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點朱。」
曾得宮中貴妃娘娘禦賜絨花,萬分珍貴的絕品之花。
四年前的冤案,謎底竟是如此。
漸色山茶花真正的培育人,是那時在陶府做小工的夏茉娘。
而一切惡果的開始,是陶恭藉由自己的姓氏與陶成陽相同,騙取到夏茉娘的信任。
在夏茉娘成功培育出漸色山茶花後,陶恭獨吞勝果,在陶成陽麵前攬盡好處,隻字不提夏茉娘。
誰知夏茉娘的山茶花深得貴妃喜歡,得了禦賜的點朱釵。
陶成陽又心生私念,扣留點朱釵在自己手中,惹得陶恭不快。
與此同時,陶恭所隱瞞的事實也被夏茉娘覺察,一旦事發,他就會被打迴泥濘,做一輩子無能的花匠。
二人反目之際,陶恭偷來禦賜的點朱釵放於夏茉娘包袱之中,意圖構陷。
陶家對夏茉娘是竊賊一事深信不疑,自然不會聽夏茉娘辯駁說她才是真正的培育人。
那時的境地,根本沒有人會信她。
而後夏茉娘入獄,周沉幾次三番想證明她不是竊賊,都被夏茉娘的無動於衷拒絕。
因為隻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冤情,根本就不是盜竊。
夏茉娘熬過三年苦役,好不容易重見天日,卻又被父親賣進了青樓。
絕望之中,看到了陶恭搖身一變成為娼妓們眼裏炙手可熱的貴公子。
難以磨滅的仇恨順著心髒滋生,淌進四肢百骸。
自那以後的每一天,她活著就是為了在陶恭豪擲千金買下了她的那一夜,親手餵他喝下毒酒。
審完杏雲館老鴇,周沉根據老鴇迴憶,找出了夏茉娘生前埋藏在杏雲館後院的一些遺物,其中就有一些花的殘骸和種子。
經過張仵作辨認,證實夏茉娘確實在杏雲館種植過毒花紫芋。
案情水落石出,周沉還未鬆下一口氣,就埋頭寫起了結案陳詞。
隻是這陳詞還未將冤情寫至一半,他就頓住了筆。
目光隨後滑落在那枝山茶花上時,他緊緊抿住了薄唇。
妓館下毒一案雖已了結,但四年前的冤情仍不明不白。
趁著天色尚早,他小心翼翼地端著裝有山茶花的瓷瓶,由捕快孫亮駕著馬車與他一同前往了京兆府尹端王的府邸。
周沉去時,端王正倚在滿布奇石的蓮湖岸邊釣著紅鯉魚,一路走上前,廊下翠鳥也嘰喳啼囀個不停,悅耳動聽如置身幽林之中。
端王懶懶地瞥了眼周沉緋紅的官袍,不由得眯起眼來,甚覺刺目,「京中又發生大案了?」
因京兆府規矩,普通的案子大多是由周沉經手處理,若非涉及朝中官員及其子孫後代,端王是不會出麵的。
是以,端王每每見到周沉,都帶著莫名的怒火。
「倒也不是大案,卑職得到一瓶珍惜花卉,想著王爺可能喜歡,便鬥膽借花獻佛。」
周沉不卑不亢地作禮,隨後讓小廝將山茶花連帶著瓷瓶遞給了端王。
端王喜好花鳥蟲魚,涉獵廣泛,本就不難猜出這些。更何況,他還是宮中那位貴妃娘娘所生。
隻是一眼,他就認了出來。
花瓣尖端由朱紅點就,明艷似美人硃砂。花心如月光撒下,通透純白。
不是那點朱山茶花,又是什麽?
「你從哪兒弄來的?」端王先是一喜,隨後又狐疑起來。
他母妃喜歡這花,也隻在皇宮見了那一迴。往後再想見著這花,皇商陶家卻一直培育不出來,要不就是養偏了顏色,要不就是染了蟲病。
周沉這才將夏茉娘的冤情娓娓道來。
端王眉色一沉,心道果然沒好事。
指尖更是從瓷瓶上縮了迴來,怒問:「見過死人的晦氣東西,竟敢拿給本王?」
周沉又誠懇道:「栽花人已去,尚留殘花一瓶存於世間,不日便也要凋零,還望王爺憐憫。」
瓷瓶裏浸著花的水,無根無須。
這瓶山茶花的確已時日不多。更何況,往後很可能再難有人將其培育出來。
良久,端王遲疑著叫小廝取來了禦製秘色花瓶,隨後親手將花枝從白瓷裏取出換進了新花瓶中。
在周沉的注視下,他吩咐小廝道,「趁著宮門還沒下鑰,趕緊送到母妃宮中。」
那小廝得了令,穩穩接過花瓶,正準備一個箭步衝出去。
端王在他身後砸了小石子,小廝又連忙跪下,大氣都不敢喘一聲。端王滿臉鬱氣地看著周沉,道,「你有什麽要吩咐的,趕緊說。」
「那就煩請這位公公,將我方才所說的冤情向貴妃娘娘稟明。」
那小廝點頭應下,轉身接著方才的步伐消失於視線之中。
眼見小廝走遠,端王也繼續悠哉著釣起鯉魚來。
時值冬日,池塘裏魚兒並不多,周沉等看許久,也沒見端王的魚鉤咬上一隻,倒是水草頗為豐富。
端王麵子上過不去,心中更加煩躁。
「你能不能有話直說,站在那看本王釣魚,很有意思嗎?」
周沉的魚已經願者上鉤。
「卑職的確還有一事,隻是不知該如何開口,便枯想許久。」
端王已無耐心釣魚,他扔了魚竿,三兩步走到周沉跟前,「你想讓我彈劾前任府尹高朗,是嗎?」
「正是。」
夏茉娘一案就如管中窺豹,揭開了當年高朗身為京兆府尹時玩忽職守的一角。
曾得宮中貴妃娘娘禦賜絨花,萬分珍貴的絕品之花。
四年前的冤案,謎底竟是如此。
漸色山茶花真正的培育人,是那時在陶府做小工的夏茉娘。
而一切惡果的開始,是陶恭藉由自己的姓氏與陶成陽相同,騙取到夏茉娘的信任。
在夏茉娘成功培育出漸色山茶花後,陶恭獨吞勝果,在陶成陽麵前攬盡好處,隻字不提夏茉娘。
誰知夏茉娘的山茶花深得貴妃喜歡,得了禦賜的點朱釵。
陶成陽又心生私念,扣留點朱釵在自己手中,惹得陶恭不快。
與此同時,陶恭所隱瞞的事實也被夏茉娘覺察,一旦事發,他就會被打迴泥濘,做一輩子無能的花匠。
二人反目之際,陶恭偷來禦賜的點朱釵放於夏茉娘包袱之中,意圖構陷。
陶家對夏茉娘是竊賊一事深信不疑,自然不會聽夏茉娘辯駁說她才是真正的培育人。
那時的境地,根本沒有人會信她。
而後夏茉娘入獄,周沉幾次三番想證明她不是竊賊,都被夏茉娘的無動於衷拒絕。
因為隻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冤情,根本就不是盜竊。
夏茉娘熬過三年苦役,好不容易重見天日,卻又被父親賣進了青樓。
絕望之中,看到了陶恭搖身一變成為娼妓們眼裏炙手可熱的貴公子。
難以磨滅的仇恨順著心髒滋生,淌進四肢百骸。
自那以後的每一天,她活著就是為了在陶恭豪擲千金買下了她的那一夜,親手餵他喝下毒酒。
審完杏雲館老鴇,周沉根據老鴇迴憶,找出了夏茉娘生前埋藏在杏雲館後院的一些遺物,其中就有一些花的殘骸和種子。
經過張仵作辨認,證實夏茉娘確實在杏雲館種植過毒花紫芋。
案情水落石出,周沉還未鬆下一口氣,就埋頭寫起了結案陳詞。
隻是這陳詞還未將冤情寫至一半,他就頓住了筆。
目光隨後滑落在那枝山茶花上時,他緊緊抿住了薄唇。
妓館下毒一案雖已了結,但四年前的冤情仍不明不白。
趁著天色尚早,他小心翼翼地端著裝有山茶花的瓷瓶,由捕快孫亮駕著馬車與他一同前往了京兆府尹端王的府邸。
周沉去時,端王正倚在滿布奇石的蓮湖岸邊釣著紅鯉魚,一路走上前,廊下翠鳥也嘰喳啼囀個不停,悅耳動聽如置身幽林之中。
端王懶懶地瞥了眼周沉緋紅的官袍,不由得眯起眼來,甚覺刺目,「京中又發生大案了?」
因京兆府規矩,普通的案子大多是由周沉經手處理,若非涉及朝中官員及其子孫後代,端王是不會出麵的。
是以,端王每每見到周沉,都帶著莫名的怒火。
「倒也不是大案,卑職得到一瓶珍惜花卉,想著王爺可能喜歡,便鬥膽借花獻佛。」
周沉不卑不亢地作禮,隨後讓小廝將山茶花連帶著瓷瓶遞給了端王。
端王喜好花鳥蟲魚,涉獵廣泛,本就不難猜出這些。更何況,他還是宮中那位貴妃娘娘所生。
隻是一眼,他就認了出來。
花瓣尖端由朱紅點就,明艷似美人硃砂。花心如月光撒下,通透純白。
不是那點朱山茶花,又是什麽?
「你從哪兒弄來的?」端王先是一喜,隨後又狐疑起來。
他母妃喜歡這花,也隻在皇宮見了那一迴。往後再想見著這花,皇商陶家卻一直培育不出來,要不就是養偏了顏色,要不就是染了蟲病。
周沉這才將夏茉娘的冤情娓娓道來。
端王眉色一沉,心道果然沒好事。
指尖更是從瓷瓶上縮了迴來,怒問:「見過死人的晦氣東西,竟敢拿給本王?」
周沉又誠懇道:「栽花人已去,尚留殘花一瓶存於世間,不日便也要凋零,還望王爺憐憫。」
瓷瓶裏浸著花的水,無根無須。
這瓶山茶花的確已時日不多。更何況,往後很可能再難有人將其培育出來。
良久,端王遲疑著叫小廝取來了禦製秘色花瓶,隨後親手將花枝從白瓷裏取出換進了新花瓶中。
在周沉的注視下,他吩咐小廝道,「趁著宮門還沒下鑰,趕緊送到母妃宮中。」
那小廝得了令,穩穩接過花瓶,正準備一個箭步衝出去。
端王在他身後砸了小石子,小廝又連忙跪下,大氣都不敢喘一聲。端王滿臉鬱氣地看著周沉,道,「你有什麽要吩咐的,趕緊說。」
「那就煩請這位公公,將我方才所說的冤情向貴妃娘娘稟明。」
那小廝點頭應下,轉身接著方才的步伐消失於視線之中。
眼見小廝走遠,端王也繼續悠哉著釣起鯉魚來。
時值冬日,池塘裏魚兒並不多,周沉等看許久,也沒見端王的魚鉤咬上一隻,倒是水草頗為豐富。
端王麵子上過不去,心中更加煩躁。
「你能不能有話直說,站在那看本王釣魚,很有意思嗎?」
周沉的魚已經願者上鉤。
「卑職的確還有一事,隻是不知該如何開口,便枯想許久。」
端王已無耐心釣魚,他扔了魚竿,三兩步走到周沉跟前,「你想讓我彈劾前任府尹高朗,是嗎?」
「正是。」
夏茉娘一案就如管中窺豹,揭開了當年高朗身為京兆府尹時玩忽職守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