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法子?”侯矩順口問出。
徐寶看向對方,心道你還能更自私一下不?好歹你是個開封府的推官,隻想著一個東市的攤位區是不是不好。
侯矩卻沒覺得哪裏不對,依舊盯盯地望著徐寶,希望從徐寶口中得到辦法,什麽做橋了、挖冰了,太慢,還要運到城外,麻煩,旗幟更不能做。
“徐郎若真有法,還望不吝賜教。”盧吏員忍不住插一句,又拱拱手:“我等是真愁呀。”
“我敬徐郎。”侯矩端起酒盅,一仰脖子喝掉。
徐寶算是看出來了,對方是鐵了心不跟自己玩,也罷,給個辦法吧。
他吃口肉,根本不在乎禮貌,邊咀嚼邊說:“再過不到十天,入今年臘月,官家說好的,在正旦之前當月收入翻一番,然否?”
“然,然!”侯矩、盧旺一同點頭。
“既然如此,你們叫東市擺攤的人到了十二月宣揚,隻要想買東西的人預先拿出一部分錢放到攤位上,到明年開春,即一月時,購買東西可隻收他們九成的錢。
寫字據,按手印,若攤位做不到,加倍賠償。如此一來,定有許多人願意把錢提前拿出來,十二月一月的錢自然多了,官家又怎會怪罪?”
徐寶給出了這麽個主意,提前予支,在他那邊是很普遍的行為,又有官府作保,相信別人會信的。
這個辦法的弊端很多,尤其是有人經營不善破產了,到時你要他的命也沒用,官府作保,官府要先賠錢。
還有因為運輸的問題,有的貨物不能及時送到地方,加上隨著天越來越冷,又是開春時候,許多東西價格瘋漲,提前給錢的會覺得應該按照給錢的時候價錢計算。
不可避免的,糾紛會出現。
解決的辦法自然也有,不過徐寶沒打算跟對方說,那是搶時間,說了對方未必會做,對方隻管一件事情,到一月初一時,攤位收入翻倍,應付趙禎。
侯矩和盧旺聽了徐寶的話,互相看看,低頭沉思起來,徐寶自己慢慢吃。
過了片刻,侯矩猛地一拍手:“好,好主意,徐郎果然了得,我等近幾日守在西市是守對了,徐郎恩德我等銘記,這便去叫人做,改日請徐郎飲酒。”
話音方落,等不及的他起身帶著五個人匆匆離去。
徐寶起身送了送,看看桌子上擺著的東西,左右瞧瞧,對六個守在一個爐子邊的孩子招招手,指指桌子上的東西:“我吃不完,過來幫我吃一下,好不好?”
“好。”有一個孩子最機靈,聽到招唿,高興地跑過來,還不忘叫另外五個夥伴一聲。
“洗手,去洗手,洗完手再過來,我等你們,我不先吃。”徐寶指指市場上洗手的位置。
孩子們登時跑過去,那裏有人隨時提供熱水,草木灰沒了,一律肥皂,許用不許拿,肥皂當然是從上崗村買的,便宜,成本上加了一倍的價錢而已。
但上崗村對外賣卻不是這個價,放在西市是屬於宣傳行為,讓別人知道上崗村的胰子好用,無論消耗量多大都不賠本。
六個孩子洗完手迴來時,徐寶已經從一個工具箱中取出凡~士~林,拉過一個孩子的手在其手背上抹一點,讓孩子手背和手背來迴蹭。
其他的孩子知道這裏的徐寶好,紛紛主動伸出手,學著之前孩子的樣子蹭,感覺手上油油的,但並不難受。
等吃東西的時候,徐寶發現六個孩子速度並不快,而且很穩,便問:“不好吃?”
“好吃。”一個孩子迴答:“我們天天來吃也不膩。”
“還有錢拿呢。”另一個孩子在旁邊說。
“誰給的錢啊?”徐寶笑著問。
“在這裏吃東西的人,他們想吃別的攤子上的東西,不願意過去,我們幫著過去買,他們會給一文錢,你看。”
說話的小孩子把挎在脖子上的一個用繩子拴著的口袋打開,從中倒出來十幾個銅錢。
徐寶再看其他孩子,脖子上皆套一個繩子,下麵是小口袋,邊頷首說道:“你們賺錢有人搶嗎?”
“誰敢?”另一個年歲稍大的孩子仰小臉說道:“這裏可是西市攤位區。”
徐寶這個爽啊,好,好孩子,說出來的話叫人聽了就是舒服,沒錯,這裏是西市攤位區。
隨後他又問:“誰賺的多,誰賺的少呀?”
“一樣的,多隻多一文,我們換著去。”大孩子把自己的銅錢倒出來,果然和先前的一樣,全是十五個。
“我少一個。”有個孩子倒出自己的,十四個。
徐寶懂了,別人讓孩子去買東西,孩子們輪換著,少的是因為還沒有客人叫去,一天下來後,六個人可以一邊多,也可以一到五個人多一文。
大孩子接著說:“少一文的明天先幫著買。”
“好啊。”徐寶稱讚,看著六個孩子,想了很多。
村裏的孩子在念書,享受著各種關愛,這裏的孩子得幹活賺錢,但是到了以後,讀書的孩子未必就全比他們六個強,這就是社會。
因此不應該總是可憐沒有書讀的孩子,隻要他們肯努力,便值得褒獎,他們所經曆的同樣是種財富,寶貴的財富。
不等孩子吃完,張檉找過來,張口先問母親的事情:“娘在那裏還好麽?”
“好著呢,卻閑不住,和別人一起編筐,過一個月,我把娘掉的五顆牙給補上,看著和真牙一樣,比鑲金鑲銀的好。”
徐寶笑著迴答,多一個娘,結果張檉整個村子裏的人就覺得他好,他每天轉悠的時候都會去看看,說兩句話就走。
兩顆上門牙,一顆下門牙,還有左右各一個的大牙,下次馮媛來會帶咬牙印的材料,和好了咬出印,在迴去做牙。
不止是幹娘,村裏其他的掉了牙的也全管,到時候一村的人牙全不缺,小孩子掉的不管,自己長。
而且迴那邊去做的牙比這邊用金銀、動物骨頭和木頭鑲的牙好多了。
聽到母親生活好,還能鑲上牙,張檉高興起來,轉瞬又歎口氣,說道:“架子被燒兩次,誰都沒想到,那賊人燒一次,竟然還敢過來燒第二次,大家商量了一下,晚上有人巡夜,還要養兩條狗,就是找不到誰燒的。”
“想找到不難,聽說不是一個人,有人看到有三個,隻要肯拿出錢來,張貼告示,說舉報另外兩個人可得十貫錢,而且還不追查舉報的人,人自然就抓住了,十貫不夠就二十貫,還不夠加到五十貫。”
徐寶對次並不在乎,他更不急著抓人,就這麽拖著,利用放火的人加強此處晚上的治安。
最好是再來成功放一次火,大家可以看看還哪裏有疏漏,反正燒的全是竹架子,不值錢。
張檉想到一起去了,點下頭:“不急,再看看,過來守著的差役們都不好意思拿錢了。”
“人少,八個人分四組,四個時辰一組,精神頭不夠,再找八個人,一組四個人,晚上每半個時辰換一個人轉。”徐寶給大哥倒一盅酒,說道。
“還找人?一個人可是一百五十文,多八個人一天要多拿出去一千二百文。”張檉心疼錢。
“找,以後還需要更多人,先可著衙門裏的人找,往後好辦事,有誰若是想對咱們不利,他們聽到風聲,為了他們多賺的錢,他們也會告訴咱們。”
徐寶不心疼錢,到了冬天賺到的更多,衙門中有人辦起事情來方便。
張檉考慮了一下,答應道:“成,我一會兒找他們去說,你這過來是為了架子被燒?”
徐寶搖搖頭:“有別的事情,我溜達溜達看看的。”
“你吃著,我去轉。”張檉喝一盅酒,又拿起兩個串離開。
徐寶繼續陪小孩子吃飯,一刻鍾後,桌子上的東西全被七個人吃掉,然後互相揉著肚子看,又一齊笑起來。
“你們去幹活,我也找事情做。”徐寶對六個孩子說一聲,起身離開,東西不用他收拾,沒喝掉的燒酒烤串兒的人會幫他送到‘辦公室’。
市場上所賣東西的品種明顯減少,有人補充了新的東西,如年糕、凍硬的山雞、河中幹的河螺肉,還有許多人賣的東西重樣。
同樣的東西一多,買賣不好做,但大家都在堅持,等徐寶給他們找別的活幹,現在若是退出迴家休息,估計好事情就沒了。
徐寶溜達著看,幹菜最多,全是之前大家晾曬的,但這種幹菜不適合給前方的將士們吃,運輸過程中容易碎掉,不如蔥花和胡蘿卜。
“在挺幾天,等天再冷冷的,河裏的冰凍實後,就有別的活幹。”徐寶看到兩個賣白菜和蘿卜的人挨在一起,對兩個人說道。
兩個人並不急,其中一個說道:“別看賣一樣的東西,可冬天能吃的東西也少,買的人還是多。”
另一人跟著說:“同樣的東西價錢一樣,這裏有架子有棚子,能賣上錢,總比在家閑著強,可恨放火的人,叫我抓到,往死裏打。”
徐寶看向對方,心道你還能更自私一下不?好歹你是個開封府的推官,隻想著一個東市的攤位區是不是不好。
侯矩卻沒覺得哪裏不對,依舊盯盯地望著徐寶,希望從徐寶口中得到辦法,什麽做橋了、挖冰了,太慢,還要運到城外,麻煩,旗幟更不能做。
“徐郎若真有法,還望不吝賜教。”盧吏員忍不住插一句,又拱拱手:“我等是真愁呀。”
“我敬徐郎。”侯矩端起酒盅,一仰脖子喝掉。
徐寶算是看出來了,對方是鐵了心不跟自己玩,也罷,給個辦法吧。
他吃口肉,根本不在乎禮貌,邊咀嚼邊說:“再過不到十天,入今年臘月,官家說好的,在正旦之前當月收入翻一番,然否?”
“然,然!”侯矩、盧旺一同點頭。
“既然如此,你們叫東市擺攤的人到了十二月宣揚,隻要想買東西的人預先拿出一部分錢放到攤位上,到明年開春,即一月時,購買東西可隻收他們九成的錢。
寫字據,按手印,若攤位做不到,加倍賠償。如此一來,定有許多人願意把錢提前拿出來,十二月一月的錢自然多了,官家又怎會怪罪?”
徐寶給出了這麽個主意,提前予支,在他那邊是很普遍的行為,又有官府作保,相信別人會信的。
這個辦法的弊端很多,尤其是有人經營不善破產了,到時你要他的命也沒用,官府作保,官府要先賠錢。
還有因為運輸的問題,有的貨物不能及時送到地方,加上隨著天越來越冷,又是開春時候,許多東西價格瘋漲,提前給錢的會覺得應該按照給錢的時候價錢計算。
不可避免的,糾紛會出現。
解決的辦法自然也有,不過徐寶沒打算跟對方說,那是搶時間,說了對方未必會做,對方隻管一件事情,到一月初一時,攤位收入翻倍,應付趙禎。
侯矩和盧旺聽了徐寶的話,互相看看,低頭沉思起來,徐寶自己慢慢吃。
過了片刻,侯矩猛地一拍手:“好,好主意,徐郎果然了得,我等近幾日守在西市是守對了,徐郎恩德我等銘記,這便去叫人做,改日請徐郎飲酒。”
話音方落,等不及的他起身帶著五個人匆匆離去。
徐寶起身送了送,看看桌子上擺著的東西,左右瞧瞧,對六個守在一個爐子邊的孩子招招手,指指桌子上的東西:“我吃不完,過來幫我吃一下,好不好?”
“好。”有一個孩子最機靈,聽到招唿,高興地跑過來,還不忘叫另外五個夥伴一聲。
“洗手,去洗手,洗完手再過來,我等你們,我不先吃。”徐寶指指市場上洗手的位置。
孩子們登時跑過去,那裏有人隨時提供熱水,草木灰沒了,一律肥皂,許用不許拿,肥皂當然是從上崗村買的,便宜,成本上加了一倍的價錢而已。
但上崗村對外賣卻不是這個價,放在西市是屬於宣傳行為,讓別人知道上崗村的胰子好用,無論消耗量多大都不賠本。
六個孩子洗完手迴來時,徐寶已經從一個工具箱中取出凡~士~林,拉過一個孩子的手在其手背上抹一點,讓孩子手背和手背來迴蹭。
其他的孩子知道這裏的徐寶好,紛紛主動伸出手,學著之前孩子的樣子蹭,感覺手上油油的,但並不難受。
等吃東西的時候,徐寶發現六個孩子速度並不快,而且很穩,便問:“不好吃?”
“好吃。”一個孩子迴答:“我們天天來吃也不膩。”
“還有錢拿呢。”另一個孩子在旁邊說。
“誰給的錢啊?”徐寶笑著問。
“在這裏吃東西的人,他們想吃別的攤子上的東西,不願意過去,我們幫著過去買,他們會給一文錢,你看。”
說話的小孩子把挎在脖子上的一個用繩子拴著的口袋打開,從中倒出來十幾個銅錢。
徐寶再看其他孩子,脖子上皆套一個繩子,下麵是小口袋,邊頷首說道:“你們賺錢有人搶嗎?”
“誰敢?”另一個年歲稍大的孩子仰小臉說道:“這裏可是西市攤位區。”
徐寶這個爽啊,好,好孩子,說出來的話叫人聽了就是舒服,沒錯,這裏是西市攤位區。
隨後他又問:“誰賺的多,誰賺的少呀?”
“一樣的,多隻多一文,我們換著去。”大孩子把自己的銅錢倒出來,果然和先前的一樣,全是十五個。
“我少一個。”有個孩子倒出自己的,十四個。
徐寶懂了,別人讓孩子去買東西,孩子們輪換著,少的是因為還沒有客人叫去,一天下來後,六個人可以一邊多,也可以一到五個人多一文。
大孩子接著說:“少一文的明天先幫著買。”
“好啊。”徐寶稱讚,看著六個孩子,想了很多。
村裏的孩子在念書,享受著各種關愛,這裏的孩子得幹活賺錢,但是到了以後,讀書的孩子未必就全比他們六個強,這就是社會。
因此不應該總是可憐沒有書讀的孩子,隻要他們肯努力,便值得褒獎,他們所經曆的同樣是種財富,寶貴的財富。
不等孩子吃完,張檉找過來,張口先問母親的事情:“娘在那裏還好麽?”
“好著呢,卻閑不住,和別人一起編筐,過一個月,我把娘掉的五顆牙給補上,看著和真牙一樣,比鑲金鑲銀的好。”
徐寶笑著迴答,多一個娘,結果張檉整個村子裏的人就覺得他好,他每天轉悠的時候都會去看看,說兩句話就走。
兩顆上門牙,一顆下門牙,還有左右各一個的大牙,下次馮媛來會帶咬牙印的材料,和好了咬出印,在迴去做牙。
不止是幹娘,村裏其他的掉了牙的也全管,到時候一村的人牙全不缺,小孩子掉的不管,自己長。
而且迴那邊去做的牙比這邊用金銀、動物骨頭和木頭鑲的牙好多了。
聽到母親生活好,還能鑲上牙,張檉高興起來,轉瞬又歎口氣,說道:“架子被燒兩次,誰都沒想到,那賊人燒一次,竟然還敢過來燒第二次,大家商量了一下,晚上有人巡夜,還要養兩條狗,就是找不到誰燒的。”
“想找到不難,聽說不是一個人,有人看到有三個,隻要肯拿出錢來,張貼告示,說舉報另外兩個人可得十貫錢,而且還不追查舉報的人,人自然就抓住了,十貫不夠就二十貫,還不夠加到五十貫。”
徐寶對次並不在乎,他更不急著抓人,就這麽拖著,利用放火的人加強此處晚上的治安。
最好是再來成功放一次火,大家可以看看還哪裏有疏漏,反正燒的全是竹架子,不值錢。
張檉想到一起去了,點下頭:“不急,再看看,過來守著的差役們都不好意思拿錢了。”
“人少,八個人分四組,四個時辰一組,精神頭不夠,再找八個人,一組四個人,晚上每半個時辰換一個人轉。”徐寶給大哥倒一盅酒,說道。
“還找人?一個人可是一百五十文,多八個人一天要多拿出去一千二百文。”張檉心疼錢。
“找,以後還需要更多人,先可著衙門裏的人找,往後好辦事,有誰若是想對咱們不利,他們聽到風聲,為了他們多賺的錢,他們也會告訴咱們。”
徐寶不心疼錢,到了冬天賺到的更多,衙門中有人辦起事情來方便。
張檉考慮了一下,答應道:“成,我一會兒找他們去說,你這過來是為了架子被燒?”
徐寶搖搖頭:“有別的事情,我溜達溜達看看的。”
“你吃著,我去轉。”張檉喝一盅酒,又拿起兩個串離開。
徐寶繼續陪小孩子吃飯,一刻鍾後,桌子上的東西全被七個人吃掉,然後互相揉著肚子看,又一齊笑起來。
“你們去幹活,我也找事情做。”徐寶對六個孩子說一聲,起身離開,東西不用他收拾,沒喝掉的燒酒烤串兒的人會幫他送到‘辦公室’。
市場上所賣東西的品種明顯減少,有人補充了新的東西,如年糕、凍硬的山雞、河中幹的河螺肉,還有許多人賣的東西重樣。
同樣的東西一多,買賣不好做,但大家都在堅持,等徐寶給他們找別的活幹,現在若是退出迴家休息,估計好事情就沒了。
徐寶溜達著看,幹菜最多,全是之前大家晾曬的,但這種幹菜不適合給前方的將士們吃,運輸過程中容易碎掉,不如蔥花和胡蘿卜。
“在挺幾天,等天再冷冷的,河裏的冰凍實後,就有別的活幹。”徐寶看到兩個賣白菜和蘿卜的人挨在一起,對兩個人說道。
兩個人並不急,其中一個說道:“別看賣一樣的東西,可冬天能吃的東西也少,買的人還是多。”
另一人跟著說:“同樣的東西價錢一樣,這裏有架子有棚子,能賣上錢,總比在家閑著強,可恨放火的人,叫我抓到,往死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