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安城裏已經聚集了大量的官兵,進出城的人都遭到了極為嚴格的盤查,亦如通緝段昶那般。
為了避開那些官兵,迴穀宅的路上,嶽疏桐隻挑小巷走。
宋府到穀宅的路,並不算太遠,但這麽一繞路,就耗費了不少時辰。
終於,隻要穿過前麵的大路,再走兩條巷子,就能到穀宅了。
嶽疏桐停了下來,前後看了看,並沒有官兵經過。
她便邁開步子,快步向前。
可就在這時,突然在前方傳來盔甲碰撞的聲音。嶽疏桐警覺有官兵過來了,隻能轉頭往後走。
可不巧,剛剛走出這條巷子,便見到打東邊過來了一隊人,正隨意抓過往的路人盤問。
嶽疏桐隻好往西走。
“你,站住。”身後突然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
嶽疏桐不敢迴頭看,也並不確定叫的人是自己,隻能埋頭繼續向前走。
“我讓你站住,你聽到沒有!”
嶽疏桐沒有停下,反而加快了步伐。
“抓住她!”
嶽疏桐聞聲,索性鑽入了人群之中,想要以此甩掉那些人。
熙熙攘攘的行人果然攔住了追兵,嶽疏桐趁機向前跑去。
她拐進了一條小巷,想要從這裏繞路。
這條小巷中隻有一戶人家,朱紅色的小門緊閉著。
嶽疏桐倚在門邊,想要查看一下情況,再決定往哪邊走。突然,小門毫無征兆地打開了,一隻手伸了出來,一把將嶽疏桐拉了進去。
嶽疏桐來不及多想,直接抽出短劍,向那個拉住自己的人刺去。
豈料那人側身躲開,還握住了嶽疏桐的手腕,
嶽疏桐這才看清,那人竟然是鄧鋃。
“鄧大人?你怎麽會……”嶽疏桐很是愕然,四下看了看,猜想這裏或許就是鄧鋃的府邸。
“我倒想問姑娘為何在這裏。含春樓那件事鬧得那麽大,如今風聲這麽緊,姑娘怎麽還敢在白天出來走動?”鄧鋃放開了嶽疏桐,笑著問道。
嶽疏桐便將緣由告知鄧鋃。
“原來如此。”鄧鋃雙眼注視著地麵,迴想著嶽疏桐的話。
“振聲,你在同什麽人說話?”一個溫柔的女聲從上方傳來。
嶽疏桐抬頭循聲望去,隻見那日深夜拜訪穀銘的瑤夫人正倚靠著欄杆,向下望。
“瑤夫人,是我。”嶽疏桐見禮道。
“原來是姑娘。”瑤夫人很是驚喜,轉身進去,不多時,從屋中款款走了出來。
“嶽姑娘遇到了一點麻煩,或許,等一會兒我們要幫個小忙。”鄧鋃道。
“好。”瑤夫人爽快地答應了。
就在這時,門被敲響了。
“什麽人?”瑤夫人上前問道。
“我們奉太師之命,捉拿叛賊!”
瑤夫人向嶽疏桐使了一個眼色,嶽疏桐便躲進了屋中。
“幾位官爺辛苦。不知道抓的是什麽叛賊?”瑤夫人的聲音中帶著笑意。
“原來是夫人,打攪了。我們兄弟幾個方才在路上看見一個可疑的女子,往這邊來了。”
“可我這裏,並沒有什麽外人哪。況且,或許那姑娘是有什麽急事迴家去。我看,是官爺們太辛苦了,急著立功才看錯了。來了就是客,我前幾日剛剛收到一罐好茶,幾位官爺要是不嫌棄,進來坐坐,喝喝茶?”
“不,不……”
“我看,你們還是心裏存疑,不妨進來,把這裏搜上一搜。”鄧鋃的聲音響起。
“鄧大人?見過鄧大人。我們還是去別處查查吧。小的告退。”
片刻後,瑤夫人和鄧鋃走了進來。
“好了,姑娘,他們都走了。”瑤夫人道。
“多謝夫人,多謝鄧大人。”
“姑娘太客氣了,舉手之勞罷了。”
“這裏……竟然是夫人的住處,我還以為,此處是鄧大人的府邸。”嶽疏桐四下看了看。
“這也並沒有什麽分別。”鄧鋃笑道。
“別站著了,快坐下說話吧。”
三人坐了下來,丫鬟端上了清茶和果子。
“鄧大人怎麽會知道我在這附近?”嶽疏桐問道。
“這裏的丫鬟上街買針線,看到了姑娘,便趕迴來報信。我猜著,姑娘應該會往這邊來,便在門口候著。”
“此次,若不是大人和夫人,隻怕少不了一番麻煩。”
“姑娘先坐一坐,我讓人備好車,送姑娘迴去。”瑤夫人道。
“不勞夫人了,我自己迴去便好。”
“這怎麽行,萬一這附近還有官兵在巡查,姑娘豈不是自投羅網?更何況,我也想去穀宅見一個人。”
“那好,多謝夫人了。”嶽疏桐點了點頭,道。
瑤夫人立刻命人去備車。
“振聲,你先等等我,等我迴來,我們去錦食樓吃飯。”臨行前,瑤夫人對鄧鋃道。
“好。”鄧鋃答應著。
嶽疏桐悄悄看看瑤夫人,又看看鄧鋃,隻覺得這二人的關係很是不一般,至少比尋常的友人更為親近些。
“我見夫人與鄧大人之間,情誼很是深厚。”路上,嶽疏桐道。
瑤夫人的麵色漸漸變得緋紅,垂眸笑到:
“我與振聲的情分,確實非同一般。”
嶽疏桐不免有些好奇,這二人究竟是如何相識,又是如何漸漸走近的。不過,這都是私事,便沒有發問。
順利到了穀宅後,瑤夫人去見穀夫人,嶽疏桐去找段泓。
段泓正坐在院子裏看書。嶽疏桐上前,輕輕喚了聲殿下。
以嶽疏桐對段泓的了解,段泓此時一定正在生氣。
見段泓沒有答話,嶽疏桐便在段泓身邊坐了下來,兀自說起在宋庸那裏聽來的對話。
“你冒著這麽大的風險,就是為了這個。”段泓終於開口,放下了書,卻不看嶽疏桐。
“這個值得我冒這個險。”嶽疏桐道。
段泓歎了一口氣,終於看向嶽疏桐,道:
“下次不要再這樣了,太危險了。若有什麽事,我去吧。”
“好。”嶽疏桐知道若不答應段泓,隻怕段泓還會一直堅持,“薑先生在哪兒?”
“在西邊的院子裏。”
“好,我去找他。”
嶽疏桐來到薑皎的院子,隻見薑皎正提筆寫著什麽。
“薑先生,打攪了。”嶽疏桐上前道。
“不妨事。”薑皎抬頭看到是嶽疏桐,笑道。
“薑先生在寫什麽?”
“方才來了幾位夫人,都請我為她們調養身子。我正在寫藥方。”
“我也有一件事,想要請薑先生幫忙。”
“姑娘但說無妨。”
“薑先生醫術了得,不知可懂得讓瘋癲之人暫時恢複神誌的法子?”
“這……”薑皎麵露難色。
“那人的病時斷時續的,不是一直都瘋瘋癲癲的。”嶽疏桐忙道。
“若是如此,倒有一劑古方。”
嶽疏桐大喜過望。
“還請薑先生給我一份,到時,我有大用處。”
“藥的劑量都是要依病人的情況而定,豈能這般隨意。穀老一定要留我多住幾日,到時,我見了那位病人,再開給姑娘吧。”薑皎笑道。
“那好,我先多謝薑先生了。”
嶽疏桐再次迴到段泓的院子,剛剛坐下,瑤夫人便過來了。
“民女見過稷王殿下,殿下晚安。”
“夫人有禮了,請坐。”
“多謝殿下,隻是民女還有事,來與殿下和姑娘打聲招唿,便要走了。民女已經見到想見的人,可以放心離開了。”
“那我送送夫人。”嶽疏桐上前道。
嶽疏桐送要瑤夫人上了馬車,再次謝了她出手相助。
瑤夫人直言不必客氣,放下了車簾。
有一瞬間,嶽疏桐好像看到瑤夫人的眼眶有些紅紅的,似是哭過,頓覺困惑。
為了避開那些官兵,迴穀宅的路上,嶽疏桐隻挑小巷走。
宋府到穀宅的路,並不算太遠,但這麽一繞路,就耗費了不少時辰。
終於,隻要穿過前麵的大路,再走兩條巷子,就能到穀宅了。
嶽疏桐停了下來,前後看了看,並沒有官兵經過。
她便邁開步子,快步向前。
可就在這時,突然在前方傳來盔甲碰撞的聲音。嶽疏桐警覺有官兵過來了,隻能轉頭往後走。
可不巧,剛剛走出這條巷子,便見到打東邊過來了一隊人,正隨意抓過往的路人盤問。
嶽疏桐隻好往西走。
“你,站住。”身後突然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
嶽疏桐不敢迴頭看,也並不確定叫的人是自己,隻能埋頭繼續向前走。
“我讓你站住,你聽到沒有!”
嶽疏桐沒有停下,反而加快了步伐。
“抓住她!”
嶽疏桐聞聲,索性鑽入了人群之中,想要以此甩掉那些人。
熙熙攘攘的行人果然攔住了追兵,嶽疏桐趁機向前跑去。
她拐進了一條小巷,想要從這裏繞路。
這條小巷中隻有一戶人家,朱紅色的小門緊閉著。
嶽疏桐倚在門邊,想要查看一下情況,再決定往哪邊走。突然,小門毫無征兆地打開了,一隻手伸了出來,一把將嶽疏桐拉了進去。
嶽疏桐來不及多想,直接抽出短劍,向那個拉住自己的人刺去。
豈料那人側身躲開,還握住了嶽疏桐的手腕,
嶽疏桐這才看清,那人竟然是鄧鋃。
“鄧大人?你怎麽會……”嶽疏桐很是愕然,四下看了看,猜想這裏或許就是鄧鋃的府邸。
“我倒想問姑娘為何在這裏。含春樓那件事鬧得那麽大,如今風聲這麽緊,姑娘怎麽還敢在白天出來走動?”鄧鋃放開了嶽疏桐,笑著問道。
嶽疏桐便將緣由告知鄧鋃。
“原來如此。”鄧鋃雙眼注視著地麵,迴想著嶽疏桐的話。
“振聲,你在同什麽人說話?”一個溫柔的女聲從上方傳來。
嶽疏桐抬頭循聲望去,隻見那日深夜拜訪穀銘的瑤夫人正倚靠著欄杆,向下望。
“瑤夫人,是我。”嶽疏桐見禮道。
“原來是姑娘。”瑤夫人很是驚喜,轉身進去,不多時,從屋中款款走了出來。
“嶽姑娘遇到了一點麻煩,或許,等一會兒我們要幫個小忙。”鄧鋃道。
“好。”瑤夫人爽快地答應了。
就在這時,門被敲響了。
“什麽人?”瑤夫人上前問道。
“我們奉太師之命,捉拿叛賊!”
瑤夫人向嶽疏桐使了一個眼色,嶽疏桐便躲進了屋中。
“幾位官爺辛苦。不知道抓的是什麽叛賊?”瑤夫人的聲音中帶著笑意。
“原來是夫人,打攪了。我們兄弟幾個方才在路上看見一個可疑的女子,往這邊來了。”
“可我這裏,並沒有什麽外人哪。況且,或許那姑娘是有什麽急事迴家去。我看,是官爺們太辛苦了,急著立功才看錯了。來了就是客,我前幾日剛剛收到一罐好茶,幾位官爺要是不嫌棄,進來坐坐,喝喝茶?”
“不,不……”
“我看,你們還是心裏存疑,不妨進來,把這裏搜上一搜。”鄧鋃的聲音響起。
“鄧大人?見過鄧大人。我們還是去別處查查吧。小的告退。”
片刻後,瑤夫人和鄧鋃走了進來。
“好了,姑娘,他們都走了。”瑤夫人道。
“多謝夫人,多謝鄧大人。”
“姑娘太客氣了,舉手之勞罷了。”
“這裏……竟然是夫人的住處,我還以為,此處是鄧大人的府邸。”嶽疏桐四下看了看。
“這也並沒有什麽分別。”鄧鋃笑道。
“別站著了,快坐下說話吧。”
三人坐了下來,丫鬟端上了清茶和果子。
“鄧大人怎麽會知道我在這附近?”嶽疏桐問道。
“這裏的丫鬟上街買針線,看到了姑娘,便趕迴來報信。我猜著,姑娘應該會往這邊來,便在門口候著。”
“此次,若不是大人和夫人,隻怕少不了一番麻煩。”
“姑娘先坐一坐,我讓人備好車,送姑娘迴去。”瑤夫人道。
“不勞夫人了,我自己迴去便好。”
“這怎麽行,萬一這附近還有官兵在巡查,姑娘豈不是自投羅網?更何況,我也想去穀宅見一個人。”
“那好,多謝夫人了。”嶽疏桐點了點頭,道。
瑤夫人立刻命人去備車。
“振聲,你先等等我,等我迴來,我們去錦食樓吃飯。”臨行前,瑤夫人對鄧鋃道。
“好。”鄧鋃答應著。
嶽疏桐悄悄看看瑤夫人,又看看鄧鋃,隻覺得這二人的關係很是不一般,至少比尋常的友人更為親近些。
“我見夫人與鄧大人之間,情誼很是深厚。”路上,嶽疏桐道。
瑤夫人的麵色漸漸變得緋紅,垂眸笑到:
“我與振聲的情分,確實非同一般。”
嶽疏桐不免有些好奇,這二人究竟是如何相識,又是如何漸漸走近的。不過,這都是私事,便沒有發問。
順利到了穀宅後,瑤夫人去見穀夫人,嶽疏桐去找段泓。
段泓正坐在院子裏看書。嶽疏桐上前,輕輕喚了聲殿下。
以嶽疏桐對段泓的了解,段泓此時一定正在生氣。
見段泓沒有答話,嶽疏桐便在段泓身邊坐了下來,兀自說起在宋庸那裏聽來的對話。
“你冒著這麽大的風險,就是為了這個。”段泓終於開口,放下了書,卻不看嶽疏桐。
“這個值得我冒這個險。”嶽疏桐道。
段泓歎了一口氣,終於看向嶽疏桐,道:
“下次不要再這樣了,太危險了。若有什麽事,我去吧。”
“好。”嶽疏桐知道若不答應段泓,隻怕段泓還會一直堅持,“薑先生在哪兒?”
“在西邊的院子裏。”
“好,我去找他。”
嶽疏桐來到薑皎的院子,隻見薑皎正提筆寫著什麽。
“薑先生,打攪了。”嶽疏桐上前道。
“不妨事。”薑皎抬頭看到是嶽疏桐,笑道。
“薑先生在寫什麽?”
“方才來了幾位夫人,都請我為她們調養身子。我正在寫藥方。”
“我也有一件事,想要請薑先生幫忙。”
“姑娘但說無妨。”
“薑先生醫術了得,不知可懂得讓瘋癲之人暫時恢複神誌的法子?”
“這……”薑皎麵露難色。
“那人的病時斷時續的,不是一直都瘋瘋癲癲的。”嶽疏桐忙道。
“若是如此,倒有一劑古方。”
嶽疏桐大喜過望。
“還請薑先生給我一份,到時,我有大用處。”
“藥的劑量都是要依病人的情況而定,豈能這般隨意。穀老一定要留我多住幾日,到時,我見了那位病人,再開給姑娘吧。”薑皎笑道。
“那好,我先多謝薑先生了。”
嶽疏桐再次迴到段泓的院子,剛剛坐下,瑤夫人便過來了。
“民女見過稷王殿下,殿下晚安。”
“夫人有禮了,請坐。”
“多謝殿下,隻是民女還有事,來與殿下和姑娘打聲招唿,便要走了。民女已經見到想見的人,可以放心離開了。”
“那我送送夫人。”嶽疏桐上前道。
嶽疏桐送要瑤夫人上了馬車,再次謝了她出手相助。
瑤夫人直言不必客氣,放下了車簾。
有一瞬間,嶽疏桐好像看到瑤夫人的眼眶有些紅紅的,似是哭過,頓覺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