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立功頗多,尤其用兵上極為精妙,因此晉為永州總兵。


    此次對收復彎島的人選,康熙自然想聽聽他的推薦,恰好李光地作為永州總兵的任期已滿。


    按照以往的規矩,他該迴京述職後等著吏部重新安排。


    康熙直接下命李光地不必候缺,直接晉為內閣學士。


    聽康熙就要著手收復彎島,李光地不像索額圖和明珠那樣認為徐徐圖之比較好,反而認為兵貴在神速。


    所有人都以為康熙的兵力都在平三藩上麵,誰都沒料到會突然出兵收復彎島,這就打了那個退守台灣的海盜一個措手不及。


    突襲要是成功,可以不必費太多兵力就能擺平。


    李光地自然是贊成的,沉吟片刻之後,他推舉了施琅。


    施琅是個奇人,原本是明末的將領,後來跟著上峰投降。


    然而投降沒多久,他又跟著鄭成功的起義軍反清。


    幾年後,鄭成功年老疑心重,加上施琅的水軍上的天賦開始功高過主,於是派人圍攻施府捉拿斬首。


    施琅被部下掩護得以逃出生天,家裏人卻逃不及被殺害,自從他跟鄭成功是不共戴天,於是再次降清。


    順治十六年施琅為同治總兵,康熙元年被提拔為水師總督。


    但是這些年來,康熙先是要穩固皇位,對付鰲拜,再是平三藩,根本騰不出手來派水師收復彎島。


    要不是李光地提起,康熙都快忘記他這個人了。


    因為沒有出海對戰的需要,水師花費巨大,規模一再縮減,施琅也被調任,沒再擔任水師總督之位。


    不過施琅前些年還上了摺子,始終密切關注台灣周邊海域的情況,就等適當的時機。


    隻要康熙一聲命下,施琅就能立刻帶領水師收復彎島。


    十幾年來都沒有放棄,也確實沒有比施琅更清楚台灣情況的將領了。


    於是康熙點點頭,贊同了李光地的建議。


    兩人還連夜商議了重建水師的計策,談得頗為盡興。


    直到李德全婉轉提醒已經子時,康熙這才意猶未盡停下,讓人安排李光地去給官員留宿的前殿住下。


    李德全讓鄧太監領著李光地出去,康熙站在窗邊,精神奕奕的樣子絲毫沒有一點倦意。


    他剛才跟李光地商議後,隻覺得熱血沸騰,仿佛下一刻就能立刻收復彎島一樣。


    康熙站在窗前吹了一會夜風,這才算是慢慢冷靜下來。


    他明白打仗費的銀錢猶如流水一樣,得盡早想辦法填補國庫才行。


    康熙可不想戶部尚書三天兩頭來哭窮,哭得他頭都大了。


    他迴想到之前萬琉哈氏說的彩色玻璃,扭頭問李德全道:「造辦處物色的玻璃工坊的地方,可確定好了?」


    李德全很快去叫了造辦處的總管張應過來,哪怕是半夜,張太監依舊來得非常迅速。


    他身上衣服整整齊齊,頭髮絲是一點都不亂。


    李德全看了張應一眼,心裏還是佩服的,畢竟這位總管眼底都沒有一點睏倦。


    仿佛不是半夜,而是大白天一樣。


    張應這個精神麵貌顯然讓康熙心裏也是滿意的,問過玻璃工坊的事,對方連忙稟報導:「皇上,造辦處一共物色了三處。一是在慈寧宮南麵的一處空地,二是白虎殿,三是英華殿。」


    慈寧宮南麵有一塊空地,離著慈寧宮其實不算近。


    不過康熙擔心工坊會有聲響,太皇太後如今年紀大,睡覺容易驚醒,就否決了第一處。


    白虎殿倒是個好地方,在武英殿的北邊,也在宮裏西南的位置。


    離著後宮遠,不會吵鬧,但是離著養心殿也遠,過去就很不方便,也被康熙否了。


    而英華殿原本是歷代太妃們禮佛之處,不過康熙初年的時候為太皇太後建起了大佛堂,不少太妃也就跟著過去。


    如今英華殿倒是閑置下來,又在宮裏的西北側,最是清淨,而且地方十分寬敞,作為小工坊來說是綽綽有餘了。


    康熙的指尖在英華殿上點了點,很快決定道:「就設在這裏,玻璃工匠已經選好了吧?可是已經開始著手了?」


    張應連忙答道:「工匠已經選好了,都是做玻璃的好手。隻是不曾在玻璃上作畫,而且他們已經上手試過,效果卻有些不盡人意。」


    聞言,康熙抬起頭來,微微皺眉。


    張應連聲音都放輕了一點,生怕激怒了康熙:「皇上,玻璃表麵光滑,在上麵作畫,染料很難固定,畫起來尤為艱難。」


    萬琉哈氏提供了釉彩的做法,工匠們都是熟手,嚐試了幾次後就熟悉了比例,做出各種顏色的染料來。


    然而染料一上玻璃就到處跑,別說作畫,光是擦幹淨就不容易。


    一上手就要到處擦,擦完後再繼續作畫,實在太難了。


    康熙之前看見的是已經作畫之後的彩色玻璃,還真沒料到會有這個問題,於是吩咐張應找一塊方正的玻璃送過來。


    張應轉頭就讓小太監跑腿,去把工坊新做的一塊方形的玻璃送來。


    這玻璃大概兩手寬,放在桌上作畫正好合適。


    李德全看了一眼,隻覺得這張應估計早就猜出康熙會親自作畫試試,於是早早讓人準備了這麽一塊尺寸合適的新玻璃。


    當然底下人為皇上分憂,就該皇上走一步,他們得提前想三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嶽月並收藏[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