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接過奏折看發,麵色發青,顯然是憤怒已極。高力士在旁邊低聲勸道:“皇上息怒,龍體要緊!”


    李隆基把那份奏折扔到地上,怒道:“好個安?山,不知死活,朕恨不得生啖其肉!韋見素,你立刻召集各道軍馬,做好準備,我要親征洛陽!”


    楊國忠拿起奏折快速瀏覽了一遍,奏折是常山太守顏杲卿所上。奏折裏麵提到了安?山在洛陽稱帝,建國號為燕,定都洛陽。


    “這大膽逆賊,居然敢做出這種有悖天理之事,實是當誅!”


    楊國忠痛罵安?山,然後看了一眼李隆基身邊的太子李亨接著說道:“陛下,您禦駕親征那大逆賊,自然是手到擒來。隻是天子出征,勢必引起天下震動。其一,國之根本易搖。陛下乃天下之主,朝堂諸事賴陛下裁決,若陛下親征,恐生朝堂之亂,各方勢力或趁勢而動,危及國之根基。”


    “其二,民生易擾。天子出征,大軍調動,糧草輜重之籌備,必勞民傷財。百姓或不堪重負,農事荒廢,商路受阻,致民生凋敝,社會不安,易引發民怨沸騰。”


    “其三,戰局難測,風險叵測。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雖陛下英明神武,然刀劍無眼,若有萬一之失,不僅陛下龍體堪憂,更會使國家陷入群龍無首之境,社稷動蕩,賊寇或更猖獗,天下大亂,後果不堪設想,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李隆基卻道:“朕在位將近五十年,早已厭倦憂思勤勞,去年秋天就想傳位於太子,隻是適逢水旱天災不斷,不想把餘災遺累子孫,所以想等到災情過後,國家富民,百姓安居再傳位。沒想到安?山突然造反,朕應當親自征討,暫時由太子監國。待亂事平定,朕就將大位傳於太子!”


    楊國忠心下有些惶急,他執掌相印,專橫跋扈,素來為太子所不喜。二人也因此有了嫌隙。聽說李隆基要把皇位傳給李亨,楊國忠忽然就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


    “朕的心意已決,宰相也不必再說了!”


    議完事後,眾人退出含元殿。楊國忠迴到府中,思索半天,叫來家丁。


    “你速去請韓國、虢國、秦國三位夫人過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家丁出去後,楊國忠焦急地等在書房。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三位夫人陸續的到了楊府。


    楊國忠看到三位姐妹,裝出一副悲悲戚戚的慘象。


    楊玉瑤與楊國忠是老情人,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新寵李純陽,但看到楊國忠的樣子,不免有些心痛。


    “你這是怎麽了,一副喪氣像?”


    韓國夫人也說道:“就是,你一個堂堂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怎麽這副死不死,活不活的樣子?”


    楊國忠雖然是宰相,可她們三姐妹並不很重視他。如果沒有楊氏姐妹,楊國忠也不可能爬到這麽高的地位。


    “咱們楊門一族的富貴,隻怕是要到頭了!”


    楊國忠垂頭喪氣地說道。這句話讓姐妹三人很是驚訝。


    “這話是怎麽說的?”


    楊玉瑤開口問道。楊國忠就把李隆基要禦駕親征,傳位於李亨的事向楊氏姐妹說了。


    “太子一向厭惡我們楊家跋扈專橫,假如有一天他得了天下,我和姐妹們隻怕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韓國夫人聽後,隻感覺到脊背發涼。這些姐妹裏,要數她與太子的關係最為齷齪。


    他的一個男寵曾經為了一地田地與太子妃的叔叔起了爭執,韓國夫人仗著有皇帝李隆基撐腰,指使家丁痛揍了太子妃的叔叔一頓。最後又逼著太子登門道歉才算了解此事。


    如果太子登上皇位,這些事情,隻怕要秋後算賬了。就算太子心胸寬廣,不與她計較,太子妃成了皇後,還能不計較嗎?


    “那該怎麽辦呢?”


    “是啊,那怎麽辦呢,你是當朝宰相,就不能想個什麽辦法,讓那個李亨當不上皇帝嗎?”


    三個女人一齊望向楊國忠。楊國忠眼珠子轉來轉去,過了片刻,對三人說道:“辦法也不是沒有,咱們先去找貴妃,讓她請求皇上收迴親征的旨意,延緩退位。對付李亨,咱們慢慢來,總會找到辦法的!”


    “對,咱們去找妹妹,讓她去勸諫皇上!”


    “就是,皇上身體還很康健,幹嘛要傳位給太子!”


    “走走走,現在就去宮裏跟妹妹說!”


    三姐妹吵嚷著離開了宰相府,直奔皇宮而去。楊國忠看著三個人的背影,心裏暗自高興,這三個女人加上貴妃,一定能夠搞定李隆基那小子。


    按照李隆基的旨意,李純陽第二天一早,就帶著大武藝及他的三千鐵騎出發,直奔潼關。


    潼關距長安不及三百裏,不到兩天的行程。李純陽率隊到了潼關,直接來到監軍邊令誠的駐地。


    邊令誠聽說朝廷派使者來了,趕緊出來相迎。李純陽見到邊令誠也不客氣,直接拿出皇帝的敕書,交給了邊令誠。


    看到敕書上的內容,邊令誠對李純陽說道:“皇上說讓將軍查清事實,那就請李將軍移步軍中詳查!”


    李純陽瞪了一眼邊令誠,口氣嚴厲地說道:“這種事情還查什麽,你在奏章中都已說得一清二楚,我再去查,萬一查出的事實與你說的不一樣,豈不是讓皇上為難!就按皇上吩咐,調二人來見,立時正法!”


    李純陽內心很是佩服高仙芝和封常清。這二將都是不可多得的將才,隻是碰巧遇上了更難纏的安?山,才被困到潼關。


    那高仙芝曾率三萬唐軍在恆羅斯獨抗大食十萬大軍,打了五天五夜,最後由於葛羅?部的叛變,才被擊敗。這一仗,高仙芝雖然失敗,但唐軍的戰鬥力卻也給大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大食膽戰心驚,再也不敢東侵半步。


    這樣的英雄,殺了實在可惜。隻是對於李純陽來說,不殺二人,自己的大計就無法順利實現。


    邊令誠聽李純陽這樣說,正中下懷。對著身邊的衛兵說道:“去傳封常清來,皇上有敕書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過去當老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靈的捕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靈的捕手並收藏迴到過去當老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