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三個小家夥不曉得何時弄了一身與童蒙書院孩子同樣的衣服,左胸處的‘上崗村’三個字也沒落下。


    他仨兒旁邊站著王管事、昨天的婢女,及一個男護院。


    一見到徐寶,阿莠嘴裏喊著‘先生先生’先跑過來,徐寶一把抱起來:“阿莠來得真早。”


    “嗯嗯,早。”阿莠開心不已。


    王管事三個人神色一變,不是因徐寶抱著阿莠,是往常阿莠不喜歡主動跟人說話,總是一個人玩,你不與她說話,她很少找你說,老夫人和夫人為此還發愁呢。


    不曾想昨天剛見徐寶一麵,今天阿莠跟換了個人似的。


    徐寶不清楚原來的阿莠是什麽樣子,抱著她走到門口的夥計麵前,問:“村子裏的幹豆腐沒來?”


    “沒,昨天你們來時比現在晚,許是一會兒能到。”夥計迴答。


    徐寶又問:“童蒙書院的孩子們也沒來?”


    “沒來,何小四去找了,剛去不到一刻。”夥計又答。


    這時於戩從店裏出來,邊伸懶腰邊打哈欠,看樣子昨天忙到很晚,他無精打采來到徐寶麵前:“兩天,再有兩天,所有螃蟹全部賣掉,賺到的是往常一年的錢。”


    “你二伯不進貨了?”徐寶笑著問,同時很羨慕,幾天工夫賺到那麽多的錢,自己的幹豆腐還沒穩定下來呢。


    “再進螃蟹我是不跟著忙了,招夥計,要多招夥計,算上我五個夥計,折騰不過來。”於戩揉著胳膊抱怨。


    扭頭向西邊看看,他又說:“幹豆腐還沒送到?昨天店是醜時正關的,關門前韓家豆腐坊、呂老頭嫩豆腐、朱家橋頭豆腐老店,可是找上我家來賣幹豆腐了,十八文一斤。”


    “三家一起來的?”徐寶沒想到京城人反應如此迅速。


    “一起來,是一輛車,車上像你頭兩天那樣在橫布上寫字,寫三家的名,我和呂老頭家的認識,他說還有四家今天也做,他們七家一同賣。”於戩又告訴徐寶個消息。


    “知道了,今天你拿貨,還是二十文一斤,賣別人二十五文一斤,不添不搭。”徐寶對於戩說,他把零售的價格抬起來。


    “不添不搭。”阿莠重複一下。


    “嗬嗬!”於戩聽了笑。


    王管事在旁插一句:“徐先生,別人家十八文一斤,你賣二十五文,還能賣掉?”


    “賣不掉送人,正好王管事來了,一會兒車到,王管事叫人推迴家二百斤。”徐寶把要給王家的幹豆腐數量增加一倍。


    “我家送人了。”阿莠突然出聲,那意思是告訴徐寶,你給我家,我家給別人。


    王管事知道徐寶想要自己家幫忙送吃,然後讓覺得好的人買,本還猶豫,見自家小祖宗居然連連開口說話,心中高興,便點點頭應承道:“等幹豆腐到,我叫人直接送到與我家老爺、大公子有舊的人家。”


    “多謝王管事成全。”徐寶道謝。


    “徐先生千萬別客氣。不知徐先生今日帶我家幼童去哪?”王管事擺擺手,問起關鍵的事情。


    他知道書院在重建,家中派去看的人迴來說了,跟修城牆差不多,不是隨便用土一堆,用火一烤,是淋糯米汁壘,十天半月的是甭想用。


    徐寶看看露出期待神色的阿莠,說道:“出萬勝門,向汴河上遊走,聽人說過外市三裏有片樹林,我帶他們去那玩,在於家店借些器皿,中午也不迴來。”


    王管事一聽,麵露為難之色,離家太遠,萬一有個差池……


    “王管事請安心,我們去的大人多,有書院的兩個先生,有我,有張屹、張勇,你家自然要出兩個人。”


    徐寶看向旁邊的護院和婢女,跟王管事說。


    “王管事請安心。”阿莠跟著來。


    “也罷,我再給你借兩個護院。”王管事答應。


    徐寶卻拒絕:“不用借,到西邊外市,我尋幾個幫閑。”


    事情談妥,又等了不到半刻,西邊和東邊全來人了,西邊來的依舊是五輛車,東邊是書院的孩子。


    來的孩子可不是二十七個,是一大群,大的排一隊,小的排一隊,看上去能有六、七十人。


    等著孩子又近一些,門口的人看清楚了,有更大的孩子加入,後加入的孩子穿的衣服和先前的不同。


    他們穿自己的衣服,然後衣服左胸的位置上拿布條縫出‘上崗村’三個字。


    “於兄,找個人去附近成衣行叫人來,先看尺寸。”徐寶看到新來的孩子的衣服,連忙讓於戩幫忙。


    於戩扭頭看一眼夥計,夥計邁開大步便跑出去。


    “寶郎,不急的。”張屹知道徐寶又要給孩子買衣服,覺得徐寶太著急了。


    “迴村裏我讓裏正給村中二十歲往下的人一人做一套新衣服,你跟在我身邊,暫時用不上,等抽空再給你做。”徐寶對張屹說。


    “憑什麽?”張屹當真了。


    “就憑你不急,快,去幫著卸幹豆腐。”徐寶說笑一句,催促張屹去幹活,那邊的車到了。


    領著車過來的是張檉。


    張檉今天換了一身衣服,與昨天隨周吏員來的人衣服一樣,說明他正式上崗了,也說明周吏員那人不錯,拿錢辦事。


    張檉整個人看上去神采奕奕的,他來到徐寶麵前,一副高興的樣子說道:“小寶,周吏員安排我領人管掃街,整個西市,誰家的攤子、鋪子不幹淨,我就叫他家收拾幹淨,不夠幹淨,扣貨不讓賣,上崗村送來貨的稅也歸我。”


    徐寶眉心一擠,對張檉說道:“大哥先幫我把幹豆腐安置好,拿出二百斤給王管事,我這邊去帶孩子。”


    說完徐寶迎上孩子們。狗蛋兒從人群裏跑出來,邊跑邊喊徐寶哥哥,然後看徐寶懷裏的人。


    等跑到近前,徐寶蹲身,把狗蛋兒也抱起來,一邊一個,向過來的‘老師’說道:“今天更熱鬧了。”


    “原本隻有六歲以下的才送到王夫子處,今天十歲以下的也來了,算一起共六十二個,大家商量過,說一個孩子一月給先生二十文,吃食還是各家出,讓我跟先生說,每頓少不了先生的葷腥。”


    這老師介紹下情況,又提酬勞,包括夥食方麵的待遇。


    徐寶心中瞬間不舒服起來,他認為那些人缺心眼,傻,別的還好說,什麽叫每頓少不了我的葷腥?我吃肉,孩子吃素的?孩子需要更多維生素和葉綠素唄?到冬天估計就是孩子要補充更多的粗纖維。


    這哪裏是對我好?分明是在坑我啊,我又花錢又費心地弄個好名聲容易嗎?怎就不知道體諒體諒我。


    “此事稍後再議,十歲以下的孩子全來齊了?”徐寶打量著孩子們問。


    “齊了齊了,能來的全來了。”‘老師’迴答。


    “我姊姊沒來。”一個小男孩突然出聲。


    “去喊來,還有其他應該來而沒來的,而不是什麽‘能來的’,少來一個就全迴去。”徐寶對‘老師’說。


    “這……好,我迴去找。”‘老師’猶豫下,點頭答應,轉身跑迴。


    ‘老師’沒迴來時,成衣鋪子的人先到了,給後來的三十五個孩子挨個比量。


    不等比量完,‘老師’帶著九個女孩子跑過來,這九個人身上就沒有‘上崗村’三個字。


    成衣鋪比量完之前的又給後麵的九個比量。


    徐寶問:“多少錢?現有的衣服夠嗎?”


    “夠,你放心,我們不耽誤你,最多兩刻,全拿來,不夠我們去別的店裏借,保證是一樣的,小的一身按旁邊娃娃身上的料算是四十五文,大的要加……”


    “一共一千九百八十文對吧?多給你二十文,記得把字縫上。”徐寶不等對方說大的多少錢,就全按照四十五文一身算。


    這比他之前買的便宜,下次再不去之前那家。


    成衣行的人擺手:“不是,是……”


    “想讓我換一家買?兩千文,要不要?”徐寶繼續打斷對方的話。


    “要,下次再買衣服想著我家邢榮隆成衣行啊。”成衣鋪子的人沒辦法,少賺點吧,畢竟一次賣出去四十四身呢。


    搬著幹豆腐進門的張屹看到徐寶跟人講價,反而覺得不認識徐寶一般,心說你徐寶不是挺大方嘛,怎還跟人還上價了?


    一群孩子接著被徐寶領進於家店吃早飯,這個時間到於家店這樣地方吃早餐的不多,因為貴。


    徐寶又找來個後廚幫廚的婦人,讓她燒上水帶後來的九個女娃娃到樓上隔間擦洗,又讓大孩子負責照看小孩子。


    忙碌一番,吃飯。


    徐寶擦擦汗,自己都為自己點個讚,不容易呀,帶孩子什麽都要考慮到。


    要考慮後加入的孩子沒有一樣的衣服,不然帶他們出去玩,他們心裏總要惦記,玩得不開心,還要考慮最後九個女娃,不給洗幹淨了,她們是不會穿新衣服的,怕弄贓。


    然後不管孩子說出來的話多麽幼稚,你也得作出認真聽、並且一副理解的樣子。


    好在大孩子比較懂事,能幫忙照看,不然今天就不用出去了。


    未等孩子們吃完飯,新衣服到了,看到他們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徐寶暫停吃飯,讓孩子分男女上去換,換完下來繼續吃。


    從進門到吃完,半個時辰過去。


    讓心累的徐寶感到高興的是,外麵居然有人排起了隊伍,買幹豆腐,知道是二十五文一斤後,喊著貴也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園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盈田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盈田園並收藏田園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