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江筱月搖頭,「也沒有旁的音訊。」
溫氏的眉頭皺了起來,沉思著到底是怎麽迴事,江筱月看著她,無奈地說:「母親,我不想嫁給太子,您就不要再堅持了吧。」
誰知,這句話,讓溫氏很是不滿,眉間折上了一層摺痕,對江筱月道:「你年紀輕輕,沒見過這世間的浮華,懂得什麽,如今以為刺史府上的日子就夠舒適尊貴了吧,那是因為你沒有見過真正的滔天富貴!」
她對待自己寵愛的女兒,難得口氣有些重,強調道:「等你真正見識過了,你不可能不會嚮往,但若是你那時已經嫁了一個普通的官宦人家,餘生皆會在悔恨中度過,人不能讓自己後悔,年輕時便要抓住一切機會達到自己的目的。」
與溫婉外表不一樣的是,溫氏內裏其實是一個很強勢的人,有自己的主意,打定了心思以後,誰都拉不迴來。
「何況太子也算是人中龍鳳,無論是外貌還是地位才識,皆是翹楚,我也就是仗著與你幹娘關係親近,才有了這樣的好機會留給你。」
江筱月心中的牴觸也上來了,板著臉道:「可太子已經娶了正妻,母親是讓女兒去做妾嗎,我江氏世代清流,可容不得這樣的汙點。」
溫氏的語氣緩了緩,伸手摸了摸女兒腦袋右側的頭髮,安慰道:「為娘怎麽可能讓你去做妾,你相信,為娘的女兒,要有,自然是得有這世間最好的東西,為娘自有打算,你不必擔心。」
江筱月卻並沒有得到慰籍,反而震驚地瞪大了眼睛:「母親,您是什麽意思……您與幹娘可切忌不要做一些無法挽迴之事。再說了,太子妃乃是女兒的親表姐,姑母的嫡親女兒,女兒不可能和自己的表姐夫在一起。」
第61章 邀月
溫氏隻是笑了笑, 並沒有將江筱月的話放在心上, 隻當她是不懂事的孩童話語,心中又有了新的計量。
告別母親之後, 江筱月心中越想越不安, 打定主意,盡快找機會和父親商議此事,防止母親做出什麽不好的事來。
與此同時, 宋秋覓也收到了前些日子叫人去調查的事情結果。
她低頭看向手中的信報, 略略露出幾分驚訝, 在此之前,她並不知道南安郡王妃與她那位名義上的舅母, 是自幼相識的手帕交,甚至南安郡王妃還做了她表兄表妹的幹娘。
宋秋覓忽然想起了當初在西山寺時, 南安郡王妃送她的那支, 來源於她母親的簪子,彼時她還奇怪於這種隨身飾物, 怎會到了南安郡王妃手上,如今倒突然生起了一種聯想。
那支簪子,會不會是從她那位舅母手中得來的。
宋秋覓眉心一跳,連忙又吩咐人順著這個方向繼續調查。
有了方向,手下的人辦事極為迅速,很快就又給她送來了新的調查結果。
宋秋覓看著傳上來的信報,有些暗暗心驚。父母去世後,她年紀尚小,雙親留下的財產無力守護, 被周邊人侵占, 倒也是無可避免之事。
不過從前她最多以為隻是宋家在其中做了手腳, 卻沒想到連這位舅母也來摻和了一手。
信報告訴她,當年她母親亡故後,有些財物和產業屬於自娘家陪嫁而來的嫁妝,江家尚在,嫁妝的帳本那邊也有備份,宋家並不好明目張膽的侵吞,隻好先放著,去染指容易些的產業。
這一來二去的,江家那邊也聽到了風聲,就給了溫氏可趁之機。
按理說,出嫁女子亡故,若有遺存的子女,陪嫁的財產應盡數歸於孩子。但當時宋秋覓年紀太小,誰也不將她當迴事,溫氏趁亂將小姑子的嫁妝收於自己囊中,也沒有人去管。
宋秋覓也是如今才得知當年還有這樣一樁事。
這也就能解釋為何她母親的簪子會出現在南安郡王妃手中了。
或許,當時南安郡王妃將簪子送給她的時候,就來源於一種深層的惡意,一種不動聲色的警告。
就連你亡母之物,都在我手上,你一個小小女子,還能翻出什麽風浪來?不如乖乖順服,也好不落得你母親那般早亡的下場。
時隔多日,宋秋覓的心再次出現了尖銳的刺痛,不管出於什麽原因,都是她沒有守護好母親的東西。
她開始在心裏計劃著,如何將那些遺產要迴來。
不過,在此之前,帝王的生辰越發臨近,她不得不多分了些心思在這上麵。
-------------------------------------
由於宋秋覓得知蕭問淵生辰的時候已經不算早,故而留給她思考準備的並不是很多。
最令人發愁的還是生辰禮的準備,雖與帝王有了這麽一段時間的相處,但是她並沒有看出他究竟特別鍾愛過什麽東西。
迴憶往年舊例,更是無處參循,帝王不喜大操大辦,對於生辰之事,興趣淡淡,舊歲皆是臣子按例朝拜獻禮,帝王遵製賞賜,便再沒有其他了。
也沒見他哪年對某位臣子的獻禮格外青睞,加以禮製之外的額外讚賞。
所以對宋秋覓而言,此事根本就是無跡可尋,估計問他周邊的人也問不出什麽來,問了或許還會被那些人將她的打算提前泄露給他,如此一來,還不如自己探索來得靠譜。
她執筆凝眉,在案前寫寫畫畫,不斷地否定先前的想法,塗改掉寫上去的字跡,一旁香爐裏的香都燃盡了幾支,還是沒有想出什麽靈感來。
溫氏的眉頭皺了起來,沉思著到底是怎麽迴事,江筱月看著她,無奈地說:「母親,我不想嫁給太子,您就不要再堅持了吧。」
誰知,這句話,讓溫氏很是不滿,眉間折上了一層摺痕,對江筱月道:「你年紀輕輕,沒見過這世間的浮華,懂得什麽,如今以為刺史府上的日子就夠舒適尊貴了吧,那是因為你沒有見過真正的滔天富貴!」
她對待自己寵愛的女兒,難得口氣有些重,強調道:「等你真正見識過了,你不可能不會嚮往,但若是你那時已經嫁了一個普通的官宦人家,餘生皆會在悔恨中度過,人不能讓自己後悔,年輕時便要抓住一切機會達到自己的目的。」
與溫婉外表不一樣的是,溫氏內裏其實是一個很強勢的人,有自己的主意,打定了心思以後,誰都拉不迴來。
「何況太子也算是人中龍鳳,無論是外貌還是地位才識,皆是翹楚,我也就是仗著與你幹娘關係親近,才有了這樣的好機會留給你。」
江筱月心中的牴觸也上來了,板著臉道:「可太子已經娶了正妻,母親是讓女兒去做妾嗎,我江氏世代清流,可容不得這樣的汙點。」
溫氏的語氣緩了緩,伸手摸了摸女兒腦袋右側的頭髮,安慰道:「為娘怎麽可能讓你去做妾,你相信,為娘的女兒,要有,自然是得有這世間最好的東西,為娘自有打算,你不必擔心。」
江筱月卻並沒有得到慰籍,反而震驚地瞪大了眼睛:「母親,您是什麽意思……您與幹娘可切忌不要做一些無法挽迴之事。再說了,太子妃乃是女兒的親表姐,姑母的嫡親女兒,女兒不可能和自己的表姐夫在一起。」
第61章 邀月
溫氏隻是笑了笑, 並沒有將江筱月的話放在心上, 隻當她是不懂事的孩童話語,心中又有了新的計量。
告別母親之後, 江筱月心中越想越不安, 打定主意,盡快找機會和父親商議此事,防止母親做出什麽不好的事來。
與此同時, 宋秋覓也收到了前些日子叫人去調查的事情結果。
她低頭看向手中的信報, 略略露出幾分驚訝, 在此之前,她並不知道南安郡王妃與她那位名義上的舅母, 是自幼相識的手帕交,甚至南安郡王妃還做了她表兄表妹的幹娘。
宋秋覓忽然想起了當初在西山寺時, 南安郡王妃送她的那支, 來源於她母親的簪子,彼時她還奇怪於這種隨身飾物, 怎會到了南安郡王妃手上,如今倒突然生起了一種聯想。
那支簪子,會不會是從她那位舅母手中得來的。
宋秋覓眉心一跳,連忙又吩咐人順著這個方向繼續調查。
有了方向,手下的人辦事極為迅速,很快就又給她送來了新的調查結果。
宋秋覓看著傳上來的信報,有些暗暗心驚。父母去世後,她年紀尚小,雙親留下的財產無力守護, 被周邊人侵占, 倒也是無可避免之事。
不過從前她最多以為隻是宋家在其中做了手腳, 卻沒想到連這位舅母也來摻和了一手。
信報告訴她,當年她母親亡故後,有些財物和產業屬於自娘家陪嫁而來的嫁妝,江家尚在,嫁妝的帳本那邊也有備份,宋家並不好明目張膽的侵吞,隻好先放著,去染指容易些的產業。
這一來二去的,江家那邊也聽到了風聲,就給了溫氏可趁之機。
按理說,出嫁女子亡故,若有遺存的子女,陪嫁的財產應盡數歸於孩子。但當時宋秋覓年紀太小,誰也不將她當迴事,溫氏趁亂將小姑子的嫁妝收於自己囊中,也沒有人去管。
宋秋覓也是如今才得知當年還有這樣一樁事。
這也就能解釋為何她母親的簪子會出現在南安郡王妃手中了。
或許,當時南安郡王妃將簪子送給她的時候,就來源於一種深層的惡意,一種不動聲色的警告。
就連你亡母之物,都在我手上,你一個小小女子,還能翻出什麽風浪來?不如乖乖順服,也好不落得你母親那般早亡的下場。
時隔多日,宋秋覓的心再次出現了尖銳的刺痛,不管出於什麽原因,都是她沒有守護好母親的東西。
她開始在心裏計劃著,如何將那些遺產要迴來。
不過,在此之前,帝王的生辰越發臨近,她不得不多分了些心思在這上麵。
-------------------------------------
由於宋秋覓得知蕭問淵生辰的時候已經不算早,故而留給她思考準備的並不是很多。
最令人發愁的還是生辰禮的準備,雖與帝王有了這麽一段時間的相處,但是她並沒有看出他究竟特別鍾愛過什麽東西。
迴憶往年舊例,更是無處參循,帝王不喜大操大辦,對於生辰之事,興趣淡淡,舊歲皆是臣子按例朝拜獻禮,帝王遵製賞賜,便再沒有其他了。
也沒見他哪年對某位臣子的獻禮格外青睞,加以禮製之外的額外讚賞。
所以對宋秋覓而言,此事根本就是無跡可尋,估計問他周邊的人也問不出什麽來,問了或許還會被那些人將她的打算提前泄露給他,如此一來,還不如自己探索來得靠譜。
她執筆凝眉,在案前寫寫畫畫,不斷地否定先前的想法,塗改掉寫上去的字跡,一旁香爐裏的香都燃盡了幾支,還是沒有想出什麽靈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