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擋法。”
是麽?樂希聲心中冷冷一笑。
戲子遠遠一刀,刀芒可比月華,煞意隱約可見,連空氣也被斬出絲絲風聲,明明如此雷霆一擊,但卻綿綿無鳴,勢大而凝華,銳極而不散!戲子早已測出麵前這小子的實力,一個人級武者,甚至不是人級上品,如何能抵擋他這一斬!?
一記拔刀術,猶如螳臂當車,雖然值得稱道,但不過是殊死掙紮,不值一提。
但是——
一聲極其刺耳的金戈之音,刀芒與刀鋒交錯之時,爆發出一陣強烈的風壓!一股龍嘯鳳鳴在樂希聲身中爆發,血液沸騰的力量瞬間發揮出十倍的威力!
戲子也不禁眨眨眼睛,但他旋即迴過神來,不禁大驚。
賊子已經不見,原地甚至連一絲血跡都沒有留下,唯有一道裂了一半的刀痕深深刻在賊子身處的地上。
一道完美的刀痕,中間出現了一寸不和諧的截斷。
戲子在原地佇立良久,等陳無道過來的時候,他才緩緩說道:
“有趣。”
“什麽有趣?”陳無道很是好奇地問道。
戲子轉過頭看著他,花臉上看不出什麽悲歡離合,“人有趣,武功也有趣。”
看著如此認真的戲子,陳無道忽然覺得,這次任務恐怕——
也會很有趣。
……
白天,司馬家再次迴複了平靜。
被人打暈的張華也被人找了出來,司馬鍾也得知其中一個賊子是穿著他的衣服走入司馬家,不過此時錯不在張華,司馬鍾倒也沒懲罰他。
不過司馬家的守衛增強了不少,司馬家一個個供奉守衛都打起精神,夜晚連續被兩個賊子侵入,這也實在太讓他們憋屈了。
“老趙!”
一個侍從來到廚房大喊道,“老趙,二公子要吃燒雞,燒鴨,琅琊三寶,襄陽八燒,快點送到鷹視院!”
“好嘞,”在司馬家做了十八年廚子的老趙答應一聲,好奇地問道,“往日二公子不吃這麽多的啊,發生什麽事了?”
“二公子的事也是你能問的?”侍從很是傲氣地說道,“還不快快做來!?”
“好嘞好嘞。”老趙沒好氣迴答道,心中默念一句狗仗人勢。
司馬家大,司馬家廚房也大,十幾碟香氣四溢賣相極好的輦菜不一會就做好送到鷹視院,但是都被侍從攔下了,“讓我來送,你們走吧。”
本來還想討幾個賞錢的下仆在心中問候了侍從十八代祖宗後不得不離去了。
拿著最後兩碟燒雞燒鴨,侍從推開了房門,“二少爺,菜上齊了。”
房間內一個武者的打扮的年輕人點點頭,看著對麵大吃大喝的一個仆人問道,“閣下可滿意。”
“滿意滿意,司馬家的夥食真的不錯!”
吃下一塊入口即化的魚肉,感受著舌頭上不斷爆發的滋味,沒有一點仆人樣子的他不禁呻吟一聲,“爽,爆,了。”
年輕人不禁搖搖頭,“適可而止啊,閣下已經吃下的東西幾乎都比得上我一半的體重了……”
“昨晚,消耗,過大,”仆人吞下一大塊雞肉才繼續說道,“要好好補一下才行。”
年輕人微微一笑,“閣下……恕鳴直言,閣下的實力恐怕隻有人級,然而我在交戰之處看見的痕跡,對麵明顯是地級武者……”
不等他繼續說下去,樂希聲便說道:“人在江湖飄,哪能沒兩張底牌。”
說了是底牌,你就不要想了。
年輕人隻好點頭,“好吧,反正我司馬家的水鏡之道博大精深,也不缺一兩門秘技。那麽,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
“我們之間的交易吧,隱衛閣下。”
——
天晴日朗,暖洋洋的太陽照得人都想睡覺。
一艘頗為華貴的商船行在商江之上,商船巨大沉穩,乃一等一的運輸江舟,順著商江直下吳州,途徑漁陽、新浪等縣城,最後會停在琅琊城外,往返大周東西。
商江本來分為上江和下江,但遠古時期,帝商曾於襄陽外追殺夏氏遺族,硬生生打通了數百裏平地,上江下江從此貫通,後人為紀念帝商,便稱之為商江。
“商江之上有商船,才子身邊皆美人。”一個白衣書生在商船上搖頭晃腦地吟誦一句,引起身邊佳人一陣陣嬉笑,“這句詩可好?”
“不愧是襄陽陳家的大少爺,文采斐然!”
“陳公子真是荊州人傑。”
白衣書生擺擺手,“哪裏哪裏,鄙下這點微末墨水,哪比得上各位秀才的滿腹經綸。”
“哪裏哪裏……”
“陳兄真是客氣了……”
幾個文人互相吹捧,雅名傳遍商船,沿著這條川流不息的商江散播兩岸。
文人騷客,成名不外乎此。
他們說著說著,忽然轉過頭問向一旁的沉默書生:“向兄,不知道你認為如何?”
陳少爺這夥人本來結伴南下吳州,在船上卻遇見一名同樣是遊學的書生,然後結識在一起了。
說來也是奇怪,陳少爺這群文人,本來遊學佩劍自是當然之理,劍乃百兵之君,不論是裝飾還是威懾,一把劍都讓人底氣多了不少。若是家裏有富裕,劍柄配上金玉劍穗,更是有一股錚錚的文人風骨。
但這位遊學的書生卻配了一把刀。刀乃兇器,見之不祥,並非文人之選,實乃屠夫獵戶之流。更何況,書生配的這把刀,刀鞘漆黑一片,刀柄上還係上了草繩,散發出一股難以掩蓋的土鱉味道。
當同伴問及陳公子為何要帶上這個土鱉書生吟詩作對的時候,陳公子用一句話就折服了他們:
“紅花還需綠葉襯,若是無此等鄉下窮措大在旁邊對比,哪能襯得出我們這群世家子弟的學識淵博?”
因此,當有人問及這位窮書生的時候,文客佳人皆是捂著嘴笑了起來。
“一般。”
窮書生淡淡迴答道。
陳公子不禁皺眉,旋即馬上換上一副笑臉說道,“不知向公子有何佳作,不如讓大家觀賞一番。”
窮書生環顧一番兩岸,正待開口時,忽然有人高聲吟誦道:
“朝辭襄陽彩雲間,千裏琅琊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商舟已過萬重山。”
是麽?樂希聲心中冷冷一笑。
戲子遠遠一刀,刀芒可比月華,煞意隱約可見,連空氣也被斬出絲絲風聲,明明如此雷霆一擊,但卻綿綿無鳴,勢大而凝華,銳極而不散!戲子早已測出麵前這小子的實力,一個人級武者,甚至不是人級上品,如何能抵擋他這一斬!?
一記拔刀術,猶如螳臂當車,雖然值得稱道,但不過是殊死掙紮,不值一提。
但是——
一聲極其刺耳的金戈之音,刀芒與刀鋒交錯之時,爆發出一陣強烈的風壓!一股龍嘯鳳鳴在樂希聲身中爆發,血液沸騰的力量瞬間發揮出十倍的威力!
戲子也不禁眨眨眼睛,但他旋即迴過神來,不禁大驚。
賊子已經不見,原地甚至連一絲血跡都沒有留下,唯有一道裂了一半的刀痕深深刻在賊子身處的地上。
一道完美的刀痕,中間出現了一寸不和諧的截斷。
戲子在原地佇立良久,等陳無道過來的時候,他才緩緩說道:
“有趣。”
“什麽有趣?”陳無道很是好奇地問道。
戲子轉過頭看著他,花臉上看不出什麽悲歡離合,“人有趣,武功也有趣。”
看著如此認真的戲子,陳無道忽然覺得,這次任務恐怕——
也會很有趣。
……
白天,司馬家再次迴複了平靜。
被人打暈的張華也被人找了出來,司馬鍾也得知其中一個賊子是穿著他的衣服走入司馬家,不過此時錯不在張華,司馬鍾倒也沒懲罰他。
不過司馬家的守衛增強了不少,司馬家一個個供奉守衛都打起精神,夜晚連續被兩個賊子侵入,這也實在太讓他們憋屈了。
“老趙!”
一個侍從來到廚房大喊道,“老趙,二公子要吃燒雞,燒鴨,琅琊三寶,襄陽八燒,快點送到鷹視院!”
“好嘞,”在司馬家做了十八年廚子的老趙答應一聲,好奇地問道,“往日二公子不吃這麽多的啊,發生什麽事了?”
“二公子的事也是你能問的?”侍從很是傲氣地說道,“還不快快做來!?”
“好嘞好嘞。”老趙沒好氣迴答道,心中默念一句狗仗人勢。
司馬家大,司馬家廚房也大,十幾碟香氣四溢賣相極好的輦菜不一會就做好送到鷹視院,但是都被侍從攔下了,“讓我來送,你們走吧。”
本來還想討幾個賞錢的下仆在心中問候了侍從十八代祖宗後不得不離去了。
拿著最後兩碟燒雞燒鴨,侍從推開了房門,“二少爺,菜上齊了。”
房間內一個武者的打扮的年輕人點點頭,看著對麵大吃大喝的一個仆人問道,“閣下可滿意。”
“滿意滿意,司馬家的夥食真的不錯!”
吃下一塊入口即化的魚肉,感受著舌頭上不斷爆發的滋味,沒有一點仆人樣子的他不禁呻吟一聲,“爽,爆,了。”
年輕人不禁搖搖頭,“適可而止啊,閣下已經吃下的東西幾乎都比得上我一半的體重了……”
“昨晚,消耗,過大,”仆人吞下一大塊雞肉才繼續說道,“要好好補一下才行。”
年輕人微微一笑,“閣下……恕鳴直言,閣下的實力恐怕隻有人級,然而我在交戰之處看見的痕跡,對麵明顯是地級武者……”
不等他繼續說下去,樂希聲便說道:“人在江湖飄,哪能沒兩張底牌。”
說了是底牌,你就不要想了。
年輕人隻好點頭,“好吧,反正我司馬家的水鏡之道博大精深,也不缺一兩門秘技。那麽,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
“我們之間的交易吧,隱衛閣下。”
——
天晴日朗,暖洋洋的太陽照得人都想睡覺。
一艘頗為華貴的商船行在商江之上,商船巨大沉穩,乃一等一的運輸江舟,順著商江直下吳州,途徑漁陽、新浪等縣城,最後會停在琅琊城外,往返大周東西。
商江本來分為上江和下江,但遠古時期,帝商曾於襄陽外追殺夏氏遺族,硬生生打通了數百裏平地,上江下江從此貫通,後人為紀念帝商,便稱之為商江。
“商江之上有商船,才子身邊皆美人。”一個白衣書生在商船上搖頭晃腦地吟誦一句,引起身邊佳人一陣陣嬉笑,“這句詩可好?”
“不愧是襄陽陳家的大少爺,文采斐然!”
“陳公子真是荊州人傑。”
白衣書生擺擺手,“哪裏哪裏,鄙下這點微末墨水,哪比得上各位秀才的滿腹經綸。”
“哪裏哪裏……”
“陳兄真是客氣了……”
幾個文人互相吹捧,雅名傳遍商船,沿著這條川流不息的商江散播兩岸。
文人騷客,成名不外乎此。
他們說著說著,忽然轉過頭問向一旁的沉默書生:“向兄,不知道你認為如何?”
陳少爺這夥人本來結伴南下吳州,在船上卻遇見一名同樣是遊學的書生,然後結識在一起了。
說來也是奇怪,陳少爺這群文人,本來遊學佩劍自是當然之理,劍乃百兵之君,不論是裝飾還是威懾,一把劍都讓人底氣多了不少。若是家裏有富裕,劍柄配上金玉劍穗,更是有一股錚錚的文人風骨。
但這位遊學的書生卻配了一把刀。刀乃兇器,見之不祥,並非文人之選,實乃屠夫獵戶之流。更何況,書生配的這把刀,刀鞘漆黑一片,刀柄上還係上了草繩,散發出一股難以掩蓋的土鱉味道。
當同伴問及陳公子為何要帶上這個土鱉書生吟詩作對的時候,陳公子用一句話就折服了他們:
“紅花還需綠葉襯,若是無此等鄉下窮措大在旁邊對比,哪能襯得出我們這群世家子弟的學識淵博?”
因此,當有人問及這位窮書生的時候,文客佳人皆是捂著嘴笑了起來。
“一般。”
窮書生淡淡迴答道。
陳公子不禁皺眉,旋即馬上換上一副笑臉說道,“不知向公子有何佳作,不如讓大家觀賞一番。”
窮書生環顧一番兩岸,正待開口時,忽然有人高聲吟誦道:
“朝辭襄陽彩雲間,千裏琅琊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商舟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