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迎仙島已被紀寧用道術“三裏霧”掩去,又借枯竹老仙所煉得五麵旗門,外用顛倒乾坤上清大五行挪移大法,將迎仙島四外隔斷,使得此方地界讓人無法查聽。


    故而,現如今的迎仙島,除非是那有緣之人,因緣際會可見。要不然便是來者道行法力高過紀寧甚多,可破她的道術,方可見迎仙島其所在。


    紀寧雖為旁門散仙,本身便有千餘年的道力,又習得三部天書,道行法力均是大進。


    如今又得雪魂珠,增長了千年功力,縱然是嵩山二矮,紀寧也能敵而勝之了。


    當然,當今世上在紀寧之上的高人還是有些的,但是這些人大多已隱世深居,鮮少出世,更別提與紀寧為難了。


    日前,正在紫雲宮內教導石生的紀寧,忽然心有所感,掐指一算,暗付道:“還想日後去尋她,以解因果。沒想到因緣際會之下,她竟會來到迎仙島。果真是一飲一啄皆前定,眾生皆是難逃這方因果之網。”


    紀寧捏了捏石生頭上的小發髻,言道:“石生,迎仙島有客來訪,師尊去迎接一下,你自己在宮中勤加揣摩白陽真人遺留的圖解,以你的天資,日久自能融會貫通。稍能有成,再出宮去遊曆,略積外功。”


    石生外表粉雕玉琢,天真爛漫,甚是可愛。聞言抬頭,睜著人畜無害的大眼睛望著紀寧,隨即點了點頭,顯得格外惹人憐愛。


    紀寧瞧著心中一軟,伸手將石生一把抱住,好生揉捏了一下,方才放下石生。


    世人對長得好的人與物,總會偏愛一些,紀寧自是也不例外,甚至更為注重這一點。


    紀寧知修道之人原不在意浮華表相,似她這般注重容貌,未免失於偏執,不宜修道。不過,這就是紀寧的真我本心,順心而為,無愧於己於人,亦是她的道。


    石生在雲床之上,羞紅著臉,不敢看紀寧,又正襟危坐,開始凝神靜誌,練習白陽圖解,熊經鳥伸,外具百物之形,內藏先後天無窮變化。


    紀寧見此,不再打擾石生修煉,悄然無聲的走出宮去,輕聲把宮門一關,手發出一道紫光,傳訊於陸蓉波,讓其迴來教導石生,便去往迎仙島。


    石生所煉得白陽圖解,乃是紀寧特意去往風洞山白陽崖花雨洞,為石生築基而尋得。


    更在意外之下,得了白陽真人的一部針訣和兩匣芒餌。


    那日,紀寧剛一出宮,並未直奔蛇王廟尋合沙道長所留的“合沙奇書”,而是遠赴黔桂邊境,去風陽山白陽崖花雨洞。


    紀寧剛到黔桂邊境,發現此處數千裏山嶺雜遝,雖然風景奇麗,時為仙靈窟宅,除了山北鐵雁衝黃獅寨一帶,略有多族雜居外,亙古以來,洪荒未辟,大澤深山,山魈木魅、蟲蟒怪異之類甚多。


    紀寧頗費了一番功夫,方才尋覓到風洞山白陽崖花雨洞的所在。


    風洞山高出雲表,花雨洞外罡風凜冽異常,常人到此,便即吹化。紀寧周身紫氣流轉,宛若身披紫霞天衣一般,走進花雨洞。


    此洞為昔日白陽真人學道之所,靈跡甚多,乃人間七十二洞天之一。共分前、中、後三層,隻有前洞最為光明整潔,中洞深藏山腹,雖然高大宏深,已不如前洞明朗。


    紀寧望著上下壁內到處都是殘破之痕,此洞久傳藏有白陽真人一部針訣和兩匣芒餌,中間經過許多異派中人來此搜掘所導致。


    走向洞壁盡頭,紀寧見有一塊高約兩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並無字跡。轉過碑後,才是後洞門戶,高隻丈許。


    進門一看,洞內異常黑暗陰森,洞中仿佛比前、中二個洞還大得多,除當中一個石墩和零零落落豎著許多長短石柱外,並無甚出奇景物。


    紀寧早已明悟虛空生白之理,自可視暗如明。她雙膝一盤,坐於石墩之上,朝壁間一看,見四壁人物鱗介飛潛動躍之形,不特神態如生,竟悟出自東壁起始,個個俱似有唿應關聯。一數全壁,共是三百六十四個圖形。


    白陽圖解雖對紀寧無用,但她為了更好的傳授石生,故而,打算自身先習煉一番。


    東壁的人形,一共不足二十,起首是一連十二個人形的坐像,俱都跌坐朝前,身有衣冠,餘者均是赤著身子。


    頭一個兩手直向膝頭,一目垂簾內視,首微下垂。第二個頭略正些,姿態甚是安閑,以下的十個坐像,除麵貌胖瘦、身材高矮不一外,連服裝和那衣紋俱都相同,看不出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但是四壁三百六十四個圖像,飛潛動靜,無一雷同。


    紀寧知道那身衣冠的十二個坐像,乃是白陽圖解的坐功次序,最為重要的築基之法。自是不想如原著中的淩雲鳳那般,聰明反被聰明誤,舍了這十二個坐像不學。反倒最為用心習練這十二個坐像,隨後烙印於玉簡之內。


    第十三圖像起,盡是些昆蟲鱗介、人物鳥獸,各式各樣的動定狀態,無不包含在內。紀寧照著壁上所麵的圖像,熊經鳥伸,一一練習起來。


    隨著紀寧照本宣科的習練白陽圖解,一式皆有一式的征兆,她體內流淌的法力竟越發變得純淨,元靈亦隨之穩固。


    待到她將那三百六十四像一一練完,紀寧元嬰頓時感受到靈竅的壁壘變薄了許多。


    紀寧大喜,元嬰稍微一試。雖然仍舊未能出竅成功,不過明顯感受到靈竅壁壘確實薄了許多。


    本為石生而來,紀寧從未想過,竟有這意外之喜。


    紀寧之所以費勁心思來此抄錄白陽圖解,隻是為了讓石生修習圖解,悟出玄門上乘大道。不說遠勝峨眉的三英二雲,仍是可與之比肩。


    紀寧當初因太過於喜歡石生,遵從本心,收錄石生為徒,壞了他日後拜入峨眉派的機緣。可她所學,皆屬旁門,習之雖然可以道力高強,逍遙自在,長享仙家清福,但是功力駁雜不純,元靈未固,靈竅未開,元嬰不能出竅,又極易為魔所擾,唯有兵解飛升,別無他途。


    紀寧生來性情恬淡,本沒打算超越靈空天界,飛升紫府。隻想永為散仙,介於天人二境之間,仙宮隱修,自在逍遙,長此終古,自無大礙。


    但是,石生本是玄門正宗,天仙之材,故而,紀寧唯有這般,才能彌補石生一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蜀山世界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山問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山問道並收藏從蜀山世界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