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祭天祭祖的大儀,午時才是正式的登基大典。
樂瓔在百官的注視之下,一步一步緩緩地踏上那通往至高無上權利的禦階,轉身坐在禦座之上,一雙狹長的鳳目如兩道鋒銳,俯視著殿下三拜九叩的群臣。
「眾卿平身。」她緩緩開口,目光卻越過群臣,眺向更遠的萬裏江山。
自伊而始,她便是燕國的君王,至高無上之人。在將來,她還要將整個天下,都攬於懷中。
長公主在燕都自立為君的消息很快就傳遍燕國。
雖然一些文人士子寫了不少文章,抨擊長公主罔顧人倫綱常,篡奪王位。但是在民間,並沒有多少反對的聲音。畢竟誰都知道是長公主在危難之時,拯救了整個燕國。相比之下,在戰爭初期就南逃到霸州的燕王樂衍在此戰毫無建樹,甚至有不少人認為正是樂衍在戰爭初期抽調雲州軍與他一同南下,才是導致燕都一度淪陷的罪魁禍首。對普通的百姓而言,他們可不關心什麽法理正統,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會認可誰為國君。
***
霸州城。
行宮內,禦案之後,少年君主死死盯著傳訊的小太監,眼神陰鷙:「你說什麽,王姐她已在燕都自立為女君?」
小太監跪伏在地,身體抖得像篩糠一樣:「此事千真萬確,根據燕都傳來的消息,長公主昨日已祭過天地、社稷、宗廟,接受了百官朝賀,如今……如今已經是燕國女君。」
樂衍拍案而起:「她怎麽敢……敢如此大逆不道……」他兩眼一黑,感到胸口一陣劇痛,吐出一口鮮血。
珠簾後,薑太後大驚,連忙搶身過來,哭嚎著:「陛下,你可要保重身體啊……」她望向仍然跪在一旁的小太監,斥道:「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去請太醫過來……」
那小太監連滾帶爬地跑了出去。
樂衍撐著桌子站了起來,怒目望向薑太後,冷聲道:「長公主在燕都自立為君,如今太後可滿意了……」
當初,定州與朔州兩路大軍潰敗,犬戎人兵臨燕都城下之時,本是薑太後力主南下。樂衍初登王位,還是少年心性,耐不住母親的不厭其煩的勸說,便跟隨母親南下省親。
初時,他並未有多後悔。他隻是到霸州城暫避而已,等到犬戎人退了,他自然可以迴到燕都。可是他剛到霸州不久,就得到燕都陷落的消息。這時他的心裏甚至有幾分僥倖,若非他提早離開,眼下說不定已經成為犬戎的俘虜。
再後來,因戰亂導致北方的消息時斷時續。直到數日之前,他聽說他那個遠嫁到秦國的姐姐帶著從秦國借來的五萬大軍,從雲州城到泌水畔,一路連敗犬戎大軍,收復燕都城。這時他才有一點慌了,當初長公主遠嫁時,他幾次派人追殺,如今長公主迴來,想必此仇不會輕易了結。但他還是很快鎮定了下來。再怎麽說,樂瓔畢竟是他姐姐,當初父王病榻之前,曾握著她的手讓她輔佐自己。天無二日,就算長公主有心稱帝,既不合當前形勢,又有違宗法傳統,文武大臣也不會答應。國難已解,過不了多久,燕都就會派人來請他迴去。
他萬萬沒想到,沒等到燕都來人,等到的卻是樂瓔在燕都自立為君的消息。在這一刻,他開始怨恨自己的母親——當初攛掇自己到霸州城的薑太後。
薑太後被他這攝人的目光迫得一退,卻還是嘴硬道:「本宮當初也是為了陛下你好啊,你不知道那犬戎人有多恐怖。當年你父王那麽勇武,不還是在戰場上受了重傷,纏綿病榻,以至於英年早逝……」
「樂瓔不過女子之身,她篡位謀逆,如此作為,不會得到朝臣與民心支持,她這個女君是當不久的……」
「而且,再怎麽說,如今在霸州還有十萬大軍。雲州軍大將軍趙嶽是你的嶽父,霸州軍大將軍戚白晟也一向對陛下忠心耿耿……十萬大軍揮師北上,一定能幫你將王位奪迴來。」
樂衍瞳孔一縮,如夢初醒:「對,我們手中還有十萬大軍……孤要打迴燕都去,將王位奪迴來。來人,宣雲州軍大將軍趙嶽與霸州大將軍戚白晟覲見。」
不久之後,得到宣召的趙嶽與戚白晟兩人到了行宮之中。
兩人行過麵君之禮後,樂衍問道:「兩位愛卿想必已經聽說長公主在燕都自立為君的事,不知兩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呢?」
趙嶽當初在雲州城與長公主結下大仇,他心知他此刻與樂衍已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搶先答道:「長公主違背先王遺命,罔顧祖宗法度,以女子之身篡位,此乃大逆不道之舉。臣請與戚將軍一道,舉十萬大軍共伐之。」
樂衍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道:「趙將軍赤膽忠心,孤王心中甚慰,不知戚將軍意下如何呢?」
戚白晟眉頭輕皺,道:「可是如今長公主手中大軍有足足十三萬,而且長公主極擅用兵,僅憑我與趙將軍手中的十萬兵馬,恐怕不足以敗之。」
趙嶽眼珠子轉了轉:「長公主手中燕軍不過八萬,另有五萬是從秦國借得。今天下有七國,長公主能從別國借兵,陛下當然也可以。昔日樂瓔監國時,時常四處征伐,天下諸侯都深受其害。如今樂瓔成為燕國女君,其他諸侯又豈能安坐。而且樂瓔以女子之身成為一國之君,此例大違法度,其餘六國君主想必也不願有人開此先河。陛下可遣使往其他六國,召天下諸侯共伐之。\"<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樂瓔在百官的注視之下,一步一步緩緩地踏上那通往至高無上權利的禦階,轉身坐在禦座之上,一雙狹長的鳳目如兩道鋒銳,俯視著殿下三拜九叩的群臣。
「眾卿平身。」她緩緩開口,目光卻越過群臣,眺向更遠的萬裏江山。
自伊而始,她便是燕國的君王,至高無上之人。在將來,她還要將整個天下,都攬於懷中。
長公主在燕都自立為君的消息很快就傳遍燕國。
雖然一些文人士子寫了不少文章,抨擊長公主罔顧人倫綱常,篡奪王位。但是在民間,並沒有多少反對的聲音。畢竟誰都知道是長公主在危難之時,拯救了整個燕國。相比之下,在戰爭初期就南逃到霸州的燕王樂衍在此戰毫無建樹,甚至有不少人認為正是樂衍在戰爭初期抽調雲州軍與他一同南下,才是導致燕都一度淪陷的罪魁禍首。對普通的百姓而言,他們可不關心什麽法理正統,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會認可誰為國君。
***
霸州城。
行宮內,禦案之後,少年君主死死盯著傳訊的小太監,眼神陰鷙:「你說什麽,王姐她已在燕都自立為女君?」
小太監跪伏在地,身體抖得像篩糠一樣:「此事千真萬確,根據燕都傳來的消息,長公主昨日已祭過天地、社稷、宗廟,接受了百官朝賀,如今……如今已經是燕國女君。」
樂衍拍案而起:「她怎麽敢……敢如此大逆不道……」他兩眼一黑,感到胸口一陣劇痛,吐出一口鮮血。
珠簾後,薑太後大驚,連忙搶身過來,哭嚎著:「陛下,你可要保重身體啊……」她望向仍然跪在一旁的小太監,斥道:「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去請太醫過來……」
那小太監連滾帶爬地跑了出去。
樂衍撐著桌子站了起來,怒目望向薑太後,冷聲道:「長公主在燕都自立為君,如今太後可滿意了……」
當初,定州與朔州兩路大軍潰敗,犬戎人兵臨燕都城下之時,本是薑太後力主南下。樂衍初登王位,還是少年心性,耐不住母親的不厭其煩的勸說,便跟隨母親南下省親。
初時,他並未有多後悔。他隻是到霸州城暫避而已,等到犬戎人退了,他自然可以迴到燕都。可是他剛到霸州不久,就得到燕都陷落的消息。這時他的心裏甚至有幾分僥倖,若非他提早離開,眼下說不定已經成為犬戎的俘虜。
再後來,因戰亂導致北方的消息時斷時續。直到數日之前,他聽說他那個遠嫁到秦國的姐姐帶著從秦國借來的五萬大軍,從雲州城到泌水畔,一路連敗犬戎大軍,收復燕都城。這時他才有一點慌了,當初長公主遠嫁時,他幾次派人追殺,如今長公主迴來,想必此仇不會輕易了結。但他還是很快鎮定了下來。再怎麽說,樂瓔畢竟是他姐姐,當初父王病榻之前,曾握著她的手讓她輔佐自己。天無二日,就算長公主有心稱帝,既不合當前形勢,又有違宗法傳統,文武大臣也不會答應。國難已解,過不了多久,燕都就會派人來請他迴去。
他萬萬沒想到,沒等到燕都來人,等到的卻是樂瓔在燕都自立為君的消息。在這一刻,他開始怨恨自己的母親——當初攛掇自己到霸州城的薑太後。
薑太後被他這攝人的目光迫得一退,卻還是嘴硬道:「本宮當初也是為了陛下你好啊,你不知道那犬戎人有多恐怖。當年你父王那麽勇武,不還是在戰場上受了重傷,纏綿病榻,以至於英年早逝……」
「樂瓔不過女子之身,她篡位謀逆,如此作為,不會得到朝臣與民心支持,她這個女君是當不久的……」
「而且,再怎麽說,如今在霸州還有十萬大軍。雲州軍大將軍趙嶽是你的嶽父,霸州軍大將軍戚白晟也一向對陛下忠心耿耿……十萬大軍揮師北上,一定能幫你將王位奪迴來。」
樂衍瞳孔一縮,如夢初醒:「對,我們手中還有十萬大軍……孤要打迴燕都去,將王位奪迴來。來人,宣雲州軍大將軍趙嶽與霸州大將軍戚白晟覲見。」
不久之後,得到宣召的趙嶽與戚白晟兩人到了行宮之中。
兩人行過麵君之禮後,樂衍問道:「兩位愛卿想必已經聽說長公主在燕都自立為君的事,不知兩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呢?」
趙嶽當初在雲州城與長公主結下大仇,他心知他此刻與樂衍已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搶先答道:「長公主違背先王遺命,罔顧祖宗法度,以女子之身篡位,此乃大逆不道之舉。臣請與戚將軍一道,舉十萬大軍共伐之。」
樂衍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道:「趙將軍赤膽忠心,孤王心中甚慰,不知戚將軍意下如何呢?」
戚白晟眉頭輕皺,道:「可是如今長公主手中大軍有足足十三萬,而且長公主極擅用兵,僅憑我與趙將軍手中的十萬兵馬,恐怕不足以敗之。」
趙嶽眼珠子轉了轉:「長公主手中燕軍不過八萬,另有五萬是從秦國借得。今天下有七國,長公主能從別國借兵,陛下當然也可以。昔日樂瓔監國時,時常四處征伐,天下諸侯都深受其害。如今樂瓔成為燕國女君,其他諸侯又豈能安坐。而且樂瓔以女子之身成為一國之君,此例大違法度,其餘六國君主想必也不願有人開此先河。陛下可遣使往其他六國,召天下諸侯共伐之。\"<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