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申時三刻,瑞王冷天聿一行終於到達了天慶國都城——京洲。這幾日華府裏是天天派人到城頭處觀望等候,此時華府派來等候接應的人,正在城頭觀望時,遠遠望見有一隊人馬打著黑色的北軍大旗朝城門處走來。
他連忙拉了拉身邊的幾人,手指著前方示意,“你們看!你們看!那是什麽?”另外幾個華府下人見狀,連忙看向他手指的方向,“是北軍大旗!是瑞王到了!侯爺和小少爺迴來了!”
幾個人頓時亂成一團,好在府裏的二管家華永福正帶了幾個府中下人走上城頭,見此情況立刻喝道,“吵什麽呢?在家怎麽吩咐你們的?全都忘記了嗎?”
一個膽大的下人忙上前稟告道,“二管家,是瑞王的人馬到了!你看,在那裏!”他用手指著那北軍大旗處。
華永福一見那迎風飄逸的黑色大旗,立馬吩咐幾個府中下人兵分兩路,一路迅速迴華府報信,另一路人馬則隨著自己朝著行進過來的那隊人馬迎上去。
宣威候華秋崗騎在馬上,遠遠看見華府的二管家華永福帶著府中下人朝自己迎上來,忙跳下馬走上去。
“見過候爺,奴才給侯爺請安。”二管家華永福和下人給華秋崗行過禮後站在一旁。華永福正待說話,迴頭見小少爺華玉從馬車裏掀簾露出臉來,華永福連忙走上去給華玉@行了個禮,他驚喜的連聲說道,“小少爺總算是平安迴來了,老太爺近日一直都在念叨您,盼著您早日迴府。”
“福叔,我爺爺奶奶身體可好?我娘好嗎?”華玉詢問華永福家中的情況。
“老太師和老太太都安好。夫人也安好。就是一直都掛念您哪,我的小少爺。”華永福樂的合不攏嘴。他向華秋崗稟告,剛才已派人迴府裏去通知了。幾天前太師就吩咐府裏早早安排好,府裏這個幾天二十四個時辰裏,天天都派有人手在城門處等候,一旦發現王爺、侯爺和小少爺的蹤跡,就兵分兩路,一路人馬上迴府中報信,一路人則等候接應。
府裏晚上將安排宴席,給遠道而來的眾人洗塵。華永福稟告道,“老太師已吩咐奴才帶了些府中的下人們,去將瑞王府邸給重新整修了一番。太師還命奴才先將瑞王及隨從人員送迴瑞王府洗漱一番,等他們少時休息片刻後,再接他們去華府赴宴。”
華秋崗點頭稱是,他走近瑞王,將父親的一番交代告知他,並征詢他的意見。瑞王不由的心中感激,爽快的迴道,“老太師考慮的極為周全,甚和本王心意,
便依老太師的安排,本王隨華
管家迴府邸洗漱換換衣裝,一會便去華府,定當麵感謝老太師一番好意。”
瑞王冷天聿遂與宣威候華秋崗暫時告別,在華府二管家華永福的引領下,往自己的府邸方向繼續行進。
宣威候華秋崗則命餘下的人馬立即駛往城南華府。馬車駛在寬闊的官道上,在兩旁百姓的噪雜聲中前行。華玉掀開車簾朝外麵張望,秦氏當鋪、迎賓樓、如月坊……一家家熟悉的店鋪招牌從他眼前一晃而過,是那麽的熟悉,似是自己一時一刻都未曾離開過京洲一般。令人心驚膽跳的十六日驚魂之旅終於過去了,華玉望著車窗外熟悉的街道,不由的從心底發出一聲長長歎息,他低聲說道,“京洲城我終於迴來了!”
華府裏的眾人一接到報信,就在華太師的率領下,唿啦啦的全體出動,焦急地等候在華府大門口外。有眼尖的華府下人遠遠望見了一輛馬車在數位騎馬之人護衛下,朝華府門口方向駛過來,連忙大聲叫嚷起來,“來了來了!”引得門口的眾人全都伸長了脖子望了過去。
“父親!孩兒幸不辱命,將玉兒平安接迴!”宣威候華秋崗一見到等候在府門口的華太師,急忙跳下了馬,向父親施禮問安。
華太師高興的連聲問道,“玉兒呢?快把玉兒叫出來讓我好好看看……”
坐在馬車裏的華玉聽見爺爺的叫聲,急的從車裏掀起簾子就要往外跳。“玉兒!爺爺的心肝啊……”華太師注意到了馬車的動靜,轉頭看去,一見是華玉正要從馬車裏往外跳,連忙上前接住他,緊緊的抱住他,激動的一下子流出了眼淚。
“爺爺!玉兒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呢。嗚…………那些壞人罵我打我,還不給我吃飯,還說要我把賣到風陵去…….”華玉見到最疼愛自己的爺爺後,止不住地開始放聲大哭,這些日子裏受到的委屈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發泄的出口。
聽到華玉的哭訴,在場的華太師夫婦和府中女眷也都陪著落淚。華玉的母親——侯爺夫人更是哭的暈了過去。一旁的丫鬟連忙將她攙扶進府裏去了。
“父親,有什麽話還是進屋裏再細說吧。這裏畢竟是大庭廣眾之處……”華秋崗見狀,忙上前勸解。他轉頭吩咐管家,“來福,還不快快讓人上來攙扶老太爺和老太太進家裏去。”
華秋崗將一個勁兒抽泣的華玉拉進懷裏,為他搽去臉上的淚痕,悄聲道,“玉兒,有什麽委屈進屋裏說去,別在門口讓外人看了笑話去呀。
快去勸勸爺爺奶奶,讓他們別難過了……”
華玉聽了父親此言,這才點點頭,收住了淚。他使勁的用衣袖抹了把臉上的淚水,走到爺爺奶奶身邊勸解了幾聲。華太師和老太太這才慢慢恢複正常,吩咐府中管家,趕快將準備好的物品搬出來,讓華玉去去晦氣再進府裏去。
華府下人在府門口點燃了鞭炮,炸的滿地都是紙屑。華太師的夫人拿著纏上各色花紙的笤帚輕輕地抽打了華玉六下後,讓華玉跨過正對華府大門處,放置的那一隻火盆後,將自己穿的外衣全部脫下扔在火盆裏燒毀。
一旁伺候的下人忙服侍華玉穿上外套,背起他往府裏華玉的住處飛快的跑去。華玉迴到自己房中還要用釉子葉煮的水好好的洗澡,才算是徹底把晦氣除掉。
太師府的二管家華永福帶著瑞王一行人,不一會就到了瑞王府邸——原二皇子冷天淩的府邸,現被皇帝賜給八皇子冷天聿作為瑞王府邸。
華永福邊走邊向瑞王解說,“自皇上下旨將此府邸賜予王爺殿下,老太師就令奴才帶些手下,負責將此府邸重新整修一番,以便王爺迴京洲時居住。現在王爺府邸中的那些丫鬟、仆人也是奴才按老太師的吩咐為王爺安排的,王爺迴府邸後,若發現有什麽不如意的地方,盡管吩咐奴才,奴才一定竭盡全力令王爺滿意。………”
冷天聿一邊聽著華府二管家華永福的稟告,一邊四處觀察,他發現自己的二哥(二皇子冷天淩)不愧是個會享樂的人。這個原二皇子府邸占地真是不算小。府內分南苑和北苑。
北苑為男眷區,有五樓四廳三院。五樓分別按其位置座落的方向稱為東風樓、西風樓、南風樓、北風樓,中間最高的三層樓則是摘星樓,是府邸主人議事和居住之處。四廳分別春風廳、夏雨廳、秋霜廳和冬雪廳,是娛樂、招待賓客住宿與用膳之場所。三院為稻香院、飄香院和荷香院,是府中管家、家丁護院和丫鬟的住處。
南苑為女眷區,有一榭三閣三軒,一榭為憐雲水榭,是原二皇子正妃所居。三閣分別為醉霞閣、旖霞閣、紫霞閣,是二皇子的側妃和寵妾居處。三軒為鏡月軒、問月軒、映月軒,是府中其他女眷居住之處。
瑞王冷天聿聽完華永福的解說後,大致搞清楚了府邸之中院落布置,瑞王低頭思忖了一會,對華永福說道,“華管家,辛苦了。老太師為本王所做的這一切,本王感同身受,待會本王見到老太師時,定會好好地向老太師致謝。”
見華永福恭恭敬敬
的跟在自己身後,瑞王停頓下腳步,轉迴身去,對他和藹地說道,“華管家,本王此次隨行人員並不是很多,為了辦事方便,你看能否將本王的那些手下將士,與本王安置在同一個院落裏居住,或者靠近的院落居住?”
華永福聽後連忙迴道,“迴王爺的話。奴才這就去吩咐手下按王爺的意思,重新安排住處。”
“華管家,本王的要求是否讓你為難了?如果為難就算了。。。。。。”
“稟告王爺,一點不為難。奴才這就馬上吩咐人去安排。王爺若有什麽不滿之處,盡管提出來,奴才一定會竭盡全力做到令王爺滿意為止。太師曾下嚴令,務必使王爺感到滿意才行。”華永福畢恭畢敬的迴稟。
瑞王府剛剛整修過一番。瑞王爺今天是第一天入住自己的王爺府邸,府內的下人們在管家華永福的指揮下,雖忙忙碌碌但也有條不紊,各自做著自己份內的事。
瑞王洗漱出來,已有一會兒工夫。此時他穿著白色長袍,閉著美目倚在紅木雲頭雕花椅上,一名親衛站在瑞王的身後為他打理長長的濕頭發,於軍站在瑞王身邊剛剛稟告完一應事務處置情況。
冷天聿帶有老繭的修長手指在雕花椅的把手上有節奏的敲擊著,心裏卻想著洗漱前拆閱的書信——寶寶在北洹時曾交給他一隻密封好的匣子,寶寶當時言明,匣子裏放有幾封書信。要他到達京洲城之後方能打開密封的匣子,拆閱匣子裏放置的第一封書信。第一封書信裏會注明第二封書信拆閱的時間,依次類推,匣子裏共有三封書信。
瑞王一進入房間後,就將跟隨之人,包括身邊服侍的親衛統統的打發出去。他急急地拿出隨身攜帶的那隻密封匣子,拆除匣子上的密封條後,打開匣子,拿出最上麵的一封書信,認真地閱讀。
寶寶似乎已經預料到了瑞王今日遇見的事情,他在信中寫到,“……華家必定對你救了華玉一事心存感激,因此會在某些方麵為你做些安排,你盡可放心領受,但需記住,凡事多聽多看少說。對於朝廷的派係之爭,不了解的最好不要輕易表態,以防站錯了隊,被人暗地裏嫉恨加害之。……”
寶寶建議冷天聿可以多請教與華太師,聽聽他的意見,畢竟華太師在朝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他的看法代表了朝中權貴,尤其是華太後的意見。
寶寶最後提醒冷天聿,“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京洲與哪些官宦接觸,不比戰場
上真刀真槍的對付敵人,官場之中,殺人的刀子是不見血的,無論遇到什麽人和事,都須冷靜處理。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迴的事來。自我控製才是強者的本能。切記切記!”
華永福將瑞王的那些隨行人員,重新調整安置好居住處所後,自己便親自雙手捧著,宮裏前日派人送來的瑞王爺之禮服,邁著小碎步送到瑞王房間。
華永福雙手捧著王爺的禮服杵在門邊輕聲叫門,“稟告王爺,奴才華永福給王爺送禮服。”
瑞王清朗冷酷的聲音響起來:“華管家,進來吧。”
震峰把房間門打開後,華永福捧著王爺的禮服走進去,“稟告王爺,這是前日宮裏特地派人為王爺送來的禮服,明日進宮謝恩時要穿此禮服……”
震峰上前接過華永福捧著的禮服,拿與瑞王麵前讓其細看了一會。瑞王仔細的翻看過後,朝著華永福點點頭,以示明了。
華永福接著又繼續稟告道,“稟告王爺,老太師已派府裏管家來接王爺去華府赴宴。現華府大管家已在王府大堂內等候,不知王爺何時可以動身前往太師府……”
瑞王一邊站起身示意於軍為自己取衣服更換,一邊對華永福說道,“勞煩華管家特地送來禮服……馬上吩咐人去告知大管家,少待片刻,待本王更換好衣裳,即刻前往太師府。”
華玉泡在用釉子葉煮的水裏,徹徹底底地把自己給好好的清洗了一番,才跨出了浴桶。丫鬟香巧服侍他穿上早已準備好的裏外一身新衣裳,就催著他快去府中大堂見華太師。
華玉剛一腳邁出自己住的院子門,身後就緊跟上了八個身體強壯的護衛。華玉不耐煩的說道,“就香雲跟卓伺候吧,其他人別跟著我!不過是在自己府裏,又不出門……”
身後跟著的香雲一邊急急叫道,“少爺!”一邊跪在了地上。身後跟隨的仆人和護衛也紛紛跪在了地上。
華玉迴頭見了,歪著頭不解的詢問道,“這是幹什麽呀?你們怎麽都跪下了?”
香雲低著頭迴道,“迴小少爺,老太爺有令,此八名護衛是給小少爺配的,負責小少爺的安全。但凡小少爺一走出此院門,護衛們就必須緊跟著少爺身後保護。老太爺再三吩咐,若是小少爺出了府門,還不至此些人手,務必要多帶人手跟著,再不許有上次的事情發生。……若是奴才們勸阻不力,定以家法嚴懲不怠。……若奴才們言語上有所冒犯,千萬請小少爺體諒奴才則個!
”
說完這樣一番話後,香雲立即在華玉麵前連連叩頭謝罪,身後跟隨的仆人和護衛等人,也紛紛跪下叩頭。
“誒……我知道了。都起來吧!想跟就跟著吧。”華玉無可奈何的說道。他心想,“這次被人綁架,不至是自己嚇壞了,爺爺奶奶,上上下下一家子人,怕是都給嚇的不輕。否則也不至於搞了那麽多的護衛跟著自己。”
想想以後走到那裏,身後都得帶著這樣一群人,華玉就覺得不自在。“若是出門在外想去解手呢?難道這些護衛也跟著我一起解手嗎?天啊,那實在是太可怕了吧。”華玉壞壞的想到一個問題,不由的一臉苦相。
華府大堂。
華太師、宣威候華秋崗和華玉正在敘談返迴京洲的這一路情況。華太師撫摸著華玉的頭發詢問道,“玉兒,這些日子可是受苦了喲。快把受到的委屈告訴爺爺,爺爺定與你出氣,絕不輕饒那些傷害你的賊人!”
華玉聽到爺爺此言,好不容易忍了半天的淚水又唰唰的落了下來,他邊哭泣邊喊道,“爺爺爺爺,玉兒差點點就再也見不到您了!再也迴不到京洲了。”一旁的華秋崗聽到兒子如此淒慘的哭聲,也忍不住落淚。
華秋崗見兒子哭的說不出話,遂出聲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和兒子講述的遇救經過,詳細的告訴了父親。華玉則邊哭泣邊對華秋崗的敘述加以補充。
華太師聽著心肝寶貝華玉的哭訴,心痛的直落淚,“玉兒呀,爺爺的心肝寶貝。爺爺可一點都不知道你受了這麽多的罪!你說的對,若不是瑞王去的及時,爺爺就再也見不到玉兒了。……若真是如此,那可非要了爺爺的老命不可喲。”
華太師原以為八皇子冷天聿隻是撞上那夥賊人,順手將自己的寶貝孫子救下的。心中雖說是對八皇子救下玉兒銘感五內,感激不已。但華家此後為八皇子冷天聿所做的一切,則是對他救迴華玉的補償,應足以抵償他之情意——華太師與華太後商議,借八皇子冷天聿打敗入侵風陵大軍之機,請求天啟皇帝加封八皇子冷天聿為瑞王,並將查封的原二皇子冷天淩的府邸賜給八皇子冷天聿作為府邸。
為便於瑞王(八皇子冷天聿)入住,華太師特地吩咐華府裏的二管家華永福率一些下人為瑞王府邸重新整修一番。
華太師心下認為,作為救迴華家寶貝孫子的感恩圖報,華家為瑞王冷天聿所做的這一切也足以令他感激涕零了吧。
但此時玉兒的哭訴和兒子的敘述,
才使得他清楚的知曉,“八皇子冷天聿對於華家的恩惠絕對是恩重如山,恩若再生。若不是人家八皇子冷天聿果斷的下令攻進賊窩,找到密室,晚個一時半刻的,自己的寶貝孫子,華家五代單傳的根就徹底毀了!瑞王不至是救迴了玉兒的性命,簡直就是救了華家全家人的性命。”
一想到自己的心肝寶貝曾經命懸一線,危在旦夕,華太師就忍不住肝膽欲碎,捏一把冷汗。思即此,華太師不由的感慨萬分,“瑞王對華家德重恩弘,恩同再造!我華家定將銘記瑞王的恩德,恩恩相報。”
華太師轉念又想到了原二皇子冷天淩,“那個畜生!真真罪該萬死!老夫起初還以為他們隻是將玉兒擄去作為人質籌碼,要挾於華家。沒想到他們竟然如此膽大妄為,不僅虐待我的寶貝玉兒,還想把玉兒送入風陵國做孌童,簡直是罪大惡極,罪該萬死!還有德妃柳雲儀這個賤人,一樣罪不可逭,老夫一個也不會寬恕他們!”
華太師不停的安慰華玉,摟住他輕輕地拍著他的背,心裏暗暗想到,“幸虧當初聽了妹妹的話,要等玉兒迴來後視玉兒所受之遭遇狀況,再行處置德妃母子及其同夥手下一幹人等。近些日子,風陵國派使臣來京洲談判戰俘交接和戰爭賠償事宜,帶來了風陵國王的書信,那風陵國王派使臣私下傳話與老夫,請求老夫高抬手,留他們母子一條命,給他們一條生路。與二皇子冷天淩交好的一些官員也為他說情。就連冷天淩居然也敢托人帶口信給老夫,讓老夫高抬貴手呢……..”
“哼哼”,華太師冷笑了兩聲,不由的思忖,“那些人根本不知道,二皇子冷天淩母子被廢的真相——就是因為他們指使賊人綁架我的心肝寶貝孫子華玉,得罪了我華家!我怎麽可能饒恕那個畜生!”
恐怕冷天淩自己都蒙在鼓裏,他指使賊人綁架華玉的書信並沒有毀去——他在信中再三交代賊人將書信毀掉,卻不曾想到那賊人為了留下把柄,以便今後能夠控製他,並沒有照他信中所說去做。那封書信在密室裏被瑞王繳獲後,命報信的嚴勁送交京洲華太師手中,至此才有了德妃和二皇子母子被廢之事發生。
華太師即使原本打算留下德妃母子之性命的,此時聽了寶貝孫子華玉的哭訴後,絕對不可能再有寬恕他們之念頭存在了。
他連忙拉了拉身邊的幾人,手指著前方示意,“你們看!你們看!那是什麽?”另外幾個華府下人見狀,連忙看向他手指的方向,“是北軍大旗!是瑞王到了!侯爺和小少爺迴來了!”
幾個人頓時亂成一團,好在府裏的二管家華永福正帶了幾個府中下人走上城頭,見此情況立刻喝道,“吵什麽呢?在家怎麽吩咐你們的?全都忘記了嗎?”
一個膽大的下人忙上前稟告道,“二管家,是瑞王的人馬到了!你看,在那裏!”他用手指著那北軍大旗處。
華永福一見那迎風飄逸的黑色大旗,立馬吩咐幾個府中下人兵分兩路,一路迅速迴華府報信,另一路人馬則隨著自己朝著行進過來的那隊人馬迎上去。
宣威候華秋崗騎在馬上,遠遠看見華府的二管家華永福帶著府中下人朝自己迎上來,忙跳下馬走上去。
“見過候爺,奴才給侯爺請安。”二管家華永福和下人給華秋崗行過禮後站在一旁。華永福正待說話,迴頭見小少爺華玉從馬車裏掀簾露出臉來,華永福連忙走上去給華玉@行了個禮,他驚喜的連聲說道,“小少爺總算是平安迴來了,老太爺近日一直都在念叨您,盼著您早日迴府。”
“福叔,我爺爺奶奶身體可好?我娘好嗎?”華玉詢問華永福家中的情況。
“老太師和老太太都安好。夫人也安好。就是一直都掛念您哪,我的小少爺。”華永福樂的合不攏嘴。他向華秋崗稟告,剛才已派人迴府裏去通知了。幾天前太師就吩咐府裏早早安排好,府裏這個幾天二十四個時辰裏,天天都派有人手在城門處等候,一旦發現王爺、侯爺和小少爺的蹤跡,就兵分兩路,一路人馬上迴府中報信,一路人則等候接應。
府裏晚上將安排宴席,給遠道而來的眾人洗塵。華永福稟告道,“老太師已吩咐奴才帶了些府中的下人們,去將瑞王府邸給重新整修了一番。太師還命奴才先將瑞王及隨從人員送迴瑞王府洗漱一番,等他們少時休息片刻後,再接他們去華府赴宴。”
華秋崗點頭稱是,他走近瑞王,將父親的一番交代告知他,並征詢他的意見。瑞王不由的心中感激,爽快的迴道,“老太師考慮的極為周全,甚和本王心意,
便依老太師的安排,本王隨華
管家迴府邸洗漱換換衣裝,一會便去華府,定當麵感謝老太師一番好意。”
瑞王冷天聿遂與宣威候華秋崗暫時告別,在華府二管家華永福的引領下,往自己的府邸方向繼續行進。
宣威候華秋崗則命餘下的人馬立即駛往城南華府。馬車駛在寬闊的官道上,在兩旁百姓的噪雜聲中前行。華玉掀開車簾朝外麵張望,秦氏當鋪、迎賓樓、如月坊……一家家熟悉的店鋪招牌從他眼前一晃而過,是那麽的熟悉,似是自己一時一刻都未曾離開過京洲一般。令人心驚膽跳的十六日驚魂之旅終於過去了,華玉望著車窗外熟悉的街道,不由的從心底發出一聲長長歎息,他低聲說道,“京洲城我終於迴來了!”
華府裏的眾人一接到報信,就在華太師的率領下,唿啦啦的全體出動,焦急地等候在華府大門口外。有眼尖的華府下人遠遠望見了一輛馬車在數位騎馬之人護衛下,朝華府門口方向駛過來,連忙大聲叫嚷起來,“來了來了!”引得門口的眾人全都伸長了脖子望了過去。
“父親!孩兒幸不辱命,將玉兒平安接迴!”宣威候華秋崗一見到等候在府門口的華太師,急忙跳下了馬,向父親施禮問安。
華太師高興的連聲問道,“玉兒呢?快把玉兒叫出來讓我好好看看……”
坐在馬車裏的華玉聽見爺爺的叫聲,急的從車裏掀起簾子就要往外跳。“玉兒!爺爺的心肝啊……”華太師注意到了馬車的動靜,轉頭看去,一見是華玉正要從馬車裏往外跳,連忙上前接住他,緊緊的抱住他,激動的一下子流出了眼淚。
“爺爺!玉兒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呢。嗚…………那些壞人罵我打我,還不給我吃飯,還說要我把賣到風陵去…….”華玉見到最疼愛自己的爺爺後,止不住地開始放聲大哭,這些日子裏受到的委屈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發泄的出口。
聽到華玉的哭訴,在場的華太師夫婦和府中女眷也都陪著落淚。華玉的母親——侯爺夫人更是哭的暈了過去。一旁的丫鬟連忙將她攙扶進府裏去了。
“父親,有什麽話還是進屋裏再細說吧。這裏畢竟是大庭廣眾之處……”華秋崗見狀,忙上前勸解。他轉頭吩咐管家,“來福,還不快快讓人上來攙扶老太爺和老太太進家裏去。”
華秋崗將一個勁兒抽泣的華玉拉進懷裏,為他搽去臉上的淚痕,悄聲道,“玉兒,有什麽委屈進屋裏說去,別在門口讓外人看了笑話去呀。
快去勸勸爺爺奶奶,讓他們別難過了……”
華玉聽了父親此言,這才點點頭,收住了淚。他使勁的用衣袖抹了把臉上的淚水,走到爺爺奶奶身邊勸解了幾聲。華太師和老太太這才慢慢恢複正常,吩咐府中管家,趕快將準備好的物品搬出來,讓華玉去去晦氣再進府裏去。
華府下人在府門口點燃了鞭炮,炸的滿地都是紙屑。華太師的夫人拿著纏上各色花紙的笤帚輕輕地抽打了華玉六下後,讓華玉跨過正對華府大門處,放置的那一隻火盆後,將自己穿的外衣全部脫下扔在火盆裏燒毀。
一旁伺候的下人忙服侍華玉穿上外套,背起他往府裏華玉的住處飛快的跑去。華玉迴到自己房中還要用釉子葉煮的水好好的洗澡,才算是徹底把晦氣除掉。
太師府的二管家華永福帶著瑞王一行人,不一會就到了瑞王府邸——原二皇子冷天淩的府邸,現被皇帝賜給八皇子冷天聿作為瑞王府邸。
華永福邊走邊向瑞王解說,“自皇上下旨將此府邸賜予王爺殿下,老太師就令奴才帶些手下,負責將此府邸重新整修一番,以便王爺迴京洲時居住。現在王爺府邸中的那些丫鬟、仆人也是奴才按老太師的吩咐為王爺安排的,王爺迴府邸後,若發現有什麽不如意的地方,盡管吩咐奴才,奴才一定竭盡全力令王爺滿意。………”
冷天聿一邊聽著華府二管家華永福的稟告,一邊四處觀察,他發現自己的二哥(二皇子冷天淩)不愧是個會享樂的人。這個原二皇子府邸占地真是不算小。府內分南苑和北苑。
北苑為男眷區,有五樓四廳三院。五樓分別按其位置座落的方向稱為東風樓、西風樓、南風樓、北風樓,中間最高的三層樓則是摘星樓,是府邸主人議事和居住之處。四廳分別春風廳、夏雨廳、秋霜廳和冬雪廳,是娛樂、招待賓客住宿與用膳之場所。三院為稻香院、飄香院和荷香院,是府中管家、家丁護院和丫鬟的住處。
南苑為女眷區,有一榭三閣三軒,一榭為憐雲水榭,是原二皇子正妃所居。三閣分別為醉霞閣、旖霞閣、紫霞閣,是二皇子的側妃和寵妾居處。三軒為鏡月軒、問月軒、映月軒,是府中其他女眷居住之處。
瑞王冷天聿聽完華永福的解說後,大致搞清楚了府邸之中院落布置,瑞王低頭思忖了一會,對華永福說道,“華管家,辛苦了。老太師為本王所做的這一切,本王感同身受,待會本王見到老太師時,定會好好地向老太師致謝。”
見華永福恭恭敬敬
的跟在自己身後,瑞王停頓下腳步,轉迴身去,對他和藹地說道,“華管家,本王此次隨行人員並不是很多,為了辦事方便,你看能否將本王的那些手下將士,與本王安置在同一個院落裏居住,或者靠近的院落居住?”
華永福聽後連忙迴道,“迴王爺的話。奴才這就去吩咐手下按王爺的意思,重新安排住處。”
“華管家,本王的要求是否讓你為難了?如果為難就算了。。。。。。”
“稟告王爺,一點不為難。奴才這就馬上吩咐人去安排。王爺若有什麽不滿之處,盡管提出來,奴才一定會竭盡全力做到令王爺滿意為止。太師曾下嚴令,務必使王爺感到滿意才行。”華永福畢恭畢敬的迴稟。
瑞王府剛剛整修過一番。瑞王爺今天是第一天入住自己的王爺府邸,府內的下人們在管家華永福的指揮下,雖忙忙碌碌但也有條不紊,各自做著自己份內的事。
瑞王洗漱出來,已有一會兒工夫。此時他穿著白色長袍,閉著美目倚在紅木雲頭雕花椅上,一名親衛站在瑞王的身後為他打理長長的濕頭發,於軍站在瑞王身邊剛剛稟告完一應事務處置情況。
冷天聿帶有老繭的修長手指在雕花椅的把手上有節奏的敲擊著,心裏卻想著洗漱前拆閱的書信——寶寶在北洹時曾交給他一隻密封好的匣子,寶寶當時言明,匣子裏放有幾封書信。要他到達京洲城之後方能打開密封的匣子,拆閱匣子裏放置的第一封書信。第一封書信裏會注明第二封書信拆閱的時間,依次類推,匣子裏共有三封書信。
瑞王一進入房間後,就將跟隨之人,包括身邊服侍的親衛統統的打發出去。他急急地拿出隨身攜帶的那隻密封匣子,拆除匣子上的密封條後,打開匣子,拿出最上麵的一封書信,認真地閱讀。
寶寶似乎已經預料到了瑞王今日遇見的事情,他在信中寫到,“……華家必定對你救了華玉一事心存感激,因此會在某些方麵為你做些安排,你盡可放心領受,但需記住,凡事多聽多看少說。對於朝廷的派係之爭,不了解的最好不要輕易表態,以防站錯了隊,被人暗地裏嫉恨加害之。……”
寶寶建議冷天聿可以多請教與華太師,聽聽他的意見,畢竟華太師在朝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他的看法代表了朝中權貴,尤其是華太後的意見。
寶寶最後提醒冷天聿,“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京洲與哪些官宦接觸,不比戰場
上真刀真槍的對付敵人,官場之中,殺人的刀子是不見血的,無論遇到什麽人和事,都須冷靜處理。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迴的事來。自我控製才是強者的本能。切記切記!”
華永福將瑞王的那些隨行人員,重新調整安置好居住處所後,自己便親自雙手捧著,宮裏前日派人送來的瑞王爺之禮服,邁著小碎步送到瑞王房間。
華永福雙手捧著王爺的禮服杵在門邊輕聲叫門,“稟告王爺,奴才華永福給王爺送禮服。”
瑞王清朗冷酷的聲音響起來:“華管家,進來吧。”
震峰把房間門打開後,華永福捧著王爺的禮服走進去,“稟告王爺,這是前日宮裏特地派人為王爺送來的禮服,明日進宮謝恩時要穿此禮服……”
震峰上前接過華永福捧著的禮服,拿與瑞王麵前讓其細看了一會。瑞王仔細的翻看過後,朝著華永福點點頭,以示明了。
華永福接著又繼續稟告道,“稟告王爺,老太師已派府裏管家來接王爺去華府赴宴。現華府大管家已在王府大堂內等候,不知王爺何時可以動身前往太師府……”
瑞王一邊站起身示意於軍為自己取衣服更換,一邊對華永福說道,“勞煩華管家特地送來禮服……馬上吩咐人去告知大管家,少待片刻,待本王更換好衣裳,即刻前往太師府。”
華玉泡在用釉子葉煮的水裏,徹徹底底地把自己給好好的清洗了一番,才跨出了浴桶。丫鬟香巧服侍他穿上早已準備好的裏外一身新衣裳,就催著他快去府中大堂見華太師。
華玉剛一腳邁出自己住的院子門,身後就緊跟上了八個身體強壯的護衛。華玉不耐煩的說道,“就香雲跟卓伺候吧,其他人別跟著我!不過是在自己府裏,又不出門……”
身後跟著的香雲一邊急急叫道,“少爺!”一邊跪在了地上。身後跟隨的仆人和護衛也紛紛跪在了地上。
華玉迴頭見了,歪著頭不解的詢問道,“這是幹什麽呀?你們怎麽都跪下了?”
香雲低著頭迴道,“迴小少爺,老太爺有令,此八名護衛是給小少爺配的,負責小少爺的安全。但凡小少爺一走出此院門,護衛們就必須緊跟著少爺身後保護。老太爺再三吩咐,若是小少爺出了府門,還不至此些人手,務必要多帶人手跟著,再不許有上次的事情發生。……若是奴才們勸阻不力,定以家法嚴懲不怠。……若奴才們言語上有所冒犯,千萬請小少爺體諒奴才則個!
”
說完這樣一番話後,香雲立即在華玉麵前連連叩頭謝罪,身後跟隨的仆人和護衛等人,也紛紛跪下叩頭。
“誒……我知道了。都起來吧!想跟就跟著吧。”華玉無可奈何的說道。他心想,“這次被人綁架,不至是自己嚇壞了,爺爺奶奶,上上下下一家子人,怕是都給嚇的不輕。否則也不至於搞了那麽多的護衛跟著自己。”
想想以後走到那裏,身後都得帶著這樣一群人,華玉就覺得不自在。“若是出門在外想去解手呢?難道這些護衛也跟著我一起解手嗎?天啊,那實在是太可怕了吧。”華玉壞壞的想到一個問題,不由的一臉苦相。
華府大堂。
華太師、宣威候華秋崗和華玉正在敘談返迴京洲的這一路情況。華太師撫摸著華玉的頭發詢問道,“玉兒,這些日子可是受苦了喲。快把受到的委屈告訴爺爺,爺爺定與你出氣,絕不輕饒那些傷害你的賊人!”
華玉聽到爺爺此言,好不容易忍了半天的淚水又唰唰的落了下來,他邊哭泣邊喊道,“爺爺爺爺,玉兒差點點就再也見不到您了!再也迴不到京洲了。”一旁的華秋崗聽到兒子如此淒慘的哭聲,也忍不住落淚。
華秋崗見兒子哭的說不出話,遂出聲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和兒子講述的遇救經過,詳細的告訴了父親。華玉則邊哭泣邊對華秋崗的敘述加以補充。
華太師聽著心肝寶貝華玉的哭訴,心痛的直落淚,“玉兒呀,爺爺的心肝寶貝。爺爺可一點都不知道你受了這麽多的罪!你說的對,若不是瑞王去的及時,爺爺就再也見不到玉兒了。……若真是如此,那可非要了爺爺的老命不可喲。”
華太師原以為八皇子冷天聿隻是撞上那夥賊人,順手將自己的寶貝孫子救下的。心中雖說是對八皇子救下玉兒銘感五內,感激不已。但華家此後為八皇子冷天聿所做的一切,則是對他救迴華玉的補償,應足以抵償他之情意——華太師與華太後商議,借八皇子冷天聿打敗入侵風陵大軍之機,請求天啟皇帝加封八皇子冷天聿為瑞王,並將查封的原二皇子冷天淩的府邸賜給八皇子冷天聿作為府邸。
為便於瑞王(八皇子冷天聿)入住,華太師特地吩咐華府裏的二管家華永福率一些下人為瑞王府邸重新整修一番。
華太師心下認為,作為救迴華家寶貝孫子的感恩圖報,華家為瑞王冷天聿所做的這一切也足以令他感激涕零了吧。
但此時玉兒的哭訴和兒子的敘述,
才使得他清楚的知曉,“八皇子冷天聿對於華家的恩惠絕對是恩重如山,恩若再生。若不是人家八皇子冷天聿果斷的下令攻進賊窩,找到密室,晚個一時半刻的,自己的寶貝孫子,華家五代單傳的根就徹底毀了!瑞王不至是救迴了玉兒的性命,簡直就是救了華家全家人的性命。”
一想到自己的心肝寶貝曾經命懸一線,危在旦夕,華太師就忍不住肝膽欲碎,捏一把冷汗。思即此,華太師不由的感慨萬分,“瑞王對華家德重恩弘,恩同再造!我華家定將銘記瑞王的恩德,恩恩相報。”
華太師轉念又想到了原二皇子冷天淩,“那個畜生!真真罪該萬死!老夫起初還以為他們隻是將玉兒擄去作為人質籌碼,要挾於華家。沒想到他們竟然如此膽大妄為,不僅虐待我的寶貝玉兒,還想把玉兒送入風陵國做孌童,簡直是罪大惡極,罪該萬死!還有德妃柳雲儀這個賤人,一樣罪不可逭,老夫一個也不會寬恕他們!”
華太師不停的安慰華玉,摟住他輕輕地拍著他的背,心裏暗暗想到,“幸虧當初聽了妹妹的話,要等玉兒迴來後視玉兒所受之遭遇狀況,再行處置德妃母子及其同夥手下一幹人等。近些日子,風陵國派使臣來京洲談判戰俘交接和戰爭賠償事宜,帶來了風陵國王的書信,那風陵國王派使臣私下傳話與老夫,請求老夫高抬手,留他們母子一條命,給他們一條生路。與二皇子冷天淩交好的一些官員也為他說情。就連冷天淩居然也敢托人帶口信給老夫,讓老夫高抬貴手呢……..”
“哼哼”,華太師冷笑了兩聲,不由的思忖,“那些人根本不知道,二皇子冷天淩母子被廢的真相——就是因為他們指使賊人綁架我的心肝寶貝孫子華玉,得罪了我華家!我怎麽可能饒恕那個畜生!”
恐怕冷天淩自己都蒙在鼓裏,他指使賊人綁架華玉的書信並沒有毀去——他在信中再三交代賊人將書信毀掉,卻不曾想到那賊人為了留下把柄,以便今後能夠控製他,並沒有照他信中所說去做。那封書信在密室裏被瑞王繳獲後,命報信的嚴勁送交京洲華太師手中,至此才有了德妃和二皇子母子被廢之事發生。
華太師即使原本打算留下德妃母子之性命的,此時聽了寶貝孫子華玉的哭訴後,絕對不可能再有寬恕他們之念頭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