣譚伏聞陛下窮折方士黃白之術,甚為明矣;而乃欲聽納讖記,又何誤也!其事雖有時合,譬猶卜數隻偶之類。陛下宜垂明聽,發聖意,屏君小之曲說,述《五經》之正義。”疏奏,帝不悅。會議靈台所處,帝謂譚曰:“吾以讖決之,何如?”譚默然,良久曰:“臣不讀讖。”帝問其故,譚複極言讖之非經。帝大怒曰:“桓譚非聖無法,將下,斬之!”譚叩頭流血,良久,乃得解。出為六安郡丞,道病卒。


    範曄論曰:桓譚以不善讖流亡,鄭興以遜辭僅免;賈逵能附會文致,最差貴顯;世主以此論學,悲哉!


    逵,扶風人也。


    南單於比死,弟左賢王莫立,為丘浮尤韑單於。帝遣使齎璽書拜授璽綬,賜以衣冠及繒彩,是後遂以為常。


    中元二年丁巳,公元五七年春,正月,辛未,初立北郊,祀後土。


    二月,戊戌,帝崩於南宮前殿,年六十二。帝每旦視朝,日昃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雖以征伐濟大業,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進文吏,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故能恢複前烈,身致太平。


    太尉趙熹典喪事。時經王莽之亂,舊典不存,皇太子與諸王雜止同席,藩國官屬出入宮省,與百僚無別。熹正色,橫劍殿階,扶下諸王以明尊卑;奏遣謁者將護官屬分止它縣,諸王並令就邸,唯得朝晡入臨;整禮儀,嚴門衛,內外肅然。


    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後曰皇太後。


    山陽王荊哭臨不哀,而作飛書,令蒼頭詐稱大鴻臚郭況書與東海王強,言其無罪被廢,及郭後黜辱,勸令東歸舉兵以取天下,且曰:“高祖起亭長,陛下興白水,何況於王,陛下長子、故副主哉!當為秋霜,無為檻羊。人主崩亡,閭閻之伍尚為盜賊,欲有所望,何況王邪!”強得書惶怖,即執其使,封書上之。明帝以荊母弟,秘其事,遣荊出止河南宮。


    三月,丁卯,葬光武皇帝於原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資治通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光並收藏資治通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