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500 miles》
音樂才子,打造一支傳奇樂隊 作者:辭煙墨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行了,我也該迴去了。”張婉清看了一眼時間。
“婉清姐,不留下吃完飯再迴去?”蘇鶯兒問道。
“不了,我家那兩位還在等我呢,這次就算了。”
“婉清姐,你應該把他們一起帶過來的。”
“嗬嗬…來得匆忙,我是直接從工作室過來的,所以忘了,行了,那我走了。”
“婉清姐再見。”
“拜拜。”
送走張婉清,眾人開始研究這個年度盛典和慈善晚會。
江月白則是去負責晚飯。
自從上次吃了沒熟的豆角集體中毒後,幾人一致決定再也不進廚房。
即使吃火鍋,食材也都要煮熟了再吃。
不然下次可能就不是嘔吐、昏迷這麽簡單的事情了,可能就直接去見太奶了。
另外,龍戰等人詳細看了共享音樂的年度盛典,發現裏麵涉及的獎項特別多。
所有的加起來,估計得有三百多個獎項。
也難怪要分兩天舉行,就算是中間沒有休息,不間斷地頒布,三百多個也得半天。
“晚飯好了,先吃飯。”耳邊傳來江月白的聲音。
“好香啊,小白,今晚吃什麽?”
“豆角。”
“啊?”
“不會吧。”眾人聞言變了臉色。
江月白轉而笑言:“逗你們玩的,沒有豆角。”
“嚇死我了,我可不想再吃豆角了。”
“我還真以為今晚吃豆角。”
“好了,趕緊過來吧。”
……
三月份很快到來,雖然這個月有頒獎典禮,但是該發歌的還是發歌。
粉絲們在等待了兩個月後,終於迎來了今年的第一首新歌。
準確來說也不能算是新歌,但實際意義還是新歌。
那就是《一迴生二迴熟》,隻不過這次是它的英文版。
更為準確來說,是原版。
因為這首《一迴生二迴熟》本來就是根據英文歌曲改編的。
這首《500 miles》是前世被翻唱次數最多的重唱歌曲。
重唱是聲樂演唱形式之一,指兩個以上的演唱者,各按自己所分任的聲部演唱同一樂曲。
按聲部或人數可以分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這麽演唱的特點是每個歌手的獨立聲部較為突出,個人技巧和表現力容易被識別和欣賞。
與合唱相比,重唱在音樂結構上更為集中和簡潔,側重於聲部之間的對話和交互。
這首歌曲的風格就是旋律優美,自然清新,同時又富有哲理,幾十年來被人們傳唱,經久不衰。
江月白之所以會選擇這首歌,也是因為它的重唱形式。
這樣演唱形式的歌曲雖然也有,但並不多,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什麽是重唱歌曲。
在聽眾們看來隻有好聽和不好聽,至於重唱還是合唱,他們並不在意。
但這次不一樣,江月白不隻是為了唱給歌迷們聽,也是唱給那些國外的歌手聽。
這個月就是年度盛典,不拿出來點東西怎麽行?
為了避免在慈善晚會被那些人拿來說事,有必要用一首歌給他們點小小的震撼。
鏡花水月的粉絲們看到這個月居然有鏡花水月的歌曲,一個個興奮地比過年還高興。
“怎麽又是一首英文歌,我還想聽中文歌來著,上次的那首日文歌也不錯。”
“管它什麽歌,有新歌聽就不錯啦。”
“這新歌名字有點怪,《500 miles》,500英裏?怎麽取這種歌名?”
“讓我聽聽這首歌怎麽樣。”
“這才是真正的過年,鏡花水月的粉絲們過年啦!”
“老規矩,一鍵三連,先讚後聽。”
“……”
除了國內的歌手,外國的很多粉絲也在關注這首歌曲。
他們跟國內粉絲沒什麽區別,前兩個月沒有聽到鏡花水月的歌曲急得不行,還不能像華夏歌迷那樣跑到音視或者微脖下麵留言。
看到又是一首英文歌,比誰都興奮。
另外還有一些國外的歌手也在第一時間點開了這首歌曲。
他們想知道經過兩個月的“沉澱”,鏡花水月給他們帶來了什麽樣的歌曲。
所有關注的人幾乎同一時間點開了播放,入耳便是木吉他的清脆的聲音。
但國內的粉絲們發現了不對勁。
這個旋律他們非常熟悉,是他們經常聽的歌曲。
“不是,這不就是《一迴生二迴熟》嗎?”
“對啊,這前奏一模一樣啊,怎麽迴事?”
“應該是英文版吧。”
“我超喜歡這個前奏,很治愈。”
“《一迴生二迴熟》的英文版,有趣有趣。”
“讓我聽聽是怎麽個迴事!”
“……”
伴隨著熟悉的前奏,歌曲進入到了主歌部分。
聽眾們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靜下心來傾聽。
在這一刻,周圍的喧囂仿佛被隔絕,時間似乎也慢了下來。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如果你錯過了我搭乘的那班列車)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那就是我已獨自黯然離開)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你會聽到火車汽笛綿延百裏)”
文夕嵐清澈古典的聲音傳來,讓人感受到了一股鄉村田野的氣息。
是民謠!
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鄉愁,有著對遠方的無限向往,也有著對離別的深深哀愁。
她的演繹,讓這首歌的民謠特質更加鮮明。
“我靠我靠我靠,真特喵的好聽。”
“果然好歌曲是不分歌詞的,換了個語言照樣好聽。”
“夕嵐的聲音我好愛,太溫柔了。”
“歌聲悠揚舒緩又有一絲淡淡的憂傷。”
“這裏引用月白的一句詞,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寫歌的人用了腦,唱歌的人用了心,聽歌的人用了情,有故事的人流了淚,不怕音樂太好,就怕歌詞入了心。”
“……”
聽眾們隨著她的歌聲,仿佛能夠看到那列火車緩緩駛出站台,看到那個孤獨的旅人,聽到那悠長的汽笛聲,感受到那份離別的沉重。
“a hundred miles,a hundred miles
(一百英裏,一百英裏)
a hundred miles,a hundred miles
(一百英裏,一百英裏)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你可以聽見一百英裏外飄來的汽笛聲)”
“婉清姐,不留下吃完飯再迴去?”蘇鶯兒問道。
“不了,我家那兩位還在等我呢,這次就算了。”
“婉清姐,你應該把他們一起帶過來的。”
“嗬嗬…來得匆忙,我是直接從工作室過來的,所以忘了,行了,那我走了。”
“婉清姐再見。”
“拜拜。”
送走張婉清,眾人開始研究這個年度盛典和慈善晚會。
江月白則是去負責晚飯。
自從上次吃了沒熟的豆角集體中毒後,幾人一致決定再也不進廚房。
即使吃火鍋,食材也都要煮熟了再吃。
不然下次可能就不是嘔吐、昏迷這麽簡單的事情了,可能就直接去見太奶了。
另外,龍戰等人詳細看了共享音樂的年度盛典,發現裏麵涉及的獎項特別多。
所有的加起來,估計得有三百多個獎項。
也難怪要分兩天舉行,就算是中間沒有休息,不間斷地頒布,三百多個也得半天。
“晚飯好了,先吃飯。”耳邊傳來江月白的聲音。
“好香啊,小白,今晚吃什麽?”
“豆角。”
“啊?”
“不會吧。”眾人聞言變了臉色。
江月白轉而笑言:“逗你們玩的,沒有豆角。”
“嚇死我了,我可不想再吃豆角了。”
“我還真以為今晚吃豆角。”
“好了,趕緊過來吧。”
……
三月份很快到來,雖然這個月有頒獎典禮,但是該發歌的還是發歌。
粉絲們在等待了兩個月後,終於迎來了今年的第一首新歌。
準確來說也不能算是新歌,但實際意義還是新歌。
那就是《一迴生二迴熟》,隻不過這次是它的英文版。
更為準確來說,是原版。
因為這首《一迴生二迴熟》本來就是根據英文歌曲改編的。
這首《500 miles》是前世被翻唱次數最多的重唱歌曲。
重唱是聲樂演唱形式之一,指兩個以上的演唱者,各按自己所分任的聲部演唱同一樂曲。
按聲部或人數可以分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這麽演唱的特點是每個歌手的獨立聲部較為突出,個人技巧和表現力容易被識別和欣賞。
與合唱相比,重唱在音樂結構上更為集中和簡潔,側重於聲部之間的對話和交互。
這首歌曲的風格就是旋律優美,自然清新,同時又富有哲理,幾十年來被人們傳唱,經久不衰。
江月白之所以會選擇這首歌,也是因為它的重唱形式。
這樣演唱形式的歌曲雖然也有,但並不多,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什麽是重唱歌曲。
在聽眾們看來隻有好聽和不好聽,至於重唱還是合唱,他們並不在意。
但這次不一樣,江月白不隻是為了唱給歌迷們聽,也是唱給那些國外的歌手聽。
這個月就是年度盛典,不拿出來點東西怎麽行?
為了避免在慈善晚會被那些人拿來說事,有必要用一首歌給他們點小小的震撼。
鏡花水月的粉絲們看到這個月居然有鏡花水月的歌曲,一個個興奮地比過年還高興。
“怎麽又是一首英文歌,我還想聽中文歌來著,上次的那首日文歌也不錯。”
“管它什麽歌,有新歌聽就不錯啦。”
“這新歌名字有點怪,《500 miles》,500英裏?怎麽取這種歌名?”
“讓我聽聽這首歌怎麽樣。”
“這才是真正的過年,鏡花水月的粉絲們過年啦!”
“老規矩,一鍵三連,先讚後聽。”
“……”
除了國內的歌手,外國的很多粉絲也在關注這首歌曲。
他們跟國內粉絲沒什麽區別,前兩個月沒有聽到鏡花水月的歌曲急得不行,還不能像華夏歌迷那樣跑到音視或者微脖下麵留言。
看到又是一首英文歌,比誰都興奮。
另外還有一些國外的歌手也在第一時間點開了這首歌曲。
他們想知道經過兩個月的“沉澱”,鏡花水月給他們帶來了什麽樣的歌曲。
所有關注的人幾乎同一時間點開了播放,入耳便是木吉他的清脆的聲音。
但國內的粉絲們發現了不對勁。
這個旋律他們非常熟悉,是他們經常聽的歌曲。
“不是,這不就是《一迴生二迴熟》嗎?”
“對啊,這前奏一模一樣啊,怎麽迴事?”
“應該是英文版吧。”
“我超喜歡這個前奏,很治愈。”
“《一迴生二迴熟》的英文版,有趣有趣。”
“讓我聽聽是怎麽個迴事!”
“……”
伴隨著熟悉的前奏,歌曲進入到了主歌部分。
聽眾們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靜下心來傾聽。
在這一刻,周圍的喧囂仿佛被隔絕,時間似乎也慢了下來。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如果你錯過了我搭乘的那班列車)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那就是我已獨自黯然離開)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你會聽到火車汽笛綿延百裏)”
文夕嵐清澈古典的聲音傳來,讓人感受到了一股鄉村田野的氣息。
是民謠!
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鄉愁,有著對遠方的無限向往,也有著對離別的深深哀愁。
她的演繹,讓這首歌的民謠特質更加鮮明。
“我靠我靠我靠,真特喵的好聽。”
“果然好歌曲是不分歌詞的,換了個語言照樣好聽。”
“夕嵐的聲音我好愛,太溫柔了。”
“歌聲悠揚舒緩又有一絲淡淡的憂傷。”
“這裏引用月白的一句詞,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寫歌的人用了腦,唱歌的人用了心,聽歌的人用了情,有故事的人流了淚,不怕音樂太好,就怕歌詞入了心。”
“……”
聽眾們隨著她的歌聲,仿佛能夠看到那列火車緩緩駛出站台,看到那個孤獨的旅人,聽到那悠長的汽笛聲,感受到那份離別的沉重。
“a hundred miles,a hundred miles
(一百英裏,一百英裏)
a hundred miles,a hundred miles
(一百英裏,一百英裏)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你可以聽見一百英裏外飄來的汽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