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一眼就明白張應的心思,卻也不至於惱怒。
要是張應沒提前想好,康熙這時候吩咐,他才急急忙忙讓工匠選最近最好的一塊玻璃過來。
要是沒有,是不是得重新開爐做一塊新的?
那就太浪費時間,讓康熙幹等著嗎?
所以康熙沒說什麽,看著張應小心翼翼把玻璃親自放在桌案上,李德全已經把不同顏色的染料擺在他的右手邊。
康熙試著用顏料筆沾了染料塗抹在玻璃上,隻輕輕一下,染料就四散而去。
他皺著眉頭,直接放下顏料筆,指尖摸著玻璃,明白是因為玻璃太光滑的緣故,才讓染料不能好好附著上去,作畫就變得極為艱難。
張太監見康熙皺眉頭,急忙答道:「皇上,工匠正在想法子,想必這兩天該有解決之法了。」
康熙有些不悅,暫時卻隻能如此了。
他又讓李德全拿出英華殿的示意圖,用硃筆勾畫要改的地方。
工坊設在英華殿最西邊的角落,前後有兩道門,不讓人隨意進入窺探。
燒製的窯也在西邊,東邊有宮殿擋著,就不會讓煙霧飄到東邊去。
李德全一看就明白,康熙這是把工坊挪到西邊,離重華宮要遠一點,免得打擾了定嬪。
好在玻璃工坊沒什麽很大的聲音,不像打鐵工坊還要不停敲打。
最妙的是重華宮去英華殿,跟養心殿過去差不多,甚至還稍微近一些。
以後康熙去英華殿看玻璃工坊的進度,也能順路去重華宮了。
李德全心思百轉也不過眨眼間,康熙那邊已經勾畫得差不多,放下了硃筆。
等硃筆留下的筆跡幹透了,張應才小心翼翼接過英華殿的示意圖仔細記住,這才貼身收好。
他看康熙沒別的吩咐,帶著示意圖退下,匆匆趕去臨時工坊,讓工匠們都別睡了,說什麽都要這兩天把解決辦法想出來,不然腦袋都別想要了!
康熙勾畫完示意圖,感覺並不是很困,看著外邊的天色,還有一個時辰就要早朝了。
他還是躺下小睡了一會,就被李德全叫醒,起身梳洗後穿戴妥當,吃了兩塊點心,就精神奕奕去上早朝了。
萬琉哈氏早早睡下,一夜好眠,醒來的時候小臉紅撲撲的,在枕頭上蹭著都不想起來。
還是她肚子餓了,這才慢吞吞起身去梳洗。
萬琉哈氏穿戴好剛坐下,小廚房那邊就送來早膳,是杜禦廚做的小餛飩。
這會兒天冷了,早上來一碗熱騰騰的小餛飩,吃完渾身暖融融的。
也不必擔心禦膳房送過來要涼了,熱過後味道不如之前。
萬琉哈氏吃了一個,剛出鍋的小餛飩鮮得很。
估計杜禦廚帶著雜工一大早起來包餛飩,隻等著她起床,看著時辰來下鍋,出鍋就剛剛好能入口。
萬琉哈氏吃得非常愉快,漱口後正打算去偏殿找本書來看,就聽說養心殿造辦處的總管張應過來重華宮求見。
她頓時納悶,造辦處跟自己有什麽關係?
納悶歸納悶,萬琉哈氏還是讓金桂請人去前殿見一見。
張應一晚沒睡,盯著工匠們反覆試了試,都沒什麽好辦法。
他一籌莫展,後來還是底下一個機靈的小太監提醒,說這彩色玻璃的事是定嬪跟皇上提起的,她會不會知道要如何解決這件事?
張應也是死馬當活馬醫,厚著臉皮親自過來重華宮一趟。
定嬪能說出什麽來,那敢情好,若是說不出什麽,張應也能藉口說玻璃工坊以後會設在英華殿,知會萬琉哈氏一聲,也不會叫這位娘娘尷尬了。
張應心裏盤算好這才過來拜見,哪怕是造辦處的總管,他的禮數依舊足足的,絲毫不敢有一點怠慢:「見過定嬪娘娘。」
「起來吧,不知道這位張伴伴特地過來見我,所為何事?」
萬琉哈氏示意他坐下說話,又讓月瑩泡了熱茶送來。
她不再開口,隻等著張應主動說就是了。
張應先提起了英華殿要改為玻璃工坊之事,萬琉哈氏一怔,想了想英華殿好像就在重華宮隔壁。
雖說是隔壁,離著有一段距離,有人來來往往也打擾不到她,於是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張應遲疑片刻,就跟閑聊一樣說起做彩色玻璃的事來:「……工匠愚笨,不知道西洋人怎麽在玻璃上作畫。工匠都是老匠人了,在瓷器上作畫的功夫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卻對這玻璃束手無策。」
萬琉哈氏是聽出來了,玻璃工坊的工匠無法在玻璃上作畫,也就不能燒出彩色玻璃。
這位造辦處的總管估計亞歷山大,聽聞是她跟康熙提了做彩色玻璃的事,就跑過來問了。
萬琉哈氏迴想了一下,如今確實是光滑的玻璃,在上麵作畫確實難,也沒有藏私的意思,畢竟誰都想玻璃工坊盡快能有產出,那才能賣出去有收入。
她就對張應坦言道:「這個簡單,可以把玻璃做成毛玻璃,上麵不再平整,畫起來就要容易得多了。」
起碼染料更容易著色在玻璃上,不至於手忙腳亂的。
萬琉哈氏簡單補充一番,張應的臉色更迷茫了。
他斟酌著問道:「定嬪娘娘,這打磨玻璃,奴才自是知道的,平日娘娘們用的鏡子,就是打磨後用的。」
所以打磨之後應該更平滑更亮才是,不是比如今的玻璃更難著色嗎?
要是張應沒提前想好,康熙這時候吩咐,他才急急忙忙讓工匠選最近最好的一塊玻璃過來。
要是沒有,是不是得重新開爐做一塊新的?
那就太浪費時間,讓康熙幹等著嗎?
所以康熙沒說什麽,看著張應小心翼翼把玻璃親自放在桌案上,李德全已經把不同顏色的染料擺在他的右手邊。
康熙試著用顏料筆沾了染料塗抹在玻璃上,隻輕輕一下,染料就四散而去。
他皺著眉頭,直接放下顏料筆,指尖摸著玻璃,明白是因為玻璃太光滑的緣故,才讓染料不能好好附著上去,作畫就變得極為艱難。
張太監見康熙皺眉頭,急忙答道:「皇上,工匠正在想法子,想必這兩天該有解決之法了。」
康熙有些不悅,暫時卻隻能如此了。
他又讓李德全拿出英華殿的示意圖,用硃筆勾畫要改的地方。
工坊設在英華殿最西邊的角落,前後有兩道門,不讓人隨意進入窺探。
燒製的窯也在西邊,東邊有宮殿擋著,就不會讓煙霧飄到東邊去。
李德全一看就明白,康熙這是把工坊挪到西邊,離重華宮要遠一點,免得打擾了定嬪。
好在玻璃工坊沒什麽很大的聲音,不像打鐵工坊還要不停敲打。
最妙的是重華宮去英華殿,跟養心殿過去差不多,甚至還稍微近一些。
以後康熙去英華殿看玻璃工坊的進度,也能順路去重華宮了。
李德全心思百轉也不過眨眼間,康熙那邊已經勾畫得差不多,放下了硃筆。
等硃筆留下的筆跡幹透了,張應才小心翼翼接過英華殿的示意圖仔細記住,這才貼身收好。
他看康熙沒別的吩咐,帶著示意圖退下,匆匆趕去臨時工坊,讓工匠們都別睡了,說什麽都要這兩天把解決辦法想出來,不然腦袋都別想要了!
康熙勾畫完示意圖,感覺並不是很困,看著外邊的天色,還有一個時辰就要早朝了。
他還是躺下小睡了一會,就被李德全叫醒,起身梳洗後穿戴妥當,吃了兩塊點心,就精神奕奕去上早朝了。
萬琉哈氏早早睡下,一夜好眠,醒來的時候小臉紅撲撲的,在枕頭上蹭著都不想起來。
還是她肚子餓了,這才慢吞吞起身去梳洗。
萬琉哈氏穿戴好剛坐下,小廚房那邊就送來早膳,是杜禦廚做的小餛飩。
這會兒天冷了,早上來一碗熱騰騰的小餛飩,吃完渾身暖融融的。
也不必擔心禦膳房送過來要涼了,熱過後味道不如之前。
萬琉哈氏吃了一個,剛出鍋的小餛飩鮮得很。
估計杜禦廚帶著雜工一大早起來包餛飩,隻等著她起床,看著時辰來下鍋,出鍋就剛剛好能入口。
萬琉哈氏吃得非常愉快,漱口後正打算去偏殿找本書來看,就聽說養心殿造辦處的總管張應過來重華宮求見。
她頓時納悶,造辦處跟自己有什麽關係?
納悶歸納悶,萬琉哈氏還是讓金桂請人去前殿見一見。
張應一晚沒睡,盯著工匠們反覆試了試,都沒什麽好辦法。
他一籌莫展,後來還是底下一個機靈的小太監提醒,說這彩色玻璃的事是定嬪跟皇上提起的,她會不會知道要如何解決這件事?
張應也是死馬當活馬醫,厚著臉皮親自過來重華宮一趟。
定嬪能說出什麽來,那敢情好,若是說不出什麽,張應也能藉口說玻璃工坊以後會設在英華殿,知會萬琉哈氏一聲,也不會叫這位娘娘尷尬了。
張應心裏盤算好這才過來拜見,哪怕是造辦處的總管,他的禮數依舊足足的,絲毫不敢有一點怠慢:「見過定嬪娘娘。」
「起來吧,不知道這位張伴伴特地過來見我,所為何事?」
萬琉哈氏示意他坐下說話,又讓月瑩泡了熱茶送來。
她不再開口,隻等著張應主動說就是了。
張應先提起了英華殿要改為玻璃工坊之事,萬琉哈氏一怔,想了想英華殿好像就在重華宮隔壁。
雖說是隔壁,離著有一段距離,有人來來往往也打擾不到她,於是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張應遲疑片刻,就跟閑聊一樣說起做彩色玻璃的事來:「……工匠愚笨,不知道西洋人怎麽在玻璃上作畫。工匠都是老匠人了,在瓷器上作畫的功夫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卻對這玻璃束手無策。」
萬琉哈氏是聽出來了,玻璃工坊的工匠無法在玻璃上作畫,也就不能燒出彩色玻璃。
這位造辦處的總管估計亞歷山大,聽聞是她跟康熙提了做彩色玻璃的事,就跑過來問了。
萬琉哈氏迴想了一下,如今確實是光滑的玻璃,在上麵作畫確實難,也沒有藏私的意思,畢竟誰都想玻璃工坊盡快能有產出,那才能賣出去有收入。
她就對張應坦言道:「這個簡單,可以把玻璃做成毛玻璃,上麵不再平整,畫起來就要容易得多了。」
起碼染料更容易著色在玻璃上,不至於手忙腳亂的。
萬琉哈氏簡單補充一番,張應的臉色更迷茫了。
他斟酌著問道:「定嬪娘娘,這打磨玻璃,奴才自是知道的,平日娘娘們用的鏡子,就是打磨後用的。」
所以打磨之後應該更平滑更亮才是,不是比如今的玻璃更難著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