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在家鄉勞動的三年裏(十八)(9)


    當年試搞墩子秧


    一直到了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我都還能夠清楚地記得,當年自己所親身經曆和親自實踐做過的一件難忘的往事——對“墩子秧”初次實驗的全過程……


    那是在1970年的春天的那些日子裏……


    有一天,我在生產隊的評工記分室中,看到生產隊所登閱的《廣西日報》的第四版當中的一個令我驚訝的好訊息。


    突然之間,我簡直就像是十六世紀的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一般,令我瞬間興奮起來。因為,是我看到有一篇報導,專門介紹有關於推廣先進的水稻栽培新技術“墩子秧”的文章。


    頓時之間,最為令我感到挺新鮮的,就是因為在文章當中,所說到的“墩子秧”,它是一種跟在一般大塊的秧田當中,所進行的“育老壯秧”的常規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新的育秧辦法。


    所謂“墩子秧”,它是采用在農村常用的三合土的禾場,首先把大田中的田坭挑上來。然後,用水拌整成為一小廂,一小廂的秧地。再將剛剛出芽用做“墩子秧”的稻種,進行高密度地細心撒播在這些小廂的秧地上麵。


    一般地來說,一塊一分麵積大的這種秧田的“墩子秧”的秧苗,就可以插上將近十畝麵積的大田了。同時,“墩子秧”一般的秧齡較短,通常來說,“墩子秧”隻是需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便就可以進行移植到大田中去了。


    另外,“墩子秧”又方便進行管理。特別是,能夠避免在早稻的爛秧出現。如果要是碰上了早春的“倒春寒”的天氣出現的時候,隻要晚上在“墩子秧”四周附近,燒上幾堆柴火,或用尼龍薄膜進行遮擋一下,就可以避開“倒春寒”的天氣了。


    你可要懂得,進行推廣“墩子秧”的栽培技術當中,其最為優越的地方,就是能夠做到節省人工、節省育苗時間、減少秧田麵積、以及減少一些“育老壯秧”所必須要的“工序”。


    特別是,在進行大麵積地推廣“墩子秧”種植的時候,無形之中,就可以將過去一貫所習慣了的鏟秧、挑秧、育秧、培育壯秧的那些勞動力,大部分集中轉移到進行大田的插秧工作上,就在無形之中,便大大加快插秧的進度了。


    同時,一擔“墩子秧”的秧苗,一般地可以頂得上在以往“育老壯秧”的時候的四到五擔秧苗數。因此,每一個進行插秧人員,隻要在手中拿上一塊“墩子秧”,就能夠插上大半天的時間了。這可真夠省事和省時了。


    特別是,作為栽培“墩子秧”的田塊,對於在田間管理上來說,則往往需要盡量地要求抓得要早一些。


    這樣一來,所培育的“墩子秧”插到大田當中,也就能夠像以往的“育老壯秧”所插的田塊一樣,秧苗也一樣能夠生長得很好的。這一切,都已經為各地的實踐過程所證明了的。


    我清楚地記得,也就是在我看了《廣西日報》的當天晚上,我便興趣勃勃地來到隔離屋的誌明家裏。隨後,便在跟他進行聊天的時候,我就馬上談到關於進行試驗培育“墩子秧”種植試驗的大膽設想。


    頓時之間,當時,他便沉聲靜氣地一邊在聽我講述有關“墩子秧”方麵的知識,和成功後給生產隊帶來的好處,以及我準備進行試驗的初步設想計劃;一邊似乎正在靜靜地進行思考。


    最後,他便平心靜氣地對我說道:


    “亞飛呀,看起來這個‘墩子秧’,似乎還是挺不錯的的一種值得推廣的水稻栽培方法。似乎跟以前的‘點田’的方法有點類似。如果要是試驗成功的話,將會對於我們生產隊的兩造插田的進度,就會大大地加快了。並且,對於進一步挖掘今後生產隊的水稻增產潛力來說,也將會帶來一派生機勃勃的無限美好的前景。你說呢”


    我剛聽到誌明這麽一說,便知道了我們兩人之間,對於關於“墩子秧”的問題,已經有了共同的語言,且也已經想到一起來了。


    你可要知道,一貫以來,我們之間往往對於許多問題的看法,大多都是相同的。畢竟,他也是一個老牌的初中畢業生,又是生產隊幹和隊中的農業技術員。對於許多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常常也都較快。因此,我一說即合,就會覺得並不奇怪了。


    最後,他表示要做好其它隊幹的思想工作,還要讓我再進行做好各方麵的周密的準備,盡量要爭取做到,保證“墩子秧”的試驗萬無一失。


    我記得,在春分過後的一個星期,正是逢每年在生產隊中,開始進行浸最早的第一批稻穀種開始春季下秧的時候,隨後,我便從生產隊上的倉庫保管室中,特地秤了二十斤的早熟包胎紅的品種。隨其它浸種的籮筐一塊放到下村前麵的池塘中,進行泡浸。


    就在到了第四天的早上,我發現所浸的那籮早熟包胎紅的品種,已經長出一粒穀長的穀芽可以進行播種了。於是,我便馬上與隊裏的運榮兩人,就在下村門口的田塊中,挖了好大幾擔肥坭,挑到禾場邊用水拌成泥漿狀。


    然後,可用工具鋪成寬二米,長四米左右的一廂秧田大小。於是,兩個人便小心翼翼地將穀芽拋丟在這廂秧田上麵。最後,再用淌耙,像以往播種秧田那樣進行搞好。就這樣,前前後後才隻是用了不到一個多小時,就全都做好了。


    其實,在那個時候的天氣還是挺不錯,暖和暖和的。因此,才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墩子秧”秧苗已經整整齊齊地生長有兩寸高,且每株秧苗也已長出兩三張的細葉,嫩綠嫩綠的。按照“墩子秧”的要求,就正好適合於進行移栽。


    就在進行播種村門口的第一批稻穀的同時,我便在大坡底下麵的一塊約一畝大麵田塊,進行“墩子秧”的插秧工作。並且,通知了七八個隊裏的年輕人進行試插。


    我和運榮兩人,瞬間便將禾場上的“墩子秧”鏟到秧框上,且一起挑到田埂上放好。此時,那幾個隊上的年輕人,已經早在那裏進行等候著。


    你可要知道,“墩子秧”的田塊,隻要耙成無水的泥漿狀就可算合格了。因為,“墩子秧”的秧苗才兩寸,根係又不發達,那幾個隊上的年輕人插起秧來,簡直像好比“雞叮米”般快。還不到一個小時的功夫,就把這塊試驗田插完了。


    一時之間,大家覺得開心極了那歡聲笑語,四處可聞。令人感覺不到他們正是在這裏進行緊張的早造插秧。因為,他們每人隻是插上五、六坯的“墩子秧”,就已經把這塊一畝麵積的田塊插完了。同時,“墩子秧”此時還未出很長的秧根,手摘秧苗很是輕快。


    難怪,十妹誌瓊這個隊裏的插秧能手,當場便感慨地說道:


    “這種‘墩子秧’插秧法,比以往的育老壯秧插得輕鬆多了。一塊秧幾乎可以插上大半天。因此,以後不少‘挑秧佬’都得要改行來插田了。因為,每人挑上一擔這樣‘墩子秧’,就能夠插上大半天了,多輕鬆……”


    就這樣,“墩子秧”這塊試驗田插完後,接下來的就是按照“墩子秧”在前期、中期、後期的田間管理特點,在施肥、灌溉、曬田、病蟲害的防治方麵進行管理。這些,全然都是在我的掌控之下,去進行操作的。


    因此,當收割的時候,在同等條件下,最後的產量“墩子秧”是畝產430斤,比一般大田的常規栽種方法平均畝產390斤,增產將近一成多。


    但是,其中所花費的人工方麵上來說,卻要省去了不少。這才是真正顯示出“墩子秧”在栽培方法上的真正優越性所在……


    正是:


    水稻拋秧真輕鬆,高產科學又省工;


    當年試搞墩子秧,探求增產攀高峰。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雨人生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翔太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翔太空並收藏風雨人生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