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姊清搖也搖頭,說道:“恨?說不上!不過是不喜秦國罷了。”聽得此言,趙政長舒了一口氣。卻又聽得大師姊清繼續說道:“想我南山村莊,自周初創建,至今已有七百載有餘。本就是為收容商周及各國蒙難之公子、王孫和巨族子弟。武王至成王年間,廣封天下諸候,有國八百有餘。然至今天下隻得數國,十不存一。七百年亡國八百,若是南山有痛,早已山崩;即使有恨,七百載來,又能留餘幾分?南山早已淡然!隻餘得一群亂世苟且之人偷生於世!然周室覆滅時日尚短,村莊中不喜秦人罷了”


    “緣是如此,這麽說來,村莊眾人皆是各國蒙難之公子、王孫和巨族子弟?或是其後人?長發即為周氏,莫非是周室後人子弟?”


    大師姊清點稱是,解釋道:“正是。不過不是東周,而是西周周室。長發乃是周師叔從子,而周師叔是武公的庶子,西周之公子!”


    “那鄭娘便鄭室後人?陳長老及陳創是陳國子弟?聽說大師姊是相氏子女,又是哪國還是哪個巨族後人?莫非祖上來自相地?亦或是源自方相氏?”


    相氏是個很古老的姓氏。源遠流長,有七個淵源。其一便是出自遠古時期盤古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帝號為氏:冉相氏!是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他繼承了黃帝以道為教,無為而治的精髓,後來他接替幾遽氏成為華夏族的帝王。


    其二便是出自夏朝王族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夏朝有帝相,在其後裔支庶子孫中,有的人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稱相氏。上古時期,夏王朝第五代君主名叫姒相,是夏王姒仲康之子,史稱夏帝相,執政時期大約在公元前2005~前1978年,逝世後葬於今河南省濮陽市的相陵。


    以上兩上源於姒性,其三則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王族河亶甲之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商王朝時期,第十二代君主商外壬子發執政時期(公元前1473~前1459年在位),將自己的兒子子整封於相地(今河南內黃亳城鄉,一說在今河南安陽西部)。商中宗再次遷都之後,留居原相城的商族人便以故都名稱為姓氏,稱相氏,世代相傳至今。趙政說的相地便是此地。


    其四便是有相氏,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祭司方相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其五亦是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祭司馮相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馮相氏,亦稱乘相氏。原為西周時期的三大祭司之一,主掌天、日、月、星宿、君王之大祭,還負責掌管歲月。這官位位高職重,是以族人眾多。


    其六也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時期齊國之相,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相”,本為官名,取“輔相天地之宜,用勱相中國家”之意。兩周時期,君主拜相如同封王,因此“相”又稱“相王”,拜相之後,相受到諸侯與滿朝之臣的尊敬。後人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相氏或象氏。第七源於姬姓,出自古巴族人及其首領廩君。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聽得趙政問得急,大師姊清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那也不盡然。鄭娘當然是鄭國後裔。然陳師叔卻不是陳國國滅後來的此間。其是齊國陳完後人,隻因某些緣由,離了氏族至此。傳到如今,已過五世,與齊國早已斷了聯係。至於清,非是來是相土或齊地。而是來自巴地。”


    “嗯,她是要嫁人了。……說是定在明年十月間。凱華也是求著我不要去攪了她婚事。不過媽你也別怨葭。前來討要小七並不是葭的意思。是她弟自己做主在我麵前說項哩。葭不會這樣做,她知道小七對我和我們陳家的重要性。不會亂來!”


    離火說道這裏,略一想,又補充了幾句,道:“她弟之前有在葭麵前提過這事,但葭沒同意,葭也沒有在我麵前提起過這事。不過卻是反複強調要求我迴來守著小七,就是怕她家裏知曉小七的存在前來搶了去。葭對我還是不錯的,她不會提出這種事來為難我。這都要嫁人了,還放不下我和小七,特意讓她弟弟來叫我早些娶親照顧你和小七。葭是好人哩,媽你別怪她。”離火嘴上是這樣說著,但是語氣淡然,臉色也是沒什麽變化,坐在凳子上一副萬年不變的正經模樣。


    陳母聽得離火這樣說也是神情一愣,略想了一下才記起把離火的頭發攏好,放進發冠裏,拿過梳妝台上的簪子閂好。


    這才說道:“嗯,那就好。這樣我心裏也好過些。想當初你帶著葭迴門時我看了那模樣、性子便是歡喜。曉得那是個良善人。後麵見她還知書明禮,能願意給我裝飯。心裏更是又喜歡了幾分。曉得她要嫁給別人,還以為她讓她弟弟前來要人後,我被氣得sha人的心都有了。以為是她變了!現在你這樣一說,我又覺著還是她。心裏也好過些,更能接受這現實。”


    陳母說到這裏,就找著發網將離火頭發束實。又找條帕巾想著圍在離火頸下好給離火剃須。陳母一直不願離火留須,說是留須便換了個人似的。不再是自己原來的兒子!不過卻是沒阻著鐸辭。現在鐸辭已經蓄了短須。


    圍好帕巾後,陳母擎了剃須刀在手,這才又說道:“如此也好。總算是有個準信!雖說不能再迴來了,但也曉得讓我們知情好早做打算。墨你也別太傷心。其實為娘我心裏也很不好受。這麽好的兒媳婦說沒就沒了,誰能好受哩。你是不知道,她頭次迴來,日間就到我房裏來,偷偷摸摸塞給我一個盒子。說是不要讓鐸辭家的那位看見!我打開盒子一看,原來是個戒指。當時啊,就把我感動的淚就差點掉了下來。”


    陳母說到這,還真是流了淚,停了手把眼淚擦了。又接著說道:“想我這一世人,除了結婚時有一套首飾,便再也沒有置辦過這麽個東西。就這些東西,鐲子和頸鏈早年間你父親生痢疾就賣了給你父親買藥用了。以後也沒有補買過!後來你父親徭役差點丟了命,我又隻能把那剩下的戒指給賣了醫治他。就這樣,我再也沒有了首飾。唯一的念想也沒了。後來家境好些了又忙著給鐸辭娶親,你父親也沒想到給我再(補)買迴來。這些年你們兄弟也沒想到這點,我萬萬沒想到葭會在初次迴來的時候送我那麽個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平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道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道清並收藏太平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