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不用每天去,偶爾過去看看就行了。
不然學院裏麵隻有學生,誰知道他們在裏麵是玩兒還是真讀書?
這費的還是康熙私庫裏麵的錢,眾人看著也不能浪費了去!
哪知道康熙這樣的安排,過了好幾年,這學院裏畢業的學員都相當厲害。
他們有些留下當老師,大部分都奔赴各地,完成了歷史上首次地理大測繪,勘測繪製了全國最詳盡的地圖,這就是後話了。
如今這些學員還在起步當中,康熙自然不會放任他們閑散來學習,每半個月需要交上來一篇讀書心得。
詳細寫最近讀了什麽書,又對此有什麽想法之類的。
哪怕學員不多,積累起來就不是大數目,顧凝宸擔心康熙會累著,還提議幫忙看一看。
康熙就笑著道:「那不如咱們一起看好了。」
這一起自然是真的在一起,顧凝宸又坐在了他的懷裏,一起看著手裏一位學員的心得。
她心想這哪裏是分擔了,一起看,不都還是讓康熙全看了嗎?
康熙卻一邊看一遍跟顧凝宸說道:「此人學得頗深,聽聞以前住在北邊,跟傳教士稍微打過交道。」
她低頭看了看,確實這人對三角測算十分擅長,也相當喜歡,打算深入學習這個。
能學到幾何這個地步,學習進度確實相當不錯了。
後邊幾個都停留在方程上麵,這樣就跟最前麵這位同學拉開了很大的距離。
康熙就道:「朕之前不是說想要測量土地,繪製地圖,所以打算讓他們往幾何方麵多學習一些,才能用上。」
顧凝宸深以為然,畢竟測繪包括了三角測量、梯形投影等等,擅長幾何才能把地圖測繪得更為具體和詳盡。
看來雖然之前建學院是她建議的,其實康熙心裏早就有想法了。
康熙看著懷裏人就說道:「朕雖說有這個念頭,卻比較模糊,還是凝宸提醒後才決定建學院招攬人才。」
「就跟你說的一樣,咱們的人才不比西洋人差。那些傳教士的算數能學得好,咱們的人也可以!」
顧凝宸笑著點頭,兩人又看了一會,心得寫的大同小異。
可能擅長理科的人,在文科上一般都不會特別好。
而且他們也不愛長篇大論,喜歡直奔主題。
這一點康熙就很喜歡,要是心得上麵大片辭藻是誇讚自己,或者誇讚學院,又或是毫無意義的東西,他肯定得立刻退迴去,讓人重新寫一遍!
顧凝宸忽然注意到康熙手邊畫的一張圖,順著她的視線,康熙就把畫的那張紙挪了過來,解釋道:「雲貴的鹽井開春後才重開,發現不少問題。表麵的井鹽已經被挖盡了,需要往下挖。」
「井鹽底下不是鹽,而是滷水,得撈上來後熬煮很久才能變成鹽。所以得盡快,那邊的鹽撐不了太久,時間長了,從周邊調一些過去也不妥,容易引發周邊的鹽價攀升。」
所以他就想到人力實在太慢了,不如用簡單的機械。
畢竟之前製糖機就相當順利,榨糖比人力的時間要長,也更穩定安全還迅速。
康熙就想著鹽井也可以通過機器加快速度挖掘,顧凝宸看了一眼就問道:「皇上是打算用這個錐器向下深入,鹽井旁邊搭上架子,用繩索拉高這個錐器再重重落下,鑽進更深的地下是嗎?」
這利用的是地球重力,把錐器拉高,再放鬆,因為周圍有繩索固定了滑下的方向,都不必擔心錐器會戳不準地方。
尤其因為繩索的長度是固定的,這個錐器還能反覆在同一個地方戳,這就能增加效率了。
如果換做人來的話,很難在同一個點上反覆作業。
康熙就知道,不必他多解釋,顧凝宸就能明白自己的意思,於是笑著點頭道:「不錯,朕有這個打算,隻覺得這上麵少了點什麽……」
顧凝宸想了一會,指著錐器說道:「皇上,這裏要是增加重量,從高處落下的時候能更重,就能戳得更深了。」
就跟桌球一樣,雖然它本身很輕,連三克都沒有。
但是一顆桌球在高處落下,地球引力讓它加速,重力轉化為動力。
如果從三十樓左右落下的話,那麽最高速能有三十米每秒,最低速度也有九米每秒,能把人砸個頭破血流,甚至更嚴重。
所以增加錐器的重量,等於是增加重力,也加快了它下降的速度,就能鑿得更深。
這時候對地球引力、重力等力學還不夠係統,康熙隻能模模糊糊感覺到問題,具體究竟是什麽,被顧凝宸這麽一提醒,立刻就能明白。
他微微頷首道:「增加錐器的重量,上下差不多,就能集中向下的力度。」
顧凝宸點頭,如果隻增加最下麵這個錐頭的重量,就是腳重頭輕,下落的時候很容易晃動。
如果上下的重量很相近,那麽就能垂直落下,而且誤差小,幾乎會落在同一個地方,就更有效率了。
康熙換了一張紙重新畫了錐器,鹽井周圍的底盤架子用的是三角形,這是最穩定的形狀,不必擔心架子會晃動。
錐器上邊掛著繩索,沿著架子落在另外一頭,用的是槓桿原理。
另一邊的人能用很小的力氣拉起錐器,然後再重重落下去。
康熙手裏的鉛筆卻停了一下,很快又換了一張白紙,畫了一個圓盤。
不然學院裏麵隻有學生,誰知道他們在裏麵是玩兒還是真讀書?
這費的還是康熙私庫裏麵的錢,眾人看著也不能浪費了去!
哪知道康熙這樣的安排,過了好幾年,這學院裏畢業的學員都相當厲害。
他們有些留下當老師,大部分都奔赴各地,完成了歷史上首次地理大測繪,勘測繪製了全國最詳盡的地圖,這就是後話了。
如今這些學員還在起步當中,康熙自然不會放任他們閑散來學習,每半個月需要交上來一篇讀書心得。
詳細寫最近讀了什麽書,又對此有什麽想法之類的。
哪怕學員不多,積累起來就不是大數目,顧凝宸擔心康熙會累著,還提議幫忙看一看。
康熙就笑著道:「那不如咱們一起看好了。」
這一起自然是真的在一起,顧凝宸又坐在了他的懷裏,一起看著手裏一位學員的心得。
她心想這哪裏是分擔了,一起看,不都還是讓康熙全看了嗎?
康熙卻一邊看一遍跟顧凝宸說道:「此人學得頗深,聽聞以前住在北邊,跟傳教士稍微打過交道。」
她低頭看了看,確實這人對三角測算十分擅長,也相當喜歡,打算深入學習這個。
能學到幾何這個地步,學習進度確實相當不錯了。
後邊幾個都停留在方程上麵,這樣就跟最前麵這位同學拉開了很大的距離。
康熙就道:「朕之前不是說想要測量土地,繪製地圖,所以打算讓他們往幾何方麵多學習一些,才能用上。」
顧凝宸深以為然,畢竟測繪包括了三角測量、梯形投影等等,擅長幾何才能把地圖測繪得更為具體和詳盡。
看來雖然之前建學院是她建議的,其實康熙心裏早就有想法了。
康熙看著懷裏人就說道:「朕雖說有這個念頭,卻比較模糊,還是凝宸提醒後才決定建學院招攬人才。」
「就跟你說的一樣,咱們的人才不比西洋人差。那些傳教士的算數能學得好,咱們的人也可以!」
顧凝宸笑著點頭,兩人又看了一會,心得寫的大同小異。
可能擅長理科的人,在文科上一般都不會特別好。
而且他們也不愛長篇大論,喜歡直奔主題。
這一點康熙就很喜歡,要是心得上麵大片辭藻是誇讚自己,或者誇讚學院,又或是毫無意義的東西,他肯定得立刻退迴去,讓人重新寫一遍!
顧凝宸忽然注意到康熙手邊畫的一張圖,順著她的視線,康熙就把畫的那張紙挪了過來,解釋道:「雲貴的鹽井開春後才重開,發現不少問題。表麵的井鹽已經被挖盡了,需要往下挖。」
「井鹽底下不是鹽,而是滷水,得撈上來後熬煮很久才能變成鹽。所以得盡快,那邊的鹽撐不了太久,時間長了,從周邊調一些過去也不妥,容易引發周邊的鹽價攀升。」
所以他就想到人力實在太慢了,不如用簡單的機械。
畢竟之前製糖機就相當順利,榨糖比人力的時間要長,也更穩定安全還迅速。
康熙就想著鹽井也可以通過機器加快速度挖掘,顧凝宸看了一眼就問道:「皇上是打算用這個錐器向下深入,鹽井旁邊搭上架子,用繩索拉高這個錐器再重重落下,鑽進更深的地下是嗎?」
這利用的是地球重力,把錐器拉高,再放鬆,因為周圍有繩索固定了滑下的方向,都不必擔心錐器會戳不準地方。
尤其因為繩索的長度是固定的,這個錐器還能反覆在同一個地方戳,這就能增加效率了。
如果換做人來的話,很難在同一個點上反覆作業。
康熙就知道,不必他多解釋,顧凝宸就能明白自己的意思,於是笑著點頭道:「不錯,朕有這個打算,隻覺得這上麵少了點什麽……」
顧凝宸想了一會,指著錐器說道:「皇上,這裏要是增加重量,從高處落下的時候能更重,就能戳得更深了。」
就跟桌球一樣,雖然它本身很輕,連三克都沒有。
但是一顆桌球在高處落下,地球引力讓它加速,重力轉化為動力。
如果從三十樓左右落下的話,那麽最高速能有三十米每秒,最低速度也有九米每秒,能把人砸個頭破血流,甚至更嚴重。
所以增加錐器的重量,等於是增加重力,也加快了它下降的速度,就能鑿得更深。
這時候對地球引力、重力等力學還不夠係統,康熙隻能模模糊糊感覺到問題,具體究竟是什麽,被顧凝宸這麽一提醒,立刻就能明白。
他微微頷首道:「增加錐器的重量,上下差不多,就能集中向下的力度。」
顧凝宸點頭,如果隻增加最下麵這個錐頭的重量,就是腳重頭輕,下落的時候很容易晃動。
如果上下的重量很相近,那麽就能垂直落下,而且誤差小,幾乎會落在同一個地方,就更有效率了。
康熙換了一張紙重新畫了錐器,鹽井周圍的底盤架子用的是三角形,這是最穩定的形狀,不必擔心架子會晃動。
錐器上邊掛著繩索,沿著架子落在另外一頭,用的是槓桿原理。
另一邊的人能用很小的力氣拉起錐器,然後再重重落下去。
康熙手裏的鉛筆卻停了一下,很快又換了一張白紙,畫了一個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