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墨筠不愧是專業的考古人員,三言兩語就跟我說明了這資料上《周書陰符》的來曆。


    也正好趁著現在時間寬裕,沒事做,唐墨筠索性就著“磤石”的話題,跟我聊了起來。


    “關於《周書陰符》這本書的作者,目前考古界和史學界都沒有找到實質證據來證明,據傳為薑太公所著,上麵主要記載的是一些關於陰陽、天道以及西周以前的事情。”


    “雖然目前僅存的竹簡上麵,內容大多跟陰陽有關,可正是這一點內容,我發現裏麵明確提到了‘磤石’二字。”


    “書中記載,磤石為北海天外之物,也就是今天的齊魯一帶,但具體的樣子、作用,由於我們掌握的古籍為殘篇,所以已經無從考證。”


    “另外此書雖然一直在曆朝曆代都有傳聞,但由於沒有人見過,所以一直被人懷疑是否存在,特別是在清代,一度被確定為偽書。”


    “但直到1972 年 ,我們的考古人員在琅琊市銀雀山漢墓中發現了 50 多枚《周書陰符》的竹簡,證明了至少在西漢時期,此書確實存在。”


    “聽你這麽一說,看來這東西不管有沒有什麽唿風喚雨的功能,至少從文物的角度看,就已經是無價之寶了……”


    我聽得津津有味,沒想到這《周書陰符》背後還有這麽多的故事。


    翻閱了下資料,《周書陰符》裏有這麽一段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降清於山,曰‘?’,地乘濁於澤,曰‘霳’。?霳合清濁而生陰陽者,為震,是為磤石。”


    這段話是文言文,我隻能看懂大概的意思。


    但即便看懂了,可我對這個什麽珠的東西,仍舊停留在最初的印象中。


    畢竟我們誰也沒有見過,就連文物追討小組的人去加州,也完全是因為道聽途說,打聽到那個女富豪擁有而已。


    我甚至懷疑,那個女富豪手裏壓根沒有磤石。


    要是這東西這麽神奇,她就不會這麽藏著掖著了。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至少當時文物追討小組在去拜訪她的時候,她應該拿出來給大家看一看,有個實物證明。


    可到頭來,我從唐墨筠那裏得知,前後兩批文物追討小組的成員,都沒有見到?霳珠,這就讓我覺得那個加州女富豪很可疑了。


    想了好久,我都沒想出合理的解釋,索性也沒再去想。


    ……


    ……


    坐飛機,特別是長途飛機,確實挺無聊的。


    而且08年這會兒,在飛機上還不能開手機,必須得全程關閉,所以一路上我也沒法玩貪吃蛇,隻能看看新聞或者跟唐墨筠聊聊天什麽的,打發消遣了。


    也就是在跟唐墨筠聊天的時候,我能感覺到她對自己的家事很保守,總是巧妙地轉移話題,一點也不想跟我透露。


    但要說起工作來,她反而顯得侃侃而談,似乎有意避開自己的家庭。


    見此情形,我就沒難為她。


    人都是需要隱私的,我必須得尊重別人。


    也許有人會問,你不是會奇門遁甲嗎,奇門不是學會就不用問,隻要起一卦,什麽都知道了嗎?


    是的。


    學會奇門遁,的確來人不用問。


    但不管是奇門還是其他術數,在占卜的時候,一定得遵循“無事不占、不動不占”的原則。


    什麽是無事不占?


    就是如果沒有具體的事情或疑問,隻是單純的想占卜看看某件事,那麽這時候最好不要進行占卜。


    而不動不占,指的是如果一件事情沒有任何動靜或變化,就沒有必要進行占卜。


    至於為何要遵循這兩項基本原則,是因為占卜本身就是通過特殊的手段來觀測宇宙的法則和自然的規律。


    說的再通俗點,就是在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下,去私自窺探別人的命運。


    從道德角度看,這屬於不尊重。


    從心理學角度看,無事就占很容易對人的思考和判斷力產生影響,並且占卜的結果也往往會受心理因素影響,降低準確率。


    而從能量守恆的角度看,每次占卜都在消耗一定的能量,如果毫無緣由頻繁的占卜,可能會導致能量的過度損耗。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準確說清楚這種能量的損耗到底是什麽,以及為什麽會這樣,但既然是古人傳下來的規矩,而且姥爺當年在教我奇門的時候,也明確說了這兩個基本原則,那我自然會恪守,不會輕易違背。


    ……


    ……


    我們從下午一點多出發,曆經12個小時左右,終於在當地時間上午九點多,成功到達了加州的新金山市。


    由於兩地相差 16 小時,所以等下了飛機過了安檢後,我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時間給調迴一天。


    在來米國之前,沈鈞已經跟這邊通了氣。


    因此當我們來到米國後,很順利的就跟接我們的人碰麵。


    在這邊,我肯定不會在國內一樣,沒事和別人聊聊天什麽的。


    畢竟我英文隻有初中的水平,再者,人生地不熟的,特別是我對米國的印象,仍舊停留在一些好萊塢影片中,覺得這個地方到處是真理,一言不合就互相拔出真理來對幹的層麵。


    所以,來到他國,低調點不是什麽壞事。


    負責接我們的,是文物追討小組在新金山市設立的辦事處工作人員。


    是兩個男人,一老一少。


    他們跟唐墨筠似乎認識,一路上,他們倒是沒聊文物追討的事情,而是在聊目前還在醫院生死不明的第二批小組成員。


    我坐在後麵仔細聽著他們的談話,得知第二批小組成員共八人,其中隻有那四個去過那個女富豪家裏的人出了事。


    國內相關的醫療專家以及家屬也已於前兩日來到了這邊,試圖聯合新金山市的醫生,竭盡全力的把他們搶救過來。


    但實際治療效果並不好,目前,那四人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隨時都有可能離開人世。


    聽到這消息,我當即提議直接去醫院。


    畢竟人命關天,現在還不是休息倒時差的時候。


    同樣,唐墨筠也是這個想法。


    不管是出於工作還是禮節上,來到這邊,第一時間還是先去看看生死未卜的同事比較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個陰陽先生的真實記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掌燈聽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掌燈聽雨並收藏一個陰陽先生的真實記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