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趁機將整理好的損失清單折子呈給了康熙。
“阿瑪,被我們視為蠻夷之地的國家造出了大清都沒有的武器,而大清卻隻能仿造改進是很容易將自己置於險境的。”
“更何況,大清對朝貢國一向慷慨,無異於割讓血肉養肥別人。而今邊境戰事頻頻,保成希望阿瑪將這些銀兩用於發展大清上。”
胤礽第一次在康熙麵前表現出不符合年齡的沉穩冷靜。
“朕要想想,保成先迴去吧。”
屏退了所有人,康熙在乾清宮內沉思了很久,連用膳都錯過了。
胤礽知道他需要重建認知的時間過程並未出麵打擾。
此後的幾天中,隻要有空胤礽就會帶著胤禛旁觀戴梓仿造鳥槍,兩人談話的不經意之言總會讓戴梓靈感迸發。
“四弟,孤不想等了,阿瑪的認知觀念一日不變,大清就會落後一日。孤決定把一切都告知阿瑪。”
胤礽語氣堅定的說道。
“二哥確定想好了,即便是被阿瑪當成孤魂野鬼,即便是置身於險地再被囚禁起來?”
“是,為大清粉身碎骨都是值得的。”
胤礽身上帶著一股破釜沉舟的氣勢,堅定如鐵的看向胤禛。
“孤打算將所有攬在身上,不會透露你的遭遇。挽救大清的重任需要四弟擔起,你比孤更合適。孤願為大清改革獻身開路。”
隻是這樣就辜負了這一世生他養他的額娘了。
胤礽的心中想起楚寧就生出一絲動容,很快被堅定的信念給淹沒了。
他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隻為讓大清不再重蹈落後挨打的局麵。
很快,康熙再一次於乾清宮宣見胤礽。
請安過後,胤礽不等康熙問話搶先一步出言。
“阿瑪,保成有要事稟報,事關我大清國運昌盛,希望阿瑪能先聽保成把話講完。”
眼神紅潤,目光哀求的看向康熙。
“好,朕會好好聽保成所言。”
“保成身上有個秘密,一直隱瞞至今。阿瑪不知保成是重活一世之人,死後又見證了大清的衰敗。”
果不其然,得到了康熙震驚詫異又帶著不可思議的眼神迴複。
為了加深康熙對他所說內容的可信度,胤礽特意從九龍奪嫡開始講起,說了他二次廢立被圈禁的下場,而後把胤禛提過的大清衰敗的下場複述了一遍。
事情太過突然,康熙都有些接受無能了。
但是,胤礽的話中內容又讓他不得不信。
為了朝堂製衡抬舉明珠和索額圖,為了磨礪儲君而讓胤禔充當鍛煉胤礽的磨刀石。
這些想法都是康熙心中的隱秘,無人知曉。
而今,胤礽卻能紮針見血的點明出來。
“朕不信!朕怎會命人囚禁你,都是假的。保成是朕精心培養的儲君,是將來要接替朕的大位之人,又怎會輕易廢黜。”
“保成所言句句屬實,並無半點虛言。汗阿瑪廢黜是因保成之過,不該覬覦皇權,不該利欲熏心。是保成傷了與阿瑪的父子情分,所有結果都是應得的,不怪任何人。”
胤礽跪在康熙麵前向他懺悔前世之過,一直壓在心底的愧疚終於有了宣泄的機會。
前世生生磨滅了父子情分,胤礽連阿瑪的最後一麵都沒見到,至死都是懊悔內疚的。
“阿瑪要相信保成,保成不會傷害大清。現在正是改變大清的時候,才不至於後世落得江山被人瓜分、百姓任人宰割的局麵。”
“保成先起來,讓朕想想,讓朕想想。”
這時,胤禛也闖了進來,跪在了胤礽的身邊。
而後追進來的梁九功無奈跪地向康熙請罪,又被打發到殿外守著了。
殿內剩下了父子三人。
“胤禛闖進來又為何事?”
“汗阿瑪,胤禛和太子二哥一樣也是重生之人,後世遭遇都是胤禛告訴二哥的。如若降罪,請汗阿瑪連同胤禛一起責罰。”
“朕在你們眼中是暴君吧,隨隨便便就給人降罪?”
康熙都被氣笑了,看著禦案前跪的筆直的二人,無奈的揮揮手。
“都起吧,事關重大,應當從長計議。你們是朕的孩子,朕相信你們不會傷害大清。”
康熙再次拿出胤礽呈交的折子,心裏的想法已然改變了。
“攘外先安內,改革不能急於一時,所以這次對待外邦的態度不能猛然改變。貿易之事上朕會讓大臣提出章程,你們也上一份折子吧。”
“胤礽\/胤禛遵旨。”
離開乾清宮的二人長舒了一口氣,心裏的陰霾散去了不少。
“四弟,今日你不該來的。”
“二哥,拯救大清並非你一個人的擔子,是我,同樣也是其他兄弟的責任。”
生在這片土地上,他們享受了皇子的尊貴待遇就有責任保護這片土地不被人踐踏。
今日魯莽的結果所幸是好的。
兩人相視一笑,他們的心是一樣的,不想同室操戈,不想國土淪喪。
戴梓將奉命改造的火器成品獻給了康熙。
“皇上,臣不辱使命仿造出了鳥槍,並且臣在射程和威力上做了改進,其殺傷力遠超原物。”
“好,愛卿果然不負朕的期望,做的不錯,朕有賞。”
康熙讓人從他的私庫中取了一些擺件和銀兩賞賜給了戴梓。
明白武器的重要性後,康熙對火器的研發上了心。
而戴梓這個在火器上有大才的臣子自然就得了重用,康熙讓他再接再厲為大清研製出更厲害的武器。
荷蘭外交使團離開大清之前,康熙專門設宴款待了遣使者,向他們展示了戴梓仿製的鳥槍威力,震懾了對方。
荷蘭遣使者的態度更加尊重了,眼神中再也沒了自傲,多了幾分羞愧。
離開之前一直安安分分的。
這次,荷蘭和大清依舊互通了貿易往來,不過這次大清給予對方的優惠比之前減了一些。
其中胤禛貢獻的計策起了不小的作用。
他借鑒了後世的營銷手段提價送贈品,甚至給一些瓷器、絲綢、茶葉安上了皇家禦供的名義,借此抬高了售價。
種種手段彌補了折扣上的損失,還將更多商品推向了海外。
荷蘭使團離開之後,大清的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
“阿瑪,被我們視為蠻夷之地的國家造出了大清都沒有的武器,而大清卻隻能仿造改進是很容易將自己置於險境的。”
“更何況,大清對朝貢國一向慷慨,無異於割讓血肉養肥別人。而今邊境戰事頻頻,保成希望阿瑪將這些銀兩用於發展大清上。”
胤礽第一次在康熙麵前表現出不符合年齡的沉穩冷靜。
“朕要想想,保成先迴去吧。”
屏退了所有人,康熙在乾清宮內沉思了很久,連用膳都錯過了。
胤礽知道他需要重建認知的時間過程並未出麵打擾。
此後的幾天中,隻要有空胤礽就會帶著胤禛旁觀戴梓仿造鳥槍,兩人談話的不經意之言總會讓戴梓靈感迸發。
“四弟,孤不想等了,阿瑪的認知觀念一日不變,大清就會落後一日。孤決定把一切都告知阿瑪。”
胤礽語氣堅定的說道。
“二哥確定想好了,即便是被阿瑪當成孤魂野鬼,即便是置身於險地再被囚禁起來?”
“是,為大清粉身碎骨都是值得的。”
胤礽身上帶著一股破釜沉舟的氣勢,堅定如鐵的看向胤禛。
“孤打算將所有攬在身上,不會透露你的遭遇。挽救大清的重任需要四弟擔起,你比孤更合適。孤願為大清改革獻身開路。”
隻是這樣就辜負了這一世生他養他的額娘了。
胤礽的心中想起楚寧就生出一絲動容,很快被堅定的信念給淹沒了。
他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隻為讓大清不再重蹈落後挨打的局麵。
很快,康熙再一次於乾清宮宣見胤礽。
請安過後,胤礽不等康熙問話搶先一步出言。
“阿瑪,保成有要事稟報,事關我大清國運昌盛,希望阿瑪能先聽保成把話講完。”
眼神紅潤,目光哀求的看向康熙。
“好,朕會好好聽保成所言。”
“保成身上有個秘密,一直隱瞞至今。阿瑪不知保成是重活一世之人,死後又見證了大清的衰敗。”
果不其然,得到了康熙震驚詫異又帶著不可思議的眼神迴複。
為了加深康熙對他所說內容的可信度,胤礽特意從九龍奪嫡開始講起,說了他二次廢立被圈禁的下場,而後把胤禛提過的大清衰敗的下場複述了一遍。
事情太過突然,康熙都有些接受無能了。
但是,胤礽的話中內容又讓他不得不信。
為了朝堂製衡抬舉明珠和索額圖,為了磨礪儲君而讓胤禔充當鍛煉胤礽的磨刀石。
這些想法都是康熙心中的隱秘,無人知曉。
而今,胤礽卻能紮針見血的點明出來。
“朕不信!朕怎會命人囚禁你,都是假的。保成是朕精心培養的儲君,是將來要接替朕的大位之人,又怎會輕易廢黜。”
“保成所言句句屬實,並無半點虛言。汗阿瑪廢黜是因保成之過,不該覬覦皇權,不該利欲熏心。是保成傷了與阿瑪的父子情分,所有結果都是應得的,不怪任何人。”
胤礽跪在康熙麵前向他懺悔前世之過,一直壓在心底的愧疚終於有了宣泄的機會。
前世生生磨滅了父子情分,胤礽連阿瑪的最後一麵都沒見到,至死都是懊悔內疚的。
“阿瑪要相信保成,保成不會傷害大清。現在正是改變大清的時候,才不至於後世落得江山被人瓜分、百姓任人宰割的局麵。”
“保成先起來,讓朕想想,讓朕想想。”
這時,胤禛也闖了進來,跪在了胤礽的身邊。
而後追進來的梁九功無奈跪地向康熙請罪,又被打發到殿外守著了。
殿內剩下了父子三人。
“胤禛闖進來又為何事?”
“汗阿瑪,胤禛和太子二哥一樣也是重生之人,後世遭遇都是胤禛告訴二哥的。如若降罪,請汗阿瑪連同胤禛一起責罰。”
“朕在你們眼中是暴君吧,隨隨便便就給人降罪?”
康熙都被氣笑了,看著禦案前跪的筆直的二人,無奈的揮揮手。
“都起吧,事關重大,應當從長計議。你們是朕的孩子,朕相信你們不會傷害大清。”
康熙再次拿出胤礽呈交的折子,心裏的想法已然改變了。
“攘外先安內,改革不能急於一時,所以這次對待外邦的態度不能猛然改變。貿易之事上朕會讓大臣提出章程,你們也上一份折子吧。”
“胤礽\/胤禛遵旨。”
離開乾清宮的二人長舒了一口氣,心裏的陰霾散去了不少。
“四弟,今日你不該來的。”
“二哥,拯救大清並非你一個人的擔子,是我,同樣也是其他兄弟的責任。”
生在這片土地上,他們享受了皇子的尊貴待遇就有責任保護這片土地不被人踐踏。
今日魯莽的結果所幸是好的。
兩人相視一笑,他們的心是一樣的,不想同室操戈,不想國土淪喪。
戴梓將奉命改造的火器成品獻給了康熙。
“皇上,臣不辱使命仿造出了鳥槍,並且臣在射程和威力上做了改進,其殺傷力遠超原物。”
“好,愛卿果然不負朕的期望,做的不錯,朕有賞。”
康熙讓人從他的私庫中取了一些擺件和銀兩賞賜給了戴梓。
明白武器的重要性後,康熙對火器的研發上了心。
而戴梓這個在火器上有大才的臣子自然就得了重用,康熙讓他再接再厲為大清研製出更厲害的武器。
荷蘭外交使團離開大清之前,康熙專門設宴款待了遣使者,向他們展示了戴梓仿製的鳥槍威力,震懾了對方。
荷蘭遣使者的態度更加尊重了,眼神中再也沒了自傲,多了幾分羞愧。
離開之前一直安安分分的。
這次,荷蘭和大清依舊互通了貿易往來,不過這次大清給予對方的優惠比之前減了一些。
其中胤禛貢獻的計策起了不小的作用。
他借鑒了後世的營銷手段提價送贈品,甚至給一些瓷器、絲綢、茶葉安上了皇家禦供的名義,借此抬高了售價。
種種手段彌補了折扣上的損失,還將更多商品推向了海外。
荷蘭使團離開之後,大清的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