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海上之路包括了東洋、南洋、西洋和美洲,東洋自然還是朝鮮和琉球,南洋是東南亞一帶,甚至到達澳洲和紐西蘭,西洋則是到了歐洲和非洲。
美洲的話,萬曆初年商船已經到達墨西哥,但是跟美國通商卻得是幹隆晚年了。
可惜清朝初期實施海禁,如今的人隻能從書中得知海上的風景。
萬琉哈氏翻開一頁,忍不住微微出神。
康熙既然能在藏書閣裏把這麽一本書送給她這個妃嬪看,顯然在翰林院,這就不是禁書。
看來他是有意放開海禁,想必沒多久就得重新開始了。
「……在想什麽,如此出神?」
冷不丁一道熟悉的聲音從身後響起,萬琉哈氏一怔,手裏的書冊就被後頭的人拿了去,低頭看了一眼就笑道:「朕還想著你會先讀哪一本,沒想到會是這本書,這是看了一下午?」
萬琉哈氏迴過頭來,連忙起身給康熙行禮。
金桂和清霞就在門口,一臉惶恐的樣子,顯然想提醒萬琉哈氏,可惜被康熙攔下了,頓時滿心著急和愧疚。
萬琉哈氏倒沒被嚇著,隻看了一眼桌案旁邊不知道什麽時候點上的宮燈,她居然一看就是一下午,這天都黑了?
「是,這書是一個海商書寫的。沒多少華麗的辭藻,隻把經歷幹巴巴寫了一遍,卻是真實得很,我忍不住就看到這個時候了。」
書冊已經看了大半,顯然她是真的喜歡。
康熙笑著放下書冊,點頭道:「確實,朕也看過這本,這海商確實沒什麽文采,經歷卻是十分有趣。」
這海商曾經因為海浪捲走了所有的貨物,人也是僥倖活下來,船隊卻被衝到一個無人知道的孤島上,從落後的島民手裏用很低的價錢買下了一盒子嬰兒拳頭大的珍珠。
等迴去後他把珍珠高價出手,賺到的銀錢不但把貨物的損失補上,還有餘力再進更好的貨。
九死一生,卻可能是柳暗花明。
對其他人來說,海商就跟賭命一樣,每次出海未必能活著迴來。
但是海商很喜歡甚至沉迷這樣刺激的生活,出去一次可能落空了,也可能是一次豪賭。
萬琉哈氏贊同地點頭道:「確實有趣得很,對海商來說平凡安然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雖然她並不嚮往這樣的日子,卻還是很佩服這位海商的勇氣。
康熙看著偏殿裏擺著的木架,上邊滿滿當當的書冊都填滿了,他卻覺得按照萬琉哈氏這看書的沉迷,幾個月後估計這些書都要看完了,還得換上新的。
「入夜後看書,看久了總歸眼睛難受,你身邊人該提醒一二才是。若是提醒不及時,就該罰了。」
萬琉哈氏感覺他這開口罰的不是宮女,而是她了,於是乖巧點頭答應下來。
見她一臉乖巧的樣子,顯然明白自己的意思,康熙笑了笑,看著桌上的書冊忽然漫不經心問道:「那你覺得海禁三百年了,如今還需要海商嗎?」
第10章
萬琉哈氏一聽,毫不猶豫答道:「皇上,海商自然是需要的。」
李德全在門口一聽,立刻退後一步,連帶把守在門口的金桂和清霞兩個宮女叫了出來,把門掩上了。
這話可不是他們能聽的,兩個宮女也乖覺,立刻跟著李德全出來,還退開了好幾丈之外,是一個字都不敢聽見了。
李德全心下感慨,這位定嬪真是什麽話都敢說出口。
不過話又說迴來,皇上喜歡的可能就是她這般直率的性子。
康熙隻是隨口一問,也沒料到萬琉哈氏絲毫沒一點遲疑就迴答了自己,於是接著問道:「為何?」
萬琉哈氏笑著答道:「皇上,自然是因為稅收了。海商進來,一是船稅,二是貨稅。海商九死一生,卻依舊有人前撲後繼,必然是利字當頭。」
因為利益足夠大,所以才讓海商絡繹不絕,拚死都要出海。
餘下的都不用說,平三藩從康熙十二年開始,六年時間揮霍巨大,國庫消耗過多,就需要有人補上。
連連征戰,各地加稅都未必能交出來,還可能逼死人。
但是海商就不一樣了,簡直是一隻隻大肥羊,不薅他們羊毛就太可惜了。
康熙微微眯起眼,沒想到萬琉哈氏的想法居然會跟自己不謀而合。
他把這本海商的書放在藏書閣比較顯眼的地方,讓兩個太監盯著一點,迴頭把來藏書閣看過這本書那些人的態度。
很顯然,大多不感興趣,小部分無意中打開看了一會,也覺得有趣罷了,更多覺得有違祖製。
畢竟海禁是開國皇帝定下來的,為的是跟的海軍作戰,由皇太極開始,後邊的皇帝基本上都照做,卻沒有正式的律例。
直到順治的時候,才正式頒布了禁海令,然而依舊屢禁不止。
哪怕後來他推行遷界令,強製讓沿海百姓內遷三十裏,依舊是收效甚微。
直到康熙八年,海盜鄭氏被擊敗,退守台灣,海禁稍微鬆動了一點卻不多。
萬琉哈氏知道再過幾年,康熙收付了台灣,南邊的海禁就會徹底廢除,還讓遷往內陸的百姓重新迴到故土上。
她自然而然說出口,抬頭見康熙若有所思盯著自己。
萬琉哈氏頓時有些明白,剛才康熙可能就是隨口一問,就沒想到會得到答案,哪知道她不假思索就迴答了呢?
美洲的話,萬曆初年商船已經到達墨西哥,但是跟美國通商卻得是幹隆晚年了。
可惜清朝初期實施海禁,如今的人隻能從書中得知海上的風景。
萬琉哈氏翻開一頁,忍不住微微出神。
康熙既然能在藏書閣裏把這麽一本書送給她這個妃嬪看,顯然在翰林院,這就不是禁書。
看來他是有意放開海禁,想必沒多久就得重新開始了。
「……在想什麽,如此出神?」
冷不丁一道熟悉的聲音從身後響起,萬琉哈氏一怔,手裏的書冊就被後頭的人拿了去,低頭看了一眼就笑道:「朕還想著你會先讀哪一本,沒想到會是這本書,這是看了一下午?」
萬琉哈氏迴過頭來,連忙起身給康熙行禮。
金桂和清霞就在門口,一臉惶恐的樣子,顯然想提醒萬琉哈氏,可惜被康熙攔下了,頓時滿心著急和愧疚。
萬琉哈氏倒沒被嚇著,隻看了一眼桌案旁邊不知道什麽時候點上的宮燈,她居然一看就是一下午,這天都黑了?
「是,這書是一個海商書寫的。沒多少華麗的辭藻,隻把經歷幹巴巴寫了一遍,卻是真實得很,我忍不住就看到這個時候了。」
書冊已經看了大半,顯然她是真的喜歡。
康熙笑著放下書冊,點頭道:「確實,朕也看過這本,這海商確實沒什麽文采,經歷卻是十分有趣。」
這海商曾經因為海浪捲走了所有的貨物,人也是僥倖活下來,船隊卻被衝到一個無人知道的孤島上,從落後的島民手裏用很低的價錢買下了一盒子嬰兒拳頭大的珍珠。
等迴去後他把珍珠高價出手,賺到的銀錢不但把貨物的損失補上,還有餘力再進更好的貨。
九死一生,卻可能是柳暗花明。
對其他人來說,海商就跟賭命一樣,每次出海未必能活著迴來。
但是海商很喜歡甚至沉迷這樣刺激的生活,出去一次可能落空了,也可能是一次豪賭。
萬琉哈氏贊同地點頭道:「確實有趣得很,對海商來說平凡安然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雖然她並不嚮往這樣的日子,卻還是很佩服這位海商的勇氣。
康熙看著偏殿裏擺著的木架,上邊滿滿當當的書冊都填滿了,他卻覺得按照萬琉哈氏這看書的沉迷,幾個月後估計這些書都要看完了,還得換上新的。
「入夜後看書,看久了總歸眼睛難受,你身邊人該提醒一二才是。若是提醒不及時,就該罰了。」
萬琉哈氏感覺他這開口罰的不是宮女,而是她了,於是乖巧點頭答應下來。
見她一臉乖巧的樣子,顯然明白自己的意思,康熙笑了笑,看著桌上的書冊忽然漫不經心問道:「那你覺得海禁三百年了,如今還需要海商嗎?」
第10章
萬琉哈氏一聽,毫不猶豫答道:「皇上,海商自然是需要的。」
李德全在門口一聽,立刻退後一步,連帶把守在門口的金桂和清霞兩個宮女叫了出來,把門掩上了。
這話可不是他們能聽的,兩個宮女也乖覺,立刻跟著李德全出來,還退開了好幾丈之外,是一個字都不敢聽見了。
李德全心下感慨,這位定嬪真是什麽話都敢說出口。
不過話又說迴來,皇上喜歡的可能就是她這般直率的性子。
康熙隻是隨口一問,也沒料到萬琉哈氏絲毫沒一點遲疑就迴答了自己,於是接著問道:「為何?」
萬琉哈氏笑著答道:「皇上,自然是因為稅收了。海商進來,一是船稅,二是貨稅。海商九死一生,卻依舊有人前撲後繼,必然是利字當頭。」
因為利益足夠大,所以才讓海商絡繹不絕,拚死都要出海。
餘下的都不用說,平三藩從康熙十二年開始,六年時間揮霍巨大,國庫消耗過多,就需要有人補上。
連連征戰,各地加稅都未必能交出來,還可能逼死人。
但是海商就不一樣了,簡直是一隻隻大肥羊,不薅他們羊毛就太可惜了。
康熙微微眯起眼,沒想到萬琉哈氏的想法居然會跟自己不謀而合。
他把這本海商的書放在藏書閣比較顯眼的地方,讓兩個太監盯著一點,迴頭把來藏書閣看過這本書那些人的態度。
很顯然,大多不感興趣,小部分無意中打開看了一會,也覺得有趣罷了,更多覺得有違祖製。
畢竟海禁是開國皇帝定下來的,為的是跟的海軍作戰,由皇太極開始,後邊的皇帝基本上都照做,卻沒有正式的律例。
直到順治的時候,才正式頒布了禁海令,然而依舊屢禁不止。
哪怕後來他推行遷界令,強製讓沿海百姓內遷三十裏,依舊是收效甚微。
直到康熙八年,海盜鄭氏被擊敗,退守台灣,海禁稍微鬆動了一點卻不多。
萬琉哈氏知道再過幾年,康熙收付了台灣,南邊的海禁就會徹底廢除,還讓遷往內陸的百姓重新迴到故土上。
她自然而然說出口,抬頭見康熙若有所思盯著自己。
萬琉哈氏頓時有些明白,剛才康熙可能就是隨口一問,就沒想到會得到答案,哪知道她不假思索就迴答了呢?