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驕傲的少年》結束,四位主持人上台。


    他們一邊讚歎著歌曲的正能力,一邊為接下來的節目預熱。


    同時也是為了給鏡花水月等人爭取時間。


    後台,鏡花水月等人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迅速更換服裝。


    等到主持人的詞說完,幕簾緩緩拉開。


    隨著燈光的逐漸暗淡,觀眾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舞台上。


    在這種暗淡的光線中,觀眾們的期待感愈發強烈。


    他們都知道接下來的節目也是鏡花水月的。


    更是他們期待已久的國樂合奏。


    鏡花水月至今就發布過四首國樂,也就是四首純音樂。


    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是《荒》、《浮光》、《象王行》、《癡情塚》。


    他們的粉絲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喜歡這樣的國樂。


    相比較有歌詞的流行音樂,他們更喜歡安靜地欣賞國樂。


    這種偏好,或許源自於華夏民族深植於骨髓的文化自覺和血脈中的文化認同。


    國樂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它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和文化的延續。


    這種音樂的力量,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繼續在華夏大地上流傳和發揚。


    它如同一股不息的暖流,滋養著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靈,激發著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


    “國樂合鳴《九州同》


    古箏:文夕嵐、蘇鶯兒


    笛子:宋淺雲、夏紫苑


    嗩呐:江月白


    鼓:龍戰


    薩塔爾:哈吾勒·買買提”


    “九州同?好大氣的名字。”


    “我想起來了,這不是之前直播的時候露出來的曲名嘛!”


    “怎麽還有個人?沒聽說過啊。”


    “這名字好奇怪,好像是維吾爾族的。”


    “就是維吾爾族的,這位算是薩塔爾大師。”


    “哦?那還不錯,不知道能擦出怎樣的火花。”


    “聽這名字大概就能知道是什麽類型的曲子了。”


    “嗩呐?居然有嗩呐,嗩呐不是唱死人的嗎?”


    “你懂個屁,不懂就別瞎說。”


    “百般樂器,嗩呐為王,懂不懂啊?”


    “嗩呐一響,黃金萬兩。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薩塔爾是一種維吾爾族的拉弦樂器,具有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音色。


    它通體木製,共鳴箱為長瓢形,由整塊桑木挖槽而成,琴杆碩長,並嵌以骨質花紋裝飾。


    薩塔爾的音色豐富多變:高音區尖銳且帶有金屬般的光澤,中音區明亮而優美,低音區則渾厚且略帶沙啞。


    在燈光暗淡的背景下,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觀眾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台上,薩塔爾那悠揚的聲音開始在會場中緩緩響起。


    哈吾勒·買買提穿著維吾爾族特有的服飾,靜靜地坐在椅子上。


    買買提豎置琴身於左腿之上,右手持馬尾弓擦弦發聲,左手按品位改變音高。


    這個姿勢不僅是演奏的需要,更是一種對音樂的尊重和敬畏。


    深沉而又蒼涼的樂聲從他的指尖傾瀉而出,仿佛是戈壁大漠上的孤煙,遙遠而又清晰。


    這種聲音不僅僅是音樂,更像是一種曆史的迴響,讓人在瞬間感受到千年的滄桑和文化的厚重。


    曲子開頭的戈壁大漠孤煙的樂曲遼闊感,瞬間震撼人心,仿佛能夠看到那遼闊的沙漠,感受到那曆史的沉澱。


    在短暫的寧靜之後,曲調一轉,仿佛是沙漠中的風突然改變了方向,帶來了新的氣息和變化。


    買買提的左手在琴弦上快速地移動,按品位改變音高,每一個變化都充滿了驚喜和期待。


    他的演奏技巧不僅嫻熟,更顯得自然而然,仿佛他與薩塔爾之間不存在任何隔閡,兩者已融為一體。


    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從戈壁大漠到了西域古城。


    古老的建築和遺跡訴說著曆史的滄桑,而街頭巷尾的市井小調則透露出生活的煙火氣。


    原本漆黑的屏幕也逐漸亮起,光影交錯中,西域的壯麗景色和獨特風情被逐一展現。


    每一道光影,每一幅畫麵,都盡展西域之美,讓人心馳神往。


    隨著他的演奏,觀眾們仿佛能夠感受到古城的每一個角落。


    他們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這一切。


    薩塔爾的聲音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通往這些地方的大門,讓人們能夠感受到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


    薩塔爾的樂聲慢慢變得低沉,隨著似關門的聲音漸漸消失。


    古箏聲應勢而起。


    一團煙霧隨之化開,露出了雲霧中的文夕嵐和蘇鶯兒二人。


    文夕嵐和蘇鶯兒的手指在古箏的琴弦上輕輕跳躍,古箏的音色清澈、悠揚,如同山澗的清泉流淌。


    兩人彈奏古箏的動作大起大落,卻又不失優雅和從容。


    她們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躍,時而輕柔,時而有力。


    屏幕上的畫麵也從西域逐漸轉換到中原的廣袤大地。


    在這之中還能隱隱約約聽到一些鼓聲。


    龍戰操控著鼓槌輕輕地敲擊著鼓麵。


    “妙啊!妙啊!撲麵而來的西域風情,整個腦海裏盡是異域風情的蒼茫悠遠。”


    “第一次聽到薩塔爾的聲音,但是好喜歡。”


    “寇可往,我亦可往!”


    “這個牛逼,噴不了一點。”


    “還有誰?我看誰還敢說月白的不好。”


    “古箏的聲音一出來,腦海中的畫麵瞬間就換了,原來真的可以隻聽樂聲就能融入到曲子中。”


    古箏聲音戛然而止,文夕嵐和蘇鶯兒的手還懸於空中。


    宋淺雲和夏紫苑所站之處燈光盡亮。


    江南水鄉的美景浮現出來。


    山清水秀,雲霧繚繞。


    湖光山色,煙波浩渺。


    笛聲悄然響起,像是從另一個世界飄來的仙樂,打破了這短暫的寧靜。


    如同林間的清風,清新而靈動。


    笛子的音色清脆、明亮,能夠表現出歡快和活潑的情緒。


    她們的演奏不僅展現了笛子的古典美,更帶來了一種寧靜與和諧,仿佛是江南水鄉的溫婉與細膩。


    就在這時,薩塔爾和古箏的聲音突然加入,整個現場的氣氛有種天下和的感覺。


    四種樂器交融在一起,是天與地的對話,曆史與現代的交融。


    這個時候,嗩呐還沒有出。


    觀眾們開始期待後麵的嗩呐聲會是怎樣。


    是否也跟前麵一樣讓人震撼。


    嗩呐,這個在華夏民間音樂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樂器,以其獨特的音色和表現力聞名遐邇。


    幾乎無人不曉其聲,它那高亢激昂、穿透力極強的聲音,總能在瞬間抓住聽眾的耳朵。


    很難想象嗩呐在這個組合中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


    觀眾們的期待在心中悄然醞釀,嗩呐的神秘麵紗即將揭開。


    ……


    (《九州同》 作曲:關大洲,建議看現場版的,原版沒有打鼓的人,但是有鼓聲,所以加了進去,不用糾結這個,將就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音樂才子,打造一支傳奇樂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辭煙墨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辭煙墨賦並收藏音樂才子,打造一支傳奇樂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