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風雲相遇總非凡,天下大事知幾分?曹公煮酒道千雄,未料周郎敢爭鋒。
那夜陳奇立刻召集眾人,要求第三椅“活白起”孫亮所部馬上根據密函中提到的元蒙部署情況擬出出兵方案,出身兵家的孫亮所部大都是能征善戰之輩組成,連夜草擬了三份計劃,陳奇獨具慧眼的挑中了其中一份來自於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小人物,叫做“馮漫影”的人他呈交的古怪計劃,此人原本就是叛逃於青城派的修士,修為是分神期,在骸穀這種高手雲集之地並不出眾,所以一直以來不過是擔當一個普通船長而已,但他歸孫亮管轄,當孫亮要求部下擬定計劃時,此人也遞交了一份,從此,他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眼光開始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在接下來的幾年艱苦戰爭中出類拔萃,兩年以後的東南戰場則輪到他搭台唱戲當主角了,而現在,還沒人知道罷了。
按照思可法提供的元蒙防線部署,骸穀這邊擬出的方案全都是認為漢人這邊應該把首要目標放在蜀地北境內聚集的五萬主力軍,應該加快自身從廣西東麵的進軍速度,突破三萬側翼防守部隊,早日匯合蜀中三傑的人馬前後夾擊,也許在戰術上有略為不同,但是大體計劃差不多。這個想法太常規了,陳奇不是很滿意,馮漫影此時提出了一個大部分人都不讚同的計劃,而陳奇卻一言瞄中了其中潛藏的大殺機,連連大加讚賞。該計劃匪夷所思,要求首先把修真者全部偷偷送入南疆境內,先集中擊殺元蒙盅師,這一點所有人都是這麽想的,但是馮漫影緊接著提出要骸穀的人馬從貴州普安路附近走,那裏現在還是元蒙的地盤,山高路遠,孽障叢生,很多人都不同意,不料馮漫影指出這是元蒙在南疆防線的一個漏洞,正因為那裏的南疆邊境環境惡劣,又是元蒙地盤,所以滇境沒有駐軍,骸穀所有的修真者隻需要借助地理優勢,一舉繞進南疆即可。
當修真者全殲南疆境內元蒙法師之後,蜀中三傑的人馬可以返迴,但是骸穀的修真者必須立刻快速返插東麵守軍背後,骸穀扶持的由鍾大明領導起義軍部隊在東麵廣西上林一帶立刻響應佯攻,吸引正麵三萬元蒙軍隊的注意力,雙方做出內外夾擊之狀。蜀地的起義軍部隊是由明玉珍率領的,讓他正麵攻打一陣立刻詐敗逃跑,元蒙五萬大軍退敵之後因為東麵三萬人馬吃緊必然立刻馳援,而此時在五萬大軍東進的沿途明玉珍和蜀中三傑的修真者乘其不備追過來,骸穀所有人馬全部北上,鍾大明領導的部隊繼續留守原地糾纏那三萬人馬,靠過去的三路在中間打出一個漂亮的迴旋,合力全殲五萬主力,一旦吃掉他們,南疆元蒙軍隊再無抵抗之力。
此計的殺機就伏在來來迴迴讓元蒙軍隊疲於奔命的要害,所以骸穀同意了,呈交給蜀中三傑方麵,蜀山三傑也表示無異議,於是四大門派抽調了共七萬人立刻緊急動員起來,最後合圍的地點就挑在了一個叫“曲靖路”的地方,那裏是昔日大理國的重要府郡,昔日大理國與三十七部盟在這裏歃血為盟,共禦唐兵,現在即將變成三軍合圍的修羅地,為了一戰而勝,骸穀罕見的出動了兩千修真者,蜀中三傑也拚湊了一千多人,畢竟蜀地元蒙軍隊壓力也很大,能抽出這麽多人實屬不易,要用達到了四千名之多的修真者來彌補起義軍的數量不足,
寒冬的雪是影響不了南疆溫暖的氣候的,當漢人春節的腳步臨近之時,四千名修真者順著既定好的方針偷偷潛入邊境,隨著元鋒一聲令下,四千修士如滿弦之箭般突破邊緣關隘,並不與駐守的盅師交戰,而是分成幾路直奔元蒙法師他們留宿的寺廟,一時間各族素來佛光祥和的廟宇火光衝天,那些元蒙法師還沒明白怎麽迴事就變成了漢人修真者刀下亡魂。漢人修真者此行攜帶了大量事前準備寫好的傳單,在爆發交火的時候四處灑落,其中言明隻殺元蒙妖孽不傷南疆人,造成的廟宇損失事後會有骸穀承擔重建賠償,而當時百中教還沒下達過任何是戰是和的命令,附近盅師和廟宇中的佛道高人也是十分茫然,看見地上的傳單大概知道了是怎麽一迴事,既然百中教都沒發話,誰敢亂動?隻好隨漢人去好了,隻要不傷南疆人就行,一時間漢人殺的順風順水,元蒙法師領袖古桑倫被峨眉派的兩位大神通者聯手偷襲,二十合不到就陣亡身隕,最後元蒙法師僅活了幸存了兩個,大獲成功。
此時百中教內也炸開了鍋,等接到漢人修真者偷襲南疆的戰報之時古桑倫的人頭都已經被帶在返程的路上了,苗一雄他們從未想到漢人會來的這麽突然,更沒想到漢人怎麽會把元蒙法師的行程摸的清清楚楚,當隨即而來的教眾稟報元蒙法師全線陣亡的消息時苗一雄簡直怒不可遏,既怒漢人事先沒有告知自己,又怒元蒙法師也太不爭氣,現在漢人的目標已經很明顯了,失去了元蒙法師的幫助漢人修真者會帶著起義軍像一群瘋狂的狼崽子一樣的把元蒙駐軍這支碩大的熊撕的粉碎,於是盛怒之下苗一雄要求百中教所有盅師全部立刻參戰,會同附近的朝廷兵馬對漢人實行猛烈反擊,但此時,沙馬俄裏卻攔在了苗一雄麵前卻搖了搖頭,苗一雄怒問他是什麽意思。沙馬俄裏痛苦的說了五個字:“一切都晚了。”
海丹在一旁解釋起來,如果所料不錯,此刻漢人的地麵起義軍已經進入全線進攻的狀態了,從偷襲元蒙法師就能看出漢人是有備而來,他們條理清晰,一招一式都表明了獨有的戰爭策略,南疆這些年雖然總喊著備戰,但是麾下人馬沒有實戰經驗,中原戰爭的頭十年都沒有介入,現在迅速膨脹起來的兵馬隻不過是即興之作,完全不是這些年來一直在和兇狠老道的元蒙鐵騎相爭鬥的漢人起義軍對手,南疆想要正麵對戰最少需要兩年的磨礪,漢人有清晰明確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攻節奏,元蒙這十萬人頭是折定了,此時在把自己教內的盅師賠進去不過是往屠肉鋪裏送,還是留下自家兄弟的性命,由他們去鬧吧。而元鋒他們也正是這麽想的,出發之前他給眾修真者交待了一個底線,南疆盅師如不插手,有禮相待,如若阻攔,就地斬殺,不用稟報。事後則由各大派師門和百中教周旋。
苗一雄大怒,問沙馬俄裏到底是什麽意思?這是公然違抗教主命令嗎?沙馬俄裏卻冷漠的表示出兵這麽大的事情須得五寨共商。苗一雄很顯然不知道沙馬俄裏在說什麽,早就定下出兵的策略了這時候還議什麽議?海丹憂心忡忡的迴答說現在是真的要打仗,還是請大家來說說看。苗一雄咬著牙答應了,眾人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坐下來在談這個問題,沒想到此時烏蛇寨的儂籲柯也表示算了吧,別救元蒙了,搞不好自己也得搭進去。烏蛇寨大寨佬出身拉祜族,名叫“紮頗”,素來是個沉默的人,此時終於發聲,他和儂籲柯基本上意見一致,讚同炎鷹寨的說法,目前教內對漢人主攻方向不明,進攻主力地點等一概不知,這仗怎麽打?三三兩兩的把盅師送到漢人的包圍圈裏去送死,任你手段通天也無可奈何,還不如放棄。此時烏蛇寨和炎鷹寨走到了反戰的一邊,而碧魚寨不表態,僅是支持教主的決定,赤蛛、檀蟲依然決定一戰,這樣就是三寨對兩寨,苗一雄的出兵策略僅僅是險勝通過,沙馬俄裏長歎一聲,公然感歎了一句:“我百中教的好兒郎死的真慘啊。”
此言真的徹底激怒苗一雄了,他憤然的表示沙馬俄裏在緊要關頭阻礙教主法令,公然散步消極言論,按理要廢除他的寨主之位,但是前麵提到過,教主是無權私廢寨主的,還是要五寨共商,海丹連連拉扯沙馬俄裏的衣角,讓他慎言,檀蟲寨主申岩也進言,大戰未開,先廢寨主有損士氣,此事日後再說吧,苗一雄這才作罷。
教內苗一雄製定的策略是讓碧魚寨留守教內,剩下四寨全部出擊,他最擔心的就是北麵那五萬禦蜀的人馬,所以幹脆讓炎鷹寨沙馬俄裏帶所部星夜馳援,赤蛛寨往東防止骸穀乘虛而入,檀蟲寨在西南穩定民心,烏蛇寨則往西北去,若是北麵真的是漢人主攻方向,就立刻北上馳援炎鷹寨。但百中教這麽一來已經耽誤了戰爭時間,所謂兵貴神速,第二天的傍晚,地麵戰爭就徹底打響,明玉珍帶領三萬精兵從蜀南對滇北境內發起進攻,坎坎帖木兒立刻組織防線,起初打的還算不錯,經過一夜奮戰擊退了明玉珍,還沒等休息忽然接到八百裏加急軍報,說東線守軍遭到叛賊鍾大明率軍四萬和漢人修真者東西夾攻,形勢危急;第二報又到,說元蒙法師全線陣亡,坎坎大驚,形勢急轉直下,立刻火速找百中教求援,百中教也明確答複,教內盅師已經全部整裝完畢,會配合坎坎進攻的,他這才放下心來,於是見腳下蜀境的敵人被打跑也無心追擊,命令南線部隊接替西線,西線人馬則來自己這邊的北線接替防禦蜀境,而自己帶著五萬精銳火速救援東麵,想用換防策略來禦敵,同時發出訊息,讓百中教的盅師直接去東麵匯合,再留一支幫助後麵的接管人馬守衛這裏就行。
所以百中教也趕緊人員換防,讓烏蛇寨去北邊,炎鷹寨跟著坎坎的主力往東線移,配合那裏的守軍與正在路上的赤蛛寨共同抗敵。其實這麽安排苗一雄動了一點私心,因為沙馬俄裏的關係,把他派到最前線和敵人廝殺,沙馬俄裏也早就看出來了,心中暗怒苗一雄忠言逆耳,碧魚寨守衛總壇沒問題,但是炎鷹寨應該留守原地抵禦蜀敵才對,畢竟蜀山三傑的修真者唯有炎鷹和碧魚兩寨能抗衡。蜀境之敵稍退,但難保不會殺迴來。
可海丹卻看的更遠,他們在往北麵行進的路上忽然接到又要往東去的命令,便逐漸揣測出了漢人用兵方略,於是悄悄的把沙馬俄裏拉到一邊,告訴他這一去,也許我們哥倆都要死在那裏了。沙馬俄裏大驚,問其故,海丹苦笑著告訴他,漢人北麵戰線一夜就擊敗了敵人實在可疑,蜀中三傑的門派根本未盡全力,忽然聽聞東線吃緊,引得坎坎那莽夫帶著主力大遷移,這種疲於奔命的戰術如果所料不錯在半道上就會被合圍,漢人左右夾擊,我等盡死矣。
沙馬俄裏聞言驚醒,想提醒坎坎,但是得知他先行一步,騎兵馬快,早已跑到半道上了,這不是送死嗎,迴頭瞧瞧身邊正在前進的炎鷹寨幾百盅師,不禁動了側影之心,因為教內五大寨盅師被派往南疆各地駐守,自己能帶出來的隻有這麽點了,他不希望把所有家底都葬送在那裏,於是故意拖延前進速度。
一切都是按照馮漫影的策略實施的,明玉珍帶著部隊繞過來忽然殺了個迴馬槍,兩線修真者鋪天蓋地,三軍合圍,就在曲靖路爆發了後來史稱“曲靖大捷”的著名戰役,元蒙五萬多人馬全軍覆沒,坎坎帖木兒戰死,整整殺了三天三夜,山川、河流全是鮮血,慘不忍睹,漢人決心已下,是斷然沒有迴頭的道理的,他們一定要把這五萬元蒙的人頭拿到手。等炎鷹寨趕到曲靖路城外三十裏處的時候已經是交戰的一天後了,鼻子裏全是血腥味,遠方火光衝天,喊殺聲絡繹不絕,天上到處都是漢人的修真者釋放的道術,光彩炫目,方圓一百裏城池全是火海,心中估算一下漢人此戰修真者不下四千人,沙馬俄裏慶幸自己沒有帶著幾百盅師進去送死,既然事已至此,幹脆放棄了,他們幾百盅師是站在茂密的樹林中眼睜睜的看著前方不遠處五萬人頭被滾滾砍落的,期間還意外的遇見了一支漢人修真者的隊伍,但是沙馬俄裏明確表示自己不插手,雙方點頭示意擦肩而過,於是……南疆元蒙駐軍主力被全殲。
待殲滅他們之後,元鋒下達了一個更讓元蒙部隊心驚肉跳的決定,他讓明玉珍帶人迴去修整即可,所有修真者人不卸甲,馬不停蹄,直奔東麵防線,要把那裏鍾大明佯攻糾纏的三萬人馬也全部一並拿下,駐守在那裏的赤蛛寨大寨佬“臘樸”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結果忽然發現從側翼撲來的漢人修真者竟然是自己的數倍之多,頓時失色,帶人小小的抵抗了一陣,一向不關心戰事的大寨主“木然亭”忽然發聲,這是一個出身景頗族的外形看起來很白淨的大神通者,當夜漢人第一輪修真者強攻戰線結束以後赤蛛寨死傷已經過半,他拉住滿臉鮮血的大寨佬臘樸絕望的搖搖頭,臘樸不甘心的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帶著傷員和屍體放棄了陣地,悄悄的走了,失去了盅師的幫助那三萬守軍根本無力抵抗,一時間四散,紛紛往北逃入貴州境內,至此,結束了全部長達十日的戰鬥,南疆境內隻剩下兩萬不到的慘軍,元蒙軍力基本被肅清。
漢人大獲全勝,此役的成果是將元蒙苦心策劃的在漢人起義軍背後插入的尖刀給完全拔了出來,解除了腹背受敵的尷尬窘境,剿滅了深入南方的一股實力雄厚的元蒙正規軍隊,意義在於逼迫元蒙將兩湖和兩廣的兵力分散,給這兩條戰線頻遭失禮的起義軍解了燃眉之急。
但百中教就慘了,收獲的僅僅是赤蛛寨傷亡破百的苦果,炎鷹寨的冷漠激怒了苗一雄,他嚴厲指責沙馬俄裏措施不力,坐看朝廷兵馬淪陷;海丹極力解釋說明當日的戰局已非人力所能為,大寨主是很有心的保存了不必要的送死行為。這就是前麵所說的,百中教的出兵是建立在教內大部分人常年的種族仇恨之上,根本沒有仔細思考過軍事問題,對漢人的主攻方向判斷不明,指揮混亂,讓坎坎帖木兒這種沒有腦子的莽夫帶著四大寨陪著他一起上演了一出南北大換防的鬧劇,如果換成孛羅帖木兒在指揮的話,隻要能夠分析出敵人的動向,那麽就算漢人出動了四千名修真者也無妨,百中教四大寨齊出,兩千多盅師合力一處,和朝廷部隊一起一個往外拽,一個從裏掙,何至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所以並非炎鷹寨執行教主規定不利,而是當時朝廷軍隊敗局已定,自己也無可奈何。
苗一雄真的生氣了,盛怒之下著急大夥重新製定了策略,因為他心裏知道,這個時候朝廷恨他,漢人也恨他,踏錯一步,百中教就要跌落萬劫不複的深淵中……
(ps:過年的加長篇禮物至今全部結束,以後迴到正常更新當中,謝謝大家的陪伴,寫這麽多字確實挺辛苦的……)
那夜陳奇立刻召集眾人,要求第三椅“活白起”孫亮所部馬上根據密函中提到的元蒙部署情況擬出出兵方案,出身兵家的孫亮所部大都是能征善戰之輩組成,連夜草擬了三份計劃,陳奇獨具慧眼的挑中了其中一份來自於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小人物,叫做“馮漫影”的人他呈交的古怪計劃,此人原本就是叛逃於青城派的修士,修為是分神期,在骸穀這種高手雲集之地並不出眾,所以一直以來不過是擔當一個普通船長而已,但他歸孫亮管轄,當孫亮要求部下擬定計劃時,此人也遞交了一份,從此,他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眼光開始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在接下來的幾年艱苦戰爭中出類拔萃,兩年以後的東南戰場則輪到他搭台唱戲當主角了,而現在,還沒人知道罷了。
按照思可法提供的元蒙防線部署,骸穀這邊擬出的方案全都是認為漢人這邊應該把首要目標放在蜀地北境內聚集的五萬主力軍,應該加快自身從廣西東麵的進軍速度,突破三萬側翼防守部隊,早日匯合蜀中三傑的人馬前後夾擊,也許在戰術上有略為不同,但是大體計劃差不多。這個想法太常規了,陳奇不是很滿意,馮漫影此時提出了一個大部分人都不讚同的計劃,而陳奇卻一言瞄中了其中潛藏的大殺機,連連大加讚賞。該計劃匪夷所思,要求首先把修真者全部偷偷送入南疆境內,先集中擊殺元蒙盅師,這一點所有人都是這麽想的,但是馮漫影緊接著提出要骸穀的人馬從貴州普安路附近走,那裏現在還是元蒙的地盤,山高路遠,孽障叢生,很多人都不同意,不料馮漫影指出這是元蒙在南疆防線的一個漏洞,正因為那裏的南疆邊境環境惡劣,又是元蒙地盤,所以滇境沒有駐軍,骸穀所有的修真者隻需要借助地理優勢,一舉繞進南疆即可。
當修真者全殲南疆境內元蒙法師之後,蜀中三傑的人馬可以返迴,但是骸穀的修真者必須立刻快速返插東麵守軍背後,骸穀扶持的由鍾大明領導起義軍部隊在東麵廣西上林一帶立刻響應佯攻,吸引正麵三萬元蒙軍隊的注意力,雙方做出內外夾擊之狀。蜀地的起義軍部隊是由明玉珍率領的,讓他正麵攻打一陣立刻詐敗逃跑,元蒙五萬大軍退敵之後因為東麵三萬人馬吃緊必然立刻馳援,而此時在五萬大軍東進的沿途明玉珍和蜀中三傑的修真者乘其不備追過來,骸穀所有人馬全部北上,鍾大明領導的部隊繼續留守原地糾纏那三萬人馬,靠過去的三路在中間打出一個漂亮的迴旋,合力全殲五萬主力,一旦吃掉他們,南疆元蒙軍隊再無抵抗之力。
此計的殺機就伏在來來迴迴讓元蒙軍隊疲於奔命的要害,所以骸穀同意了,呈交給蜀中三傑方麵,蜀山三傑也表示無異議,於是四大門派抽調了共七萬人立刻緊急動員起來,最後合圍的地點就挑在了一個叫“曲靖路”的地方,那裏是昔日大理國的重要府郡,昔日大理國與三十七部盟在這裏歃血為盟,共禦唐兵,現在即將變成三軍合圍的修羅地,為了一戰而勝,骸穀罕見的出動了兩千修真者,蜀中三傑也拚湊了一千多人,畢竟蜀地元蒙軍隊壓力也很大,能抽出這麽多人實屬不易,要用達到了四千名之多的修真者來彌補起義軍的數量不足,
寒冬的雪是影響不了南疆溫暖的氣候的,當漢人春節的腳步臨近之時,四千名修真者順著既定好的方針偷偷潛入邊境,隨著元鋒一聲令下,四千修士如滿弦之箭般突破邊緣關隘,並不與駐守的盅師交戰,而是分成幾路直奔元蒙法師他們留宿的寺廟,一時間各族素來佛光祥和的廟宇火光衝天,那些元蒙法師還沒明白怎麽迴事就變成了漢人修真者刀下亡魂。漢人修真者此行攜帶了大量事前準備寫好的傳單,在爆發交火的時候四處灑落,其中言明隻殺元蒙妖孽不傷南疆人,造成的廟宇損失事後會有骸穀承擔重建賠償,而當時百中教還沒下達過任何是戰是和的命令,附近盅師和廟宇中的佛道高人也是十分茫然,看見地上的傳單大概知道了是怎麽一迴事,既然百中教都沒發話,誰敢亂動?隻好隨漢人去好了,隻要不傷南疆人就行,一時間漢人殺的順風順水,元蒙法師領袖古桑倫被峨眉派的兩位大神通者聯手偷襲,二十合不到就陣亡身隕,最後元蒙法師僅活了幸存了兩個,大獲成功。
此時百中教內也炸開了鍋,等接到漢人修真者偷襲南疆的戰報之時古桑倫的人頭都已經被帶在返程的路上了,苗一雄他們從未想到漢人會來的這麽突然,更沒想到漢人怎麽會把元蒙法師的行程摸的清清楚楚,當隨即而來的教眾稟報元蒙法師全線陣亡的消息時苗一雄簡直怒不可遏,既怒漢人事先沒有告知自己,又怒元蒙法師也太不爭氣,現在漢人的目標已經很明顯了,失去了元蒙法師的幫助漢人修真者會帶著起義軍像一群瘋狂的狼崽子一樣的把元蒙駐軍這支碩大的熊撕的粉碎,於是盛怒之下苗一雄要求百中教所有盅師全部立刻參戰,會同附近的朝廷兵馬對漢人實行猛烈反擊,但此時,沙馬俄裏卻攔在了苗一雄麵前卻搖了搖頭,苗一雄怒問他是什麽意思。沙馬俄裏痛苦的說了五個字:“一切都晚了。”
海丹在一旁解釋起來,如果所料不錯,此刻漢人的地麵起義軍已經進入全線進攻的狀態了,從偷襲元蒙法師就能看出漢人是有備而來,他們條理清晰,一招一式都表明了獨有的戰爭策略,南疆這些年雖然總喊著備戰,但是麾下人馬沒有實戰經驗,中原戰爭的頭十年都沒有介入,現在迅速膨脹起來的兵馬隻不過是即興之作,完全不是這些年來一直在和兇狠老道的元蒙鐵騎相爭鬥的漢人起義軍對手,南疆想要正麵對戰最少需要兩年的磨礪,漢人有清晰明確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攻節奏,元蒙這十萬人頭是折定了,此時在把自己教內的盅師賠進去不過是往屠肉鋪裏送,還是留下自家兄弟的性命,由他們去鬧吧。而元鋒他們也正是這麽想的,出發之前他給眾修真者交待了一個底線,南疆盅師如不插手,有禮相待,如若阻攔,就地斬殺,不用稟報。事後則由各大派師門和百中教周旋。
苗一雄大怒,問沙馬俄裏到底是什麽意思?這是公然違抗教主命令嗎?沙馬俄裏卻冷漠的表示出兵這麽大的事情須得五寨共商。苗一雄很顯然不知道沙馬俄裏在說什麽,早就定下出兵的策略了這時候還議什麽議?海丹憂心忡忡的迴答說現在是真的要打仗,還是請大家來說說看。苗一雄咬著牙答應了,眾人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坐下來在談這個問題,沒想到此時烏蛇寨的儂籲柯也表示算了吧,別救元蒙了,搞不好自己也得搭進去。烏蛇寨大寨佬出身拉祜族,名叫“紮頗”,素來是個沉默的人,此時終於發聲,他和儂籲柯基本上意見一致,讚同炎鷹寨的說法,目前教內對漢人主攻方向不明,進攻主力地點等一概不知,這仗怎麽打?三三兩兩的把盅師送到漢人的包圍圈裏去送死,任你手段通天也無可奈何,還不如放棄。此時烏蛇寨和炎鷹寨走到了反戰的一邊,而碧魚寨不表態,僅是支持教主的決定,赤蛛、檀蟲依然決定一戰,這樣就是三寨對兩寨,苗一雄的出兵策略僅僅是險勝通過,沙馬俄裏長歎一聲,公然感歎了一句:“我百中教的好兒郎死的真慘啊。”
此言真的徹底激怒苗一雄了,他憤然的表示沙馬俄裏在緊要關頭阻礙教主法令,公然散步消極言論,按理要廢除他的寨主之位,但是前麵提到過,教主是無權私廢寨主的,還是要五寨共商,海丹連連拉扯沙馬俄裏的衣角,讓他慎言,檀蟲寨主申岩也進言,大戰未開,先廢寨主有損士氣,此事日後再說吧,苗一雄這才作罷。
教內苗一雄製定的策略是讓碧魚寨留守教內,剩下四寨全部出擊,他最擔心的就是北麵那五萬禦蜀的人馬,所以幹脆讓炎鷹寨沙馬俄裏帶所部星夜馳援,赤蛛寨往東防止骸穀乘虛而入,檀蟲寨在西南穩定民心,烏蛇寨則往西北去,若是北麵真的是漢人主攻方向,就立刻北上馳援炎鷹寨。但百中教這麽一來已經耽誤了戰爭時間,所謂兵貴神速,第二天的傍晚,地麵戰爭就徹底打響,明玉珍帶領三萬精兵從蜀南對滇北境內發起進攻,坎坎帖木兒立刻組織防線,起初打的還算不錯,經過一夜奮戰擊退了明玉珍,還沒等休息忽然接到八百裏加急軍報,說東線守軍遭到叛賊鍾大明率軍四萬和漢人修真者東西夾攻,形勢危急;第二報又到,說元蒙法師全線陣亡,坎坎大驚,形勢急轉直下,立刻火速找百中教求援,百中教也明確答複,教內盅師已經全部整裝完畢,會配合坎坎進攻的,他這才放下心來,於是見腳下蜀境的敵人被打跑也無心追擊,命令南線部隊接替西線,西線人馬則來自己這邊的北線接替防禦蜀境,而自己帶著五萬精銳火速救援東麵,想用換防策略來禦敵,同時發出訊息,讓百中教的盅師直接去東麵匯合,再留一支幫助後麵的接管人馬守衛這裏就行。
所以百中教也趕緊人員換防,讓烏蛇寨去北邊,炎鷹寨跟著坎坎的主力往東線移,配合那裏的守軍與正在路上的赤蛛寨共同抗敵。其實這麽安排苗一雄動了一點私心,因為沙馬俄裏的關係,把他派到最前線和敵人廝殺,沙馬俄裏也早就看出來了,心中暗怒苗一雄忠言逆耳,碧魚寨守衛總壇沒問題,但是炎鷹寨應該留守原地抵禦蜀敵才對,畢竟蜀山三傑的修真者唯有炎鷹和碧魚兩寨能抗衡。蜀境之敵稍退,但難保不會殺迴來。
可海丹卻看的更遠,他們在往北麵行進的路上忽然接到又要往東去的命令,便逐漸揣測出了漢人用兵方略,於是悄悄的把沙馬俄裏拉到一邊,告訴他這一去,也許我們哥倆都要死在那裏了。沙馬俄裏大驚,問其故,海丹苦笑著告訴他,漢人北麵戰線一夜就擊敗了敵人實在可疑,蜀中三傑的門派根本未盡全力,忽然聽聞東線吃緊,引得坎坎那莽夫帶著主力大遷移,這種疲於奔命的戰術如果所料不錯在半道上就會被合圍,漢人左右夾擊,我等盡死矣。
沙馬俄裏聞言驚醒,想提醒坎坎,但是得知他先行一步,騎兵馬快,早已跑到半道上了,這不是送死嗎,迴頭瞧瞧身邊正在前進的炎鷹寨幾百盅師,不禁動了側影之心,因為教內五大寨盅師被派往南疆各地駐守,自己能帶出來的隻有這麽點了,他不希望把所有家底都葬送在那裏,於是故意拖延前進速度。
一切都是按照馮漫影的策略實施的,明玉珍帶著部隊繞過來忽然殺了個迴馬槍,兩線修真者鋪天蓋地,三軍合圍,就在曲靖路爆發了後來史稱“曲靖大捷”的著名戰役,元蒙五萬多人馬全軍覆沒,坎坎帖木兒戰死,整整殺了三天三夜,山川、河流全是鮮血,慘不忍睹,漢人決心已下,是斷然沒有迴頭的道理的,他們一定要把這五萬元蒙的人頭拿到手。等炎鷹寨趕到曲靖路城外三十裏處的時候已經是交戰的一天後了,鼻子裏全是血腥味,遠方火光衝天,喊殺聲絡繹不絕,天上到處都是漢人的修真者釋放的道術,光彩炫目,方圓一百裏城池全是火海,心中估算一下漢人此戰修真者不下四千人,沙馬俄裏慶幸自己沒有帶著幾百盅師進去送死,既然事已至此,幹脆放棄了,他們幾百盅師是站在茂密的樹林中眼睜睜的看著前方不遠處五萬人頭被滾滾砍落的,期間還意外的遇見了一支漢人修真者的隊伍,但是沙馬俄裏明確表示自己不插手,雙方點頭示意擦肩而過,於是……南疆元蒙駐軍主力被全殲。
待殲滅他們之後,元鋒下達了一個更讓元蒙部隊心驚肉跳的決定,他讓明玉珍帶人迴去修整即可,所有修真者人不卸甲,馬不停蹄,直奔東麵防線,要把那裏鍾大明佯攻糾纏的三萬人馬也全部一並拿下,駐守在那裏的赤蛛寨大寨佬“臘樸”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結果忽然發現從側翼撲來的漢人修真者竟然是自己的數倍之多,頓時失色,帶人小小的抵抗了一陣,一向不關心戰事的大寨主“木然亭”忽然發聲,這是一個出身景頗族的外形看起來很白淨的大神通者,當夜漢人第一輪修真者強攻戰線結束以後赤蛛寨死傷已經過半,他拉住滿臉鮮血的大寨佬臘樸絕望的搖搖頭,臘樸不甘心的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帶著傷員和屍體放棄了陣地,悄悄的走了,失去了盅師的幫助那三萬守軍根本無力抵抗,一時間四散,紛紛往北逃入貴州境內,至此,結束了全部長達十日的戰鬥,南疆境內隻剩下兩萬不到的慘軍,元蒙軍力基本被肅清。
漢人大獲全勝,此役的成果是將元蒙苦心策劃的在漢人起義軍背後插入的尖刀給完全拔了出來,解除了腹背受敵的尷尬窘境,剿滅了深入南方的一股實力雄厚的元蒙正規軍隊,意義在於逼迫元蒙將兩湖和兩廣的兵力分散,給這兩條戰線頻遭失禮的起義軍解了燃眉之急。
但百中教就慘了,收獲的僅僅是赤蛛寨傷亡破百的苦果,炎鷹寨的冷漠激怒了苗一雄,他嚴厲指責沙馬俄裏措施不力,坐看朝廷兵馬淪陷;海丹極力解釋說明當日的戰局已非人力所能為,大寨主是很有心的保存了不必要的送死行為。這就是前麵所說的,百中教的出兵是建立在教內大部分人常年的種族仇恨之上,根本沒有仔細思考過軍事問題,對漢人的主攻方向判斷不明,指揮混亂,讓坎坎帖木兒這種沒有腦子的莽夫帶著四大寨陪著他一起上演了一出南北大換防的鬧劇,如果換成孛羅帖木兒在指揮的話,隻要能夠分析出敵人的動向,那麽就算漢人出動了四千名修真者也無妨,百中教四大寨齊出,兩千多盅師合力一處,和朝廷部隊一起一個往外拽,一個從裏掙,何至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所以並非炎鷹寨執行教主規定不利,而是當時朝廷軍隊敗局已定,自己也無可奈何。
苗一雄真的生氣了,盛怒之下著急大夥重新製定了策略,因為他心裏知道,這個時候朝廷恨他,漢人也恨他,踏錯一步,百中教就要跌落萬劫不複的深淵中……
(ps:過年的加長篇禮物至今全部結束,以後迴到正常更新當中,謝謝大家的陪伴,寫這麽多字確實挺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