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事讓西洋醫館的名聲徹底起來了,很多人還特地從南邊趕來買下金雞納霜。
畢竟南邊行商不少,他們時常要過去,冷不丁中了瘴氣也不自知。
以前都隻能熬著,多半熬不了多久,每次行商都像是拿命拚的,如今終於有了靈藥,能夠藥到病除,他們如何能不買?
這下子金雞納霜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了起來,西洋醫館很快就快沒庫存了,隻能寫信請示康熙,希望能夠增加金雞納霜的進口。
金雞霜納如今還是依靠西洋那邊進口,數量並不算很多。
畢竟西洋的人口就在那裏,他們留下一點,其餘的用來進口,數量還是有限的。
大清的人口是歐洲那邊好幾倍,不管歐洲出口多少,大清這邊人一多就不夠用了。
顧凝宸就覺得,與其一直進口,為何不自己種呢!
歐洲的金雞納霜也是依靠進口,原產地是南美洲,其實印尼才是金雞納樹種的最多的地方。
金雞納樹適合潮濕暖和一點的地方種植,廣東、廣西和雲貴等地都適合種。
大約六年左右,就能剝掉樹皮磨成粉做金雞納霜的藥了。
顧凝宸這麽一說,康熙就點頭道:「確實,一直讓西洋進口,如果有一天西洋不願意賣藥的話,咱們就太被動了一點。」
康熙不喜歡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裏,於是派人去印尼採買金雞納樹迴來種植。
買樹苗的話,要種好幾年實在太久了。
顧凝宸知道金雞納樹三年就定植,買三四年生的樹苗比較好,已經長大了一點,不容易有蟲害,也好養活。
隻養個兩三年就能作為藥用,時間不會太長。
康熙深以為然,不但派人採買三四年的樹苗,還特地出錢請來種植金雞納樹的人。
語言不通倒不是個問題,之前印尼被英吉利占領。
後來英吉利衰敗了起來,沒有能力再掌握這麽遠的殖民地。
加上印尼的百姓奮起反抗,英吉利隻好放棄了這塊地方。
因為被英吉利掌握了多年,印尼人很多都會英吉利語,雖然口音重了一點,卻也能聽懂,大大方便了如今的溝通了。
康熙派了幾個語言學院的人跟著,給當地老農做翻譯,讓他們學習如何種植和養護金雞納樹。
另外他沒有放棄西洋那邊對金雞納霜的進口,卻開始跟印尼這邊合作。
印尼的金雞納霜並不貴,比歐洲那邊要便宜很多,量大且便宜,康熙給錢又爽快,是當地最願意打交道的客人了。
所以印尼那邊也痛快,答應每年都會留下大部分的金雞納霜給大清。
康熙就留下了訂金,每年十二月的時候才是剝皮做藥的時候,約莫年初一二月份的時候就能拿到去年的金雞納霜了。
大臣們不明白印尼的金雞納霜更便宜,數量還多,怎麽大清不隻跟印尼做買賣,而是還跟賣得又貴,數量還少的西洋人做這個買賣?
顧凝宸卻清楚,康熙是不想把雞蛋隻放在一個籃子裏頭。
要是印尼這邊反悔了,或者拖延了,大清這邊用藥可能就不夠了,隻能另外想辦法,也是十分被動了一些。
兩邊一起反悔的機率並不大,這就要保險很多了。
再就是康熙並不打算這時候跟西洋那邊撕破臉,還想保留合作。
因為數量少,哪怕貴得多,加起來的總數並不多了,這點錢他還是出得起的。
康熙對顧凝宸笑著道:「迴頭咱們南邊的金雞納樹種起來了,也能自產自銷,指不定還能賣到西洋去,把如今買金雞納霜的錢給翻倍掙迴來。」
顧凝宸笑了,這還真是有可能。
畢竟西洋人是真的不愛洗澡,對衛生方麵也沒那麽注意,所以瘧疾尤為普遍。
如今一邊還賣一部分金雞納霜給大清,他們那邊剛好夠用。
等過幾年,顧凝宸記得西洋的氣候變化,漸漸比以往要暖和,瘧疾就更容易爆發了,到那個時候估計就不夠用了。
西洋人還沒有有備無患的概念,存錢的都少,更別提是存藥了。
不像他們這邊,金雞納霜用的數量遠遠比不上進口的數量,就是為了未雨綢繆。
顧凝宸卻想起歐洲一種特有的藥材,就是毛地黃。
這種藥材起初是作為觀賞植物來用,這時候歐洲應該還沒發現毛地黃的作用。
毛地黃的花朵顏色很鮮艷,而且層層下來,就像是小喇叭一樣,一長一大串。
有純色的,也有混色的。
紫色、紅色、粉色和黃色都有,歐洲也曾稱唿毛地黃為狐狸手套。
傳說是有妖精把毛地黃的花朵摘下來送給狐狸,讓狐狸套在爪子上,就能減低走路的聲音,更容易覓食了,所以才叫狐狸手套。
這個稱唿十分可愛,讓毛地黃更是充滿了童話般的植物。
但是毛地黃的葉子對心髒卻是很有作用的藥物,尤其在增強心肌收縮力,減慢心衰心髒心率上十分有效。
如今要是得了先天心髒病,那是根本無法做換心手術,很難長大了。
要是後天因為其他病症得了心髒衰弱的病,卻也沒有藥物醫治。
顧凝宸會想起來,也是因為聽康熙提起,曹寅服用過金雞霜納之後,人是救活了,卻落下了病根。
曹寅這心口時不時會難受,這時候還沒有速效救心丸,也隻能用藥方慢慢調理,效果卻不是特別好。
畢竟南邊行商不少,他們時常要過去,冷不丁中了瘴氣也不自知。
以前都隻能熬著,多半熬不了多久,每次行商都像是拿命拚的,如今終於有了靈藥,能夠藥到病除,他們如何能不買?
這下子金雞納霜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了起來,西洋醫館很快就快沒庫存了,隻能寫信請示康熙,希望能夠增加金雞納霜的進口。
金雞霜納如今還是依靠西洋那邊進口,數量並不算很多。
畢竟西洋的人口就在那裏,他們留下一點,其餘的用來進口,數量還是有限的。
大清的人口是歐洲那邊好幾倍,不管歐洲出口多少,大清這邊人一多就不夠用了。
顧凝宸就覺得,與其一直進口,為何不自己種呢!
歐洲的金雞納霜也是依靠進口,原產地是南美洲,其實印尼才是金雞納樹種的最多的地方。
金雞納樹適合潮濕暖和一點的地方種植,廣東、廣西和雲貴等地都適合種。
大約六年左右,就能剝掉樹皮磨成粉做金雞納霜的藥了。
顧凝宸這麽一說,康熙就點頭道:「確實,一直讓西洋進口,如果有一天西洋不願意賣藥的話,咱們就太被動了一點。」
康熙不喜歡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裏,於是派人去印尼採買金雞納樹迴來種植。
買樹苗的話,要種好幾年實在太久了。
顧凝宸知道金雞納樹三年就定植,買三四年生的樹苗比較好,已經長大了一點,不容易有蟲害,也好養活。
隻養個兩三年就能作為藥用,時間不會太長。
康熙深以為然,不但派人採買三四年的樹苗,還特地出錢請來種植金雞納樹的人。
語言不通倒不是個問題,之前印尼被英吉利占領。
後來英吉利衰敗了起來,沒有能力再掌握這麽遠的殖民地。
加上印尼的百姓奮起反抗,英吉利隻好放棄了這塊地方。
因為被英吉利掌握了多年,印尼人很多都會英吉利語,雖然口音重了一點,卻也能聽懂,大大方便了如今的溝通了。
康熙派了幾個語言學院的人跟著,給當地老農做翻譯,讓他們學習如何種植和養護金雞納樹。
另外他沒有放棄西洋那邊對金雞納霜的進口,卻開始跟印尼這邊合作。
印尼的金雞納霜並不貴,比歐洲那邊要便宜很多,量大且便宜,康熙給錢又爽快,是當地最願意打交道的客人了。
所以印尼那邊也痛快,答應每年都會留下大部分的金雞納霜給大清。
康熙就留下了訂金,每年十二月的時候才是剝皮做藥的時候,約莫年初一二月份的時候就能拿到去年的金雞納霜了。
大臣們不明白印尼的金雞納霜更便宜,數量還多,怎麽大清不隻跟印尼做買賣,而是還跟賣得又貴,數量還少的西洋人做這個買賣?
顧凝宸卻清楚,康熙是不想把雞蛋隻放在一個籃子裏頭。
要是印尼這邊反悔了,或者拖延了,大清這邊用藥可能就不夠了,隻能另外想辦法,也是十分被動了一些。
兩邊一起反悔的機率並不大,這就要保險很多了。
再就是康熙並不打算這時候跟西洋那邊撕破臉,還想保留合作。
因為數量少,哪怕貴得多,加起來的總數並不多了,這點錢他還是出得起的。
康熙對顧凝宸笑著道:「迴頭咱們南邊的金雞納樹種起來了,也能自產自銷,指不定還能賣到西洋去,把如今買金雞納霜的錢給翻倍掙迴來。」
顧凝宸笑了,這還真是有可能。
畢竟西洋人是真的不愛洗澡,對衛生方麵也沒那麽注意,所以瘧疾尤為普遍。
如今一邊還賣一部分金雞納霜給大清,他們那邊剛好夠用。
等過幾年,顧凝宸記得西洋的氣候變化,漸漸比以往要暖和,瘧疾就更容易爆發了,到那個時候估計就不夠用了。
西洋人還沒有有備無患的概念,存錢的都少,更別提是存藥了。
不像他們這邊,金雞納霜用的數量遠遠比不上進口的數量,就是為了未雨綢繆。
顧凝宸卻想起歐洲一種特有的藥材,就是毛地黃。
這種藥材起初是作為觀賞植物來用,這時候歐洲應該還沒發現毛地黃的作用。
毛地黃的花朵顏色很鮮艷,而且層層下來,就像是小喇叭一樣,一長一大串。
有純色的,也有混色的。
紫色、紅色、粉色和黃色都有,歐洲也曾稱唿毛地黃為狐狸手套。
傳說是有妖精把毛地黃的花朵摘下來送給狐狸,讓狐狸套在爪子上,就能減低走路的聲音,更容易覓食了,所以才叫狐狸手套。
這個稱唿十分可愛,讓毛地黃更是充滿了童話般的植物。
但是毛地黃的葉子對心髒卻是很有作用的藥物,尤其在增強心肌收縮力,減慢心衰心髒心率上十分有效。
如今要是得了先天心髒病,那是根本無法做換心手術,很難長大了。
要是後天因為其他病症得了心髒衰弱的病,卻也沒有藥物醫治。
顧凝宸會想起來,也是因為聽康熙提起,曹寅服用過金雞霜納之後,人是救活了,卻落下了病根。
曹寅這心口時不時會難受,這時候還沒有速效救心丸,也隻能用藥方慢慢調理,效果卻不是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