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坎在上海美術館對吳冠中的畫作進行了分析,令汪富貴對這位“黃老板”肅然起敬。


    吳冠中是我國著名畫家,他的畫作融合了西洋油畫與中國水彩的風格,沒有過多的渲染,而是點到為止,對景色提煉點睛。


    “巧妙地運用傳統國畫的留白,西洋油畫的色彩對比,畫風清亮,對比鮮明,獨辟蹊徑,畫得有功底,未免匠氣。像吳先生這樣的風格,才是一種意境。給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黃坎侃侃而談,感覺像在做報告,小聶還是第一次這樣認真地聽他講話。


    汪富貴在研究徽學時,接觸了徽州畫派,黃山畫派,現在聽黃坎講他對吳冠中畫作的理解,自然很投入。


    ”畫家的筆描繪自然景色,如果隻追求‘像’,毫無意義,那還不如去看攝影,那豈不是更逼真?所以,反複品味你會從吳老的畫中感受到,他賦予風景以新的生命力。他善於運用簡潔而有力的筆觸,勾勒出山水的輪廓,常常以鮮明而純淨的色彩來表現自然,其中的神韻需要觀者有足夠的審美自覺,才可感悟。“黃坎注意到小芹看他的眼神同以往不一樣了。


    ”吳冠中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更傳達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黃坎看了一眼小聶,止住了他的”高談闊論“。


    汪富貴想:都說高手在民間,這黃老板真人不露像啊。他上前握住黃坎的手,聲音都有些顫抖了。


    “幸會啊,黃先生,我可以拜您為師嗎?”汪富貴說道。


    “哪裏,哪裏,我也是瞎琢磨。”黃坎客套著。


    在上海美術館參觀,黃坎的一番宏論雖然小芹並不全懂,或者說不全理解,因為她對書畫關注不多,但這奇怪地改變了她對小聶的看法。


    之前她認為小聶能找黃坎做老公,就是怕被“剩下”,趕緊給自己“劃拉一個。他倆在一個圖片社待了那麽久,從沒見他倆有什麽”情況“啊。這次黃坎在上海老正興請客,點菜就透著那麽講究,一股上海老克勒的派頭。


    想不到小聶還真是個”蔫土匪“,眼夠賊的,能看上黃坎,還藏得這麽嚴實。小芹心裏倒有幾分佩服小聶了。


    黃浦江,上海的母親河,奔騰不息流入大海,她是上海與世界連接的紐帶,也承載著上海的繁華。夜晚,浦江兩岸燈光璀璨,映在江麵上魅影迷離。與海濱不同,江風吹過來,沒有任何味道。江濱拍照,留下的影像都是歐式的建築,曆史一百年左右。所以很多人嘲笑上海沒曆史,沒文化。


    其實在紙醉金迷背後,上海有她深刻的曆史內涵,她對中國近代史有著特殊的意義。她是中國革命的起點,這裏產生了中國第一代產業工人,這裏是中國電影成長的地方。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標誌,後來很多沒有什麽特征的城市,都要硬造出一個建築來呢。上海的標誌一直都是外灘,到過年過節的時候,遊客都奔黃浦江而來,乘船遊覽黃浦江,而本地人更喜歡去豫園。


    汪富貴上次來上海,小芹帶他到了黃浦江邊。這次,她和汪俊一起來到了豫園。彎彎曲曲的石橋浮在水麵上,兩人幾乎是被人流裹挾著往前挪著腳步。


    為了不走散,汪俊拉起小芹的手。小芹激靈了一下,但很快就變得很自然了。


    ”汪俊,你喜歡上海嗎?“小芹問。


    她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被擠來擠去地,臉上開始有了煩躁的表情。


    ”這怎麽說呢?不是喜歡,是愛。“汪俊笑得很真誠。


    聽她這麽說,小芹撇撇嘴,不知是不相信汪俊的話,還是被擠得不耐煩了。


    ”記得你之前說過,一直不喜歡這裏啊,老家離得很近都很少往這裏跑呢。“小芹還講出了依據。


    ”對呀,所以現在知錯就改嘛。還不是受了你的影響,我這來迴跑了幾趟,也對比了一下北京和上海,還是有些心得啊。“汪俊笑著說,似乎還有些靦腆。


    ”真的?那咱們找個喝茶的地方坐下來聊吧。“小芹提議著。


    ”好,這喝茶就和北京差別挺大。“汪俊隨口說道。


    小芹抿嘴笑了,她想想可不是嘛,自己在北京的時候,很少想到喝茶,那時候汪俊還總說他從黃山帶了好茶,可她都不屑一顧。現在卻很習慣約朋友到茶樓小聚了。


    兩人找了一間傳統風格的茶樓,門是蘇式的拱形門,內飾都是紅木家具,一壺茶,四碟小食。還問要不要聽曲。


    ”稍等一下,我們先聊聊天。“小芹說。


    她語調格外溫柔,汪俊都感覺小芹比在北京時多了些許淑女氣呢。


    ”我覺得北京周邊都是比北京落後很多的城市,尤其接壤的河北,汙染很嚴重。山西現在資源枯竭,一直到內蒙,產業都嫌不足。加上北京的人口壓力越來越大,城市迅速擴大,都靠行政管理,難免對市場活躍度產生負麵影響。上海就不一樣了,她周邊的城市經濟普遍發達,尤其民營經濟,浙江,江蘇都是中國民營企業數量大,質量好的省份,所以,經濟不需要仰仗上海,如果說需要,就是需要這裏的國際化平台。所以,上海的經濟發展是有很堅強的後盾的。“汪俊說道。


    他大氣不喘地說了一大篇,小芹都感覺是在聽報告了。她知道汪俊是大哥請來當說客的,於是她絲毫也不隱瞞。


    ”汪俊,我大哥一定跟你說了,我想做獨立製片人的事情吧。你怎麽看?”小芹說。


    汪俊看看小芹,先端起麵前的茶品了一口。然後慢條斯理地講著他的看法。


    “我覺得你很有眼光,也很有魄力。這是一個很有市場前景的行業,以中國的文化和人口,以及未來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們在資本輸出的同時,一定會輸出文化,這才叫‘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嘛。”汪俊說道。


    小芹坐在汪俊對麵,目光中顯露出驚愕,她沒想到汪俊會直接站到自己一邊,絲毫不顧及大哥是請他來說服自己的。如果在幾年前,她一定會過去擁抱他,即使現在她也有這樣的衝動。


    “你真的這麽看嗎?”小芹似乎還不太確定。


    “當然,不過,要計劃全麵也是很重要的。很多事情不是項目不好,是沒有做好風險控製。”汪俊語氣很嚴肅。


    “那你覺得現在的風險是什麽?”小芹問。


    她和汪俊在北京辦成才學校,但她一直負責教學。當然,她也曾抵押房產去競拍學校的所有權,但那些經曆和現在麵臨的製片商資本運作,絕對不可同日而語的。


    “當然是資本運營中會產生的風險,這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須有預案。還有就是團隊的組建,從一開始就要把風險控製在最低。“汪俊說道。


    小芹沒想到,汪俊非但沒有對她做製片人有疑義,好像還為她設想了很多。


    她趴在桌子上,把身體盡量湊近汪俊。


    \"這麽說,你是打算跟我一起幹了嗎?”小芹的眼睛盯著汪俊,語氣裏帶著嬌嗔。


    “你覺得我夠格嗎?”汪俊不露聲色地問道。


    在時代轉折時期,我國的獨立製片人如同在荊棘叢生的市場中艱難前行的勇士。他們麵臨諸多挑戰,思想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的時代,獨立製片人要想不隨波逐流,獨樹一幟,除了關注社會現實,還有深入挖掘人性的複雜性,用獨特的視角和表現手法展現生活的真相。


    在主旋律的引領下,獨立製片人想要脫穎而出,必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與對社會的評價。兼顧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作品不僅要在國內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好評,還要在國際上贏得聲譽。


    電影節,是新世紀來臨前眾多製片人追捧的展業手段。


    汪俊在北京上地產業基地的清潔能源公交車項目,就是靠路演,靠天使基金,靠政策支持才一步步完善起來的。他應該是嚐到了投資基金的甜頭,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事業是上不了規模的。他把這個思路講給小芹聽,小芹當然很興奮。但她想不好自己該怎樣去接觸到投資人。


    汪俊建議她試拍一些紀錄片,這些紀錄片最好是為企業拍的,這樣可以獲得讚助,然後拿這些片子去參加電影節,不光是在北京、上海舉辦的電影節。還可以去參加國際上比較知名電影節,比如香港舉辦的電影節。


    至於紀錄片,汪俊建議搭旅遊的順風車。


    “你就拍攝有風土人情的旅遊目的地,這樣容易吸引大眾眼球,尤其容易吸引年輕人的關注。拍攝的讚助也比較好找,當地政府都會協助你找本土企業的。企業家都樂意迴饋鼓勵,奉獻家鄉。這樣的片子應該拍攝周期也不長,如果獲獎,一方麵是知名度,另一方麵就是吸引投資。”汪俊說道。


    他似乎成竹於胸啊。小芹在桌子上把手臂伸向汪俊,汪俊也把手臂伸向小芹,兩個人的手握到了一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鴻緣的新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鴻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鴻緣並收藏鴻緣的新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