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這會兒滿心滿眼的都是想著那件事,哪裏還有空管他們,她疲憊的揮了揮手,叫他們下去。
清風和明月沒想到這麽容易就過關了,都有點不敢相信,白展鵬過去踢了明月一腳,“還不快下去,我帶來的東西還沒收拾呢,趕緊下去收拾,要是偷懶我可不會像我娘這麽好說話的。”
清風和明月忙踉蹌著起身出去了。
來到門外,兩人看著對方,都長舒了一口氣。
他們都非常好奇夫人這次為什麽沒有懲罰他們,不過他們是下人,知道不該問的不能多問,明顯剛才夫人和老夫人的臉色都不對。
他們還是躲得遠遠的吧。
不僅他們好奇,滿屋子的下人都好奇的,剛才見崔氏那麽大的陣仗,她們都在心裏替明月和清風擔心呢,這一頓打,還不得一個月下不來地。
沒想到崔氏這麽輕鬆就放過了他們,別說打了,連月銀錢都沒罰。
........
崔氏把白展鵬也攆迴去休息了。
內室裏隻剩下白老太太,崔氏和老太太的一個心腹嬤嬤。
見人都下去了,崔氏焦急說道:“娘,你說那道人說的話是不是要應驗了?我們鵬兒難道真的會......”
白老太太到底年歲大點,比崔氏鎮定點,其實她內心也是怕的不行,不過這時候不能兩個人都亂了陣腳,畢竟這事還沒發生呢。
原來白展鵬生下來就體弱多病,三歲時跟著去寺廟裏祈福,有個道人攔著她們說白展鵬是個早夭的命。
當時就把她們嚇得半死,這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呀。當年的白老太太忙把道士請到僻靜的地方,跪下求大師指點迷津解救白展鵬。
可能是被她們的誠心所感動,他道士說了句:“罷了罷了,想來我和這孩子有緣吧,老納就破例一會吧。
這孩子的劫難在十七歲那年,如果遇到貴人,得貴人相助,以後不僅能兒孫滿堂,還能前程似錦。
如果把握不住貴人,錯過這次機會,那麽他的壽命將終結,阿彌陀佛,切記切記,貴人並不是你們認為的那個貴重的貴,
此時且看你們一家的造化了。”
說完那道人竟然什麽要求也沒提,就徑直走了。
當時兩人都被道士的話給驚住了,等迴過神來,道士都走遠了。
她們又去寺廟裏問主持,那道士是誰,主持隻說是雲遊而來,並不知道其姓甚名誰。
從那以後她們倒是每年都去寺廟裏,可是再也沒有遇到過一次那個道士了。
可是這件事卻成了她們的心病,她們跟白崇山說,可是白崇生是一點不信這道士什麽的,直說那道士是胡言亂語,還發了一通大脾氣。
自那以後,婆媳倆倒是不再跟白崇山提這件事了。
可是這事就成了她們婆媳的心病。
所以崔氏和白老太太把白展鵬看的跟眼珠子似的,好在白展鵬從6歲開始身體慢慢好起來了,這喘鳴之症後來也是冬天偶爾會犯一次。
她們也慢慢淡忘這件事了,可是這今年白展鵬正好是十七了,好端端的又發病,這不得不叫她們多想。
“念嬌,你也別太擔心,那道士當年也說了,要是鵬兒遇到貴人,就能逢兇化吉,以後定會兒孫滿堂,前程似錦。
鵬兒不是說在那東林鎮遇到個年輕人救了他嗎,保不齊那年輕人就是鵬兒的貴人呢,
剛才我們隻顧著害怕了,也忘了問鵬兒具體當時是個什麽情況了。”
老太太拍了拍崔氏的手,安慰她。
崔氏一聽也覺得她家鵬兒不像個短命的,說不定這次出門就遇到那命中的貴人了呢,不行,我得去問問鵬兒,看看當時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好判斷下這人到底是不是那道士口中的貴人。
說著就要起身去找白展鵬。
白老太太忙又勸道:“你別急,鵬兒才剛迴來,叫他好好歇歇,歇好了在細問。你這著急忙慌的,別漏了馬腳,到時候叫鵬兒察覺,那不是增添他的負擔嘛!
在說,崇山那裏也不能叫他知曉了這事,要不然又得發一通脾氣。”
崔氏一聽婆婆說的有理,“好的,娘,是兒媳急的亂了手腳。還是娘穩得住,瞧兒媳這樣,真是比不上您老。”
“你呀,這是關心則亂。”
婆媳倆又細細的商量了這件事情後續應該怎麽辦。
等到白崇山從衙門迴來後,一家人用過飯後,白崇山就把白展鵬叫到書房去談話了。
崔氏隻得眼巴巴的看著,她這心裏也真是七上八下的,非常想拉著兒子好好聊聊在東林鎮的事情。
又怕自己今天慌亂,弄得白展鵬起疑心。
索性就去小佛堂裏念經,靜下心來,明天再說這件事情吧。
.
書房裏,白展鵬在細說這一路的所見所聞,不時的會說一些自己的見解。
白崇山自是看出來白展鵬這一趟出門,學到了不少東西,有些事情雖然沒說到重點上,但是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見解,這就不錯了。
出門一趟能長不少見識,就是學到了。
白崇山是典型的嚴父形象,即使知道兒子長進了不少,也隻是微微點頭,說了句:“不錯。”
然後白展鵬又說到了衛江,一聽衛江,白崇山眼睛一亮:“你見到了衛江?”
“恩,我也是誤打誤撞的去到了衛江家,然後見到了衛江,他考中秀才後腿就受傷了,所以一直在家裏休養呢。
爹,這個衛江可確實不簡單。”
然後白展鵬又把他們到衛江家見到衛江說了那些話等等都告訴了白崇山。
“爹,我以前看到你稱讚衛江的文章,還心有不滿,這次見了衛江,我確實被震撼到了。
他讀過的書是我的三倍之多,他什麽書都看,說出來的話總是非常深刻有道理,兒子自認自己和他還有一定差距,兒子慚愧。
我看了,他的很多書都是自己謄抄的,可那些書他都翻了不少遍了,很多都有他的注解。
他家的條件也不太好,父母都是靠天吃飯的農戶。
清風和明月沒想到這麽容易就過關了,都有點不敢相信,白展鵬過去踢了明月一腳,“還不快下去,我帶來的東西還沒收拾呢,趕緊下去收拾,要是偷懶我可不會像我娘這麽好說話的。”
清風和明月忙踉蹌著起身出去了。
來到門外,兩人看著對方,都長舒了一口氣。
他們都非常好奇夫人這次為什麽沒有懲罰他們,不過他們是下人,知道不該問的不能多問,明顯剛才夫人和老夫人的臉色都不對。
他們還是躲得遠遠的吧。
不僅他們好奇,滿屋子的下人都好奇的,剛才見崔氏那麽大的陣仗,她們都在心裏替明月和清風擔心呢,這一頓打,還不得一個月下不來地。
沒想到崔氏這麽輕鬆就放過了他們,別說打了,連月銀錢都沒罰。
........
崔氏把白展鵬也攆迴去休息了。
內室裏隻剩下白老太太,崔氏和老太太的一個心腹嬤嬤。
見人都下去了,崔氏焦急說道:“娘,你說那道人說的話是不是要應驗了?我們鵬兒難道真的會......”
白老太太到底年歲大點,比崔氏鎮定點,其實她內心也是怕的不行,不過這時候不能兩個人都亂了陣腳,畢竟這事還沒發生呢。
原來白展鵬生下來就體弱多病,三歲時跟著去寺廟裏祈福,有個道人攔著她們說白展鵬是個早夭的命。
當時就把她們嚇得半死,這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呀。當年的白老太太忙把道士請到僻靜的地方,跪下求大師指點迷津解救白展鵬。
可能是被她們的誠心所感動,他道士說了句:“罷了罷了,想來我和這孩子有緣吧,老納就破例一會吧。
這孩子的劫難在十七歲那年,如果遇到貴人,得貴人相助,以後不僅能兒孫滿堂,還能前程似錦。
如果把握不住貴人,錯過這次機會,那麽他的壽命將終結,阿彌陀佛,切記切記,貴人並不是你們認為的那個貴重的貴,
此時且看你們一家的造化了。”
說完那道人竟然什麽要求也沒提,就徑直走了。
當時兩人都被道士的話給驚住了,等迴過神來,道士都走遠了。
她們又去寺廟裏問主持,那道士是誰,主持隻說是雲遊而來,並不知道其姓甚名誰。
從那以後她們倒是每年都去寺廟裏,可是再也沒有遇到過一次那個道士了。
可是這件事卻成了她們的心病,她們跟白崇山說,可是白崇生是一點不信這道士什麽的,直說那道士是胡言亂語,還發了一通大脾氣。
自那以後,婆媳倆倒是不再跟白崇山提這件事了。
可是這事就成了她們婆媳的心病。
所以崔氏和白老太太把白展鵬看的跟眼珠子似的,好在白展鵬從6歲開始身體慢慢好起來了,這喘鳴之症後來也是冬天偶爾會犯一次。
她們也慢慢淡忘這件事了,可是這今年白展鵬正好是十七了,好端端的又發病,這不得不叫她們多想。
“念嬌,你也別太擔心,那道士當年也說了,要是鵬兒遇到貴人,就能逢兇化吉,以後定會兒孫滿堂,前程似錦。
鵬兒不是說在那東林鎮遇到個年輕人救了他嗎,保不齊那年輕人就是鵬兒的貴人呢,
剛才我們隻顧著害怕了,也忘了問鵬兒具體當時是個什麽情況了。”
老太太拍了拍崔氏的手,安慰她。
崔氏一聽也覺得她家鵬兒不像個短命的,說不定這次出門就遇到那命中的貴人了呢,不行,我得去問問鵬兒,看看當時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好判斷下這人到底是不是那道士口中的貴人。
說著就要起身去找白展鵬。
白老太太忙又勸道:“你別急,鵬兒才剛迴來,叫他好好歇歇,歇好了在細問。你這著急忙慌的,別漏了馬腳,到時候叫鵬兒察覺,那不是增添他的負擔嘛!
在說,崇山那裏也不能叫他知曉了這事,要不然又得發一通脾氣。”
崔氏一聽婆婆說的有理,“好的,娘,是兒媳急的亂了手腳。還是娘穩得住,瞧兒媳這樣,真是比不上您老。”
“你呀,這是關心則亂。”
婆媳倆又細細的商量了這件事情後續應該怎麽辦。
等到白崇山從衙門迴來後,一家人用過飯後,白崇山就把白展鵬叫到書房去談話了。
崔氏隻得眼巴巴的看著,她這心裏也真是七上八下的,非常想拉著兒子好好聊聊在東林鎮的事情。
又怕自己今天慌亂,弄得白展鵬起疑心。
索性就去小佛堂裏念經,靜下心來,明天再說這件事情吧。
.
書房裏,白展鵬在細說這一路的所見所聞,不時的會說一些自己的見解。
白崇山自是看出來白展鵬這一趟出門,學到了不少東西,有些事情雖然沒說到重點上,但是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見解,這就不錯了。
出門一趟能長不少見識,就是學到了。
白崇山是典型的嚴父形象,即使知道兒子長進了不少,也隻是微微點頭,說了句:“不錯。”
然後白展鵬又說到了衛江,一聽衛江,白崇山眼睛一亮:“你見到了衛江?”
“恩,我也是誤打誤撞的去到了衛江家,然後見到了衛江,他考中秀才後腿就受傷了,所以一直在家裏休養呢。
爹,這個衛江可確實不簡單。”
然後白展鵬又把他們到衛江家見到衛江說了那些話等等都告訴了白崇山。
“爹,我以前看到你稱讚衛江的文章,還心有不滿,這次見了衛江,我確實被震撼到了。
他讀過的書是我的三倍之多,他什麽書都看,說出來的話總是非常深刻有道理,兒子自認自己和他還有一定差距,兒子慚愧。
我看了,他的很多書都是自己謄抄的,可那些書他都翻了不少遍了,很多都有他的注解。
他家的條件也不太好,父母都是靠天吃飯的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