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許多不能言說的過去,需要自己獨自消化,用心思考,如果需要他人的幫助,他自然願意去助她一臂之力,如果隻想一個人安靜整理,他亦不會貿然打擾。
直到他見她麵上露出釋然的表情,亦同時會心地笑了笑。
往事不可追,來日猶可期。
宋秋覓慢慢從自己的思緒中緩過神來,才發現,帝王一直在她的身側,她卻好像獨自發呆了許久。
一瞬間麵上染上了紅意,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言語。
所幸蕭問淵好像並沒有發現她方才的異樣一樣,反而十分自然地當做什麽都沒有發生,順著繼續說起了引弓的要訣。
她莫名感到這迴他包握著她的手更緊了些,引得她拉弓時胳膊亦在輕輕顫抖。
「放鬆些。」帝王醇厚的聲音在宋秋覓耳邊響起,在她的角度看不清他的表情,卻從風帶來的聲音中,隱約聽到了微末笑意。
她腦中突然浮現出帝王眼睛微眯,嘴角略微揚起,又往下壓的神情。
思緒又不受控製地飄遠,宋秋覓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了,為何在這種時候想這些無關之事,直到箭矢飛出,遠方傳來擊中箭靶的聲音,胳膊被弓弦迴彈的力量激得一震,她才驟然迴神。
「很好。」頭頂上傳來帝王及時的聲音。
宋秋覓往前方看去,這次距離上次,又離靶心近了些,確實是進步,但……
蕭問淵總是這般不吝於在這種細枝末節上誇讚,會令她懷疑,是不是朝中大臣所傳失真,明明是相處甚易的仁君,又哪會將他們逼得怖懼交加,聞者色變?
「聖上過譽了。」嘴上這麽說,但在宋秋覓不願意承認,在她內心深處的角落裏,還是隱隱生出了一些隱秘的歡喜。
她盡量掩飾,一如既往地平穩著聲音,進退自如。
教習結束之後,宋秋覓將拇指上的玉扳指褪下來,還給了帝王。
帝王隨手接過,十分自然地將之戴迴了自己的大拇指上,因是量身定製的,嵌合得體,嚴絲合縫。
宋秋覓忽想起這羊脂白玉本來就觸手溫潤,方又被她戴在手上,捂了一會兒,此時該是溫熱的,分明地染著她的體溫。
可現在卻貼著他的皮膚,親密如斯。
作者有話說:
不知道為什麽,我寫還好,寫完改錯別字時無比的慢。今天又和我妹聊一個刺激的梗聊嗨了,晚了些。
第23章 發覺
分別之前, 宋秋覓行完禮, 正欲告退,卻忽被帝王叫住了。
蕭問淵看著她, 眸中泛起細微的漣漪, 斟酌了片刻緩緩開口道:「待冬狩迴來,朕亦可教你丹青之技。」
他麵上浮現出溫和的淡笑:「從前教你的人或許不夠用心,自身在此道上亦未行至半, 朕師承前朝名家鄭世通, 淺顯技巧, 還是可以教你的。」
宋秋覓愣了一下,似是沒想到帝王提起此事, 她蹙眉想著,莫非他什麽時候見過她的畫, 但是思來想去, 也未想到。
隻以為是蕭問淵興致突起。
丹青不同於一些書本上記載的文字知識,初入門之時, 極需有經驗者的指導,才能奠定良好基礎,她從前條件不好,隻是跟著堂姐妹聽了一些課,更多的是在所藏的古畫譜上自學,後來認識了蕭祁,他時常也會指點她一二。
對於這些尋常印象中適合女子修習的東西,他倒是很支持她去學。
為了表示感謝,她畫技熟練一些後, 便繪製了自己的小像, 連同香囊一起贈給了他。
故以如今的丹青中, 或多或少沾染著一些蕭祁的影子。
今日帝王提及此事,她雖意外,但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這些機會稍縱即逝,她不願任由其如流沙般於指間漏出。
可話到了嘴邊,又深覺近日麻煩他太多,實在開不了口。
蕭問淵看出了她的心中所憂,眼中有一道暗光極速地滑過,轉瞬即逝,隨即淡笑道:「朕這些時日忙於軍機要務,許久不碰丹青,倒也生疏了,冬狩迴來後,正巧將老師留下的畫譜拿出來臨摹溫習,順帶教你,並不耽擱什麽。」
他的語氣自然,宋秋覓不疑有他,於是應下:「那就先謝過聖上了,您近日照拂我甚多,無以為報,心中萬千言語,臨到口中,卻不知說些什麽。」
她的語氣誠懇,滿懷著深切的感激,鄭世通的畫她也曾在紙上臨摹過,他是丹青大家,她仰慕許久。
蕭問淵聽著,眸色漸沉,眼睫輕眨,最終卻隻是笑了笑:「無妨。」
-------------------------------------
蕭祁自從那日被帝王叫去了校場,迴來以後神思亦一直緊繃,他十分擔憂帝王真會讓他上場和西域的那些戎子比試,於是不敢懈怠,專門請了武師為他進行緊急加練。
每日從練武場迴來,都是精疲力盡,無暇再去想其他事,於是一連多日,竟難得沒有去找宋秋覓。
宋秋覓也正因此得了多日清閑。
直到冬狩之日來臨。
入冬以後,許多動物因蓄了一秋的生息,驃肥體壯,正是行獵的好時節,每年冬狩,亦是全年規模最大的一次皇家狩獵,上至皇親國戚,下至文武百官,都會隨駕一同前往木蘭圍場,加上所帶家眷,人數眾多,浩浩蕩蕩。
離開東宮之時,蕭祁才終於有機會見到了宋秋覓。
直到他見她麵上露出釋然的表情,亦同時會心地笑了笑。
往事不可追,來日猶可期。
宋秋覓慢慢從自己的思緒中緩過神來,才發現,帝王一直在她的身側,她卻好像獨自發呆了許久。
一瞬間麵上染上了紅意,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言語。
所幸蕭問淵好像並沒有發現她方才的異樣一樣,反而十分自然地當做什麽都沒有發生,順著繼續說起了引弓的要訣。
她莫名感到這迴他包握著她的手更緊了些,引得她拉弓時胳膊亦在輕輕顫抖。
「放鬆些。」帝王醇厚的聲音在宋秋覓耳邊響起,在她的角度看不清他的表情,卻從風帶來的聲音中,隱約聽到了微末笑意。
她腦中突然浮現出帝王眼睛微眯,嘴角略微揚起,又往下壓的神情。
思緒又不受控製地飄遠,宋秋覓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了,為何在這種時候想這些無關之事,直到箭矢飛出,遠方傳來擊中箭靶的聲音,胳膊被弓弦迴彈的力量激得一震,她才驟然迴神。
「很好。」頭頂上傳來帝王及時的聲音。
宋秋覓往前方看去,這次距離上次,又離靶心近了些,確實是進步,但……
蕭問淵總是這般不吝於在這種細枝末節上誇讚,會令她懷疑,是不是朝中大臣所傳失真,明明是相處甚易的仁君,又哪會將他們逼得怖懼交加,聞者色變?
「聖上過譽了。」嘴上這麽說,但在宋秋覓不願意承認,在她內心深處的角落裏,還是隱隱生出了一些隱秘的歡喜。
她盡量掩飾,一如既往地平穩著聲音,進退自如。
教習結束之後,宋秋覓將拇指上的玉扳指褪下來,還給了帝王。
帝王隨手接過,十分自然地將之戴迴了自己的大拇指上,因是量身定製的,嵌合得體,嚴絲合縫。
宋秋覓忽想起這羊脂白玉本來就觸手溫潤,方又被她戴在手上,捂了一會兒,此時該是溫熱的,分明地染著她的體溫。
可現在卻貼著他的皮膚,親密如斯。
作者有話說:
不知道為什麽,我寫還好,寫完改錯別字時無比的慢。今天又和我妹聊一個刺激的梗聊嗨了,晚了些。
第23章 發覺
分別之前, 宋秋覓行完禮, 正欲告退,卻忽被帝王叫住了。
蕭問淵看著她, 眸中泛起細微的漣漪, 斟酌了片刻緩緩開口道:「待冬狩迴來,朕亦可教你丹青之技。」
他麵上浮現出溫和的淡笑:「從前教你的人或許不夠用心,自身在此道上亦未行至半, 朕師承前朝名家鄭世通, 淺顯技巧, 還是可以教你的。」
宋秋覓愣了一下,似是沒想到帝王提起此事, 她蹙眉想著,莫非他什麽時候見過她的畫, 但是思來想去, 也未想到。
隻以為是蕭問淵興致突起。
丹青不同於一些書本上記載的文字知識,初入門之時, 極需有經驗者的指導,才能奠定良好基礎,她從前條件不好,隻是跟著堂姐妹聽了一些課,更多的是在所藏的古畫譜上自學,後來認識了蕭祁,他時常也會指點她一二。
對於這些尋常印象中適合女子修習的東西,他倒是很支持她去學。
為了表示感謝,她畫技熟練一些後, 便繪製了自己的小像, 連同香囊一起贈給了他。
故以如今的丹青中, 或多或少沾染著一些蕭祁的影子。
今日帝王提及此事,她雖意外,但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這些機會稍縱即逝,她不願任由其如流沙般於指間漏出。
可話到了嘴邊,又深覺近日麻煩他太多,實在開不了口。
蕭問淵看出了她的心中所憂,眼中有一道暗光極速地滑過,轉瞬即逝,隨即淡笑道:「朕這些時日忙於軍機要務,許久不碰丹青,倒也生疏了,冬狩迴來後,正巧將老師留下的畫譜拿出來臨摹溫習,順帶教你,並不耽擱什麽。」
他的語氣自然,宋秋覓不疑有他,於是應下:「那就先謝過聖上了,您近日照拂我甚多,無以為報,心中萬千言語,臨到口中,卻不知說些什麽。」
她的語氣誠懇,滿懷著深切的感激,鄭世通的畫她也曾在紙上臨摹過,他是丹青大家,她仰慕許久。
蕭問淵聽著,眸色漸沉,眼睫輕眨,最終卻隻是笑了笑:「無妨。」
-------------------------------------
蕭祁自從那日被帝王叫去了校場,迴來以後神思亦一直緊繃,他十分擔憂帝王真會讓他上場和西域的那些戎子比試,於是不敢懈怠,專門請了武師為他進行緊急加練。
每日從練武場迴來,都是精疲力盡,無暇再去想其他事,於是一連多日,竟難得沒有去找宋秋覓。
宋秋覓也正因此得了多日清閑。
直到冬狩之日來臨。
入冬以後,許多動物因蓄了一秋的生息,驃肥體壯,正是行獵的好時節,每年冬狩,亦是全年規模最大的一次皇家狩獵,上至皇親國戚,下至文武百官,都會隨駕一同前往木蘭圍場,加上所帶家眷,人數眾多,浩浩蕩蕩。
離開東宮之時,蕭祁才終於有機會見到了宋秋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