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一曲九州同,九州同一曲
音樂才子,打造一支傳奇樂隊 作者:辭煙墨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節目的進行,燈光逐漸變得更加明亮和多彩。
屏幕上展示的一幅幅靜態的古董圖片,是華夏幾千年文明的活生生見證。
每一件古董都像是曆史的講述者,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
從精美的瓷器到古樸的青銅器,從細膩的書畫到精致的玉器,每一件古董都承載著一段曆史,講述著一個故事。
在笛子之後,嗩呐的聲音突然響起,如同一道閃電劃破寂靜的夜空。
場景換成了九州大地。
山河壯闊,風光無限。
江月白的演奏激動人心,身子隨著旋律後仰幾分。
嗩呐聲如同號角,高亢而激昂。
當嗩呐的聲音響起,整個會場仿佛被點燃,聽眾的情緒也隨之高漲。
那種“嗩呐一出天下和”的感覺立馬出來,仿佛感受了一次百鳥朝鳳,感受到民族音樂的眾和之美。
隨著各個樂器的逐漸加入,整個樂曲達到了高潮。
薩塔爾的厚重、古箏的悠揚、笛子的靈動、鼓的低沉,嗩呐的高亢。
樂器之間的相互唿應,仿佛是不同文化和曆史的對話,展現了中華民族音樂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在這首曲子中,巧妙地將不同樂器的聲音融合在一起,仿佛能看到一條正在騰飛而起的巨龍,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文化精神。
觀眾們這時終於知道為什麽這首曲子的名字要叫《九州同》。
秦漢之厚重蒼涼,隋唐之繁榮開放,元明清之碰撞交融。
直至嗩呐出現的那一刻,共同奏響華夏今日之九州大同。
無論是現場的觀眾還是屏幕前的人們,都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邃。
“九州盛世,天耀中華!”
“音樂本身就是極品中的天花板,再加上嗩呐一出,那種天下舍我其誰的霸氣撲麵而來,就如同我華夏五千年文明,占據著絕對霸主地位,就問一句‘還有誰’!”
“天花板級別的表演。”
“嗩呐一出,誰與爭鋒。九州歸一,天下同心。”
“我心中的巔峰之作,超過了《象王行》。”
“一曲九州同,九州同一曲。”
“真的頭皮發麻,本來的困意瞬間消失,人立馬就精神起來了。”
“咱們文明的旋律本來就是出手即無敵。”
“恢宏大氣,百轉千迴,聽曲聽出畫麵,閉上眼睛就能看到無與倫比的場景,極致的享受。”
“嗩呐聲一響,整個人直接一哆嗦,聽得我抓心撓肝的,太牛了!”
“月白出品,必屬精品。”
西域之淒涼,中原之悠揚,江南之柔情,關中之豪邁,都在這首曲子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西域的風沙,帶著一絲蒼涼與哀怨;古箏的琴弦撥動,如同中原大地上的黃河之水;笛聲如同江南水鄉的細雨,細膩而柔和;嗩呐的吹奏如同關中大地上的秦腔,豪邁而激昂。
五種樂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為聽眾呈現出一幅宏偉壯觀的九州畫卷。
聽這首曲子,仿佛可以感受到華夏九州的名川山河在眼前徐徐展開,讓人沉浸在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
所有的觀眾們都沉浸在這首曲子之中。
尤其是那些年紀稍大的觀眾,聽到這首曲子,老淚縱橫。
沒有什麽比一曲《九州同》更讓他們心潮澎湃。
坐在觀眾席中的陳嘉欣一家,無一不為江月白感到驕傲。
而那些認識江月白的人,心中亦有股自豪。
能夠認識這樣的一位人中龍鳳,不如說是他們的一種榮幸。
“不管聽多少次,依舊很讓人震撼。”雲山嵐看著台上的幾人對著身邊的劉喻之感慨道。
待會他也要上場獻歌一曲,而這首歌也是江月白所作。
“是啊,每次聽都感覺站在曆史的時空中。”
“這場麵即使是放在世紀音樂廳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錢長尋由衷讚歎。
他平時也有玩一些華夏傳統樂器,但都是皮毛,完全出於愛好。
所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心中那份對傳統民族樂器的喜愛更加深厚了。
世紀音樂廳是國際上最為出名的音樂大廳。
不僅是最古老、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更是每一位音樂人夢寐以求的舞台。
它的輝煌曆史和現代設施,使其成為音樂表演的聖地。
對於音樂家來說,站在世紀音樂廳中演奏自己的曲目,不僅是榮譽的象征,更是藝術生涯的巔峰。
但想要登上這樣的一個舞台,隻能等待世紀音樂廳音樂協會的邀請。
世紀音樂廳音樂協會主要負責場地的運轉和演出的評選。
他們有專業的團隊負責評選世界各地的音樂人,隻有那些表現卓越的藝術家,才會收到他們發出的邀請函。
盡管世紀音樂廳每年都會有演出,但機會極為有限,僅限於春季的初演和秋季的頌演。
能夠在這個舞台上演出的,幾乎都是國際上最為知名的音樂家和樂團。
在華夏,迄今為止,僅有兩位音樂家受到過邀請:一位是鋼琴家,另一位是小提琴家。
而華夏傳統樂器卻不曾進入到世紀音樂廳中。
錢長尋很希望在世紀音樂廳看到華夏傳統樂器的風采。
“我覺得要不了多久,他們一定可以登上世紀音樂廳。”劉喻之對江月白等人很有信心。
“我覺得也是。”
“希望那一天可以早一點到來。”
台上七人的表演還在繼續,曲中描繪的場景一一浮現在觀眾們的眼前。
恢宏大氣的編曲講述著中華幾千年的曆史。
西方樂器可彈不出華夏的艱辛。
通過這首曲子,觀眾們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大一統理念,體驗到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
七人奏出最後一個音符,這首《九州同》宣告結束。
眾人起身,照例朝著觀眾席深鞠一躬。
台下的掌聲在這一刻響徹會場。
自《象王行》以後,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聽過這麽大氣磅礴的國樂了。
不得不說,在國樂這方麵,江月白已經做到了前人達不到的高度。
他在國樂領域的貢獻,無疑是前人難以企及的。
他的名字,將會成為國樂史上一個閃亮的符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音樂愛好者。
可以想象,今後,又會多出一批學習傳統樂器之人。
……
(求個禮物!)
屏幕上展示的一幅幅靜態的古董圖片,是華夏幾千年文明的活生生見證。
每一件古董都像是曆史的講述者,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
從精美的瓷器到古樸的青銅器,從細膩的書畫到精致的玉器,每一件古董都承載著一段曆史,講述著一個故事。
在笛子之後,嗩呐的聲音突然響起,如同一道閃電劃破寂靜的夜空。
場景換成了九州大地。
山河壯闊,風光無限。
江月白的演奏激動人心,身子隨著旋律後仰幾分。
嗩呐聲如同號角,高亢而激昂。
當嗩呐的聲音響起,整個會場仿佛被點燃,聽眾的情緒也隨之高漲。
那種“嗩呐一出天下和”的感覺立馬出來,仿佛感受了一次百鳥朝鳳,感受到民族音樂的眾和之美。
隨著各個樂器的逐漸加入,整個樂曲達到了高潮。
薩塔爾的厚重、古箏的悠揚、笛子的靈動、鼓的低沉,嗩呐的高亢。
樂器之間的相互唿應,仿佛是不同文化和曆史的對話,展現了中華民族音樂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在這首曲子中,巧妙地將不同樂器的聲音融合在一起,仿佛能看到一條正在騰飛而起的巨龍,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文化精神。
觀眾們這時終於知道為什麽這首曲子的名字要叫《九州同》。
秦漢之厚重蒼涼,隋唐之繁榮開放,元明清之碰撞交融。
直至嗩呐出現的那一刻,共同奏響華夏今日之九州大同。
無論是現場的觀眾還是屏幕前的人們,都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邃。
“九州盛世,天耀中華!”
“音樂本身就是極品中的天花板,再加上嗩呐一出,那種天下舍我其誰的霸氣撲麵而來,就如同我華夏五千年文明,占據著絕對霸主地位,就問一句‘還有誰’!”
“天花板級別的表演。”
“嗩呐一出,誰與爭鋒。九州歸一,天下同心。”
“我心中的巔峰之作,超過了《象王行》。”
“一曲九州同,九州同一曲。”
“真的頭皮發麻,本來的困意瞬間消失,人立馬就精神起來了。”
“咱們文明的旋律本來就是出手即無敵。”
“恢宏大氣,百轉千迴,聽曲聽出畫麵,閉上眼睛就能看到無與倫比的場景,極致的享受。”
“嗩呐聲一響,整個人直接一哆嗦,聽得我抓心撓肝的,太牛了!”
“月白出品,必屬精品。”
西域之淒涼,中原之悠揚,江南之柔情,關中之豪邁,都在這首曲子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西域的風沙,帶著一絲蒼涼與哀怨;古箏的琴弦撥動,如同中原大地上的黃河之水;笛聲如同江南水鄉的細雨,細膩而柔和;嗩呐的吹奏如同關中大地上的秦腔,豪邁而激昂。
五種樂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為聽眾呈現出一幅宏偉壯觀的九州畫卷。
聽這首曲子,仿佛可以感受到華夏九州的名川山河在眼前徐徐展開,讓人沉浸在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
所有的觀眾們都沉浸在這首曲子之中。
尤其是那些年紀稍大的觀眾,聽到這首曲子,老淚縱橫。
沒有什麽比一曲《九州同》更讓他們心潮澎湃。
坐在觀眾席中的陳嘉欣一家,無一不為江月白感到驕傲。
而那些認識江月白的人,心中亦有股自豪。
能夠認識這樣的一位人中龍鳳,不如說是他們的一種榮幸。
“不管聽多少次,依舊很讓人震撼。”雲山嵐看著台上的幾人對著身邊的劉喻之感慨道。
待會他也要上場獻歌一曲,而這首歌也是江月白所作。
“是啊,每次聽都感覺站在曆史的時空中。”
“這場麵即使是放在世紀音樂廳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錢長尋由衷讚歎。
他平時也有玩一些華夏傳統樂器,但都是皮毛,完全出於愛好。
所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心中那份對傳統民族樂器的喜愛更加深厚了。
世紀音樂廳是國際上最為出名的音樂大廳。
不僅是最古老、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更是每一位音樂人夢寐以求的舞台。
它的輝煌曆史和現代設施,使其成為音樂表演的聖地。
對於音樂家來說,站在世紀音樂廳中演奏自己的曲目,不僅是榮譽的象征,更是藝術生涯的巔峰。
但想要登上這樣的一個舞台,隻能等待世紀音樂廳音樂協會的邀請。
世紀音樂廳音樂協會主要負責場地的運轉和演出的評選。
他們有專業的團隊負責評選世界各地的音樂人,隻有那些表現卓越的藝術家,才會收到他們發出的邀請函。
盡管世紀音樂廳每年都會有演出,但機會極為有限,僅限於春季的初演和秋季的頌演。
能夠在這個舞台上演出的,幾乎都是國際上最為知名的音樂家和樂團。
在華夏,迄今為止,僅有兩位音樂家受到過邀請:一位是鋼琴家,另一位是小提琴家。
而華夏傳統樂器卻不曾進入到世紀音樂廳中。
錢長尋很希望在世紀音樂廳看到華夏傳統樂器的風采。
“我覺得要不了多久,他們一定可以登上世紀音樂廳。”劉喻之對江月白等人很有信心。
“我覺得也是。”
“希望那一天可以早一點到來。”
台上七人的表演還在繼續,曲中描繪的場景一一浮現在觀眾們的眼前。
恢宏大氣的編曲講述著中華幾千年的曆史。
西方樂器可彈不出華夏的艱辛。
通過這首曲子,觀眾們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大一統理念,體驗到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
七人奏出最後一個音符,這首《九州同》宣告結束。
眾人起身,照例朝著觀眾席深鞠一躬。
台下的掌聲在這一刻響徹會場。
自《象王行》以後,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聽過這麽大氣磅礴的國樂了。
不得不說,在國樂這方麵,江月白已經做到了前人達不到的高度。
他在國樂領域的貢獻,無疑是前人難以企及的。
他的名字,將會成為國樂史上一個閃亮的符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音樂愛好者。
可以想象,今後,又會多出一批學習傳統樂器之人。
……
(求個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