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帥眉頭一豎,“咋啦?你還覺得你爹寫的不好?”


    小豆丁縮縮脖子,“我覺得爹說的和先生講的不太一樣。”


    說來也巧,他前兩天剛學了倆詞,一個是得隴望蜀,一個是首鼠兩端,都和隗囂此人有關。


    兩個用來形容人都不是什麽好詞兒。


    朱元璋不相信,他學問學的那麽好,怎麽可能和先生講的不一樣,“來呀,把李善長給咱找過來。”


    沐青摸摸鼻子,趴到桌上繼續看信。


    如果沒有錯的話,這就是朱老爹讓楊憲給張士誠送去的那封想要交好卻反結仇的信。


    雖然後世有很多人都汙蔑他們家老爹是個文盲,但是他要嚴肅的給朱老爹正名,朱老爹不是文盲,他隻是喜歡掉書袋,還是半吊子的那種。


    簡單點說就是:有文化,但不多。


    至少現在這個階段還不是那個學問堪比大家的朱元璋。


    隗囂此人是東漢初年的大軍閥,但是這人是個牆頭草,一會兒投靠更始帝一會兒投靠光武帝,後來索性誰都不跟直接自立,脾性和他的名字很符合,甚是囂張。


    當然,最後還是被光武帝劉秀給滅掉了。


    張士誠要是不知道隗囂的典故也就罷了,要是知道肯定不會覺得這封信是示好的信,這是派人過去挑釁的還差不多。


    很顯然,老張不是文盲。


    不多時,李善長腳步匆匆從外麵趕來,還以為大帥找他有什麽大事要商量,結果就是看一封信,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


    然而看完之後他就不想笑了,甚至有種還好他看到信了的後怕。


    “大帥,您這信送去隆平府,是要和張士誠示好?”李善長將信放下,很是委婉的問道,“真的不是去結仇?”


    朱元璋:???


    “老張幾次用兵都陰差陽錯幫了咱的大忙,咱謝他還來不及,和他結什麽仇啊?”


    李善長歎了口氣,“既然如此,此信萬萬不可讓第三個人看見。”


    沐小青咳了兩聲,踮起腳尖揚起臉提高自己的存在感。


    李善長:……


    “不可讓第四個人看到。”


    朱大帥很不高興,“你們在打什麽啞謎?為什麽不能讓其他人看見?咱寫的這封信怎麽了?”


    李善長挑了挑眉,“文青小公子也說這信不妥?”


    朱大帥不服氣的哼了一聲,“咱剛才和他說了隗囂有多厲害,他非說咱說的和先生講的不一樣。”


    李善長忍笑,“先生是怎麽講的?”


    文青小公子大聲迴答,“先生講了得隴望蜀和首鼠兩端,講的都是這個隗囂。”


    朱元璋:!!!


    “咋迴事?咱錯過什麽了?”


    李善長慢條斯理的把隗囂的“光輝事跡”講給他們家大帥聽,這邊剛說完,前麵忽然一道光芒閃過,光幕浮現,熟悉的樂聲在耳邊響起。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親愛的up青青陌上桑,今天我們來嘮嘮元朝末年那次由劉福通發動的史上最狂野的北伐紅巾軍北伐。】


    第49章


    神跡來的毫無征兆, 差點沒把房間裏的三個人給嚇死。


    朱元璋立刻出去讓親兵守住院子,無論誰來一律不見,李善長反應極快拿起筆墨紙硯席地而坐, 一迴生二迴熟, 別管天音說什麽都記下來準沒錯。


    兩個大人迅速穩住, 隻剩下小豆丁傻乎乎的站在原地,對不知道哪兒冒出來的光幕愛恨交加。


    幹啥啊幹啥啊?真要把他剪出來的視頻全部放出來啊?


    朱元璋關上門窗迴來坐好,迴來的時候還不忘把旁邊愣著的傻兒子提溜到跟前,“不怕不怕,神仙不吃小孩兒。”


    沐青:……


    緊張的氣氛蕩然無存。


    朱元璋分心安撫傻兒子,眼睛依舊還盯著光幕沒有移開。


    天音剛才說這次要嘮嘮劉福通發動的北伐,怎麽?劉福通打到大都了?


    雖然他知道老劉把蒙古人趕迴草原是早晚的事兒, 但是事情忽然擺在他麵前, 他還是有點緊張。


    仗不是他打的他也緊張。


    紅巾軍各方勢力之間的恩怨情仇在蒙古人麵前什麽都不是, 他們內鬥的再厲害, 對上蒙古人也能齊心合力去揍蒙古人。


    【“北伐”這兩個字大家都不陌生,史上出名的北伐有很多次,像諸葛亮北伐、劉裕北伐這些,相關的詩詞作品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過元朝末年的這次紅巾軍北伐很多人都不清楚,但是這次北伐的狂野程度在之前發生過的所有北伐之中都排的上號。】


    【至正十六年, 權臣哈麻企圖讓順帝禪讓於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鍋哥一氣之下嘎了哈麻,為了證明他是個千載難逢的明君於是大赦天下。】


    【遠在中原的劉福通劉太保聽到這個消息大喜過望, 真是瞌睡了就有人給他送枕頭, 皇帝大赦天下,他不搞點事情都對不起他造反頭子的身份。】


    【劉太保準備妥當後迅速定下策略, 打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開始了史上最壯烈的北伐。因為韓宋的年號是“龍鳳”,因此這次北伐也叫“龍鳳北伐”。】


    【紅巾軍兵分三路,西路軍的主帥的李武、崔德,中路軍的主帥是關鐸、潘誠,也就是關先生和破頭潘,東路軍的主帥是毛貴,加上本部劉福通親自指揮的兵馬,其實一共是四路兵馬。】


    【這些主將的名字聽著很陌生是不是?以前沒怎麽聽過是不是?覺得他們是翻不起什麽風浪的小透明是不是?如果這麽想的話那就錯了,剛才提到的這幾位雖然不怎麽出名,但是人家的戰績說出來能嚇你們一跳。】


    【劉福通的想法是這樣的,三路大軍相互策應,再加上本部他親自率領的兵馬,先把大都周邊的路府州縣蠶食殆盡,然後合力攻取大都,將蒙古人徹底趕迴他們的草原老家。】


    【計劃已經定下,接下來就是實施,不過有一點需要大家注意,北伐軍幾路兵馬不是同時出發的,首先出發的是由李武、崔德率領的西路軍,咱們接下來就一路一路的講。】


    朱元璋皺眉,“分兵乃是大忌,這……”


    他攻打應天府也是這個打法,先把金陵城周邊的府州打下來讓金陵城孤立無援,然後再集中力量攻打金陵城,但是他的兩路兵馬是同時行動的。


    如果劉福通的兵力比朝廷多那也就罷了,兵多將廣怎麽安排都沒關係,他們憑借兵力也能穩住局麵。


    北方的官兵不像南方這些見風使舵的玩意兒,朝廷的主力幾乎都在北方,劉福通在這種情況下分兵北伐,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朝廷逐個擊破。


    但是蒙古人最後的確被趕出中原,難不成老劉的分兵戰略真的成了?


    不對勁,繼續看。


    【至正十六年九月初,李武、崔德率領的西路軍攻克陝州、虢州,他們的目標很明確,打的就是關中。】


    【西路軍初戰告捷接連攻城略地,關中的崤函之固都沒擋住他們,拿下函穀關後又攻克潼關,斬殺參知政事述律傑,直接把朝廷給幹蒙了。】


    【官兵也不盡是吃幹飯的,反應過來後迅速反撲,接下來就是潼關反複易手。堂堂潼關天險混成這個樣子,怎麽看怎麽沒牌麵。】


    【戰事陷入膠著,雙方在潼關反複拉鋸,這時候官兵開始搖人,河南地區的統軍元帥答失八都魯緊急調察罕帖木兒和李思齊到陝西平叛。】


    【察罕帖木兒,記住這個名字,這位元末名將在接下來的出現頻率非常之高,當得起“元廷救火大隊長”的稱號。】


    【察罕帖木兒率軍西行乘夜攻取崤陵,想要在潼關內把這夥起義軍全部幹掉,隨後立刻拐去攻打陝州。但是陝州城池堅固,硬攻的話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於是察罕帖木兒開動腦筋,強攻不行他可以智取啊。】


    【那是一個黃昏,元軍大營燃起滾滾濃煙,陝州城裏的義軍以為敵軍在埋鍋做飯沒有把他們放在心上,萬萬沒想到察罕帖木兒這個濃眉大眼的家夥給他們玩陰的,這邊在營中焚燒馬糞造出大軍都在營中的假象迷惑敵人,那邊卻趁著夜色率軍去打虢州。】


    【虢州失陷,起義軍的處境越發危險,他們孤軍深入沒法和官兵對著耗,為了不被察罕帖木兒全殲隻得放棄陝州北渡黃河逃入山西。】


    【西路軍渡河之後接連攻占平陸、安邑等地,奈何察罕帖木兒窮追不舍,大軍在途中被元軍追殺的損失慘重,李武、崔德撐著攻下陽津和元軍對峙,但是官軍背靠朝廷有補給,他們孤軍深入什麽都沒有,對峙了幾個月後最終還是被迫退走。】


    【此戰之後,察罕帖木兒以軍功加封為中奉大夫、僉河北行樞密院事,成功拿紅巾軍刷了波經驗。】


    朱元璋一手撐臉,隻是把天音提到的幾個日期給記下來,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聽上。


    他就說分兵不是好主意,孤軍深入還沒有補給更是不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後勤補給他們難道打到哪兒搶到哪兒?那是流寇不是義軍!


    【西路軍嚐到甜頭後轉眼就開始崩盤,不過沒關係,吃一塹長一智,他們可是打不死的紅巾軍,隻要還有口氣兒就能繼續打。】


    【李武、崔德等西路軍高層將領商量過之後覺得進攻潼關不太行,他們去年已經嚐試過進攻潼關,這邊戒備森嚴,有去年的動蕩在,接下來這一塊兒肯定是朝廷重點關心的地方。】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是他們的風格,他們的兵力比不過朝廷,得想辦法出奇製勝。】


    【朝廷的兵多不假,但是再多也是有數的,潼關這邊兵馬多其他地方肯定就少,他們繞過潼關的元軍主力,穿越大別山走襄陽一線南下進攻武關總行了吧?】


    李善長嘖了一聲,“這是行沛公故事啊。”


    關中乃是四塞之地,東有函穀關,北有蕭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


    當年漢高祖劉邦和楚霸王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急功近利,試圖繞過宛城直取關中,然後被張良給攔下了。


    繞過宛城直接打關中的確可以,但是秦軍尚眾,萬一到時候有兵馬從他們背後進攻,到時腹背受敵反而不美。


    劉邦這才繼續攻打宛城,打一棒子給顆棗,宛城破了之後又接受南陽郡守的投降,還對他們大肆封賞。


    這種先河一開,前路望風而降,於是劉邦一路前行一路封官,沒有必要不攻城,之後不光通暢無阻,士兵的數量還增加了。


    漢高祖輕輕鬆鬆拿下武關進入關中,先各路諸侯抵達灞上,不知道紅巾軍打的輕不輕鬆。


    【第二年,也就是至正十七年初,修整後的西路軍攻占商州南下武關。二月攻占七盤山占據藍田,前鋒前鋒直抵灞上,進逼陝西行省首府奉元路,也就是西安,這機動性和當年的蒙古鐵騎相比絲毫不落下風。】


    【紅巾軍敗而不亡,剛過完年就送朝廷這麽一份大禮,嚇的陝西省台連連向朝廷告急求援。亂軍不是在潼關那邊嗎?怎麽眨眼的功夫就繞到他們背後了呢?】


    【西安那麽重要的地方不能掉以輕心,陝西省台大概知道大都的皇帝靠不住,他們不能一棵歪脖子樹上吊死,給大都寫完求援信後又精準求助寫信給救火大隊長察罕帖木兒。】


    【“河南、陝西兩省互為唇齒,陝西危則河南豈能獨安?”】


    【老鐵!救救!】


    【西安守將王思誠一麵加固城防一麵向察罕帖木兒求援,唇亡齒寒的道理察罕帖木兒當然明白,但是他是河南的官兒,陝西出現叛亂是陝西的事情,人家當地的官員求不到他頭上他不好主動,萬一對方不做人轉頭向朝廷狀告他擅自發兵尋釁滋事他上哪兒說理去?】


    【再說了,他也不是滿腦子忠君愛國的傻憨憨,有仗打才有軍功拿,河南有答失八都魯和他分庭抗禮,他正急著要軍功升官培植親信,陝西那邊主動請他過去他求之不得。】


    【王思誠的信剛剛送到,察罕帖木兒立刻給他迴信,信上還像模像樣的寫道,“先生真為國為民之心,吾寧負越境擅發之罪。”然後立刻帶著李思齊進入潼關配合西安守軍一起抵禦紅巾軍。】


    【察罕帖木兒能當救火大隊長自然有他的本事,他的兵馬在關中和紅巾軍幹了那麽多次仗從來沒輸過,這次也不例外。】


    【西路軍對上察罕帖木兒再次落敗,李武、崔德率殘軍越過終南山潰逃到興元,也就是如今的陝西漢中,躲在山裏不敢露頭。】


    【終南山有兩條古道,一是子午道,是西安通往漢中、四川的要道。唐朝四川涪州進貢荔枝走的就是這條路,不到三天就能從涪州到長安,因此這條道也名荔子路。二是武關道,是西安經商洛通楚、豫的大道。】


    【西路軍遁入終南山,察罕帖木兒派兵蜀道北口,漢中元軍派兵堵住蜀道南口,眼看紅巾軍就要被活活困死在終南山,援兵終於到了,劉福通調遣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人率軍入陝。】


    【這次的援軍裏有一生未嚐一敗的猛將傅友德,他這會兒在李喜喜手下打工。先記住這個名字,又是一個猛男。唉,元末猛男太多,掰著手指頭都數不過來。】


    【迴歸正題,白不信、李喜喜的援軍很快攻破興元和李武、崔德會合,由於察罕帖木兒堵住了蜀道北口,他們沒法直接從漢中進入關中,於是就效仿諸葛亮向西走祁山道攻占天水和隴西。】


    【兩股大軍匯合後自興元轉攻秦州、隴州,占據鞏昌路,然後躍躍欲試想要攻打鳳翔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花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花間並收藏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