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來到廳上,隻見薑皎正同穀虛懷和向隻影閑聊。
“稷王殿下,阿灼姑娘。”薑皎起身行禮。
嶽疏桐二人亦還禮。
薑皎四處看了看,問道:
“怎麽不見竹猗公子?”
在場的人皆一愣。嶽疏桐沉默良久,將竹猗已經不在了事告訴了薑皎。
薑皎的臉色頓時變得煞白。他沒有問事情的原委,隻是輕輕道:
“稍後,我能否為竹公子上一炷香?”
“好。”嶽疏桐啞聲道。
“我還以為薑先生已經迴神農山莊了。”段泓道。
“本來一早就該迴去的,豈料,宋夫人突感不適,便留我在府中又住了一段時日。如今我已經為宋夫人調養好了,今日便準備啟程迴去。”
“宋夫人?是宋懷珍姑娘的母親?”嶽疏桐問道。
“正是。”
嶽疏桐頓覺得甚是奇怪。
“敢問薑先生,宋夫人所患的是何種病症?”
薑皎一愣,有些猶豫。
“薑先生不要見怪,我隻是覺得事有蹊蹺。宋夫人的事,我絕不外泄。”
“宋夫人隻是尋常的憂思過度罷了。”薑皎言簡意賅。
嶽疏桐點點頭,暗自思忖著。
先是女兒病了,緊接著母親也病了,似乎這封後一事,對宋家人而言,並不是什麽幸事。這其中必然有一個緣故,不然,她們不會如此憂慮。
或許,是因為這宮中有什麽讓她們恐懼的東西。
入了宮,宋家姑娘便不在父母的庇護之下,可是她如今貴為皇後,誰能動得了宋姑娘。
除了段暄和司徒妍。
想到這裏,嶽疏桐不禁心中一驚。
難不成,宋夫人所擔心的,就是段暄和司徒妍?
可宋家平素與司徒氏並無交集,宋庸一直以來也是兢兢業業,從不生事,不曾得罪過其他人。究竟是什麽,讓他們如此害怕。
若是司徒妍想以宋家姑娘為質,以要挾宋庸為己所用,似乎也說不通。畢竟司徒氏的擁躉已經夠多了,況且,若想拉攏宋庸,那麽之前為何不拉攏,又為何要把宋庸的掌上明珠拘於深宮。
嶽疏桐越想越覺得奇怪。
“阿灼,你在想什麽?”段泓的聲音響起,嶽疏桐才迴過神,發現在場的人皆好奇地望著自己。
嶽疏桐便將所猜想的一一道來。
聽完後,段泓沉默了片刻,道:
“確實有些奇怪。古來封後,無外乎真心與利益。可段暄此人,絕不會對什麽人有真心的。司徒妍一向眼高於頂,要是為段暄選皇後,一定從朝中那些世家大族的女兒中挑選,宋家平民出身,這樣的家室,她是萬萬瞧不上的。那便隻剩利益了。”
“方才阿灼說,這位宋大人是門下侍郎。我記得,這個官職是正三品,雖不算太低,但是隻怕也無法給司徒氏帶來什麽利益。”向隻影道。
“並不一定隻有金錢權勢才叫做利益。”段泓意味深長地說。
“有時,不損害利益,也是一種好處。”經過方才的一番談論,嶽疏桐心中有了一個推論。
“阿灼,你想到了什麽?”向隻影問道。
“隻是一個猜想。”
“是什麽?”
“我在想,宋家姑娘入宮,會不會是做人質的。”
“人質?”向隻影一臉不可置信。
嶽疏桐點點頭。
“讓宋家姑娘進宮,意在暗示宋庸,不該做的不要做,不該說的不要說。”
“有道理。”
“殿下,我想去宋府。”
“不可!如今外麵都是搜捕你的官兵,你如今出去,無異於自投羅網。”段泓立刻出言阻攔。
“若是當真如我設想的那樣,我能讓宋庸為我們所用。更何況,雖然我們現下有禁軍相助,可若是能調動祈安城周邊的守軍,我們的勝算會更大。而宋家小姐,可幫我們拿到虎符。”嶽疏桐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還是我去吧。”段泓道。
“我已經暴露,若是殿下也暴露了,那我們便前功盡棄了。”嶽疏桐爭執道。
“我可以帶殿下和姑娘進去。”薑皎突然道。
嶽疏桐和段泓都看向薑皎。
“薑先生有何妙計?”嶽疏桐問道。
“與我同行的,有一位藥童,一位醫女。那位藥童年紀雖小,但個子卻高。還有那位醫女,與阿灼姑娘身量相當。殿下和姑娘可換上他們二人的衣服,到時我借口說,忘記為宋夫人開一副補藥,就可以帶著二位進去了。到那時,我可以試著從宋大人和宋夫人那裏套出話。殿下和姑娘聽著就好。”
“這個計劃可行。”穀虛懷道。
“那好,就這麽辦吧。”段泓同意了。
嶽疏桐和段泓立刻換好了衣服,跟著薑皎,很是順利地進入了宋府,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如此勞動薑先生,我實在是過意不去。”前往宋夫人臥房的路上,宋庸道。
“此乃醫者本分,大人不必客氣。”
到了宋夫人臥房外,薑皎讓嶽疏桐和段泓在外等候,他獨自進去。
房門合上,嶽疏桐留神聽著裏麵的動靜。
“大人,夫人的病,暫時有所好轉了。”
“暫時有所好轉?此話怎講?”
“常言道,心病還須心藥醫。夫人心病未除,饒是在下有妙手迴春之法,用了再多的靈丹妙藥,都無法根除此病。如今的藥方,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片刻沉默後,宋庸的聲音響起:
“還請薑先生多費心。隻要能醫好夫人的病,我不吝嗇金銀。”
“宋大人誤會了,錢財乃身外之物,在下從不放在眼裏,所求的,不過是天下蒼生無病無疾。夫人的心病不除,隻怕病痛難愈。”
又是一陣沉默。
終於,薑皎再次開口:
“夫人若是有什麽事,大可以說出來。還請大人不要多心,這也是為了醫好夫人的病。”
“什麽事?不過是一片愛女之心罷了。”宋夫人哽咽著開口了。
“在下懂得,任憑皇後之位如何尊貴,做父母的,隻擔心女兒的平安康健。”
屋中的人沒有再說話,隻傳來一聲歎息。
宋庸夫婦二人守口如瓶,看來是不會再與薑皎透露太多了。嶽疏桐暗想著。
果然不多時,門開了,薑皎走了出來。
“我送一送薑先生。”宋庸道。
“不勞大人了。大人請留步。”
幾番推讓後,宋庸終於不再堅持送薑皎出府。
“殿下,姑娘,還請見諒,宋大人顯然是不想與外人吐露過多。”薑皎壓低聲音道。
“無妨,薑先生能幫我們,我們已經很感激了。”段泓道。
“不好,我把薑先生的醫箱落下了。”剛剛走出宋府,嶽疏桐驚唿道。
“姑娘可還記得落在了哪裏?我去幫姑娘取來。”宋府的婆子道。
“我也不記得了,不如,我隨嬸子一道進去找吧。”嶽疏桐道,“先生,請先迴去吧。”
不等段泓和薑皎說什麽,嶽疏桐拿過車夫的馬鞭,輕輕打在馬的身上,馬車開始緩緩前行。
嶽疏桐跟著婆子進去了。
這一切都是她有意為之。
嶽疏桐故意落得很遠,等到那婆子拐進了一條巷子,嶽疏桐立刻抄另一條路去了宋夫人的臥房。
此時臥房外沒有任何人,想必是宋庸已經屏退了服侍的人。
嶽疏桐蹲下身,緊貼著窗戶,偷聽裏麵的動靜。
“都怨你,你說你當初忙完了公務,不趕緊迴家,在那裏逛什麽。”宋夫人正在抱怨宋庸。
宋庸沒有發話。
“這下好了,女兒被弄到宮裏去了。也不知道我們母女二人還有沒有再見的日子。”
“我也沒想到,我怎麽就聽到了太師和他們密謀毒害先帝這件事啊。”宋庸歎道。
“你還說!”宋夫人壓低了聲音,“你非要害死女兒才甘心?”
“果然如此,宋家姑娘果然是入宮做“人質”了。至少宋庸和宋夫人是這麽以為的。”嶽疏桐低聲自言自語道。
“姑娘,姑娘。”婆子的聲音突然傳來。
嶽疏桐立刻起身,假裝正在尋找藥箱。
“姑娘,我給你找到了。”婆子走上前,遞上了一隻小木箱。
“多謝嬸子。我想著可能落下了這邊,就自己過來找了。”嶽疏桐道。
“這箱子就在那邊的廊下呢。”婆子並未起疑。
嶽疏桐再次道謝,快步走出了宋府。
“稷王殿下,阿灼姑娘。”薑皎起身行禮。
嶽疏桐二人亦還禮。
薑皎四處看了看,問道:
“怎麽不見竹猗公子?”
在場的人皆一愣。嶽疏桐沉默良久,將竹猗已經不在了事告訴了薑皎。
薑皎的臉色頓時變得煞白。他沒有問事情的原委,隻是輕輕道:
“稍後,我能否為竹公子上一炷香?”
“好。”嶽疏桐啞聲道。
“我還以為薑先生已經迴神農山莊了。”段泓道。
“本來一早就該迴去的,豈料,宋夫人突感不適,便留我在府中又住了一段時日。如今我已經為宋夫人調養好了,今日便準備啟程迴去。”
“宋夫人?是宋懷珍姑娘的母親?”嶽疏桐問道。
“正是。”
嶽疏桐頓覺得甚是奇怪。
“敢問薑先生,宋夫人所患的是何種病症?”
薑皎一愣,有些猶豫。
“薑先生不要見怪,我隻是覺得事有蹊蹺。宋夫人的事,我絕不外泄。”
“宋夫人隻是尋常的憂思過度罷了。”薑皎言簡意賅。
嶽疏桐點點頭,暗自思忖著。
先是女兒病了,緊接著母親也病了,似乎這封後一事,對宋家人而言,並不是什麽幸事。這其中必然有一個緣故,不然,她們不會如此憂慮。
或許,是因為這宮中有什麽讓她們恐懼的東西。
入了宮,宋家姑娘便不在父母的庇護之下,可是她如今貴為皇後,誰能動得了宋姑娘。
除了段暄和司徒妍。
想到這裏,嶽疏桐不禁心中一驚。
難不成,宋夫人所擔心的,就是段暄和司徒妍?
可宋家平素與司徒氏並無交集,宋庸一直以來也是兢兢業業,從不生事,不曾得罪過其他人。究竟是什麽,讓他們如此害怕。
若是司徒妍想以宋家姑娘為質,以要挾宋庸為己所用,似乎也說不通。畢竟司徒氏的擁躉已經夠多了,況且,若想拉攏宋庸,那麽之前為何不拉攏,又為何要把宋庸的掌上明珠拘於深宮。
嶽疏桐越想越覺得奇怪。
“阿灼,你在想什麽?”段泓的聲音響起,嶽疏桐才迴過神,發現在場的人皆好奇地望著自己。
嶽疏桐便將所猜想的一一道來。
聽完後,段泓沉默了片刻,道:
“確實有些奇怪。古來封後,無外乎真心與利益。可段暄此人,絕不會對什麽人有真心的。司徒妍一向眼高於頂,要是為段暄選皇後,一定從朝中那些世家大族的女兒中挑選,宋家平民出身,這樣的家室,她是萬萬瞧不上的。那便隻剩利益了。”
“方才阿灼說,這位宋大人是門下侍郎。我記得,這個官職是正三品,雖不算太低,但是隻怕也無法給司徒氏帶來什麽利益。”向隻影道。
“並不一定隻有金錢權勢才叫做利益。”段泓意味深長地說。
“有時,不損害利益,也是一種好處。”經過方才的一番談論,嶽疏桐心中有了一個推論。
“阿灼,你想到了什麽?”向隻影問道。
“隻是一個猜想。”
“是什麽?”
“我在想,宋家姑娘入宮,會不會是做人質的。”
“人質?”向隻影一臉不可置信。
嶽疏桐點點頭。
“讓宋家姑娘進宮,意在暗示宋庸,不該做的不要做,不該說的不要說。”
“有道理。”
“殿下,我想去宋府。”
“不可!如今外麵都是搜捕你的官兵,你如今出去,無異於自投羅網。”段泓立刻出言阻攔。
“若是當真如我設想的那樣,我能讓宋庸為我們所用。更何況,雖然我們現下有禁軍相助,可若是能調動祈安城周邊的守軍,我們的勝算會更大。而宋家小姐,可幫我們拿到虎符。”嶽疏桐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還是我去吧。”段泓道。
“我已經暴露,若是殿下也暴露了,那我們便前功盡棄了。”嶽疏桐爭執道。
“我可以帶殿下和姑娘進去。”薑皎突然道。
嶽疏桐和段泓都看向薑皎。
“薑先生有何妙計?”嶽疏桐問道。
“與我同行的,有一位藥童,一位醫女。那位藥童年紀雖小,但個子卻高。還有那位醫女,與阿灼姑娘身量相當。殿下和姑娘可換上他們二人的衣服,到時我借口說,忘記為宋夫人開一副補藥,就可以帶著二位進去了。到那時,我可以試著從宋大人和宋夫人那裏套出話。殿下和姑娘聽著就好。”
“這個計劃可行。”穀虛懷道。
“那好,就這麽辦吧。”段泓同意了。
嶽疏桐和段泓立刻換好了衣服,跟著薑皎,很是順利地進入了宋府,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如此勞動薑先生,我實在是過意不去。”前往宋夫人臥房的路上,宋庸道。
“此乃醫者本分,大人不必客氣。”
到了宋夫人臥房外,薑皎讓嶽疏桐和段泓在外等候,他獨自進去。
房門合上,嶽疏桐留神聽著裏麵的動靜。
“大人,夫人的病,暫時有所好轉了。”
“暫時有所好轉?此話怎講?”
“常言道,心病還須心藥醫。夫人心病未除,饒是在下有妙手迴春之法,用了再多的靈丹妙藥,都無法根除此病。如今的藥方,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片刻沉默後,宋庸的聲音響起:
“還請薑先生多費心。隻要能醫好夫人的病,我不吝嗇金銀。”
“宋大人誤會了,錢財乃身外之物,在下從不放在眼裏,所求的,不過是天下蒼生無病無疾。夫人的心病不除,隻怕病痛難愈。”
又是一陣沉默。
終於,薑皎再次開口:
“夫人若是有什麽事,大可以說出來。還請大人不要多心,這也是為了醫好夫人的病。”
“什麽事?不過是一片愛女之心罷了。”宋夫人哽咽著開口了。
“在下懂得,任憑皇後之位如何尊貴,做父母的,隻擔心女兒的平安康健。”
屋中的人沒有再說話,隻傳來一聲歎息。
宋庸夫婦二人守口如瓶,看來是不會再與薑皎透露太多了。嶽疏桐暗想著。
果然不多時,門開了,薑皎走了出來。
“我送一送薑先生。”宋庸道。
“不勞大人了。大人請留步。”
幾番推讓後,宋庸終於不再堅持送薑皎出府。
“殿下,姑娘,還請見諒,宋大人顯然是不想與外人吐露過多。”薑皎壓低聲音道。
“無妨,薑先生能幫我們,我們已經很感激了。”段泓道。
“不好,我把薑先生的醫箱落下了。”剛剛走出宋府,嶽疏桐驚唿道。
“姑娘可還記得落在了哪裏?我去幫姑娘取來。”宋府的婆子道。
“我也不記得了,不如,我隨嬸子一道進去找吧。”嶽疏桐道,“先生,請先迴去吧。”
不等段泓和薑皎說什麽,嶽疏桐拿過車夫的馬鞭,輕輕打在馬的身上,馬車開始緩緩前行。
嶽疏桐跟著婆子進去了。
這一切都是她有意為之。
嶽疏桐故意落得很遠,等到那婆子拐進了一條巷子,嶽疏桐立刻抄另一條路去了宋夫人的臥房。
此時臥房外沒有任何人,想必是宋庸已經屏退了服侍的人。
嶽疏桐蹲下身,緊貼著窗戶,偷聽裏麵的動靜。
“都怨你,你說你當初忙完了公務,不趕緊迴家,在那裏逛什麽。”宋夫人正在抱怨宋庸。
宋庸沒有發話。
“這下好了,女兒被弄到宮裏去了。也不知道我們母女二人還有沒有再見的日子。”
“我也沒想到,我怎麽就聽到了太師和他們密謀毒害先帝這件事啊。”宋庸歎道。
“你還說!”宋夫人壓低了聲音,“你非要害死女兒才甘心?”
“果然如此,宋家姑娘果然是入宮做“人質”了。至少宋庸和宋夫人是這麽以為的。”嶽疏桐低聲自言自語道。
“姑娘,姑娘。”婆子的聲音突然傳來。
嶽疏桐立刻起身,假裝正在尋找藥箱。
“姑娘,我給你找到了。”婆子走上前,遞上了一隻小木箱。
“多謝嬸子。我想著可能落下了這邊,就自己過來找了。”嶽疏桐道。
“這箱子就在那邊的廊下呢。”婆子並未起疑。
嶽疏桐再次道謝,快步走出了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