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她身上這些鮮活的力量,倔強的脾氣,才構成了完整的她。二八年華,恰是鮮衣怒馬少年時,該有一日看遍長安花的意氣風發。在這方麵,他並沒有覺得男女有什麽不同。
「已經很出色了,你是頭一迴習箭,能正中箭靶,許多如今的將軍,當年初學時也未做到如此。」帝王語氣溫和地說著。
「這是有聖上協助,妾身還是知道自身能力的。」雖然蕭問淵如此說,但宋秋覓還是以為他不過是在安慰她而已,對於自身有幾斤幾兩,她有著清晰的認知。
有誰初學時,能得到天子親自教導。
帝王微嘆一口氣,似是沒想到小姑娘還如此的固執,對自身嚴格是好事,若是太嚴了,常年繃著個眉頭,反而憂煩自身。
於是他換了個角度,勸慰道:「不談別人,就說太子吧,他年紀不比你小,還是自幼學習這些,如今入了朝,也未有多少長進,你若是從小習武,他應敗於你之下。」
帝王說這句話時,言語裏沒有絲毫的遲疑,滿是篤定的意味。
宋秋覓怔了怔,似乎沒想到他會提及蕭祁。
想起自己的這個夫君,或許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他是她少有的能接觸到的同齡異性,因此,在過去的許多年裏,蕭祁身上的一些優點,在她的眼裏亦被無限地放大了。
再加之蕭祁長相俊朗,習性亦在同輩裏居於上乘,很多時候,她都以一種仰望者的姿態麵對他。
現在迴想起來,其實他並沒有自己先前想的那般出類拔萃,她也並不是比不過他,隻不過是她擁有比他少許多的機會,從生下來,他們就不是一個起點罷了。
尤其經歷了被蕭祁背叛等諸多事情以後,宋秋覓看蕭祁,更是從一個更加客觀通透的角度,擁有了許多從前根本不會想到的想法。
譬如,正是因為種種不公積累的影響,才會導致,他可能無論是從資質,還是勤勉程度上都遠不及她,但卻天生占據了許多的資源和優勢,並利用這種優勢,繼續占據高地。
所以他可以光明正大地擁有側妃,侍妾,毀損諾言而不被世人指責,而她遭背叛,卻還要被大多數人認為,身為太子正妃,已是不多得的福氣,應當賢良淑德,上侍夫君舅姑,下禮嬪妃侍妾,而不應該有任何怨言。
隻因蕭祁是男子,更是身份尊貴的太子,占據得天獨厚的資源,習了幾分,便是世人眼中文武雙全,才貌兼備的青年俊傑。
而對於她,他們沒有太多才華的要求,隻要求音容品德,故而也理所應當的覺得,英明神武的太子配愚昧的她,該是綽綽有餘。
可誰又能決定,這種東西是先天合理的,該被所有人奉為真理?
宋秋覓越思索,越是眉頭緊皺,往日裏許多被她忽略的細節一一浮現。
以往,她似乎給蕭祁加了太多的濾鏡,在眼中不自覺地美化了他,自動填補了他的缺陷,以至於都沒有注意到,或許從一開始,他們就不太合適。
蕭祁因著喜歡她,時常對她很是殷切,但他似乎從未走進過她的內心。他不懂她心底真正的煩憂和渴求,亦不懂什麽是她表麵上擺出用於應對世人的麵具,什麽是真實的她自己。
或許她從前也未給他太多真正了解她的機會,但他好像也並不敏感與此,日常交流大多浮於表麵上的說說笑笑。
也許,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他們從來沒有過心靈上的共鳴,那種不顧一切的互相吸引,以至於想了解對方的一切。
未出閣時,蕭祁從不吝於給她物質上的關懷,他憐她在府中或許匱乏這些,但當她提出想更多地參與到他的日常生活中去的時候,卻被他斷然拒絕。
或許是他依照同齡人之間的習慣,並不樂於帶女眷前往,或許是他覺得她乃一介弱女子,怎能參與那些不符合身份的,隻有男人才能接觸的事務。
但不管怎樣,理由是何都不重要了,從這些日常中無數的細小枝末開始,雖然他們表麵上依舊如故,但心卻已是漸行漸遠了。
如果他們隻是做一對天下尋常的夫妻,相敬如賓,如果她隻是一個尋常女子,滿心都撲在夫君孩子,家庭事務之上,或許這樣並不會影響什麽。但她自幼在父親的藏書中開闊了眼界,見證了天地之大,便再也不能容忍如此拘束的一生。
蕭祁的出現,是恰到好處的,甚至合乎話本裏正常發展的情節,在她最艱難孤寂的時候,成為她人生中射進來的一束光,讓她發覺,自己也是被人所愛的。
但當這束光某一日黯淡,或被更盛的光輝掩映下去之後,現實的空洞與平庸便會被映照出來,無可遁形。
宋秋覓沒有用醜陋這個詞來稱唿,是因為,無論如何,蕭祁都在她過去的歲月中扮演了不可否定的角色,也是有了那段過去,才有了如今的她,塑造出了她現在的人格。
對過去,她心存感激,並不抹掉蕭祁曾對他的好,但是對未來,他們註定是分道揚鑣。
他們不適合成為人生的伴侶,無論是對待人生的態度,還是看待世界的觀點,抑或是自身的價值認知,趁早發現,或許是個好事。
當宋秋覓在凝眉思考之際,蕭問淵一直在她身側,靜靜地看著她姣美的臉頰,他看著她麵上的表情,時而嚴肅,時而懷念,時而遺憾,時而堅定,卻一直沒有出聲打斷她。
「已經很出色了,你是頭一迴習箭,能正中箭靶,許多如今的將軍,當年初學時也未做到如此。」帝王語氣溫和地說著。
「這是有聖上協助,妾身還是知道自身能力的。」雖然蕭問淵如此說,但宋秋覓還是以為他不過是在安慰她而已,對於自身有幾斤幾兩,她有著清晰的認知。
有誰初學時,能得到天子親自教導。
帝王微嘆一口氣,似是沒想到小姑娘還如此的固執,對自身嚴格是好事,若是太嚴了,常年繃著個眉頭,反而憂煩自身。
於是他換了個角度,勸慰道:「不談別人,就說太子吧,他年紀不比你小,還是自幼學習這些,如今入了朝,也未有多少長進,你若是從小習武,他應敗於你之下。」
帝王說這句話時,言語裏沒有絲毫的遲疑,滿是篤定的意味。
宋秋覓怔了怔,似乎沒想到他會提及蕭祁。
想起自己的這個夫君,或許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他是她少有的能接觸到的同齡異性,因此,在過去的許多年裏,蕭祁身上的一些優點,在她的眼裏亦被無限地放大了。
再加之蕭祁長相俊朗,習性亦在同輩裏居於上乘,很多時候,她都以一種仰望者的姿態麵對他。
現在迴想起來,其實他並沒有自己先前想的那般出類拔萃,她也並不是比不過他,隻不過是她擁有比他少許多的機會,從生下來,他們就不是一個起點罷了。
尤其經歷了被蕭祁背叛等諸多事情以後,宋秋覓看蕭祁,更是從一個更加客觀通透的角度,擁有了許多從前根本不會想到的想法。
譬如,正是因為種種不公積累的影響,才會導致,他可能無論是從資質,還是勤勉程度上都遠不及她,但卻天生占據了許多的資源和優勢,並利用這種優勢,繼續占據高地。
所以他可以光明正大地擁有側妃,侍妾,毀損諾言而不被世人指責,而她遭背叛,卻還要被大多數人認為,身為太子正妃,已是不多得的福氣,應當賢良淑德,上侍夫君舅姑,下禮嬪妃侍妾,而不應該有任何怨言。
隻因蕭祁是男子,更是身份尊貴的太子,占據得天獨厚的資源,習了幾分,便是世人眼中文武雙全,才貌兼備的青年俊傑。
而對於她,他們沒有太多才華的要求,隻要求音容品德,故而也理所應當的覺得,英明神武的太子配愚昧的她,該是綽綽有餘。
可誰又能決定,這種東西是先天合理的,該被所有人奉為真理?
宋秋覓越思索,越是眉頭緊皺,往日裏許多被她忽略的細節一一浮現。
以往,她似乎給蕭祁加了太多的濾鏡,在眼中不自覺地美化了他,自動填補了他的缺陷,以至於都沒有注意到,或許從一開始,他們就不太合適。
蕭祁因著喜歡她,時常對她很是殷切,但他似乎從未走進過她的內心。他不懂她心底真正的煩憂和渴求,亦不懂什麽是她表麵上擺出用於應對世人的麵具,什麽是真實的她自己。
或許她從前也未給他太多真正了解她的機會,但他好像也並不敏感與此,日常交流大多浮於表麵上的說說笑笑。
也許,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他們從來沒有過心靈上的共鳴,那種不顧一切的互相吸引,以至於想了解對方的一切。
未出閣時,蕭祁從不吝於給她物質上的關懷,他憐她在府中或許匱乏這些,但當她提出想更多地參與到他的日常生活中去的時候,卻被他斷然拒絕。
或許是他依照同齡人之間的習慣,並不樂於帶女眷前往,或許是他覺得她乃一介弱女子,怎能參與那些不符合身份的,隻有男人才能接觸的事務。
但不管怎樣,理由是何都不重要了,從這些日常中無數的細小枝末開始,雖然他們表麵上依舊如故,但心卻已是漸行漸遠了。
如果他們隻是做一對天下尋常的夫妻,相敬如賓,如果她隻是一個尋常女子,滿心都撲在夫君孩子,家庭事務之上,或許這樣並不會影響什麽。但她自幼在父親的藏書中開闊了眼界,見證了天地之大,便再也不能容忍如此拘束的一生。
蕭祁的出現,是恰到好處的,甚至合乎話本裏正常發展的情節,在她最艱難孤寂的時候,成為她人生中射進來的一束光,讓她發覺,自己也是被人所愛的。
但當這束光某一日黯淡,或被更盛的光輝掩映下去之後,現實的空洞與平庸便會被映照出來,無可遁形。
宋秋覓沒有用醜陋這個詞來稱唿,是因為,無論如何,蕭祁都在她過去的歲月中扮演了不可否定的角色,也是有了那段過去,才有了如今的她,塑造出了她現在的人格。
對過去,她心存感激,並不抹掉蕭祁曾對他的好,但是對未來,他們註定是分道揚鑣。
他們不適合成為人生的伴侶,無論是對待人生的態度,還是看待世界的觀點,抑或是自身的價值認知,趁早發現,或許是個好事。
當宋秋覓在凝眉思考之際,蕭問淵一直在她身側,靜靜地看著她姣美的臉頰,他看著她麵上的表情,時而嚴肅,時而懷念,時而遺憾,時而堅定,卻一直沒有出聲打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