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別讓青亭侯知道,不然她又得罰我們了。」
現在大家才一副後怕的樣子,讓努斯十分好笑。
曾經他就是這麽為首領擔心,擔心她被人暗算,自己再難遇到這麽賢德的伯樂。
現在下屬的心情都和一樣。
怕失去這麽好的長官。
努斯便安慰道:「沒事,就算受罰,我也陪著你們。」
百長們頓時鬆口氣,一群人開始有說有笑,期盼著未來。
「現在總兵升為青亭侯,你說之後咱們再打勝仗,侯娘會拜相王侯嗎?」
「你這麽說不怕被聽見嗎!」
「怕什麽,這裏是我們的地盤!再說咱們這些當手下的能不巴望主帥有出息,主帥出息,咱們也能跟著吃肉。」
「說起吃肉,咱們這些有功的是不是也要升官了!!」
百長們你一言我一語十分期待。
百長以下的小軍長也聚集在一起議論:「這次打仗都沒傷幾個人,真是一場不錯的勝仗。」
「受傷的那幾個肯定會記功,我還有點羨慕他們呢!」
「急啥,咱們也有帶頭衝鋒的功勞,隻要百長們上去,我們就能接他們的位置。」
「接接,你就知道打仗,字認齊了嗎?現在當百長的得識字,咱們軍隊的標準可比其他雜兵營要高多了。」
「不識字也能立功!」
「可是不識字隻能當百長,說不定到頂就是一個百長,要是識字還能進雲欄山官營,出來就是校尉。」
很顯然底層士兵大部分將識字作為自己出頭的機會。
以前大家都覺得武官跟學四書五經沒關係,現在大家並不這麽認為,軍隊的課書雖不如四書五經來的高大尚,可課書卻非常實用。
而且還是出自青亭侯之手,青亭侯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私家本事交給他們。
他們又如何能錯過出人頭地的機會!
一瞬間底層士兵都不說話了,有的人已經悄悄背著其他人開始拿出課文預習。不僅僅是士兵,百長們知道上官繡安全迴來,聊了會天後,都各自找了安靜的地方開始複習。
連站崗的士兵都恨不得馬上丟下路口,就去寫作業!
青州衛兵營開始在學習上的內卷。
軍隊重迴青州後,上官繡便從韓豐口中得知蕭家與北境的武將世家開始爭奪葭西。
其中以蕭意竹蕭七叔為首,與關氏將軍爭得非常厲害。
關氏將軍滿門忠烈,關家祖先以前是個屠夫,跟隨大楚太、祖、屢建奇功才有延續到現在。
三百年的舊貴雖說比蕭家的地位略遜,但也是北境兩姓六氏所排名的世家。
尤其是關氏,旗下的弓兵營連蕭太守都讚不絕口。至於蕭七叔,他擅長方陣,在大戰場同樣屢建奇功,才有今天的地位。
誰都可以說蕭家是皇親國戚,身居高位,可蕭七叔卻是從小兵一步步實戰積累的威望,才有現在大將軍的位置。
連蕭家老二,如今蕭家軍的統帥,都無法做到。
上官繡自然希望知根知底的蕭七叔掌管葭西,不過關氏聽起來也不錯。
但韓豐忍不住問起上官繡意見:「以您之見,誰更適合?」
他都覺得自己明知故問了。
上官繡雙手環抱,認真地問道:「關氏的弓兵營實力如何?」
「當初大楚未名存實亡時,北境就是關氏轄地,大楚亡後,關老將軍念著皇室一份恩情便拱手將主動權交給太守後,便去世了。」韓豐對二十年前的細節記得不太清楚,但關老將軍的忠義無論是在楚人還是胡人,都有很高的讚譽。
遼族少主那邊更是因為關老將軍的事跡,主動求取他的小女兒,現在小女兒已經是遼族少夫人。
聽到遼族,上官繡突然興趣盎然道:「遼族在丹州,紀州怎麽會同意他娶楚人女子?」
韓豐突然滿臉八卦道:「其實此事有內幕,據說是遼族少主早年遊行摔了馬,落下不敢騎馬的陰影,後來這陰影好像是被一位女子給治好。」
「那女子治他時並不知他的身份,後來聽說知道他是遼族人,差點就反目成仇了。因為那女子的二哥就是死在了遼胡人手中。」
那麽現在北境關氏與丹州遼族算是姻親了。
看來打下的葭西馬上要成為這些世家爭奪的地盤。
對此韓豐卻有不一樣的想法,他試探性問道:「葭西是侯娘收復的,難道您就沒有一點異議?」
或許是蕭太守那邊態度的變化,韓豐對上官繡變得更大膽,已經達到有什麽就說什麽的地步。
上官繡老實告訴他:「其實那塊地方我並不感興趣,若說完全不在意那就是騙人的。」
韓豐覺得上官繡太不會爭取功勞,別人都恨不得把功勞兩字寫在臉上,以此來達到加官進爵的目的。
他惋惜道:「那您為什麽還拱手相讓?州衙封您為青亭侯,便是有將葭西交給您的意思,隻要開口,相信太守大人不會拒絕。」
「我不想麻煩太守。」上官繡心裏很明白,太守可能會答應,但他麵臨的壓力卻很大。
她是不會為難老丈人。也同情老丈人現在的處境。
因為蕭家是世家之首,從一開始就註定會被權力綁架。因為權力多少世家巴結他,向他靠攏,與此同時蕭家背負的責任亦是最艱巨的。
現在大家才一副後怕的樣子,讓努斯十分好笑。
曾經他就是這麽為首領擔心,擔心她被人暗算,自己再難遇到這麽賢德的伯樂。
現在下屬的心情都和一樣。
怕失去這麽好的長官。
努斯便安慰道:「沒事,就算受罰,我也陪著你們。」
百長們頓時鬆口氣,一群人開始有說有笑,期盼著未來。
「現在總兵升為青亭侯,你說之後咱們再打勝仗,侯娘會拜相王侯嗎?」
「你這麽說不怕被聽見嗎!」
「怕什麽,這裏是我們的地盤!再說咱們這些當手下的能不巴望主帥有出息,主帥出息,咱們也能跟著吃肉。」
「說起吃肉,咱們這些有功的是不是也要升官了!!」
百長們你一言我一語十分期待。
百長以下的小軍長也聚集在一起議論:「這次打仗都沒傷幾個人,真是一場不錯的勝仗。」
「受傷的那幾個肯定會記功,我還有點羨慕他們呢!」
「急啥,咱們也有帶頭衝鋒的功勞,隻要百長們上去,我們就能接他們的位置。」
「接接,你就知道打仗,字認齊了嗎?現在當百長的得識字,咱們軍隊的標準可比其他雜兵營要高多了。」
「不識字也能立功!」
「可是不識字隻能當百長,說不定到頂就是一個百長,要是識字還能進雲欄山官營,出來就是校尉。」
很顯然底層士兵大部分將識字作為自己出頭的機會。
以前大家都覺得武官跟學四書五經沒關係,現在大家並不這麽認為,軍隊的課書雖不如四書五經來的高大尚,可課書卻非常實用。
而且還是出自青亭侯之手,青亭侯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私家本事交給他們。
他們又如何能錯過出人頭地的機會!
一瞬間底層士兵都不說話了,有的人已經悄悄背著其他人開始拿出課文預習。不僅僅是士兵,百長們知道上官繡安全迴來,聊了會天後,都各自找了安靜的地方開始複習。
連站崗的士兵都恨不得馬上丟下路口,就去寫作業!
青州衛兵營開始在學習上的內卷。
軍隊重迴青州後,上官繡便從韓豐口中得知蕭家與北境的武將世家開始爭奪葭西。
其中以蕭意竹蕭七叔為首,與關氏將軍爭得非常厲害。
關氏將軍滿門忠烈,關家祖先以前是個屠夫,跟隨大楚太、祖、屢建奇功才有延續到現在。
三百年的舊貴雖說比蕭家的地位略遜,但也是北境兩姓六氏所排名的世家。
尤其是關氏,旗下的弓兵營連蕭太守都讚不絕口。至於蕭七叔,他擅長方陣,在大戰場同樣屢建奇功,才有今天的地位。
誰都可以說蕭家是皇親國戚,身居高位,可蕭七叔卻是從小兵一步步實戰積累的威望,才有現在大將軍的位置。
連蕭家老二,如今蕭家軍的統帥,都無法做到。
上官繡自然希望知根知底的蕭七叔掌管葭西,不過關氏聽起來也不錯。
但韓豐忍不住問起上官繡意見:「以您之見,誰更適合?」
他都覺得自己明知故問了。
上官繡雙手環抱,認真地問道:「關氏的弓兵營實力如何?」
「當初大楚未名存實亡時,北境就是關氏轄地,大楚亡後,關老將軍念著皇室一份恩情便拱手將主動權交給太守後,便去世了。」韓豐對二十年前的細節記得不太清楚,但關老將軍的忠義無論是在楚人還是胡人,都有很高的讚譽。
遼族少主那邊更是因為關老將軍的事跡,主動求取他的小女兒,現在小女兒已經是遼族少夫人。
聽到遼族,上官繡突然興趣盎然道:「遼族在丹州,紀州怎麽會同意他娶楚人女子?」
韓豐突然滿臉八卦道:「其實此事有內幕,據說是遼族少主早年遊行摔了馬,落下不敢騎馬的陰影,後來這陰影好像是被一位女子給治好。」
「那女子治他時並不知他的身份,後來聽說知道他是遼族人,差點就反目成仇了。因為那女子的二哥就是死在了遼胡人手中。」
那麽現在北境關氏與丹州遼族算是姻親了。
看來打下的葭西馬上要成為這些世家爭奪的地盤。
對此韓豐卻有不一樣的想法,他試探性問道:「葭西是侯娘收復的,難道您就沒有一點異議?」
或許是蕭太守那邊態度的變化,韓豐對上官繡變得更大膽,已經達到有什麽就說什麽的地步。
上官繡老實告訴他:「其實那塊地方我並不感興趣,若說完全不在意那就是騙人的。」
韓豐覺得上官繡太不會爭取功勞,別人都恨不得把功勞兩字寫在臉上,以此來達到加官進爵的目的。
他惋惜道:「那您為什麽還拱手相讓?州衙封您為青亭侯,便是有將葭西交給您的意思,隻要開口,相信太守大人不會拒絕。」
「我不想麻煩太守。」上官繡心裏很明白,太守可能會答應,但他麵臨的壓力卻很大。
她是不會為難老丈人。也同情老丈人現在的處境。
因為蕭家是世家之首,從一開始就註定會被權力綁架。因為權力多少世家巴結他,向他靠攏,與此同時蕭家背負的責任亦是最艱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