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朱標右手抬起,對著站在門口的內侍輕輕招手。
內侍端著一個布袋快速上前,將布袋放在薛祥與邵質麵前。
兩人一臉狐疑打開布袋,看到裏麵白花花的細鹽心中一驚,不由自主用手指輕輕一沾,隨後放入口中。
“嘶……”
薛祥麵露震驚之色:“沒有絲毫苦澀之味,這是純鹽!
太子殿下,大明百姓還缺鹽怎可送給蠻夷?”
“誰說要送的?”
朱標露出不明所以的神色:“這是永昌侯的東西,最近永昌侯府嫡女大婚,他家入不敷出,就想著用這東西賺錢。
大明百姓買不起這種細鹽,隻能將它賣給海外諸國了。”
聞言,兩人瞬間反應過來,眼神齊刷刷亮起,邵質忙不迭問道:
“永昌侯想要什麽東西?糧食?銀兩?”
“糧食、藥材、皮毛等等,銀兩、珠寶這些東西毫無用處,暫時不需要。
對了,安南、南掌那地方糧食一年三熟。”
邵質鄭重點頭:“日月為明,微臣會讓海外諸國感受到太陽的溫暖。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身為儒家子弟,當以仁義為先。”
薛祥在一旁嘴角瘋狂抽搐,內心鄙視不已:
[真無恥,說的冠冕堂皇,做的事簡直不忍直視。]
[太子怎麽也變成這樣?一定又是藍玉這狗賊,就是他獻上來的細鹽配方。]
想到此,薛祥忍不住勸道:“太子殿下,永昌侯畢竟是武將,朝廷上的事有些會考慮不周到。”
朱標燦爛一笑:“孤隻想著讓天下百姓能過的好點,朝廷百官的俸祿能高點,沒想那麽多。
薛尚書的提醒,孤此後會一直銘記在心。”
[聖君啊!這就是聖君!吾等致君堯舜的誌向,終究會實現。]
薛祥很滿意朱標的態度,恨不得現在就擁立朱標為皇帝。
“太子殿下放心,微臣迴去就安排人製作細鹽,配方也不會透露出去。”
一旁的邵質出聲問道:“太子殿下,細鹽價格應當如何定價?”
朱標沉默良久後才緩緩開口:
“永昌侯跟我提過,遼東鹽礦提取細鹽困難,加上到安南路途遙遠,價格應當要比普通粗鹽高十倍,甚至百倍。”
薛祥看了眼配方,隨後看了眼朱標,沒錯啊!這不是海鹽嗎?
最後將目光轉向邵質,兩人麵麵相覷。
半晌之後,邵質吞咽下口水,緩緩開口:
“永昌侯提議極好,微臣相信海外諸國一定會對永昌侯感激不盡。”
“孤也這麽覺得,舅舅以仁為本,當為儒將。”
薛祥想要繼續開口,邵質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閉嘴。
“臣等告退!”
“兩位卿家辛苦了!”
兩人離開宮殿後,薛祥拉著邵質到偏僻角落,忍不住出聲質問:
“邵尚書,為何不讓我繼續勸諫,藍玉怎能如此行事。”
“死道友不死貧道,薛尚書管他國百姓幹嘛?”
“我才不管他們死活,我是怕太子被藍玉影響。”
邵質就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薛祥,這家夥什麽都好,就是沒有腦子。
“薛尚書,藍玉馬上要去西南,短時間內不會迴來,怎麽能影響到太子?”
“也是!藍玉這家夥陰險狡詐,上次是族譜、現在又是細鹽,最好讓他天天在外麵打仗。”
“走吧!還有很多事要做。”
邵質不敢解釋,此事讓他明白,所有人都看錯了朱標。
[什麽藍玉,這計策要不是太子弄的,老夫立馬撞死在午門。]
[什麽仁義之君、什麽宋仁宗再世,這就是妥妥的漢文帝。]
兩人走到半路,迎麵碰上藍玉,薛祥冷哼一聲:
“陰險小人!”
????
藍玉一臉懵逼,呆愣在原地半天,想要發火時,薛祥兩人已經走遠。
“這他娘什麽跟什麽?”
好好的心情被破壞,藍玉黑著臉向謹身殿走去。
“拜見陛下!”
“免禮!”
朱元璋眼皮都不抬,語氣淡淡:“過不了多久便要出征,軍紀如何?”
“上位放心,他們現在個個都知道欺負百姓就是欺負陛下,誰也不敢違反軍令。”
“天德還未出塞,淮學怕是趕不迴來,這次就以你為主將,沐英為副將。”
話到這,朱元璋頓了頓,抬眸看向藍玉:
“雲南此地事關重大,軍紀重中之重,此地土司眾多,你要小心行事。
不知怎麽應對,便寫信給方小子,問問他有什麽好辦法。
出發之前,去工部找些懂修路的工匠帶過去,派人保護好這些工匠。”
藍玉懵逼了,眼神中充斥著迷茫:
“帶工匠幹嘛?”
“為出征安南做準備,此地自古便是中原領土,得找個合適機會慢慢收迴來。”
朱元璋並不同意朱標的方法,在他看來,既然此地是糧倉,那麽就該盡快弄到手。
那些蠻夷敢不服大明王化,全部屠了就是,鈍刀割肉太慢了。
以前不知道此地一年三熟,擁有大量平原,加上那邊山林茂密,不適合行軍。
現在知道了,又有安南人做向導,不收迴來簡直暴殄天物。
“真的!”
藍玉驚喜出聲,滿臉興奮:“上位,真的要打下安南?”
朱元璋冷著臉,語氣充滿警告:
“告訴你,是讓你上心,別喝醉酒亂說話。
若哪天咱從別人口中聽到安南,休怪咱不給標兒麵子。”
“上位放心,迴去之後我就戒酒,這潑天大功,微臣說什麽也要把握住。”
“行了,去找太子,他有話和你說。”
藍玉走後,朱元璋放下手上奏疏,眉頭輕微皺起:
[標兒的方法暫時先用著,等路修完安南那邊起叛亂,就可以進軍。]
[十年,十年內打下安南,為以後變法做準備。]
[南掌與安南相接,此國或許可以利用。]
方時還不知道,朱元璋已經在著手攻下安南,可他現在對於安南的想法,就是坑糧食。
河南那邊能做的都已經準備妥當,他現在要開始對科舉下手,或者說要準備一些科學老師。
夢溪筆談等等書籍,大明如此多讀書人,肯定有人對其深入研究過,他需要找出這些人。
醫學、天文學倒是不擔心,這很好找,地理、農學、生物學、氣象學、力學、光學等等就不一定了。
特別是光學和力學,自從墨家沒落後,這兩個學說也漸漸無人問津,無人去研究發明。
內侍端著一個布袋快速上前,將布袋放在薛祥與邵質麵前。
兩人一臉狐疑打開布袋,看到裏麵白花花的細鹽心中一驚,不由自主用手指輕輕一沾,隨後放入口中。
“嘶……”
薛祥麵露震驚之色:“沒有絲毫苦澀之味,這是純鹽!
太子殿下,大明百姓還缺鹽怎可送給蠻夷?”
“誰說要送的?”
朱標露出不明所以的神色:“這是永昌侯的東西,最近永昌侯府嫡女大婚,他家入不敷出,就想著用這東西賺錢。
大明百姓買不起這種細鹽,隻能將它賣給海外諸國了。”
聞言,兩人瞬間反應過來,眼神齊刷刷亮起,邵質忙不迭問道:
“永昌侯想要什麽東西?糧食?銀兩?”
“糧食、藥材、皮毛等等,銀兩、珠寶這些東西毫無用處,暫時不需要。
對了,安南、南掌那地方糧食一年三熟。”
邵質鄭重點頭:“日月為明,微臣會讓海外諸國感受到太陽的溫暖。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身為儒家子弟,當以仁義為先。”
薛祥在一旁嘴角瘋狂抽搐,內心鄙視不已:
[真無恥,說的冠冕堂皇,做的事簡直不忍直視。]
[太子怎麽也變成這樣?一定又是藍玉這狗賊,就是他獻上來的細鹽配方。]
想到此,薛祥忍不住勸道:“太子殿下,永昌侯畢竟是武將,朝廷上的事有些會考慮不周到。”
朱標燦爛一笑:“孤隻想著讓天下百姓能過的好點,朝廷百官的俸祿能高點,沒想那麽多。
薛尚書的提醒,孤此後會一直銘記在心。”
[聖君啊!這就是聖君!吾等致君堯舜的誌向,終究會實現。]
薛祥很滿意朱標的態度,恨不得現在就擁立朱標為皇帝。
“太子殿下放心,微臣迴去就安排人製作細鹽,配方也不會透露出去。”
一旁的邵質出聲問道:“太子殿下,細鹽價格應當如何定價?”
朱標沉默良久後才緩緩開口:
“永昌侯跟我提過,遼東鹽礦提取細鹽困難,加上到安南路途遙遠,價格應當要比普通粗鹽高十倍,甚至百倍。”
薛祥看了眼配方,隨後看了眼朱標,沒錯啊!這不是海鹽嗎?
最後將目光轉向邵質,兩人麵麵相覷。
半晌之後,邵質吞咽下口水,緩緩開口:
“永昌侯提議極好,微臣相信海外諸國一定會對永昌侯感激不盡。”
“孤也這麽覺得,舅舅以仁為本,當為儒將。”
薛祥想要繼續開口,邵質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閉嘴。
“臣等告退!”
“兩位卿家辛苦了!”
兩人離開宮殿後,薛祥拉著邵質到偏僻角落,忍不住出聲質問:
“邵尚書,為何不讓我繼續勸諫,藍玉怎能如此行事。”
“死道友不死貧道,薛尚書管他國百姓幹嘛?”
“我才不管他們死活,我是怕太子被藍玉影響。”
邵質就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薛祥,這家夥什麽都好,就是沒有腦子。
“薛尚書,藍玉馬上要去西南,短時間內不會迴來,怎麽能影響到太子?”
“也是!藍玉這家夥陰險狡詐,上次是族譜、現在又是細鹽,最好讓他天天在外麵打仗。”
“走吧!還有很多事要做。”
邵質不敢解釋,此事讓他明白,所有人都看錯了朱標。
[什麽藍玉,這計策要不是太子弄的,老夫立馬撞死在午門。]
[什麽仁義之君、什麽宋仁宗再世,這就是妥妥的漢文帝。]
兩人走到半路,迎麵碰上藍玉,薛祥冷哼一聲:
“陰險小人!”
????
藍玉一臉懵逼,呆愣在原地半天,想要發火時,薛祥兩人已經走遠。
“這他娘什麽跟什麽?”
好好的心情被破壞,藍玉黑著臉向謹身殿走去。
“拜見陛下!”
“免禮!”
朱元璋眼皮都不抬,語氣淡淡:“過不了多久便要出征,軍紀如何?”
“上位放心,他們現在個個都知道欺負百姓就是欺負陛下,誰也不敢違反軍令。”
“天德還未出塞,淮學怕是趕不迴來,這次就以你為主將,沐英為副將。”
話到這,朱元璋頓了頓,抬眸看向藍玉:
“雲南此地事關重大,軍紀重中之重,此地土司眾多,你要小心行事。
不知怎麽應對,便寫信給方小子,問問他有什麽好辦法。
出發之前,去工部找些懂修路的工匠帶過去,派人保護好這些工匠。”
藍玉懵逼了,眼神中充斥著迷茫:
“帶工匠幹嘛?”
“為出征安南做準備,此地自古便是中原領土,得找個合適機會慢慢收迴來。”
朱元璋並不同意朱標的方法,在他看來,既然此地是糧倉,那麽就該盡快弄到手。
那些蠻夷敢不服大明王化,全部屠了就是,鈍刀割肉太慢了。
以前不知道此地一年三熟,擁有大量平原,加上那邊山林茂密,不適合行軍。
現在知道了,又有安南人做向導,不收迴來簡直暴殄天物。
“真的!”
藍玉驚喜出聲,滿臉興奮:“上位,真的要打下安南?”
朱元璋冷著臉,語氣充滿警告:
“告訴你,是讓你上心,別喝醉酒亂說話。
若哪天咱從別人口中聽到安南,休怪咱不給標兒麵子。”
“上位放心,迴去之後我就戒酒,這潑天大功,微臣說什麽也要把握住。”
“行了,去找太子,他有話和你說。”
藍玉走後,朱元璋放下手上奏疏,眉頭輕微皺起:
[標兒的方法暫時先用著,等路修完安南那邊起叛亂,就可以進軍。]
[十年,十年內打下安南,為以後變法做準備。]
[南掌與安南相接,此國或許可以利用。]
方時還不知道,朱元璋已經在著手攻下安南,可他現在對於安南的想法,就是坑糧食。
河南那邊能做的都已經準備妥當,他現在要開始對科舉下手,或者說要準備一些科學老師。
夢溪筆談等等書籍,大明如此多讀書人,肯定有人對其深入研究過,他需要找出這些人。
醫學、天文學倒是不擔心,這很好找,地理、農學、生物學、氣象學、力學、光學等等就不一定了。
特別是光學和力學,自從墨家沒落後,這兩個學說也漸漸無人問津,無人去研究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