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洲木然垂眼,雙手相疊平舉至胸前,伏下身去。
「臣,叩謝陛下……隆恩。」
第65章 禁足
午後,殿前一眾翰林學士受阮青洲懇請,無奈退身,禦前親衛遵旨把守周側,謝存奕聞訊趕來,進殿求見,被阮青洲攔下。
「天子金口玉言,難收成命,國公不必踏入汙淖,受我牽累,也請迴吧。」
言罷,阮青洲徑直行至驕陽下,正要揭袍屈膝,聞聲停了動作。
「臣知道,殿下沒做過煽風點火之事。」
謝存奕站他身後,阮青洲許久沒有迴首,還是屈起雙腿,膝頭點了地。
「國公錯了。」
阮青洲看向眼前鑾殿。強光灼痛雙目,阮青洲已然無感,徐徐念道:「我也錯了。」
——
謝存奕終被勸迴,殿前空地了無遮蔽,亦無人影,阮青洲獨身跪在烈日之下,麵頰潮紅,唇色發白,卻見眼前袍擺輕動,正有一人踩影朝他走來。
那人至他身前半蹲,手拿一方布帕輕拭他額角珠汗。阮青洲合眼不願看他。
阮泊文毫不在意,繼續耐心地用帕拭過他的眉梢,淡淡道:「既然那日都沒出麵阻攔,殿下今日就不該來。焚盡流民隻不過一句空口白話,殿下就要提請三司會審,可有想過親王冠的也是阮姓。」
阮青洲不語,阮泊文便平靜地挪著視線,順著汗水往他下頜擦去,動作輕緩。
他低聲道:「我是燒盡了流民,多數生焚,少數杖斃,卻也不隻是為了滅口和震懾。因為隻有讓殿下看到我的殘虐無道,才會鬧成今日的局麵。」
阮青洲眉頭蹙動,抬眸冷冷地看向他。
阮泊文淡然直視他的雙眼,神色不動,冷靜萬分:「可我現在說了,殿下又能如何?敢做這些事,那麽縱是隻剩些肢體殘骸,我也不會輕易留下把柄供人威脅,之所以會讓錦衣衛順利帶迴完好的屍身,又讓那對母子身陷囹圄,也不過是想讓殿下親自上門向臣弟問責罷了。隻要東宮十率府一出兵,動盪鬧得人盡皆知,你覺得那時父帝想的是替流民討迴公道,還是會和今日一樣委屈殿下、瞞過此事,保全皇室的威信和尊嚴?」
他淡淡一笑,抬手替阮青洲撥開頸間沾的濕發,細細地擦著。
「其實就算今日父帝允許三司會審,殿下也未必就能得償所願,畢竟我也想不出,殿下如何能證明錦衣衛尋到的屍骨就一定是流民,又怎麽敢確信,我不會想法子雇其他人來頂替流民,掩蓋真相呢?這些殿下早該想到的,而今臣弟此舉正合父帝心意,殿下召集翰林學士相逼又有什麽好處。既然避過一難,繼續置身事外才是最好的選擇,殿下選錯了。」
阮泊文說得風輕雲淡,似是與此事全無半點關係那般,隻管將阮青洲的熱汗擦淨,才收手將帕子翻疊著,掖迴袖口。
「殿下巡過南望河山,是比臣弟見過更多疾苦,可當政者最忌心慈手軟,臣弟所作所為也隻想讓殿下明白,既要穩坐儲位,接手江山,往後殿下銘記的就不該是普度眾生,而是,」阮泊文徐徐起身,拱手一拜,「太上無情啊。」
——
未至日落時分,阮青洲禁足東宮的消息一經傳出,阮譽之的旨意便已下達內廷,要在次日將東宮三師停職罰俸,留十率府繼續駐守護衛東宮,另將東宮宮人分配至各監各局,隻餘兩人照顧太子起居。
司禮監最早到了東宮,清點完東宮宦官,隻留小李子一人,便自掌事手中將人全數領走了。
段緒言帶傷走得慢,就跟在長隊末尾。恰逢日落,暮色漸重,聽完一路閑談後,隊伍正自鑾殿外經過,便遠聽殿外梁奉正朝一人拜道:「時辰已到,殿下可迴宮了。」
段緒言循聲抬首望去,見殿前那人孤影涼薄,遲緩地抬膝起身,可雙腿卻因失力再又跪倒在地,旁人看著,無一敢上前攙扶。
阮青洲就這麽一手撐地,半跪著靜了許久。
身側,梁奉抬首正當瞧見行過的長隊,手持拂塵,冷冷一甩,便也靜聲審視著群人走遠。段緒言走在隊末腳步漸慢,可遠見梁奉朝此處看來,他沉鬱著臉,還是收迴了視線,隨著隊伍朝前離去,沒再迴首。
——
麵色不比白日那般漲紅,此時已近乎慘白,阮青洲扶牆行在甬道上,步履漸重。跪久的雙腿提不起力,每行幾步便癱軟著再次跪地,摔多了,雙膝便磨出了血,阮青洲已不在意這些,活像具無魂的走屍,可猛一崴了腳踝,便連站都再站不起。
四下無人,晚風自餘暉處拂來,吹散了暑氣,幾片殘葉自宮牆凋落,他跪坐地麵,在一片蕭索中垂下眼眸,默不作聲。
忽而涼風停歇,近身的衣擺蹭過肩頭,又隨來人蹲身時的動作落在了手邊,帶來一股極淡的藥香。
阮青洲雙眸微抬,卻仍滯在原處一動不動。
那旁,手已揉上腳踝,視線再一挪,見他膝上滲著的血紅,段緒言冷了眼眸,一雙手就往阮青洲臂下穿過,正想將人打橫抱起,卻被按住了手臂。
「步行迴宮,是禦旨,所以還是……」阮青洲動了動唇,聲音虛弱,又輕又啞,「不要與我再有幹係了。」
何處跟著一顫,段緒言似被扼著喉,神色冷得難看,他隻當聽而不聞,繼續伸臂攬人,將阮青洲的手臂牽來搭在肩上,還想把他托抱入懷。
「臣,叩謝陛下……隆恩。」
第65章 禁足
午後,殿前一眾翰林學士受阮青洲懇請,無奈退身,禦前親衛遵旨把守周側,謝存奕聞訊趕來,進殿求見,被阮青洲攔下。
「天子金口玉言,難收成命,國公不必踏入汙淖,受我牽累,也請迴吧。」
言罷,阮青洲徑直行至驕陽下,正要揭袍屈膝,聞聲停了動作。
「臣知道,殿下沒做過煽風點火之事。」
謝存奕站他身後,阮青洲許久沒有迴首,還是屈起雙腿,膝頭點了地。
「國公錯了。」
阮青洲看向眼前鑾殿。強光灼痛雙目,阮青洲已然無感,徐徐念道:「我也錯了。」
——
謝存奕終被勸迴,殿前空地了無遮蔽,亦無人影,阮青洲獨身跪在烈日之下,麵頰潮紅,唇色發白,卻見眼前袍擺輕動,正有一人踩影朝他走來。
那人至他身前半蹲,手拿一方布帕輕拭他額角珠汗。阮青洲合眼不願看他。
阮泊文毫不在意,繼續耐心地用帕拭過他的眉梢,淡淡道:「既然那日都沒出麵阻攔,殿下今日就不該來。焚盡流民隻不過一句空口白話,殿下就要提請三司會審,可有想過親王冠的也是阮姓。」
阮青洲不語,阮泊文便平靜地挪著視線,順著汗水往他下頜擦去,動作輕緩。
他低聲道:「我是燒盡了流民,多數生焚,少數杖斃,卻也不隻是為了滅口和震懾。因為隻有讓殿下看到我的殘虐無道,才會鬧成今日的局麵。」
阮青洲眉頭蹙動,抬眸冷冷地看向他。
阮泊文淡然直視他的雙眼,神色不動,冷靜萬分:「可我現在說了,殿下又能如何?敢做這些事,那麽縱是隻剩些肢體殘骸,我也不會輕易留下把柄供人威脅,之所以會讓錦衣衛順利帶迴完好的屍身,又讓那對母子身陷囹圄,也不過是想讓殿下親自上門向臣弟問責罷了。隻要東宮十率府一出兵,動盪鬧得人盡皆知,你覺得那時父帝想的是替流民討迴公道,還是會和今日一樣委屈殿下、瞞過此事,保全皇室的威信和尊嚴?」
他淡淡一笑,抬手替阮青洲撥開頸間沾的濕發,細細地擦著。
「其實就算今日父帝允許三司會審,殿下也未必就能得償所願,畢竟我也想不出,殿下如何能證明錦衣衛尋到的屍骨就一定是流民,又怎麽敢確信,我不會想法子雇其他人來頂替流民,掩蓋真相呢?這些殿下早該想到的,而今臣弟此舉正合父帝心意,殿下召集翰林學士相逼又有什麽好處。既然避過一難,繼續置身事外才是最好的選擇,殿下選錯了。」
阮泊文說得風輕雲淡,似是與此事全無半點關係那般,隻管將阮青洲的熱汗擦淨,才收手將帕子翻疊著,掖迴袖口。
「殿下巡過南望河山,是比臣弟見過更多疾苦,可當政者最忌心慈手軟,臣弟所作所為也隻想讓殿下明白,既要穩坐儲位,接手江山,往後殿下銘記的就不該是普度眾生,而是,」阮泊文徐徐起身,拱手一拜,「太上無情啊。」
——
未至日落時分,阮青洲禁足東宮的消息一經傳出,阮譽之的旨意便已下達內廷,要在次日將東宮三師停職罰俸,留十率府繼續駐守護衛東宮,另將東宮宮人分配至各監各局,隻餘兩人照顧太子起居。
司禮監最早到了東宮,清點完東宮宦官,隻留小李子一人,便自掌事手中將人全數領走了。
段緒言帶傷走得慢,就跟在長隊末尾。恰逢日落,暮色漸重,聽完一路閑談後,隊伍正自鑾殿外經過,便遠聽殿外梁奉正朝一人拜道:「時辰已到,殿下可迴宮了。」
段緒言循聲抬首望去,見殿前那人孤影涼薄,遲緩地抬膝起身,可雙腿卻因失力再又跪倒在地,旁人看著,無一敢上前攙扶。
阮青洲就這麽一手撐地,半跪著靜了許久。
身側,梁奉抬首正當瞧見行過的長隊,手持拂塵,冷冷一甩,便也靜聲審視著群人走遠。段緒言走在隊末腳步漸慢,可遠見梁奉朝此處看來,他沉鬱著臉,還是收迴了視線,隨著隊伍朝前離去,沒再迴首。
——
麵色不比白日那般漲紅,此時已近乎慘白,阮青洲扶牆行在甬道上,步履漸重。跪久的雙腿提不起力,每行幾步便癱軟著再次跪地,摔多了,雙膝便磨出了血,阮青洲已不在意這些,活像具無魂的走屍,可猛一崴了腳踝,便連站都再站不起。
四下無人,晚風自餘暉處拂來,吹散了暑氣,幾片殘葉自宮牆凋落,他跪坐地麵,在一片蕭索中垂下眼眸,默不作聲。
忽而涼風停歇,近身的衣擺蹭過肩頭,又隨來人蹲身時的動作落在了手邊,帶來一股極淡的藥香。
阮青洲雙眸微抬,卻仍滯在原處一動不動。
那旁,手已揉上腳踝,視線再一挪,見他膝上滲著的血紅,段緒言冷了眼眸,一雙手就往阮青洲臂下穿過,正想將人打橫抱起,卻被按住了手臂。
「步行迴宮,是禦旨,所以還是……」阮青洲動了動唇,聲音虛弱,又輕又啞,「不要與我再有幹係了。」
何處跟著一顫,段緒言似被扼著喉,神色冷得難看,他隻當聽而不聞,繼續伸臂攬人,將阮青洲的手臂牽來搭在肩上,還想把他托抱入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