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允了。」宋秋覓還未迴過神來,蕭問淵已將涼薄的目光停留在她身上,他看了她片刻,似是想起來什麽,嗤笑了一聲,很快又恢復冷淡,意味不明地說道。
宋秋覓心中如釋重負,她用汗濕的手將地上的金簪撿起,再次恭謹地對帝王行禮謝恩。
-------------------------------------
蕭祁卯時過半就醒了,他不顧身邊溫柔鄉的挽留,穿好了衣袍,整理了冠服,踏出了殿門。
他自知昨晚失了分寸,於是一早醒來,就往太子妃的柔儀殿趕。
昨夜,他本隻打算去看宋霜眠一眼,但不知是夜色太濃還是瓊漿醉人,後來竟稀裏糊塗地留了下來。
夜半醒來,他一度想走,但宋霜眠的雙臂像柔軟的柳枝一般纏上來,令他無法脫身。
「殿下,夜這麽深了,姐姐應該睡下了。」宋霜眠溫軟的聲音觸動了他的心,掐斷了他最後一絲猶豫的火光。
直到破曉醒來,如夢初醒,頓生懊悔。
站在宋秋覓的房門前,蕭祁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勇氣。
當他終於將門扉推開之時,卻發現裏麵空無一人,隻留下一地殘跡,碎裂的玉卮,傾撒的酒液,歪倒的紅燭。
就是沒有宋秋覓。
他的心裏陡然湧上一股驚慌,正欲叫人去尋宋秋覓,他的隨侍太監卻先找了上來。
「殿下,陛下宣召。」
作者有話說:
有些比較短的,有名的詩句我就不標註了
第3章 帝王
宋秋覓迴到東宮,直到踏入殿內,關上房門,她緊繃的脊背才終於鬆懈下來。
似是渾身一下子卸了力一般,她有些疲憊地靠坐在躺椅之上,揉了揉眉心,滿上一杯熱茶。
方才與帝王的短暫交鋒像是耗費了她全部的心力,仿佛徒步一場一般地疲累,一時間都沒有心思去想蕭祁的那攤子事。
以至於當她聽見宮人稟報兩位側妃求見的時候,怔愣了一陣,才想起是誰。
沒多久,宋霜眠就施施然地走了進來,跟在她後麵不遠處的,是另一名容貌姣好的女子,宋秋覓如今也知道了,她是京兆尹家的嫡女謝氏,約莫也是太子拉攏的對象之一。
宋霜眠和謝側妃對著宋秋覓行了禮,又讓旁側的宮人上茶,重新轉迴頭時,麵上已是顯出為難之色。
「從前沒與姐姐說,也是怕您怨怪,妾身本不想如此,可太子殿下非要瞞著。」
她露出淺淺笑意:「妾身說殿下是多心了,姐姐賢良淑德,是女子典範,怎會怨怪呢。」
賢良淑德這四個字現在在宋秋覓這裏無比刺耳,她父母早逝,為了在府中生存,向來循規蹈矩,至少在外在如此表現。又因繡工精緻,德容上佳,一時是高門裏教導閨中女兒的典範。
隻是如今時過境遷,她迴想著半年前還在傻傻為蕭祁挑燈連夜繡腰帶,熬紅了眼睛,隻為在他生辰時送上,就覺得很可笑。
見宋秋覓不語,宋霜眠也沒有氣餒:「姐姐別生氣,與您說笑呢。今日妾身前來,也是和謝妹妹按製來為您奉茶。」
宮人端來茶水,宋霜眠端起一盞,向宋秋覓舉杯示意,而後盈盈一拜:「還請姐姐受了妹妹的茶。」
她彎腰之際,後脖頸恰到好處地露出一塊不大不小的紅痕,恰好被宋秋覓看在眼裏。
紅色的痕跡,不知道是指痕,還是吻痕,落在雪白的肌膚上,格外的刺眼。
宋秋覓手指在袖中捏緊,徐又放開。
她不著痕跡地避開宋霜眠的杯子,微微側首,冷淡出聲道:「不必了,本宮身體不適,你們迴去吧。」
雖她與蕭祁已然情斷,卻也不願意如此作踐自己,姐妹同侍一夫的事情竟發生在她的身上,多麽荒謬。
宋霜眠聞言笑意漸淡,她輕聲道:「姐姐若是不喝妹妹的茶,迴去以後太子殿下會怪罪妾身的。」
氣氛一時有些僵持。
謝側妃在一旁斂眉低眸,一句話都不敢說。
直到一陣侷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她們的思緒。
蕭祁身邊的一個小太監匆匆地小跑過來,到了殿內,徑直朝宋秋覓一拜,他顫顫巍巍地抹著額頭上的汗,說道:「李公公讓我來轉告娘娘一聲,說是您今天不用和殿下一同去拜會聖上了。」
新人大婚次日拜見舅姑乃是千年來的傳統,太子的生父已逝,生母不在宮內,次日拜見聖上就顯得尤為重要。自古以來,這種禮節是夫家對宗婦認可過程中的必要環節。
眾人一下神思各異。
宋霜眠笑了一聲,搶先出口關切問道:「這麽重要的事,怎麽說不去就不去了呢?到底是出了何事?」
她停頓了一下,故作疑惑問:「莫非聖上是有什麽不滿?」
小太監一下子苦了臉,李公公讓他不要大聲張揚,他本來是不打算說出原因的,隻是眼下宋側妃非要問出個究竟出來,他也無法隱瞞。
「是聖上……」他語氣猶疑,到底此處還有幾位娘娘。
宋霜眠看他這副樣子,篤定他是有所隱瞞,越發催促道:「這有什麽不能說的,這裏又沒有什麽外人。」
小太監看了宋霜眠一眼,心中暗啐,真不知道這位側妃娘娘怎麽這麽愛多管閑事,此事和她又沒有什麽關係。
隻得硬著頭皮說道:「聖上今晨突然宣召太子殿下,過了不到一刻鍾,殿下就被罰了出來,此時正在兩儀殿前跪著呢,許得午時才能迴來。」
宋秋覓心中如釋重負,她用汗濕的手將地上的金簪撿起,再次恭謹地對帝王行禮謝恩。
-------------------------------------
蕭祁卯時過半就醒了,他不顧身邊溫柔鄉的挽留,穿好了衣袍,整理了冠服,踏出了殿門。
他自知昨晚失了分寸,於是一早醒來,就往太子妃的柔儀殿趕。
昨夜,他本隻打算去看宋霜眠一眼,但不知是夜色太濃還是瓊漿醉人,後來竟稀裏糊塗地留了下來。
夜半醒來,他一度想走,但宋霜眠的雙臂像柔軟的柳枝一般纏上來,令他無法脫身。
「殿下,夜這麽深了,姐姐應該睡下了。」宋霜眠溫軟的聲音觸動了他的心,掐斷了他最後一絲猶豫的火光。
直到破曉醒來,如夢初醒,頓生懊悔。
站在宋秋覓的房門前,蕭祁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勇氣。
當他終於將門扉推開之時,卻發現裏麵空無一人,隻留下一地殘跡,碎裂的玉卮,傾撒的酒液,歪倒的紅燭。
就是沒有宋秋覓。
他的心裏陡然湧上一股驚慌,正欲叫人去尋宋秋覓,他的隨侍太監卻先找了上來。
「殿下,陛下宣召。」
作者有話說:
有些比較短的,有名的詩句我就不標註了
第3章 帝王
宋秋覓迴到東宮,直到踏入殿內,關上房門,她緊繃的脊背才終於鬆懈下來。
似是渾身一下子卸了力一般,她有些疲憊地靠坐在躺椅之上,揉了揉眉心,滿上一杯熱茶。
方才與帝王的短暫交鋒像是耗費了她全部的心力,仿佛徒步一場一般地疲累,一時間都沒有心思去想蕭祁的那攤子事。
以至於當她聽見宮人稟報兩位側妃求見的時候,怔愣了一陣,才想起是誰。
沒多久,宋霜眠就施施然地走了進來,跟在她後麵不遠處的,是另一名容貌姣好的女子,宋秋覓如今也知道了,她是京兆尹家的嫡女謝氏,約莫也是太子拉攏的對象之一。
宋霜眠和謝側妃對著宋秋覓行了禮,又讓旁側的宮人上茶,重新轉迴頭時,麵上已是顯出為難之色。
「從前沒與姐姐說,也是怕您怨怪,妾身本不想如此,可太子殿下非要瞞著。」
她露出淺淺笑意:「妾身說殿下是多心了,姐姐賢良淑德,是女子典範,怎會怨怪呢。」
賢良淑德這四個字現在在宋秋覓這裏無比刺耳,她父母早逝,為了在府中生存,向來循規蹈矩,至少在外在如此表現。又因繡工精緻,德容上佳,一時是高門裏教導閨中女兒的典範。
隻是如今時過境遷,她迴想著半年前還在傻傻為蕭祁挑燈連夜繡腰帶,熬紅了眼睛,隻為在他生辰時送上,就覺得很可笑。
見宋秋覓不語,宋霜眠也沒有氣餒:「姐姐別生氣,與您說笑呢。今日妾身前來,也是和謝妹妹按製來為您奉茶。」
宮人端來茶水,宋霜眠端起一盞,向宋秋覓舉杯示意,而後盈盈一拜:「還請姐姐受了妹妹的茶。」
她彎腰之際,後脖頸恰到好處地露出一塊不大不小的紅痕,恰好被宋秋覓看在眼裏。
紅色的痕跡,不知道是指痕,還是吻痕,落在雪白的肌膚上,格外的刺眼。
宋秋覓手指在袖中捏緊,徐又放開。
她不著痕跡地避開宋霜眠的杯子,微微側首,冷淡出聲道:「不必了,本宮身體不適,你們迴去吧。」
雖她與蕭祁已然情斷,卻也不願意如此作踐自己,姐妹同侍一夫的事情竟發生在她的身上,多麽荒謬。
宋霜眠聞言笑意漸淡,她輕聲道:「姐姐若是不喝妹妹的茶,迴去以後太子殿下會怪罪妾身的。」
氣氛一時有些僵持。
謝側妃在一旁斂眉低眸,一句話都不敢說。
直到一陣侷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她們的思緒。
蕭祁身邊的一個小太監匆匆地小跑過來,到了殿內,徑直朝宋秋覓一拜,他顫顫巍巍地抹著額頭上的汗,說道:「李公公讓我來轉告娘娘一聲,說是您今天不用和殿下一同去拜會聖上了。」
新人大婚次日拜見舅姑乃是千年來的傳統,太子的生父已逝,生母不在宮內,次日拜見聖上就顯得尤為重要。自古以來,這種禮節是夫家對宗婦認可過程中的必要環節。
眾人一下神思各異。
宋霜眠笑了一聲,搶先出口關切問道:「這麽重要的事,怎麽說不去就不去了呢?到底是出了何事?」
她停頓了一下,故作疑惑問:「莫非聖上是有什麽不滿?」
小太監一下子苦了臉,李公公讓他不要大聲張揚,他本來是不打算說出原因的,隻是眼下宋側妃非要問出個究竟出來,他也無法隱瞞。
「是聖上……」他語氣猶疑,到底此處還有幾位娘娘。
宋霜眠看他這副樣子,篤定他是有所隱瞞,越發催促道:「這有什麽不能說的,這裏又沒有什麽外人。」
小太監看了宋霜眠一眼,心中暗啐,真不知道這位側妃娘娘怎麽這麽愛多管閑事,此事和她又沒有什麽關係。
隻得硬著頭皮說道:「聖上今晨突然宣召太子殿下,過了不到一刻鍾,殿下就被罰了出來,此時正在兩儀殿前跪著呢,許得午時才能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