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撫司的消息全然封鎖在內,包括阮青洲在錢氏祖墳遇襲一事。
如今貪稅一案尚未查清,六部便有兩名官員先後遇害。在事情還沒理出眉目前,太子遇刺的說法若是傳出,定會引起軒然大波,隻怕到時查案的事擺在了明麵上,不僅阮譽之會降罪,東廠還能名正言順地插手進來,照目前這情勢,決不能再讓事態擴大。
可另一頭,錢尹命案未破,章炳告病多日,阮譽之時不時向內閣提及此事,謝存奕打著掩護,卻又問不到案件近況,隻能尋到東宮,阮青洲便與他約見於文淵閣。
眼下未至約定的時辰,阮青洲負手立在廊下聽雨,隻喚來了尉升。
「查得如何?」阮青洲問。
尉升應道:「屬下查到嚴九伶原居於關州北城,其父名為嚴慈,但自關州軍防開建以來,征至關州的平民百姓少說也有上萬,役民隊裏又有不成文的規定,徵收進隊的百姓隻在花名冊上記名,再分配至百戶千戶手下掌管,死傷者均未登記造冊,亦未在花名冊上除名,可以說是死生難辨,一時要查,屬實不易。」
阮青洲微微側首看他,欲言又止。
尉升以為自己疏忽,忙又答道:「嚴慈早年間同誰打過交道倒未查清,如今關州軍民混住,人口雜多,要捋清一戶平民數年前的關係,是要耗費一些時日。」
阮青洲轉身進屋,一手輕拍他的肩頭:「要在數萬人裏尋到一人難度甚大,此事我自會予以體諒,你不必為難。」
他掀袍緩緩坐下,提來手爐,捧在掌心。這手爐外罩的布袋還是羅宓親手製的,原先宮人換炭時,不慎將布袋燙了個豁口,阮青洲也沒捨得換,便一直用到如今。
見尉升後腳跟進了屋中,阮青洲說:「先說另一件事,丁耿查得怎樣?」
「哦!」尉升這才反應過來,「宦官丁耿於三年前淨身,入宮後直接被分派至萃息宮,他本也安分,可出事的前幾日卻與嚴九伶起了衝突,但有人作證,事發當晚,嚴九伶正在後院替下過水的宦官熬煮薑湯,應當沒去禦花園。」
「死因呢?」阮青洲抬首示意,讓尉升避開風口,坐在爐前暖身。
尉升哈出寒氣,朝爐邊坐近了些,說:「是意外摔暈後,口鼻埋入雪中窒息致死,屬下問過萃息宮的舊宮人,丁耿當晚本是去禦花園埋溺死的貓屍,但蹊蹺的是,在丁耿屍體身側並未發現那隻貓。」
阮青洲沉思著,指頭恰抵在那處破口上摩挲,他問:「我記得南巡前萃息宮並未有貓,這隻貓從何而來,為何後來也從未聽聞關於這隻貓的任何事?」
尉升說:「聽聞這隻貓是由嚴九伶撿來的,貴妃喜愛便養在身旁,後來這貓意外溺死在池中,才驚了貴妃。不過死物陰晦,埋在禦花園中是大忌,丁耿年紀尚輕,不懂此事無可厚非,但陪侍在貴妃身側的多是入宮年久的『老人』,唯恐給萃息宮帶來禍患,所以知情的宮人們也便對此緘口不言。」
「其他呢,」阮青洲問,「還查到什麽?」
尉升說:「在宦官丁耿入宮前一月,丁家母子遷進新居,之後的三年間,丁耿從未探過親,遞送出宮的銀錢也是由這間房屋的東家曾憲轉交的,直至宦官丁耿死後,房屋被曾憲轉賣,所得的錢財用以在城北買了宅院,曾憲現今就住在那處,做的是棺材生意,棺材鋪也開在那附近,屬下派人去過,尚無異常。」
阮青洲若有所思,沉默下去,指尖漸挪向爐蓋。
「曾憲。」阮青洲念著,指尖落下一聲輕叩,是時簷角落雨滾下,砸往欄檻,濺向門邊侍從的衣袍。
雨簾中,唯見文淵閣廊前腳印錯亂,侍從緊守門外,屋內議聲匿進雨中。
「曾憲?」聽阮青洲將前幾日北鎮撫司的事粗略地說了一遍,謝存弈蹙眉思索,與身旁閣臣麵麵相覷。
他道:「臣倒是不曾聽過此人,不過既然他是如今唯能查到的線索,定要謹慎對待,殿下打算怎麽做?」
阮青洲坐於主位,輕緩抬眸朝前看去。
加上謝存弈,內閣共六名閣臣,皆跪坐於他身前。
內閣有鬼是事實,所以他自進門起便懷抱警惕,又隱瞞了章炳提到內閣的事。眼下此話說出口,他轉眸掃視眾人,目光最終還是停在謝存弈和高仲博兩人身上。
阮青洲說:「明早錦衣衛便會至城北抓人,如今已牽涉進兩名朝廷命官,父帝那方瞞不過多久,為防對方再次出手滅口,抓捕之事不可再拖。」
謝存弈頷首:「是當如此,隻是殿下……」
視線下移,停在阮青洲指上的破傷,謝存弈遲疑不語,倒是高仲博替他開了口。
「明日錦衣衛前去抓捕,危險難料,殿下還是留在宮中為好。」
阮青洲應道:「此事我心中有數,勞諸位大人關心。」
「北鎮撫司近日不會再將消息外傳,因而今日告知諸位此事,也是想給內閣一個交代,此外,」阮青洲拱手行禮,「父帝那方,還望諸位幫忙掩護。」
謝存弈俯首道:「殿下言重,皆是為國為民,臣等自當盡力。」
閣臣接連伏身行拜,阮青洲眼望那片身影,眸色漸沉。
第20章 撐傘
雨聲不歇,尉升停在文淵閣外等候,未聽身後大門動響,倒先瞧見雨中一個模糊身影越行越近。
如今貪稅一案尚未查清,六部便有兩名官員先後遇害。在事情還沒理出眉目前,太子遇刺的說法若是傳出,定會引起軒然大波,隻怕到時查案的事擺在了明麵上,不僅阮譽之會降罪,東廠還能名正言順地插手進來,照目前這情勢,決不能再讓事態擴大。
可另一頭,錢尹命案未破,章炳告病多日,阮譽之時不時向內閣提及此事,謝存奕打著掩護,卻又問不到案件近況,隻能尋到東宮,阮青洲便與他約見於文淵閣。
眼下未至約定的時辰,阮青洲負手立在廊下聽雨,隻喚來了尉升。
「查得如何?」阮青洲問。
尉升應道:「屬下查到嚴九伶原居於關州北城,其父名為嚴慈,但自關州軍防開建以來,征至關州的平民百姓少說也有上萬,役民隊裏又有不成文的規定,徵收進隊的百姓隻在花名冊上記名,再分配至百戶千戶手下掌管,死傷者均未登記造冊,亦未在花名冊上除名,可以說是死生難辨,一時要查,屬實不易。」
阮青洲微微側首看他,欲言又止。
尉升以為自己疏忽,忙又答道:「嚴慈早年間同誰打過交道倒未查清,如今關州軍民混住,人口雜多,要捋清一戶平民數年前的關係,是要耗費一些時日。」
阮青洲轉身進屋,一手輕拍他的肩頭:「要在數萬人裏尋到一人難度甚大,此事我自會予以體諒,你不必為難。」
他掀袍緩緩坐下,提來手爐,捧在掌心。這手爐外罩的布袋還是羅宓親手製的,原先宮人換炭時,不慎將布袋燙了個豁口,阮青洲也沒捨得換,便一直用到如今。
見尉升後腳跟進了屋中,阮青洲說:「先說另一件事,丁耿查得怎樣?」
「哦!」尉升這才反應過來,「宦官丁耿於三年前淨身,入宮後直接被分派至萃息宮,他本也安分,可出事的前幾日卻與嚴九伶起了衝突,但有人作證,事發當晚,嚴九伶正在後院替下過水的宦官熬煮薑湯,應當沒去禦花園。」
「死因呢?」阮青洲抬首示意,讓尉升避開風口,坐在爐前暖身。
尉升哈出寒氣,朝爐邊坐近了些,說:「是意外摔暈後,口鼻埋入雪中窒息致死,屬下問過萃息宮的舊宮人,丁耿當晚本是去禦花園埋溺死的貓屍,但蹊蹺的是,在丁耿屍體身側並未發現那隻貓。」
阮青洲沉思著,指頭恰抵在那處破口上摩挲,他問:「我記得南巡前萃息宮並未有貓,這隻貓從何而來,為何後來也從未聽聞關於這隻貓的任何事?」
尉升說:「聽聞這隻貓是由嚴九伶撿來的,貴妃喜愛便養在身旁,後來這貓意外溺死在池中,才驚了貴妃。不過死物陰晦,埋在禦花園中是大忌,丁耿年紀尚輕,不懂此事無可厚非,但陪侍在貴妃身側的多是入宮年久的『老人』,唯恐給萃息宮帶來禍患,所以知情的宮人們也便對此緘口不言。」
「其他呢,」阮青洲問,「還查到什麽?」
尉升說:「在宦官丁耿入宮前一月,丁家母子遷進新居,之後的三年間,丁耿從未探過親,遞送出宮的銀錢也是由這間房屋的東家曾憲轉交的,直至宦官丁耿死後,房屋被曾憲轉賣,所得的錢財用以在城北買了宅院,曾憲現今就住在那處,做的是棺材生意,棺材鋪也開在那附近,屬下派人去過,尚無異常。」
阮青洲若有所思,沉默下去,指尖漸挪向爐蓋。
「曾憲。」阮青洲念著,指尖落下一聲輕叩,是時簷角落雨滾下,砸往欄檻,濺向門邊侍從的衣袍。
雨簾中,唯見文淵閣廊前腳印錯亂,侍從緊守門外,屋內議聲匿進雨中。
「曾憲?」聽阮青洲將前幾日北鎮撫司的事粗略地說了一遍,謝存弈蹙眉思索,與身旁閣臣麵麵相覷。
他道:「臣倒是不曾聽過此人,不過既然他是如今唯能查到的線索,定要謹慎對待,殿下打算怎麽做?」
阮青洲坐於主位,輕緩抬眸朝前看去。
加上謝存弈,內閣共六名閣臣,皆跪坐於他身前。
內閣有鬼是事實,所以他自進門起便懷抱警惕,又隱瞞了章炳提到內閣的事。眼下此話說出口,他轉眸掃視眾人,目光最終還是停在謝存弈和高仲博兩人身上。
阮青洲說:「明早錦衣衛便會至城北抓人,如今已牽涉進兩名朝廷命官,父帝那方瞞不過多久,為防對方再次出手滅口,抓捕之事不可再拖。」
謝存弈頷首:「是當如此,隻是殿下……」
視線下移,停在阮青洲指上的破傷,謝存弈遲疑不語,倒是高仲博替他開了口。
「明日錦衣衛前去抓捕,危險難料,殿下還是留在宮中為好。」
阮青洲應道:「此事我心中有數,勞諸位大人關心。」
「北鎮撫司近日不會再將消息外傳,因而今日告知諸位此事,也是想給內閣一個交代,此外,」阮青洲拱手行禮,「父帝那方,還望諸位幫忙掩護。」
謝存弈俯首道:「殿下言重,皆是為國為民,臣等自當盡力。」
閣臣接連伏身行拜,阮青洲眼望那片身影,眸色漸沉。
第20章 撐傘
雨聲不歇,尉升停在文淵閣外等候,未聽身後大門動響,倒先瞧見雨中一個模糊身影越行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