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業翻身上馬,扯來韁繩:「說!」
那人於馬背上喊道:「高尚書迴房後許久不出,門窗均鎖,高府後院動靜不小,錦衣衛已準備闖門!」
聞言,趙成業終於得知方才那點古怪從何而來了,既然這是副空棺,高仲博怎會不來阻止!如今任他將自己鎖在屋內,豈不是……
趙成業就覺不妙,登時抖了韁繩,自來人身側飛馳而過,聲音含帶嗔怒:「後方眾人自行跟上!」
第23章 不測
行出密牢,尉升已去牽馬,阮青洲就在北鎮撫司門外等候。
寒冬風冷,蹄聲踩得重響,可遠處似有一層薄霧淡紗,罩在其中的身影模糊不清。
阮青洲視線輕移,就見馬上那人顛簸著衝出輕紗,朝他疾奔而來。
「殿下,上馬!」
段緒言扯繩控馬,放慢速度,朝他伸手。阮青洲握緊那手,借力翻上馬背,順勢扯來韁繩,夾緊馬腹,加速朝前奔去。
「駕!」
聽遠處聲響,尉升牽著兩匹馬眯眼遠眺,隻尋見阮青洲策馬遠去的身影。
「哎!殿下——」
叫不到人,尉升鬆開牽繩,翻身上馬,使力拍著胯下的馬臀,朝那兩人追去。
幾聲馬蹄顫響,南邊群鴉受驚,自高府院牆後方飛起一片。高府正門大敞,家僕匆忙跑出,下階時腳下踩空,整個人連滾帶爬地撞向馬匹。
見狀,段緒言覆上阮青洲的手,將繩緊扯,駿馬抬蹄,避開人頭落到一旁。
家僕呆坐在地,臉色煞白,嘴中嘟囔著:「出……出人命了!」
府中,庭院雜聲四起,阮青洲穿過反向奔逃的人群行至後院,見錦衣衛已聚守在一處房門外。
「見過太子殿下!」前方錦衣衛紛紛迴首,讓道行禮。
阮青洲沒有應聲,隻漸漸止步於門外。
他順著人群朝裏望去。風將虛掩的門扉輕推,掀得桌上白紙翻飛,落紙中,掛在樑上的白綾緊繃,勒在頸間,一雙懸空的腿垂落不動,隨纏扭的白綾輕轉。
高仲博就這樣吊死在他眼前。他也依舊像去年冬日那般,總是晚來一步。
想起點什麽,一陣戰慄輕微,遍布周身,阮青洲僵立著,貼在身側的兩手掩在袖下,指節攥得發白。
忽而一具身軀攔在眼前,又覺肩頭一緊,大氅的衣邊已被人攏起,那陣抖擻被罩在其中,藏得很好。
渙散的焦點重聚,阮青洲眼眸略動,就被那人扶肩轉過身去。
「殿下別看了。」
段緒言收緊手指,將他扶住,又像要將他圈護起來一般,就這麽擋在身後,沒讓他迴頭。
風繼續吹,吹遠了周遭聲響,兩人迎風站著,站了很久。
——
幾日內接連折損兩名高官,距高仲博自縊不過半日,消息就已傳遍皇都。
白紙黑字呈遞至鑾殿上時,阮譽之已遣開數人,隻將阮青洲和謝存奕留在殿中。
「章炳遭人滅口,高仲博畏罪自盡,太子查帳,內閣瞞報,」阮譽之輕擲手中折本,抬眼看向兩人,「還有多少朕不知道的事?」
阮青洲坦然道:「查帳進程及辦案始末均如父帝所見,兒臣再無隱瞞。」
阮譽之肅起臉色:「若非出了今日之事,你還打算瞞到何時?」
阮青洲說:「因此事牽涉的官員眾多,不宜外露聲張,兒臣才會鬥膽做主密查此案,若無今日之事,待查明稅銀流向後,兒臣便會前來請罪。」
阮譽之頓聲,轉向謝存奕:「謝國公也是此意嗎?」
謝存奕抬臂鞠身行禮,將頭埋低。
「謝國公作為內閣之首,兼三公之位於一身,又曾任東宮輔官,於情於理都不該縱容太子任性,太子私自查案擅作主張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此舉隻要稍一添油加醋,就能讓人給東宮和內閣扣上謀反的罪名,」阮譽之抬高聲量,「太子胡鬧,可你為官數十載,連這一點都預判不到嗎!」
「父帝息怒,」阮青洲說,「查帳的利弊,兒臣與國公權衡過,但比起穩坐儲位,兒臣更不願看到國步艱難、民不聊生。」
阮譽之一時屏聲,怒氣攢在胸中,可他罵不出口,便將手邊的墨筆摔開,墨點濺出弧線,灑在案前。
是時謝存奕屈膝跪地,攬了罪過:「此事是臣考慮欠周,險些讓太子殿下陷入遭人構陷的境地,臣責無旁貸,還請陛下降罪。」
阮譽之這才鬆了口:「念在尚未釀成大錯,此事朕暫不追究,還望謝國公謹記各司其職的道理,往後能夠謹始慮終,及時規勸太子,更要防有人以太子親近重臣之名,出言構陷。」
阮譽之話中有話,便是在告誡阮青洲和謝存奕,不得再有過多的交集。
謝存奕自然聽得明白,他微微側首,示意阮青洲不要開口,伏地叩首道:「臣叩謝陛下恕罪。」
阮譽之扶額嘆了一聲,語氣放緩不少:「此案即日起會移交大理寺審查,年關將至,朝廷事務繁多,青洲,你也該要將心思放在政事上了。」
阮譽之說了這話,便是要阮青洲不再插手此事,可稅使夥同官員貪稅的行徑一旦暴露,司禮監和東廠定會出手幹涉此事,如此一來,查案進度很可能就會終止在高仲博身上。
阮青洲做不到坐視不理。
「徵稅一事關乎國計民生,上繳的商稅多數由官員私吞,為保朝廷用度,農稅隻增不減,壓迫的均是貧苦百姓,兒臣私以為此舉非是缺政懶政,」阮青洲掀袍跪地,「稅銀案疑點眾多,又與章炳錢尹等人的死因相關,高仲博絕不會是個例,其後定然還有大批的漏網之魚,將此案移交大理寺審理兒臣並無異議,但還請父帝允準兒臣協同大理寺……」
那人於馬背上喊道:「高尚書迴房後許久不出,門窗均鎖,高府後院動靜不小,錦衣衛已準備闖門!」
聞言,趙成業終於得知方才那點古怪從何而來了,既然這是副空棺,高仲博怎會不來阻止!如今任他將自己鎖在屋內,豈不是……
趙成業就覺不妙,登時抖了韁繩,自來人身側飛馳而過,聲音含帶嗔怒:「後方眾人自行跟上!」
第23章 不測
行出密牢,尉升已去牽馬,阮青洲就在北鎮撫司門外等候。
寒冬風冷,蹄聲踩得重響,可遠處似有一層薄霧淡紗,罩在其中的身影模糊不清。
阮青洲視線輕移,就見馬上那人顛簸著衝出輕紗,朝他疾奔而來。
「殿下,上馬!」
段緒言扯繩控馬,放慢速度,朝他伸手。阮青洲握緊那手,借力翻上馬背,順勢扯來韁繩,夾緊馬腹,加速朝前奔去。
「駕!」
聽遠處聲響,尉升牽著兩匹馬眯眼遠眺,隻尋見阮青洲策馬遠去的身影。
「哎!殿下——」
叫不到人,尉升鬆開牽繩,翻身上馬,使力拍著胯下的馬臀,朝那兩人追去。
幾聲馬蹄顫響,南邊群鴉受驚,自高府院牆後方飛起一片。高府正門大敞,家僕匆忙跑出,下階時腳下踩空,整個人連滾帶爬地撞向馬匹。
見狀,段緒言覆上阮青洲的手,將繩緊扯,駿馬抬蹄,避開人頭落到一旁。
家僕呆坐在地,臉色煞白,嘴中嘟囔著:「出……出人命了!」
府中,庭院雜聲四起,阮青洲穿過反向奔逃的人群行至後院,見錦衣衛已聚守在一處房門外。
「見過太子殿下!」前方錦衣衛紛紛迴首,讓道行禮。
阮青洲沒有應聲,隻漸漸止步於門外。
他順著人群朝裏望去。風將虛掩的門扉輕推,掀得桌上白紙翻飛,落紙中,掛在樑上的白綾緊繃,勒在頸間,一雙懸空的腿垂落不動,隨纏扭的白綾輕轉。
高仲博就這樣吊死在他眼前。他也依舊像去年冬日那般,總是晚來一步。
想起點什麽,一陣戰慄輕微,遍布周身,阮青洲僵立著,貼在身側的兩手掩在袖下,指節攥得發白。
忽而一具身軀攔在眼前,又覺肩頭一緊,大氅的衣邊已被人攏起,那陣抖擻被罩在其中,藏得很好。
渙散的焦點重聚,阮青洲眼眸略動,就被那人扶肩轉過身去。
「殿下別看了。」
段緒言收緊手指,將他扶住,又像要將他圈護起來一般,就這麽擋在身後,沒讓他迴頭。
風繼續吹,吹遠了周遭聲響,兩人迎風站著,站了很久。
——
幾日內接連折損兩名高官,距高仲博自縊不過半日,消息就已傳遍皇都。
白紙黑字呈遞至鑾殿上時,阮譽之已遣開數人,隻將阮青洲和謝存奕留在殿中。
「章炳遭人滅口,高仲博畏罪自盡,太子查帳,內閣瞞報,」阮譽之輕擲手中折本,抬眼看向兩人,「還有多少朕不知道的事?」
阮青洲坦然道:「查帳進程及辦案始末均如父帝所見,兒臣再無隱瞞。」
阮譽之肅起臉色:「若非出了今日之事,你還打算瞞到何時?」
阮青洲說:「因此事牽涉的官員眾多,不宜外露聲張,兒臣才會鬥膽做主密查此案,若無今日之事,待查明稅銀流向後,兒臣便會前來請罪。」
阮譽之頓聲,轉向謝存奕:「謝國公也是此意嗎?」
謝存奕抬臂鞠身行禮,將頭埋低。
「謝國公作為內閣之首,兼三公之位於一身,又曾任東宮輔官,於情於理都不該縱容太子任性,太子私自查案擅作主張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此舉隻要稍一添油加醋,就能讓人給東宮和內閣扣上謀反的罪名,」阮譽之抬高聲量,「太子胡鬧,可你為官數十載,連這一點都預判不到嗎!」
「父帝息怒,」阮青洲說,「查帳的利弊,兒臣與國公權衡過,但比起穩坐儲位,兒臣更不願看到國步艱難、民不聊生。」
阮譽之一時屏聲,怒氣攢在胸中,可他罵不出口,便將手邊的墨筆摔開,墨點濺出弧線,灑在案前。
是時謝存奕屈膝跪地,攬了罪過:「此事是臣考慮欠周,險些讓太子殿下陷入遭人構陷的境地,臣責無旁貸,還請陛下降罪。」
阮譽之這才鬆了口:「念在尚未釀成大錯,此事朕暫不追究,還望謝國公謹記各司其職的道理,往後能夠謹始慮終,及時規勸太子,更要防有人以太子親近重臣之名,出言構陷。」
阮譽之話中有話,便是在告誡阮青洲和謝存奕,不得再有過多的交集。
謝存奕自然聽得明白,他微微側首,示意阮青洲不要開口,伏地叩首道:「臣叩謝陛下恕罪。」
阮譽之扶額嘆了一聲,語氣放緩不少:「此案即日起會移交大理寺審查,年關將至,朝廷事務繁多,青洲,你也該要將心思放在政事上了。」
阮譽之說了這話,便是要阮青洲不再插手此事,可稅使夥同官員貪稅的行徑一旦暴露,司禮監和東廠定會出手幹涉此事,如此一來,查案進度很可能就會終止在高仲博身上。
阮青洲做不到坐視不理。
「徵稅一事關乎國計民生,上繳的商稅多數由官員私吞,為保朝廷用度,農稅隻增不減,壓迫的均是貧苦百姓,兒臣私以為此舉非是缺政懶政,」阮青洲掀袍跪地,「稅銀案疑點眾多,又與章炳錢尹等人的死因相關,高仲博絕不會是個例,其後定然還有大批的漏網之魚,將此案移交大理寺審理兒臣並無異議,但還請父帝允準兒臣協同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