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水分濟於定陶東北,東南右合汳水枝流,俗謂之界溝也。北逕已氏縣故城西,又北逕景山東,《衛詩》所謂景山與京者也。毛公曰:景山,大山也。又北逕楚丘城西。《地理誌》曰:成武縣有楚丘亭。杜預雲:楚丘在成武縣西南,衛懿公為狄所滅。衛文公東徙渡河,野處曹邑,齊桓公城楚丘以遷之。故《春秋》稱邢遷如歸,衛國忘亡。即《詩》所謂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故鄭玄言觀其旁邑及山川也。又東北逕成武縣西,又東北逕郈城東,疑郈徙也,所未詳矣。又東北逕梁丘城西。《地理誌》曰:昌邑縣有梁丘鄉。《春秋·莊公三十二年》,宋人齊人會於梁丘者也。杜預曰:高平昌邑縣西南有梁丘鄉。


    又東北,於乘氏縣西而北注菏水。


    菏水又東南,逕乘氏縣故城南,縣即《春秋》之乘丘也。故《地理風俗記》曰:濟陰乘氏縣,故宋乘丘邑也。漢孝景中五年,封梁孝王子買為侯國也。《地理誌》曰:乘氏縣,泗水東南至睢陵入淮。《郡國誌》曰:乘氏有泗水。此乃菏濟也。《尚書》豫州下有導菏澤之說,自陶丘北,東至於菏,無泗水之文。又曰:導菏澤,被孟豬。孟豬在睢陽縣之東北。闞駰《十三州記》曰:不言入而言被者,明不常入也,水盛方乃覆被矣。澤水淼漫,俱鍾睢泗,故誌有睢陵入淮之言,以通苞泗名矣。然諸水注泗者多,不止此,未可以終歸泗水,便得擅通稱也。或更有泗水,亦可,是水之兼其目,所未詳也。


    又東過昌邑縣北。


    菏水又東,逕昌邑縣故城北。《地理誌》曰:縣故梁也。漢景帝中六年,分梁為山陽國,武帝天漢四年更為昌邑國,以封昌邑王髆。子賀嗣。賀廢,國除,以為山陽郡,王莽之钜野郡也,後更為高平郡,後漢沇州治。縣令王密懷金謁東萊太守楊震,震不受,是其慎四知處也。大城東北有金城,城內有《沇州刺史河東薛季像碑》。以郎中拜剡令,甘露降園。熹平四年遷州,明年,甘露複降殿前樹。從事馮巡、主簿華操等,相與褎樹,表勒棠政。次西有《沇州刺史茂陵楊叔恭碑》,從事孫光等,以建寧四年立。西北有《東太山成人班孟堅碑》。


    建和十年,尚書右丞,拜沇州刺史。從事秦閏等刊石頌德政,碑鹹列焉。


    又東過金鄉縣南。


    《郡國誌》曰:山陽有金鄉縣。菏水逕其故城南,世謂之故縣城。北有金鄉山也。


    又東過東緡縣北。


    濟水又東逕漢平狄將軍扶溝侯淮陽朱鮪塚,墓北有石廟。濟水又東,逕東緡縣故城北,故宋地。《春秋·僖公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十三州記》曰:山陽有東緡縣。鄒衍曰:餘登緡城以望宋都者也。後漢世祖建武十三年,封馮異長子璋為侯國也。


    又東過方與縣兗州北為菏水。


    濟水東逕重鄉城南,《左傳》所謂臧文仲宿於重館者也。菏水又東逕武棠亭北,《公羊》以為濟上邑也。城有台,高二丈許,其下臨水,昔魯侯觀魚於棠,謂此也,在方與縣故城北十裏。《經》所謂菏水也。


    菏水又東逕泥母亭北,《春秋左傳·僖公七年》,秋,盟於寧母,謀伐鄭也。


    菏水又東,與钜野黃水合,菏濟別名也。黃水上承钜澤諸陂。澤有濛澱,育陂,黃湖。水東流謂之黃水。又有薛訓渚水,自渚曆薛村前分為二流,一水東注黃水,一水西北入澤,即洪水也。黃水東南流,水南有漢荊州刺史李剛墓。剛字叔毅,山陽高平人,熹平元年卒,見其碑。有石闕,祠堂石室三間,椽架高丈餘,鏤石作椽瓦,屋施平天,造方井,側荷梁柱,四壁隱起雕刻,為君臣、官屬、龜龍鳳麟之文,飛禽走獸之像,作製工麗,不甚傷毀。黃水又東,逕钜野縣北,何承天曰:钜野湖澤廣大,南通洙泗,北連清濟,舊縣故城正在澤中,故欲置戍於此城。


    城之所在則钜野澤也。衍東北出為大野矣,昔西狩獲麟於是處也。《皇覽》曰:山陽钜野縣有肩髀塚,重聚大小與闞塚等。傳言蚩尤與黃帝戰,克之於涿鹿之野,身體異處,故別葬焉。黃水又東,逕鹹亭北,《春秋·桓公七年經》書,焚鹹丘者也。水南有金鄉山,縣之東界也。金鄉數山皆空中穴口,謂之隧也。戴延之《西征記》曰:焦氏山北數裏,有漢司隸校尉魯峻塚,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鑿而得金,故曰金鄉山。山形峻峭,塚前有石祠、石廟,四壁皆青石隱起,自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婦,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像,像邊皆刻石記之,文字分明。又有石床,長八尺,磨瑩鮮明,叩之,聲聞遠近。時太尉從事中郎傳珍之,谘議參軍周安穆,折敗石床,各取去,為魯氏之後所訟,二人並免官。焦氏山東,即金鄉山也。有塚,謂之秦王陵。山上二百步得塚口,塹深十丈,兩壁峻峭,廣二丈,入行七十步,得埏門。門外左右皆有空,可容五六十人,謂之白馬空埏。門內二丈得外堂,外堂之後,又得內堂。觀者皆執燭而行,雖無他雕鏤,然洽石甚精,或雲,是漢昌邑哀王塚,所未詳也。東南有範巨卿塚,名件猶存。巨卿名式,山陽之金鄉人,漢荊州刺史,與汝南張劭、長沙陳平子石交,號為死友矣。黃水又東南,逕任城郡之亢父縣故城西,任城縣在北,夏後氏之任國,王莽之延就亭也。漢章帝元和元年,別為任城國。縣有詩亭,《春秋》之詩國也。王莽更之曰順父矣。《地理誌》,東平屬縣也。世祖建武二年,封劉隆為侯國。其水謂之桓公溝,南至方與縣,入於菏水。


    菏水又東,逕秦梁,夾岸積石一裏,高二丈,言秦始皇東巡所造,因以名焉。


    又東過湖陸縣南,東入於泗水。


    澤水所鍾也。《尚書》曰:浮於淮、泗,達於菏,是也。《東觀漢記》曰:蘇茂殺淮陽太守,得其郡,營廣樂。大司馬吳漢圍茂,茂將其精兵突至湖陵,與劉永相會濟陰,山陽,濟兵於此處也。


    又東南過沛縣東北。


    濟與泗亂,故濟納互稱矣。《東觀漢記?安平侯蓋延傳》曰:延為虎牙大將軍,與劉永等戰,永軍反走,溺水者半。複與戰,連破之,遂平沛,楚、臨淮悉降。延令沛修高祖廟,置嗇夫、祝宰、樂人,因齋戒祠高廟也。


    又東南過留縣北。


    留縣故城,翼佩泗濟。宋邑也,《春秋左傳》所謂侵宋呂、留也。故繁休伯《避地賦》曰:朝餘發乎泗洲,夕餘宿於留鄉者也。張良委身漢祖,始自此矣,終亦取封焉。城內有張良廟也。


    又東過彭城縣北,猚水從西來注之。


    濟水又南,逕彭城縣之故城東北隅,不東過也,猚水自西注之,城北枕水湄。濟水又南,逕彭城縣故城東,不逕其縣北也,蓋《經》誤證。


    又東南過徐縣北。


    《地理誌》曰:臨淮郡,漢武帝元狩五年置,治徐縣。王莽更之曰淮平,縣曰徐調,故徐國也。《春秋·昭公三十年》,吳子執鍾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遂滅徐。徐子奔楚,楚救徐,弗及,遂城夷以處之。張華《博物誌》錄著作令史茅溫所為送。劉成國《徐州地理誌》雲:徐偃王之異,言徐君宮人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之於水濱。孤獨母有犬,名曰鵠倉,獵於水側,得棄卵,銜以來歸。


    孤獨母以為異,覆暖之,遂成兒。生時偃,故以為名。徐君宮中聞之,乃更錄取。


    長而仁智,襲君徐國。後鵠倉臨死,生角而九尾,實黃龍也。偃王葬之徐中,今見有狗壟焉。偃王治國,仁義著聞,欲舟行上國,乃通溝陳、蔡之間,得朱弓矢,以得天瑞,遂因名為號,自稱徐偃王。江淮諸侯服從者三十六國。周王聞之,遣使至楚,令伐之。偃王愛民,不鬥,遂為楚敗,北走彭城武原縣東山下,百姓隨者萬數,因名其山為徐山。山上立石室廟,有神靈,民人請禱焉。依文即事,似有符驗,但世代綿遠,難以詳矣。今徐城外有徐君墓,昔延陵季子解劍於此,所謂不違心許也。


    又東至下邳睢陵縣南,入於淮。


    濟水與泗水渾濤東南流,至角城,同入淮,《經》書睢陵,誤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經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魏)酈道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魏)酈道元並收藏水經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