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
這一章裏孔子自述其心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連自己老了都覺察不出來。孔子從讀書學習和各種活動中體味到無窮樂趣,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者,他不為身旁的小事而煩惱,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麵貌。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評析】
在孔子的觀念當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卻否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在於他愛好古代的典章製度和文獻圖書,而且勤奮刻苦,思維敏捷。這是他總結自己學習與修養的主要特點。他這麽說,是為了鼓勵他的學生發憤努力,成為各方麵的有用人才。
【原文】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譯文】
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
【評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從《論語》書中,很少見到孔子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如他“敬鬼神而遠之”等。但也不是絕對的。他偶爾談及這些問題時,都是有條件的,有特定環境的。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評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1其如予何?”
【注釋】
1桓魋:魋,音tui,任宋國主管軍事行政的官——司馬,是宋桓公的後代。
【譯文】
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麽樣?”
【評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經過宋國。桓魋聽說以後,帶兵要去害孔子。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砍倒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孔子連忙在學生保護下,離開了宋國,在逃跑途中,他說了這句話。他認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賦予了他,所以桓魋對他是無可奈何的。
【原文】
7.24 子曰:“二三子1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釋】
1二三子:這裏指孔子的學生們。
【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麽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麽事不是和你們一起幹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原文】
7.25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釋】
1文:文獻、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會實踐方麵的內容。
3忠:盡己之謂忠,對人盡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實之謂信。誠實的意思。
【譯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評析】
本章主要講孔子教學的內容。當然,這僅是他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並不包括全部內容。孔子注重曆代古籍、文獻資料的學習,但僅有書本知識還不夠,還要重視社會實踐活動,所以,從《論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經常帶領他的學生周遊列國,一方麵向各國統治者進行遊說,一方麵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幹。但書本知識和實踐活動仍不夠,還要養成忠、信的德行,即對待別人的忠心和與人交際的信實。概括起來講,就是書本知識,社會實踐和道德修養三個方麵。
【原文】
7.26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2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3而為泰4,難乎有恆矣。”
【注釋】
1斯:就。
2恆:指恆心。
3約:窮困。
4泰:這裏是奢侈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恆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評析】
對於春秋末期社會“禮崩樂壞”的狀況,孔子似乎感到一種絕望,因為他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難以找到他觀念中的“聖人”、“善人”,而那些“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的人卻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看到“君子”、“有恆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原文】
7.27 子釣而不綱1,弋2不射宿3。
【注釋】
1綱:大繩。這裏作動詞用。在水麵上拉一根大繩,在大繩上係許多魚鉤來釣魚,叫綱。
2弋:音yi,用帶繩子的箭來射鳥。
3宿:指歸巢歇宿的鳥兒。
【譯文】
孔子隻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鉤的)大繩釣魚。隻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
【評析】
其實,隻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和用網捕魚,和隻用箭射飛行中的鳥與射巢中之鳥從實質上並無區別。孔子的這種做法,隻不過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罷了。
【原文】
7.28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譯文】
孔子說:“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麽都不懂卻在那裏憑空創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學習;多看,然後記在心裏,這是次一等的智慧。”
【評析】
本章裏,孔子提出對自己所不知的東西,應該多聞、多見,努力學習,反對那種本來什麽都不懂,卻在那裏憑空創造的做法。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要求他的學生這樣去做。
【原文】
7.29 互鄉1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2其進3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4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5也。”
【注釋】
1互鄉:地名,具體所在已無可考。
2與:讚許。
3進、退:一說進步、退步;一說進見請教,退出以後的作為。
4潔己:潔身自好,努力修養,成為有德之人。
5不保其往:保,一說擔保,一說保守。往,一說過去,一說將來。
【譯文】
(孔子認為)很難與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談話,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說:“我是肯定他的進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我們肯定他改正錯誤,不要死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評析】
孔子時常向各地的人們宣傳他的思想主張。但在互鄉這個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說:“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這從一個側麵體現出孔子“誨人不倦”的態度,而且他認為不應死抓著過去的錯誤不放。
這一章裏孔子自述其心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連自己老了都覺察不出來。孔子從讀書學習和各種活動中體味到無窮樂趣,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者,他不為身旁的小事而煩惱,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麵貌。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評析】
在孔子的觀念當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卻否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在於他愛好古代的典章製度和文獻圖書,而且勤奮刻苦,思維敏捷。這是他總結自己學習與修養的主要特點。他這麽說,是為了鼓勵他的學生發憤努力,成為各方麵的有用人才。
【原文】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譯文】
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
【評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從《論語》書中,很少見到孔子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如他“敬鬼神而遠之”等。但也不是絕對的。他偶爾談及這些問題時,都是有條件的,有特定環境的。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評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1其如予何?”
【注釋】
1桓魋:魋,音tui,任宋國主管軍事行政的官——司馬,是宋桓公的後代。
【譯文】
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麽樣?”
【評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經過宋國。桓魋聽說以後,帶兵要去害孔子。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砍倒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孔子連忙在學生保護下,離開了宋國,在逃跑途中,他說了這句話。他認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賦予了他,所以桓魋對他是無可奈何的。
【原文】
7.24 子曰:“二三子1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釋】
1二三子:這裏指孔子的學生們。
【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麽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麽事不是和你們一起幹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原文】
7.25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釋】
1文:文獻、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會實踐方麵的內容。
3忠:盡己之謂忠,對人盡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實之謂信。誠實的意思。
【譯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評析】
本章主要講孔子教學的內容。當然,這僅是他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並不包括全部內容。孔子注重曆代古籍、文獻資料的學習,但僅有書本知識還不夠,還要重視社會實踐活動,所以,從《論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經常帶領他的學生周遊列國,一方麵向各國統治者進行遊說,一方麵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幹。但書本知識和實踐活動仍不夠,還要養成忠、信的德行,即對待別人的忠心和與人交際的信實。概括起來講,就是書本知識,社會實踐和道德修養三個方麵。
【原文】
7.26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2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3而為泰4,難乎有恆矣。”
【注釋】
1斯:就。
2恆:指恆心。
3約:窮困。
4泰:這裏是奢侈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恆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評析】
對於春秋末期社會“禮崩樂壞”的狀況,孔子似乎感到一種絕望,因為他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難以找到他觀念中的“聖人”、“善人”,而那些“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的人卻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看到“君子”、“有恆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原文】
7.27 子釣而不綱1,弋2不射宿3。
【注釋】
1綱:大繩。這裏作動詞用。在水麵上拉一根大繩,在大繩上係許多魚鉤來釣魚,叫綱。
2弋:音yi,用帶繩子的箭來射鳥。
3宿:指歸巢歇宿的鳥兒。
【譯文】
孔子隻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鉤的)大繩釣魚。隻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
【評析】
其實,隻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和用網捕魚,和隻用箭射飛行中的鳥與射巢中之鳥從實質上並無區別。孔子的這種做法,隻不過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罷了。
【原文】
7.28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譯文】
孔子說:“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麽都不懂卻在那裏憑空創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學習;多看,然後記在心裏,這是次一等的智慧。”
【評析】
本章裏,孔子提出對自己所不知的東西,應該多聞、多見,努力學習,反對那種本來什麽都不懂,卻在那裏憑空創造的做法。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要求他的學生這樣去做。
【原文】
7.29 互鄉1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2其進3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4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5也。”
【注釋】
1互鄉:地名,具體所在已無可考。
2與:讚許。
3進、退:一說進步、退步;一說進見請教,退出以後的作為。
4潔己:潔身自好,努力修養,成為有德之人。
5不保其往:保,一說擔保,一說保守。往,一說過去,一說將來。
【譯文】
(孔子認為)很難與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談話,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說:“我是肯定他的進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我們肯定他改正錯誤,不要死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評析】
孔子時常向各地的人們宣傳他的思想主張。但在互鄉這個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說:“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這從一個側麵體現出孔子“誨人不倦”的態度,而且他認為不應死抓著過去的錯誤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