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竟是李德全小心翼翼提出了一個人,正是經手青花瓷的皇商林潤。


    內務府的瓷窯出的瓷器,最好的自然是送到宮裏,先給康熙,他留下一部分,剩下的賞給後宮嬪妃或者朝中大臣。


    次一些的總不能堆在庫房裏,宮裏也不需要那麽多,就交給皇商在宮外做買賣。


    這樣皇商能掙錢,次等的瓷器不會浪費還占地方,內務府也能收迴部分本錢,實在皆大歡喜。


    那麽多商人卻選了林潤,就在於他的身份不一樣。


    如今八旗子弟不能不能經商,隻能拿朝廷給的祿米,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要是武藝超群還能從軍,軍功帶來的功績和賞賜自然能過得很好。


    不擅長武藝的,就隻能另謀生路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些八旗子弟就想到一個辦法,收幹兒子,或者培養下屬,簽賣身契,然後讓他們出麵來經商。


    而且八旗子弟是不用交稅的,這就讓很多商人願意來依附。


    當幹兒子算什麽,當真孫子都無所謂,隻要利益足夠大就行了。


    哪怕利潤是五五或者四六分,但是不用交稅,這就相當可觀。


    林潤的父親當年就是帶著家族跟了一位地位不低的八旗子弟,買賣是越做越大,林家原本就是做瓷窯的,對青花瓷尤為熟悉。


    索性這位八旗子弟搭了內務府這條線,讓林家賺了個盆滿缽滿,甚至成為了皇商。


    林潤的父親年紀大了,這事就落在林潤身上。


    雖然他才剛過而立之年,做買賣的手段卻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尤其他對青花瓷的熱愛也更甚於他的父親,對朝廷更是忠心耿耿,又有賣身契在,背叛是不可能的,派林潤過去是再適合不過了。


    康熙派人把林潤叫進宮裏來見了一麵,林潤長得跟他想像中不一樣,很多商人白白胖胖,林潤卻高挑瘦削,甚至帶著幾分書卷氣。


    說他是個商人,更像是個文弱書生。


    起初康熙問話的時候隻覺得林潤平平無奇,人是規矩的,迴話也謹慎。


    但是等康熙談起青花瓷,隻道雲貴可能有更好的青花料,需要林潤走一趟的時候。


    好傢夥,林潤雙眼一亮,馬上滔滔不絕,文采飛揚,把康熙上上下下誇了一遍也不帶一個詞重複的。


    康熙想到萬琉哈氏書架上那本書,都開始懷疑寫的會不會是林家人,怎麽那麽會誇人了?


    尤其林潤脫口而來,誇得都不帶臉紅喘氣,實在熟練極了,然而那表情和眼神又十分真誠,叫康熙都挑不出錯來。


    不過他確實對青花瓷相當熟悉,對青花料也是如此。


    聽康熙形容一番,林潤沉吟片刻就道:「之前有人送來幾樣青花料,顏色明麗不少。草民看中了其中一種,聽聞是雲貴的宣威所出,草民正打算走一趟,如今正好。」


    正好帶著任務去,林潤這商隊原本打算請的護衛都能省了,還能功勞迴來,那就更劃算了。


    康熙聽著發現林潤不愧是商人,在省錢方麵是不餘遺力。


    不過林潤說得坦坦蕩蕩的,康熙也沒為難他,大手一揮就準了。


    康熙派人安排了護衛,讓林潤事不宜遲,明天就出發。


    林潤巴不得今天就能出發,麻溜行禮後就迴去收拾了。


    像他這樣經常走南跑北做買賣的商人,在京城呆著的時間就不長,倒是也不大惹人懷疑。


    林潤得了康熙的密令,對外還是用的那一套理由,就是林老夫人大壽。


    也是巧,林老夫人正是明年春天的時候大壽,更叫人不會懷疑了。


    當然這是用來糊弄外行人的,同行們可不好忽悠。


    林潤就私下隱晦暗示宮裏娘娘對如今的青花瓷顏色不太滿意,內務府就讓他這個負責青花瓷的皇商往外走走,看有沒合適的青花料送進宮。


    言下之意,要是找到,那是大大的有賞。


    商人逐利,同行們自然不會懷疑林潤特地山長水遠跑去雲貴找青花料是吃飽了沒事幹,反而羨慕他有門路,如今得了這差事隻怕要賺大發了。


    康熙派去的侍衛偽裝成鏢局的護衛,林潤隻說是外地的鏢局,也沒人細究此事,第二天就浩浩蕩蕩出發了。


    他這邊表麵找青花料,實際上找人裏應外合的事解決了。


    康熙龍心大悅,大手一揮就讓翰林院第二批書送到重華宮來。


    多得萬琉哈氏愛看書,給他解決了多少問題?


    隻賞幾箱書,康熙都感覺自己有點吝嗇了。


    他讓李德全打開私庫,拿著單子看了看,最後挑了一盒子上等珍珠,一對金步搖,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另外還有一小箱子的皮子。


    這皮子看著不多,卻是康熙之前圍獵的時候親自獵下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最好的幾塊皮子自然是給了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其餘的陸續賞賜出去卻不多,餘下的都在這裏了,全一股腦送去給萬琉哈氏了。


    李德全帶著賞賜浩浩蕩蕩去重華宮,不到一刻鍾,後宮所有人都知道萬琉哈氏又得了康熙的賞賜,一個個都有點坐不住,恨不能豎起耳朵跑去重華宮聽聽,這迴定嬪又立了什麽功勞,或者如何叫康熙如此高興。


    畢竟幾年征戰,國庫越發空虛,後宮的太皇太後都帶頭要節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嶽月並收藏[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