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以上的官員在大朝的時候才能上殿,平日沒有皇帝召見,三品以下的官員都很難見到康熙了。


    但是私人學院裏鑽研算數,隻要有成就,就有很大機率能見到康熙。


    比起削減腦袋上朝當官,哪裏有直接在皇帝底下辦事來得直接?


    可以說,科考給了寒門一個上去的機會,那麽這次算數學院的建立,就是給了他們登天的梯子。


    不管能不能上,他們自然不會放過這麽個難得的機會。


    要是康熙心血來潮,隻辦這麽一場,觀望著打算下迴才來的人不就要哭死過去了?


    所以說這次來報名的人極多,也在康熙的預料之中。


    顧凝宸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嗎?


    四書五經的科考這邊走不通,走算數的話也是個捷徑了。


    哪怕暫時不能當官,以後也可能被康熙賞識破格當官。


    實在不能,也有麵聖的機會,亦是光宗耀祖的事了!


    當然很多人四書五經不怎麽樣,想要來碰碰運氣。


    第一輪筆試就把大部分人都刷下去了,剩下不到一成的人。


    這個篩選率還是相當嚇人的,不過也說明大部分人就是碰運氣,算數確實都不怎麽好。


    第二輪比試的時候刷掉了一些,卻沒有第一輪的時候那麽可怕了。


    好幾輪下來,剩下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數量卻一直沒太大的變化。


    這些題目對餘下的人來說,已經很難把人分出來了。


    康熙就起了興致,出了幾道題放在新一輪的筆試裏麵,然後這些考生就全軍覆沒。


    主考官一臉惶恐,這輪筆試一個人都沒剩下,新學院還要建嗎?


    顧凝宸得知後實在忍不住笑了起來,康熙也無奈道:「朕哪裏知道這麽幾道題,居然一個都沒能答出來。」


    他還是讓主考官把上一輪的人都留下,反正人數也不多,不算超了。


    那些因為看著新一輪筆試題目,滿腦子空白什麽都寫不出來的考生簡直快嚇死了。


    他們出考場的時候一個個腳步虛浮,就像是三天三夜不吃不睡一樣,把外邊接他們迴家的人也嚇壞了。


    一個個以為考不上了,轉頭有人來報喜,他們能進新學院,考上了!


    他們都愣住了,還以為聽錯的,後來才知道最後的試題是皇上親自出的,沒有一人能答出來。


    不過皇上仁慈,覺得餘下這些人已經相當不錯,給了他們進學院學習的機會!


    他們高興之餘,心裏原本那點小僥倖是徹底沒了。


    原本去考的人對算數還是自認十分擅長,要進新學院是輕而易舉之事。


    他們想著以後在皇上麵前表現表現,算盤打得響亮。


    如今這算盤就像是直接打在他們的臉麵上,再也不敢想著在皇帝麵前表現,隻想著得進新學院好好學習,別是學得太差,反而被人踢出學院,那就太丟臉了一點。


    康熙也沒想到自己這一手,讓這些書生收斂了小心思,終於好好開始學習算數,也算是誤打誤撞了。


    新學院的先生也是個問題,畢竟如今擅長算數的人才實在太少了。


    康熙不可能親自去上課,王談雖然擅長,戶部的事情也多。


    拖爾弼管著內務府,如今更是忙得團團轉,壓根抽不出時間來。


    當然就他那個水平,也不敢去新學院獻醜了。


    顧凝宸就更是不可能去當先生,康熙又不想讓傳教士去新學院當老師。


    畢竟如果幾個傳教士當了新學院的老師,以後這些書生就要稱唿他們為先生。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傳教士桃李滿天下,地位不就比如今還要高了嗎?


    這不是康熙想看見的,更不想讓他們帶學生。


    於是康熙想了想,就隻能讓新學院自學了。


    學院裏送去了不少康熙珍藏的算數書,有些是他親自翻譯後讓人謄抄的,有顧凝宸幫著寫的算數心得,然後也印刷成冊了。


    這些書讓人謄抄了很多份,讓學員每人一本,然後自己研讀。


    讀完後有心得,可以每天上午在課堂上跟其他同學一起探討。


    最後要是達成一致,做出總結,可以記錄下來再送進宮給康熙過目。


    這樣雖然緩慢一點,起碼不必讓傳教士摻和進去,康熙也能把握住這些書生學算數的進度。


    這樣的學習方式在其他人看來十分奇特,畢竟學習四書五經的入門都需要先生來講讀。


    算數這種更難的,不該更需要老師來引導入門嗎?


    顧凝宸卻覺得康熙這個安排簡直不要太合理,算數這種東西,如果已經有了基礎,教是教不了什麽,隻能自己鑽研才行。


    要麽會,要麽就是一直不會。


    同學們一起探討也是個好法子,但是有些人能看懂,有些人依舊看不懂,這就把人分開了。


    不過率先懂了的人給後邊啟發一下,能懂的也跟著懂了,這法子跟有先生沒先生區別不大,反正就需要一個能啟發之人。


    誰做了第一個啟發的人,那可不得了,哪個不樂意做呢?


    可以說康熙把新學員也安排得明明白白,都不必派個先生過去,他們自個就能把積極性給調動起來。


    不少觀望的人感覺這方法不太靠譜,琢磨著是不是諫言一番,讓康熙好歹挑選一兩個算數不錯的大臣過去當臨時先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嶽月並收藏[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