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人心難測
重生80:裝傻賺錢真香 作者:軒宜閣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國慶坐在吉普車的前排,透過車窗,看見孫慶正在廣場,跳著年代特有的迪斯科舞。
動作非常的熟練,而且節奏感也非常好。
借別人的鞋來穿,李國慶可從來沒有做過。
他寧可光著腳,也不願意別人穿過的鞋。
拿了出場費,在這個時間點要拒絕已經來不及了。
隻好試著委婉地說原因,看看能否答應。
“王副局長,我看還是算了,你看孫慶正在跳舞,他的鞋碼可能不合適我的腳。”
“你們兩個的身高差不多,鞋子應該差不了多少的。你是不是怕他不借給你?”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就去借,難道要我去?”
李國慶聽到王明發這麽說,心裏麵極不爽,但是,既然已經拿了別人的錢,也隻好忍氣吞聲。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看在錢的份上,此刻的他隻好忍住。
大丈夫做事情,必須要沉得住氣,特別是在這年代。
萬一被扣上其他的帽子,這輩子可就在監獄裏度過了,想想都覺得可怕。
當他開門想下車的時候,王明發叫住了他。
“算了,時間緊迫。你還是在車上等吧,你穿著這麽好看,我怕孫慶看到不願意借,我下去問就可以了。”
表麵上王明發是替李國慶著想,其實是想趁機問一下孫慶對王小雨的印象怎麽樣。
作為一個老父親,就這麽一個寶貝女兒,婚姻大事才是最重要。
隻要孫慶對王小雨的印象好,他下一步就是登門找孫長浩提起往事。
本來從政的王明發對這些經商的人沒什麽好印象,根本就不放在眼裏,覺得他們都是資本家,靠的都是坑蒙拐騙賺取差價。
但是自從改革的春風吹響了之後。
很多本來已經麵臨倒閉的工廠紛紛煥發生機。企業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好,廠裏的領導收入可比當官的要高。
王明發每次下鄉都能感受到什麽叫做差距。
現在大家對於從商的態度發生轉變,秉著肥水不流外人田,他覺得有必要與孫長浩強強聯手。
孫長浩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已經把廠子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廠,成為了全縣的納稅大戶。
可以這麽說,在以前,王明發可真的看不上孫長浩,若不是王小雨,年紀一天比一天大,他根本就不會這麽著急著把她嫁出去。
在昨天晚上吃晚飯時,王明發從孫慶口中得知,每個月還給李國慶發放好處費。
且金額不算小,相當於他兩個月的收入。
吃迴扣這可是一個賺錢的好門路。
憑借在社會上的地位和結交到的人脈,他覺得完全可以做得比李國慶好。
誰不愛錢,當官的也不例外,特別是像王明發這種,學曆又不高,靠著時代的紅利才坐上了今天的位置。
人們經常開玩笑說,權力不用過期作廢。
王明發把這些話都記在了心裏。
現在有50多歲了,距離退休的日子也不遠了。
才知道,以自己的有限能力成為副局長,應該算是最高點了。
他之所以這麽努力的表現自己,在聯係翻譯的事情上,親自上門來找李國慶。
其中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想在退休之前升到局長的位置。
以後的退休金就高了。
李國慶不知道王明發心裏的想法。
他以為王明發隻是想純粹的借助他的名聲,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而已。
看到王明發主動說要下車找孫慶借鞋子。
他以為這是王明發為了討好他才這麽做的。
從車窗往外看,李國慶見王明發跟孫慶之間聊得很投機。
不像是隻聊借鞋子這麽簡單,心中隻是有了一點不解,但是也沒往心裏想。
幾分鍾之後。
孫慶跟隨王明發的身後,來到了吉普車旁邊。
他敲了敲車窗對李國慶說道:“國慶哥,你穿幾號鞋?”
“42號。”
“太巧了,我也是穿42號。來咱倆的腳一樣,你拿去穿吧!”
孫慶把自己腳上的鞋子脫了下來。
這雙鞋子是他舅舅送的。在整個縣城裏沒有一個人能穿得起。
因為鞋子是國外很貴的品牌鞋。
平時孫慶也非常愛護,隻要出門鞋子都會擦得光亮。
在一次賣磁帶的時候,曾經有一個顧客不小心踩到了孫慶的皮鞋。
孫慶當場就罵了起來,還說這鞋子就相當於他的媳婦,任何人都碰不得。
當初跟王小雨一起到大坪鎮時,他是嫌棄到下崗村的路有泥巴,害怕自己的鞋子,因為走泥巴路變髒,所以寧可在鎮上賣磁帶,也不到農村。
就是這麽寶貝的一雙鞋子,孫慶居然乖乖的脫下鞋子,同意借出。
那也是因為想在王明發麵前好好表現自己的大方,他的心裏是不情願的,但也隻好裝作沒事的樣子。
李國慶看到孫慶把鞋子脫下,把吉普車門打開後,接過孫慶手中的黑色皮鞋。再把自己腳上的解放鞋脫下來遞給孫慶。
孫慶搖頭表示拒絕:“算了,你這鞋子穿那麽久了,我可不想穿。”
“這大冷天的你光腳怎麽迴去?”
“沒事,等一下商場開門後,我去買一雙新的來穿就行了。
不過我可跟你先說明,我這鞋子,一般人我是不借的,這也是看到王叔叔的麵子,我才借的。你可不要把它穿壞了,要不你可賠不起。”
“放心好了,翻譯的時候我會穿上。翻譯結束我就換上解放鞋。像我這種身份的人,穿皮鞋不習慣。”
“你知道就好。”
兩個人表麵上是客客氣氣,實則都在暗自較勁。
李國慶之前還以為孫慶是他穿越過來,算是比較靠譜的一個搭檔。
沒想到居然因為一雙鞋子,而對他有敵意。
這也讓他清楚地了解到,人性的另外一個特點。
那就是,你覺得別人對你好,僅僅是你覺得。
僅限於兩個人之間實力相當的時候。才會維持這種良好的局麵。
當有一天你混的比他好,這種關係就會發生改變。
李國慶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裏。
他覺得隻要不讓他利益受到損失可以當做沒有發生。
動作非常的熟練,而且節奏感也非常好。
借別人的鞋來穿,李國慶可從來沒有做過。
他寧可光著腳,也不願意別人穿過的鞋。
拿了出場費,在這個時間點要拒絕已經來不及了。
隻好試著委婉地說原因,看看能否答應。
“王副局長,我看還是算了,你看孫慶正在跳舞,他的鞋碼可能不合適我的腳。”
“你們兩個的身高差不多,鞋子應該差不了多少的。你是不是怕他不借給你?”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就去借,難道要我去?”
李國慶聽到王明發這麽說,心裏麵極不爽,但是,既然已經拿了別人的錢,也隻好忍氣吞聲。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看在錢的份上,此刻的他隻好忍住。
大丈夫做事情,必須要沉得住氣,特別是在這年代。
萬一被扣上其他的帽子,這輩子可就在監獄裏度過了,想想都覺得可怕。
當他開門想下車的時候,王明發叫住了他。
“算了,時間緊迫。你還是在車上等吧,你穿著這麽好看,我怕孫慶看到不願意借,我下去問就可以了。”
表麵上王明發是替李國慶著想,其實是想趁機問一下孫慶對王小雨的印象怎麽樣。
作為一個老父親,就這麽一個寶貝女兒,婚姻大事才是最重要。
隻要孫慶對王小雨的印象好,他下一步就是登門找孫長浩提起往事。
本來從政的王明發對這些經商的人沒什麽好印象,根本就不放在眼裏,覺得他們都是資本家,靠的都是坑蒙拐騙賺取差價。
但是自從改革的春風吹響了之後。
很多本來已經麵臨倒閉的工廠紛紛煥發生機。企業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好,廠裏的領導收入可比當官的要高。
王明發每次下鄉都能感受到什麽叫做差距。
現在大家對於從商的態度發生轉變,秉著肥水不流外人田,他覺得有必要與孫長浩強強聯手。
孫長浩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已經把廠子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廠,成為了全縣的納稅大戶。
可以這麽說,在以前,王明發可真的看不上孫長浩,若不是王小雨,年紀一天比一天大,他根本就不會這麽著急著把她嫁出去。
在昨天晚上吃晚飯時,王明發從孫慶口中得知,每個月還給李國慶發放好處費。
且金額不算小,相當於他兩個月的收入。
吃迴扣這可是一個賺錢的好門路。
憑借在社會上的地位和結交到的人脈,他覺得完全可以做得比李國慶好。
誰不愛錢,當官的也不例外,特別是像王明發這種,學曆又不高,靠著時代的紅利才坐上了今天的位置。
人們經常開玩笑說,權力不用過期作廢。
王明發把這些話都記在了心裏。
現在有50多歲了,距離退休的日子也不遠了。
才知道,以自己的有限能力成為副局長,應該算是最高點了。
他之所以這麽努力的表現自己,在聯係翻譯的事情上,親自上門來找李國慶。
其中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想在退休之前升到局長的位置。
以後的退休金就高了。
李國慶不知道王明發心裏的想法。
他以為王明發隻是想純粹的借助他的名聲,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而已。
看到王明發主動說要下車找孫慶借鞋子。
他以為這是王明發為了討好他才這麽做的。
從車窗往外看,李國慶見王明發跟孫慶之間聊得很投機。
不像是隻聊借鞋子這麽簡單,心中隻是有了一點不解,但是也沒往心裏想。
幾分鍾之後。
孫慶跟隨王明發的身後,來到了吉普車旁邊。
他敲了敲車窗對李國慶說道:“國慶哥,你穿幾號鞋?”
“42號。”
“太巧了,我也是穿42號。來咱倆的腳一樣,你拿去穿吧!”
孫慶把自己腳上的鞋子脫了下來。
這雙鞋子是他舅舅送的。在整個縣城裏沒有一個人能穿得起。
因為鞋子是國外很貴的品牌鞋。
平時孫慶也非常愛護,隻要出門鞋子都會擦得光亮。
在一次賣磁帶的時候,曾經有一個顧客不小心踩到了孫慶的皮鞋。
孫慶當場就罵了起來,還說這鞋子就相當於他的媳婦,任何人都碰不得。
當初跟王小雨一起到大坪鎮時,他是嫌棄到下崗村的路有泥巴,害怕自己的鞋子,因為走泥巴路變髒,所以寧可在鎮上賣磁帶,也不到農村。
就是這麽寶貝的一雙鞋子,孫慶居然乖乖的脫下鞋子,同意借出。
那也是因為想在王明發麵前好好表現自己的大方,他的心裏是不情願的,但也隻好裝作沒事的樣子。
李國慶看到孫慶把鞋子脫下,把吉普車門打開後,接過孫慶手中的黑色皮鞋。再把自己腳上的解放鞋脫下來遞給孫慶。
孫慶搖頭表示拒絕:“算了,你這鞋子穿那麽久了,我可不想穿。”
“這大冷天的你光腳怎麽迴去?”
“沒事,等一下商場開門後,我去買一雙新的來穿就行了。
不過我可跟你先說明,我這鞋子,一般人我是不借的,這也是看到王叔叔的麵子,我才借的。你可不要把它穿壞了,要不你可賠不起。”
“放心好了,翻譯的時候我會穿上。翻譯結束我就換上解放鞋。像我這種身份的人,穿皮鞋不習慣。”
“你知道就好。”
兩個人表麵上是客客氣氣,實則都在暗自較勁。
李國慶之前還以為孫慶是他穿越過來,算是比較靠譜的一個搭檔。
沒想到居然因為一雙鞋子,而對他有敵意。
這也讓他清楚地了解到,人性的另外一個特點。
那就是,你覺得別人對你好,僅僅是你覺得。
僅限於兩個人之間實力相當的時候。才會維持這種良好的局麵。
當有一天你混的比他好,這種關係就會發生改變。
李國慶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裏。
他覺得隻要不讓他利益受到損失可以當做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